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却又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20世纪初期,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时代,知识界涌现出诸多被后世铭记的大师,陈寅恪、王国维、林语堂、傅斯年、胡适……岳南老师的新作《南渡北归》三部曲《南渡》、《北归》、《离别》,全景式地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的多舛命运和学术追求,塑造了20世纪大师们的群像。作者下江南、访旧迹,写下洋洋洒洒170万字,成书历时8载,用心感怀大师们的深邃思想,在众说纷纭中引领读者走进时间隧道,追寻大师足迹,揭开历史面纱。
大师的存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幸运。而在《南渡北归》描述的战争年代里,他们中的大多数才华得不到施展,反而落下"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笑柄,这是命运对大师们开的一个冷酷的玩笑。从北平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又从昆明到四川李庄,为了保存学术成就和文化成果,大师们如同落水狗般颠沛流离于战乱之中。战争是一个国家的灾难,更是大师们难以言表的悲哀。
然而大师谓之大师,不仅在于学术成就卓越,更在于品德高尚。国难当头,大师们举全家之力,一次又一次的迁徙只是为了资料的安全和知识的传播,虽狼狈但亦悲壮。战火纷飞中大师们仍致力钻研学问,梁任公不仅治学渊博,而且还培养了两个大师级别的儿子梁思成和梁思永,分别为中国营造学社和中国史语所贡献了不朽的功绩;
蔡元培主政北大,他开创的学术大业,自由之思想、民主、科学之理念,囊括、兼容之精神,成为一座不灭的灯塔;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现为中国历史向古代延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证据;而东北三省的考古发现,确定了中国的主权所有,揭穿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的阴谋,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大师们用自己的声音,树起了他们独有的学术旗帜,唱响了那个灾难年代专属于自己的绝唱。
我习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倚着床头,去品读体会摆放在陋室床头的这三本书,将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当时的苦痛、辛酸、幸福和浪漫。读到陈寅恪先生得知大半生的着作和资料在战火中付之一炬而痛哭长叹的一幕,我不禁热泪盈眶,心如刀割;而之后先生在几近失明的情况下写《柳如是传》的坚持与执着又让我握紧了拳头;读到诗人穆旦在寒冷冬夜冒着生命危险从改造农场中逃出,步行30里仅仅为了给妻子送去一块糖的时候,我苦楚的内心涌现出一丝甜蜜……
粗粗读完第一遍,不胜唏嘘,甚至心痛哀叹世事无奈。接下来的细读却让自己不断陷入思考,去思考为什么,去思考该怎样做。社会是个大转盘,大家当初都在边上走着,但是大转盘的离心力会不断的把速度慢的人甩出去,于是乎,我们要去跑,要用自己的速度产生向心力,去平衡甚至超越这股无处不在的离心力。有三种结果:一部分人被甩了出去,一部分人平衡着两股力量继续边缘化地走着,还有一部分人不断的向中心靠拢,成为焦点。
我们不愿意像海子一样边缘化直至被抛弃,即使有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写意,却要用卧轨自杀的逃避去结束生命;我们也不应该随波逐流,肆意追逐名利而忘记了自己应该背负的责任。记得崔永元说过,中国当下知识分子分成三类:一类叫拍案而起;一类叫洁身自好;第三类叫随波逐流。从历史角度看,最需要的是拍案而起的知识分子,而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做到洁身自好就相当不错了。
我想,在看过《南渡北归》之后,不管是所谓的"知识分子"还是被知识的分子,都应该有点动容,有些动心,更应该有些动脑,去思考我们的去向在何方,我们的生活方式为哪般,我们的信仰是什么,置身于社会、国家、民族的大环境下,找寻真正的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读史使人明智。我想引用一位网友的话作为结束:"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学术大师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高尚品格。他们的思想拯救了我们的灵魂,他们点燃的火焰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而这种温暖我们无法从自己身上得到,这或许就是我读《南渡北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