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青年时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文正,清朝嘉庆年间,出生在湖南湘乡的一个半耕半读之家的孩子,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也就是后来被清朝誉为"中兴第一汉臣"的曾国藩。
这是个幸运儿,二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人,二十八岁中进士、点翰林,三十岁入京做官,四十二岁时投笔从戎督办团练,组建湘军。剿太平天国、灭淮北捻军,为晚清政府力挽狂澜,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剿灭太平天国时,他根本就没有深想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只知道洪秀全是个"大逆不道"之人,是他要坚决消灭的敌人。在兵败数次的屡败屡战中,他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也痛失了两个胞弟和一生挚友,两投铜官湘江,心志不灭,终为晚清政府扫清了半壁江山。但他自己也落了个"曾剃头""曾妖头""曾屠夫"的骂名,他无怨无悔,成为了大清朝的"中兴第一汉臣"。
在清朝的军队建设中,曾国藩以儒家思想治军,讲仁守义,自筹湘军,另立纲纪。他创作的像民歌》,使湘军士兵行为有所遵循。他写的《讨粤匪檄》文,鼓动了不少知识分子脱下长衫,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同太平军的战斗中。他学习西方文化,创办安庆军械所,建立江南制造局,试制新式武器,开创了洋务运动的先河。他整肃政风,"匡救时弊",心存高远,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以廉服人,远权避祸,重礼慎法。他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荐保举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余人,让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得以彰显。他官做得最好,政声卓着,治民有言,因而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誉。
暮年的曾国藩,也看到了清王朝的暮年,虽然官至极品,地位显赫,但他痛苦的发现自己一心扞卫的大清帝国已风雨飘摇,无可救药。"天津教案"的发生又令他身败名裂,他在悲哀与痛苦中走完了一个花甲之年又加一度春秋的人生之路。
当我合上这本厚厚的《曾国藩全传》,书中严谨的奏折,美妙的诗歌,情真意切、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智慧的家书,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自己父母亲的教育、培养和老师的悉心教诲。而源自于内心、志存高远的伟大志向,又为其多彩的人生确立了为之奋斗的目标。
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晚清政府的一代名臣,与其在少年时父亲对他严格的教育密不可分。而曾国藩在学习中博采众家之长,又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学识,为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精神,既是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积蓄了能量,也为日后事业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我们身处现在的知识型社会,虽然每个人所认为的成功可能都不一样,但是学习总会为自己奋斗的这一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人生要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就离不开学习。联系到我们的现实当中就是税收业务的学习,政治理论的学习,社会知识的学习。学的越多,相应的技能就越高,工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各项业务的操作也就会运用自如。若如此,这个团队必然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团队。
曾国藩的每日三省吾身的修身哲学,不失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利于自身不断成长的有效方法。他每天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他都要对自己所作所为进行中肯的、严格的检查,时刻反省自己。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工作中所倡导的慎独精神,人有欲望和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欲望和缺点不能控制。
《曾国藩全传》,让我认识了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杰出代表;一个从学习的历练中,造就出超常精力和睿智头脑的湖南人;一个"打掉牙和血吞",百折不饶,中兴大清的一代名臣;一位勤写家书,谆谆教导子弟子女的长者;同时,也让我理解了毛主席所说的"独服曾文正"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