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作为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和文章对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人们会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他的一生穷困潦倒,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很小就读过这句诗,了解这个典故,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开始并不懂得这个典故的意境,慢慢的才明白,这里提出一个哲理,人如何认识真实呢?如果梦足够真实,那哪个是梦,哪个是真实的世界呢?庄子的一些看似荒谬之言,无端之词,却蕴含着无限的智慧,他所追求的“逍遥游”,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生状态呢?前不久有机会读过于丹的触子心得》,收获颇丰。
于丹所着的子心得》其实就是她读《庄子》有感,所以我读的征子心得》算得上是读后感的读后感,通过此书能够更加通俗地了解庄子和他的思想。于丹将征子》一书系统地、全面地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循序渐进,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伸展到精神世界,给笔者映像最深刻的是取自书中第四章一一“认识你自己”,现就其中部分观点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每个人生活在当世,都是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能够达其所愿。可如何获取成功呢?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也许有人会对此嗤之以鼻,难道我连自己也不认识吗?其实,认识自己恰恰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情。缘由有很多,由于我们习惯性的思维,我们的自以为是,再加上外界的客观因素,常常将我们导入一个错误方向,使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的内心,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我们常常以自己的标准去推断别人的想法,其实这是错误的,万物皆不同,有一则寓言说的是鲁侯养鸟的故事,说从前有个海鸟落在鲁国之郊,因为它的羽毛很美丽,鲁候将它迎进宫殿,每天都为它献上美酒佳肴,还请了乐师奏乐给它听,可是海鸟却抑郁寡欢,神色忧思,不吃一口肉,不喝一口酒,不出三天,海鸟就死掉了。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以养人之道养鸟,而违反了本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应顺应自然,不能强加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会无法自我认知呢?因为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一生有太多太多事情被安排好了,我们照着前人的脚步一步步前进,这是所谓的少走弯路,可是却失去了自我思考的机会,一加一等于二,这是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是老师教过的最简单的算术题,可是为什么呢?有多少人思考了,为什么一加上一会是二呢?所以于丹老师提出了,每一条路都是你必须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确认自己。
那么如何认知自己,庄子借托孔子提出一个观念“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是笔者很喜欢的一句话,说的是孔子的学生颜回跟他说我想去魏国,阻止暴虐的国君,孔子不屑的说,你别去了,那么暴虐的人,你劝不好他,反而会被杀,颜回说那我总要出去做点什么,老师说你现在心还没有调服,想要建功立业都是徒劳,还是先去斋戒吧。
颜回就问孔子,我们家穷困潦倒,我已经很久没沾荤腥了,日子一直很苦,这不算斋戒吗?孔子笑着说,这不算斋戒,斋戒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心的斋戒,用你的气息去进行一切的感受,回归到心里,得到自我的确认,这就是心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上亦幻亦真,我们更应该正视自己,超越心灵,眼睛向外看,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内心也要学会观看,你会发现一个与外在世界成正比,甚至更深邃的内心。
活在当世,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定位,我们首先需要充分的认识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了解别人,这样才能更准确的树立人生目标,达到内省于心而达于人。读完子心得》,有种超脱于世的感觉,庄子的思想不是笔者一篇文章所能够表达的,只能诉其一二而已,庄子的人生
哲学,就是教我们以大境界看人生,感知己心,淡泊心态,超越自我,这是种理想,不是一天两天短时间可以参悟领会透彻的,仅只得皮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