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网

原创写作投稿

实用文体写作网
您当前的位置在:文体写作网心得体会读后感 → 《西行漫记》读后感1800字

《西行漫记》读后感

时间:2021-11-01 | 作者:宁大为

  红色梦幻中的乌托邦—读《西行漫记》有感

  暮然回首,已经是而立之年。谈不上什么成家立业,书却看了不少。从小时候的童话故事,到半懂不懂地看西游记,一遍遍地看红楼梦,各种名着、武侠、历史、哲学轮换着看。等到参加工作,没有了那份少时安安静静看书的时光和心性,只能挑着几本,时时捧读,工作闲暇翻上几页,也就是老朋友了。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是盼望不上了,但盼望书能伴我此生。

  新买了一本《西行漫记》,因为旧的那本已经被翻烂了,又恰逢当当网打折,买了一堆书,其中特别喜欢这本。

  封面上是斯诺同志歪戴着五星八角帽的黑白雕刻像,粗犷的线条刻画出这位红色罗宾汉的洒脱与温暖,一如我心中他的形象。背景是1937年的陕西地图,红色封皮。那本被我翻烂的旧版《西行漫记》封面,则是一个迎着晨曦的小号兵的挺拔身影,红旗在晨风中猎猎飘扬,那是我们的抗战之声。

  我切入那段历史的角度,看待那段岁月的眼睛,跟斯诺是一致的。不,应该说,只要是想要了解、想要体会延安时期生活的现代人,我们都不会跟出发前的斯诺有多大的差别。

  延安,1937年左右的延安。已经成为一个红色梦幻中的乌托邦。我们会去关心老革命根据地的生产和生活,会把它作为红色旅游的热点,会想要通过他来教育下一代,又或者想要通过解构它来说明共产党也不过是流窜的土匪。在怀着种种目的的光环下,红色梦幻中的延安越发的模糊,有标记,有新闻,有传说,却没有真实的面貌。这大概也是斯诺出发前,延安留给他的印象。“事实上,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甚至连最简单的事情也存在争议,有人否认红军的存在,只不过是几千名饥饿的土匪;有人称其为中国的大救星;有人认为他们纯粹是苏联的傀儡……

  何其相似!在对待历史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跟那些在国统区喝着苏打水,看着戏剧的人们一样,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种种猜测,去看待自己不了解的一切。

  斯诺出发前给自己拟了一个提纲:红军是不是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们可以战斗得那么顽强和勇敢?他们的领导人情况如何?……从后文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得到了解答。

  当然,这些答案并不是做在办公室、吹着冷气、上网找找就可以得到的。逃避开白匪和地方民团的追杀,骑着瘦骡行走在陡峭的悬崖上,吃着虽然分量很足但是完全不合胃口的饭菜,还有没完没了的空袭……能从这样的环境中活下来就已经是个传奇了,可从未看到过斯诺有半点的抱怨,他总是那么开朗,仿佛寻找红色中国,描述红色中国,就是他最大的快乐,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让我们看看,在红色的乌托邦里,斯诺同志遇到了什么路过的小村庄,农会主席给他安排了两扇门板,让他睡在野外,而斯诺同志是这么描述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夜晚,晴朗的夜空闪耀着北方的星辰,在我下面的一个小瀑布流水潺潺”。看上去很像游记,但别忘了他临行前给自己定下的伟大目标,以及刚刚摆脱的白匪军队。

  看他对周恩来的描述“他倒是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走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

  看他描述毛主席小时候和求学路上的经历,喜欢和爸爸吵架,到处交学费和中介费,换学校。

  看他描写彭大将军,被敌人抓住了拷打,天天想的都是:“这么打人怎么受得了啊?不成的话明天我就招了吧……”决定坚持到明天的结果是,到了“明天”,他就被放了出去。

  看他描写大将徐海东,骑马的时候不小心撞掉了门牙,让他帮忙从美国带假牙回来。

  看他描写红色剧社,上至毛主席,下至社员,都坐在河边的青草地里看戏,然后打球的时候不记得收的网被山羊啃了。

  看他描写红军大学,28岁的大学校长,不怕轰炸的岩洞教室,最简单的识字课本,还有歪歪扭扭的学习心得。

  看他描写毛主席光着头跟农民们在路上走着,坐在炕上跟夫人观看扑火的飞蛾。

  看他如何凭借手中的一副来自资产阶级国家的扑克,斯诺成功地在无产阶级大本营红色中国开起了他的“赌博俱乐部”,用火柴棍作赌注赢飞机大炮。

  看他如何巧取豪夺博古的四两可可用来烤蛋糕,结果完全烤焦了,还是被人吃光了。

  走的时候,大家给了他什么样的祝福呢?

  “别忘了我的假臂!”蔡树藩叫道。

  “别忘了我的照片!”陆定一提醒他。

  “我们等着你的航空队!”杨尚昆笑道。

  “给我送个老婆来!”李克农要求。“把四两可可送回来,”博古责怪道。

  看来,不仅是那些住着窑洞,吃着小米的革命先烈们在做梦,斯诺也在做一个红色的罗宾汉之梦。这个梦里,有着对于理想最纯粹的追求,有真心相交的朋友,有朴实却又信仰坚定的人们。他们毫不虚饰地在生活着,战斗着,为了新中国美好的明天,为了一个乌托邦。

  他们自己就生活在一个红色梦幻的乌托邦中。这是作为一个80后的年轻人,借着斯诺的眼睛,跟着斯诺游历数月后得出的结论。这就是我想要了解的东西,带着些许的泥土和生活气息,栩栩如生的历史。

【《西行漫记》读后感】相关文章大全

本站除部分文章为原创外,其他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若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在收到后第一时间删除。

欢迎原创作者投稿 文体写作网(www.wtabc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