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璀灿的《宝莲灯》
郑翔(弈族)
《宝莲灯》,取材于一个民间神话故事,讲的是“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作为一部反映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片,在对美国好菜坞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失望之后,由中国动画片制作的行业老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斥资1200万元制作的动画片《宝莲灯》上映了,这使我充满了祈盼,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好奇之心。
可是,《宝莲灯》又让我失望了。这不是一部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动画片,看过了太多的美国、日本动画片后,除了对此片中久违的孙悟空、土地等形象以及片中人物的杏仁眼的刻画有一丝欣喜外,其余的则深深地失望了。如果说,《花木兰》是因为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理解,并以他们的主观臆念曲解了我们心目中的女英雄,而让我们愤慨、抵制的话,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宝莲灯》为什么就不能做得比他们更好一点呢?
首先,作为一部商业动画片,影片的定位十分重要,对不同地域、文化层次、年龄的观众应有不同的拍法,给孩子看的或给成年人看的,应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拍法,《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是我们儿童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那是拍给儿童的电影,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最近几年引进的《狮子王》,讲的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还讲了辛巴的爱情故事,无疑是拍给青年人看的,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一些年龄层次的观众,而《宝莲灯》是想讲沉香的成长过程,讲他与非洲黑人部落的嘎妹之间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还是讲他在孙悟空的帮助下打败了二郎神?其实,“沉香劈山救母”原本讲的是一个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的故事,应该是拍给青少年看的,可是这部影片是否将这个“孝”的故事表现出来呢?编导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想表现的又是怎样的一个主题呢?而所用的电影语言与表现形式,对于当今啃着面包喝着可乐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又能理解多少接受多少呢?
其次,作为一部耗资1200万元之巨的动画片,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一部反映我国传统美德的片子,更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不应该一味去模仿、追求“好莱坞”式,在此片中,人物的刻画,音乐与情节,歌与歌手的搭配,甚至故事的叙述方式等等无不让我们看到《花木兰》、《狮子王》的影子,如在《花木兰》中跟在花木兰身边的是一只木须龙,而在此片中只不过是换成了一只小猴而已;在《狮子王》中,当辛巴彷徨无助时,是它父亲的幻影帮助了它,而在此片中,当沉香孤独绝望时,是他母亲的画外音指点了他等等,其手法又何曾不是东施效颦。当然,优秀的东西总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关键是我们如何“拿来”,又如何才能做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精品来呢?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流长的文化,五千多年文明的底蕴使我们曾创造出一批表现方法多样、高水准、高质量的动画片,影响了一代人,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猪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妈妈》等用白描、水墨画、剪纸、木偶等多种动画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即使隔了几十年的今天来看,也没有过时之嫌,这样好的传统,我们怎么就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