近日清理书房,忽然翻到一本很薄很小的旧书,其标价仅为7分钱,出版日期为1976年12月,出版单位是大名鼎鼎的人民出版社,书名更是如雷贯耳一一《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在我的记忆中,这本书是26年前我的表哥在整理书柜时顺手送给我的。看见这本书,我有点惭愧或不安,因为它默默陪伴了我这么多年,但我却把它夹在一本厚书中而淡忘了它,也从来没有认真的读过它。正因如此,这一次我没敢怠慢,而是带着故友重逢般的真诚和兴奋一口气看了两遍,后来又拿到办公室慢慢品读了好几天。通过品读,我感觉此书洋溢着哲学的气息,闪耀着思想的光芒,蕴含着经典的力量。
在这个14000字的小册子里,毛泽东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问题提出了着名的"十大关系"--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好这十大关系?1956年的毛泽东针对当时国情作出了具有历史眼光、充满语言魅力的精彩回答。譬如:在谈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时,他说:"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在谈到"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时,他说:"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在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他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通观全书,我发现毛泽东在处理"十大关系"时,始终坚持了一个以"平衡发展"为核心的治国理念,在这里我姑且称之为"平衡论"一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要在平衡中发展、在发展中平衡,而为了达到平衡,就要敢于面对矛盾、善于解决问题、精于协调关系,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要分清轻重缓急、注重全面发展。可以说,《论十大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在"论平衡",实际上,世界本来就需要平衡,平衡本来就至关重要,如自然需要生态平衡,没有平衡就会产生灾难;经济需要结构平衡,没有平衡就会导致衰退;政治需要势力平衡,没有平衡就会出现专制;社会需要利益平衡,没有平衡就会出现纷争;个人需要心态平衡,没有平衡就会陷入痛苦……有平衡才有稳定、和谐与发展,把握了平衡才能掌握稳定、和谐、发展的主动权。同时,平衡是动态的,暂时的平衡一定会被新的矛盾所破坏,继而在解决新的矛盾之后再达到新的平衡。也就是说,要保持平衡就必须解决矛盾,解决矛盾就是求得平衡,而平衡的过程也是发展的过程。当然,平衡更是一种能力和学问,人生成败与事业兴衰往往取决于此。总之,世间有个"平衡律",万事万物都应遵循这个定律。
结合到地税工作来说,系统上下也要相信一点"平衡论"、适应一下"平衡律",而不能顾此失彼、片面发展,更不能抛却和谐、游走极端。具体而言,我们在平时的税收实践中至少要处理好这"十大关系":1.机关和基层的关系;2.垂直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关系;3.领导和群众的关系;4.当前和长远的关系;5.执法和服务的关系;6.收税和带队的关系;7.培植税源和完成任务的关系;8.务实和务虚的关系;9.专业管理和综合治税的关系;10.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由于各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就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把握一个总的方向,这就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谋求平衡、推动发展,以平衡促发展、以发展促平衡。更准确地说,就是要严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促进地税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伟人的智慧穿透历史,历史的经典指引未来。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准确的掌握平衡,更积极的保持和谐,更有效的促进发展,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