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网

原创写作投稿

实用文体写作网
您当前的位置在:文体写作网心得体会读后感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21-10-26 | 作者:尹邦海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历史类的书籍。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对于历史,我们可以品味,并从中学到前人的智慧经验用以指导现在的生活,从而少走弯路少做错事。然而,历史类书籍实在是浩如烟海,“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多少表现了人们面对众多历史书籍时的迷茫。且大部分历史书籍都是写得很严肃,有些枯燥无味。因此,能让人兴趣盎然看下去的历史书籍实在是太少。而《明朝那些事儿》却不同,作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辅之以小说的笔法和诙谐的语调,让人们在了解历史的真相的同时能收获快乐,在浩瀚汹涌的历史中指点江山,笑看风云。有人说,读史,常读常新,我想我读这本书,也是这样的,越读越觉得有味道。虽然,作者说其作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姑且叫做《明札记》喜欢这本书,因为有足够喜欢它的理由。

  其一,历史可以写得好看。提到历史想必大家都会联想到枯燥乏味,而本书的作者当今明月却一改常规,取而代之的是调侃幽默风趣,让读者欲罢不能。本书文风严谨而又不乏幽默,而作者穿插的一些评论尤其是恰到好处。全文有点通俗,有点痞气,还有点玩世不恭,但就是这样,让它与千年不变课本式历史书籍划清了界限。比如说,它可以把朱元璋叫做”朱老板“,把严嵩成为明朝”最大的流氓头子“,等等这些诸如此类的语言,摧枯拉朽般的破坏了人们脑海中对历史一成不变的概念和认识。作者自己所说的”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而作者的确做到了,他把一篇篇正史写成了一个个像小说一样的小故事,就如作者自己说的,估且叫它”明札记“.这也恰恰是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以小说的形式来写历史,忠于历史,却又懂得取舍,从繁多的明史之中,找出那些代表性的人物加以刻画,又分轻重缓急,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整体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作者用的是白话文来写,读起来一点也不累。

  其二,文中有些句子小故事非常幽默而又让人深省。比如说他写朱元璋,一句”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就让他那囊括宇内的帝王形象跃然于纸±O介绍人物的生平,用的是现代简历的格式,让人眼前一亮,原来高高在上的帝王也可以这样来了解,作者看历史的态度让人忍俊不禁。还有那句”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伟大“也让人很震憾,得与失,自古在中国哲学中是对等的,以前我们只看到朱重八这个小和尚变成最后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光辉,却没有看到这万丈光芒背后的血与泪,一入侯门深似海,侯门尚且如此,何况帝王呢。再如他写郑和”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我们无法想象当年的马三保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多少次死里逃生,我们知道的是,悲惨的遭遇并没有磨灭他心中的希望和信念,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最后成为了伟大的郑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所以说,小时候吃点苦头,实在不是一件坏事。又如文中”十六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想在保住脑袋,混碗饭吃,就得时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都是极有意思的句子。

  全书还有个出彩的地方就是”对战争、官场、人物命运和人物心灵花足功夫“.就如北师大教授周枝羽说的,文中写的那些人”无不是以很强的个人情感介入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并且经常发一些很好玩的议论,增强人物性格刻画的效果,使得这些人物既形象突出,又情感饱满,并且充满命运感“.这些东西,狠狠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胃口。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一是好看,二是正好起到了普及历史的作用,并且普及的还是正史。读这本书,既读得了兴趣,更读得了历史,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能学到许多待人处事,做人的道理。有兴趣有时间的,不防都去读读,多读几次。还是那句话”读史,常读常新“.

本站除部分文章为原创外,其他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若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在收到后第一时间删除。

欢迎原创作者投稿 文体写作网(www.wtabc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