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心中的风筝,去追--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看了《追风筝的人》这本惊世之作后,我思绪万千。有一个声音久久萦绕在我的耳边:去追。
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他仅仅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地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
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与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在一场战争中,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他再度踏上了久违20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点力,然而哈桑却早已被恶势力杀害,但是阿米尔的赎罪并没有结束,他在历尽艰辛之后,将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带回了美国。
将故事情节追溯到那场风筝大赛上吧。在那次喀布尔举办的风筝大赛上,一直想赢得父亲青睐的阿米尔终于赢得了比赛,哈桑义无反顾地替他追寻那只被风刮走的风筝,却迟迟不归。阿米尔在寻找他时,在小巷子里却发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哈桑为了守护风筝而被一群流氓暴打!而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却没有挺身而出,他选择了逃避!在这个故事情节中,我看到了阿米尔怯懦的心,自私的心!更为哈桑的“忠诚”感到不值!即使那风筝就在他眼前,而他心中的那只风筝却离他很远,很远,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当我读到成年后的阿米尔为了赎罪,与恶势力搏斗,在被打得遍体鱗伤之后终于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从恶势力的魔掌中救出时,一股浓浓的敬意油然而生!我清楚地认识到那时的阿米尔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怯懦、自私的阿米尔了!我仿佛看到他心中的风寧就在他眼前,触手可及。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故事的结局,索拉博的沉默以及他放风筝时转瞬即逝的笑,使我感到一丝悲伤,却也有如释重负,因为阿米尔追过,救赎过,勇敢地面对过,也许有些苦涩和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对于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着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也许是正直,是勇敢。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只风筝。有的人追到了,有的人没有追到;有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追到了,有的人依靠着他人的力量追到了。但是,在你追逐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了你身边的人,那些在角落里毫不起眼却是最关心你的人,不要认为他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更不要为了自己心中的那只风筝而让那些人做出牺牲!因为最后的痛苦往往比一时的快乐来得深刻!让我们向着心中的风筝,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