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把传染病叫作“瘟疫”。古人已经认识到它的传染性,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认为传染病之所以发生传染是因为有“邪气”进入了人体。直到19世纪末,在欧洲的生物学家们发现微生物以后,人类才逐渐认识到传染病是由致病性微生物或寄生虫进入人体而引起的,并把致病性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叫作病原体,把能够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叫作传染源。
所谓传染病也就是能够传染给别人的疾病,比方说麻疹、霍乱等,这种病最麻烦的就是有传染性。有些传染病如“非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传染很多人。因为传染病又叫作“疫”或“瘟疫”,我国早期的卫生防疫站主要就是为预防传染病而设立的,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防疫站的工作内容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扩展,已经不仅仅是防“疫”了,因此也不再叫防疫站而改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就好比是传染病的种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寄生虫,另一种是致病微生物。
通俗地说,寄生虫是住在人和动物体内,依靠人和动物的身体而生活却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离开了人和动物的身体不能生存的一类小虫子。可以通过杀虫的方法(如使用杀虫剂)来消灭寄生虫。致病微生物多数也有寄生性,但对于致病微生物则需要用消毒的方法来清除。
怎样识别传染病呢?
一般说来,传染病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传染病有传染源和明确的病原体
传染病的传染源可以是病人、隐性感染者、携带者或带有病原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体内必须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如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变种冠状病毒,“非典”病人、感染了冠状病毒的果子狸、携带冠状病毒的健康人都可以是传染源。这种冠状病毒从非典型肺炎病人呼出的气体、唾液中排出,另一个人只有吸入或通过其他途径让冠状病毒进入自己体内才可能患非典型肺炎。
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性指病原体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感染他人。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是指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如在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地区发生传染,形成暴发或者流行。
由于各地气候、物种、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传染病往往呈现相对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如霍乱在南方沿海地区终年可以发生,而在北方地区一般只在夏秋季节发生,血吸虫病只在洞庭湖以及长江沿岸的湖沼地带流行,疯牛病、埃博拉出血热、猴痘病也还只是局限在其他国家一些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夏秋时发病率较高,这是由于它是通过蚊子传播的。周期性是指某种传染病隔一定时间出现一次较大的流行,如历史上曾出现六次霍乱周期性大流行,四次流感大流行。随着交通、贸易、旅游的发展,一些传染病的地方性、季节性已经不很明显,而人群免疫水平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接种疫苗)使得传染病的周期性也有所改变。
传染病痊愈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传染病疫愈后,人体可产生针对这种病的抵抗力,使人在病愈后的一定时期内不会再得这种病。一般在患过病毒性疾病之后获得的免疫力较为持久,但也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