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箱式房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
背景技术:
2.箱房是一种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产品。箱房采用模数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以箱体为基本单元,可单独使用,也可通过水平及竖直方向的不同组合形成宽敞的使用空间。箱体单元结构是采用特殊型钢焊接而成的标准构件,箱体与箱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而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可用于房地产开发公司售楼展厅、产品销售展厅、临时接待中心、商业临时办公室、商铺等。
3.但是,对于由水平排列的多个箱体组成的箱房而言,相邻箱体屋顶的拼缝处的防水至关重要。传统箱房的屋面防水采用塞胶条的方法,但随着时间的推挤,胶条的粘性下降,防水性能将大大降低,另外,在昼夜及冬夏温差较大的地区,胶条经历大幅度的热胀冷缩,更是容易与箱体屋顶脱离,导致防水失效。
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防水效果持久的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
5.申请内容
6.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箱房屋面的防水胶条失去粘性或经历大幅度热胀冷缩后脱离箱房屋顶而导致箱房防水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s1:将防水条的表面粗糙化;
10.s2:将所述防水条浸泡在防水涂料中;
11.s3:将m形的金属板插入相邻两箱体之间的缝隙,并使所述金属板的两翼部分别插入两相邻所述箱体上相对设置的插槽中,所述金属板的v形部位于两所述箱体的缝隙中,所述v形部的开口朝向所述箱体的顶部;
12.s4:将浸泡过防水涂料的所述防水条塞入所述v形部内的v形槽中;
13.s5:在所述防水条和所述箱体临近所述防水条的部位刷第一层防水涂料层;
14.s6:在所述第一层防水涂料层外覆盖无纺布层;
15.s7:在所述无纺布外刷第二层防水涂料层。
16.进一步地,所述插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竖向插槽和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竖向插槽的顶部且朝向所述缝隙内倾斜延伸,适于为所述v形部提供让位空间。
17.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插槽未贯通所述箱体的顶部。
18.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为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的厚度为0.3mm-0.7mm。
19.进一步地,在所述s5的步骤中,所述第一层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2mm-5mm;在所述s7的步骤中,所述第二层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1mm-3mm。
20.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条外涂覆的所述第一层防水涂料层、所述第二层防水涂料层
和所述无纺布层连续跨设于两相邻的所述箱体顶部上相对设置的凸台上。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防水涂料层、所述第二层防水涂料层和所述无纺布层自所述凸台的顶面向下延伸的距离不小于30mm。
22.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涂料由聚氨酯涂料、玻璃纤维以及107胶水混合制得。
23.进一步地,所所述聚氨酯涂料、所述玻璃纤维以及所述107胶水的比例为6:1:2。
24.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8:相邻的两所述箱体之间的侧缝中塞入经防水涂料浸泡过的所述橡胶条。
25.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6.1.本技术提供的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m形的金属板可吸收箱体因热胀冷缩变形而施加给金属板和防水条的外力,同时,第一层防水涂料层、无纺布层和第二层防水涂料层从外部覆盖防水条并且进一步延伸至防水条附近的箱体表面,因此防水条不易脱落,并且经过多层防水,可以对箱体提供更好、更持久的防水效果。
27.2.本技术提供的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让位槽为金属板的v形部提供让位空间,使v形部尽量处于自由状态,为箱体使用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形变时,v形部相对翼部向外展开保留较多余地,另外,使v形部尽量处于自由状态,也可使相邻箱体之间的间隙较小,进一步降低防水难度。
28.3.本技术提供的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防水涂料由聚氨酯涂料、玻璃纤维以及107胶水按照6:1:2的比例均匀混合得到,其中,玻璃纤维可以增强防水涂料的整体强度及延展性,防止开裂,107胶水可增加防水胶条与箱体之间的粘结性.
29.4.本技术提供的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防水条外涂覆的第一层防水涂料层、第二层防水涂料层和无纺布层连续跨设于两相邻的箱体顶部上相对设置的凸台上,这样一来,可以给予防水条更多的覆盖,延长防水条的防水寿命,另外,第一层防水涂料层、第二层防水涂料层和无纺布层自凸台的顶面向下延伸的距离不小于30mm,这样一来,第一层防水涂料层、无纺布层和第二层防水涂料层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受到来自凸台的直接或间接的约束,尤其是竖直方向的约束,可以更好的提升第一层防水涂料层、无纺布层和第二层防水涂料层与凸台的连接牢固度,进而为箱房提供更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技术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33.图3为本技术中箱体与金属板配合示意图;
34.图4为本技术中凸台、防水条、第一层防水涂料层、无纺布层、第二层防水涂料曾的组合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箱体;11、缝隙;12、凸台;13、插槽;131、竖向插槽;132、让位槽;2、金属板;21、翼
部;22、v形部;3、防水条;4、第一层防水涂料层;5、无纺布层;6、第二层防水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1.实施例
4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以提高箱房的防水效果,包括如下步骤:
43.s1:将防水条3的表面粗糙化,在本实施例中,用钢刷去刷防水条3,使其表面变得粗糙,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形式,比如,将防水条3在粗糙的水泥地面进行摩擦也可;
44.s2:将防水条3浸泡在防水涂料中,在本实施例中,防水涂料由聚氨酯涂料、玻璃纤维以及107胶水按照6:1:2的比例均匀混合得到,其中,玻璃纤维可以增强防水涂料的整体强度及延展性、防止开裂,107胶水可增加防水条3与箱体1之间的粘结性;
45.s3:将m形的金属板2插入相邻两箱体1之间的缝隙11,并使金属板2的两翼部21分别插入两相邻箱体1上相对设置的插槽13中,金属板2的v形部22位于两箱体1的缝隙11中,v形部22的开口朝向箱体1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m形的金属板2为镀锌钢板,镀锌钢板的厚度为0.3mm-0.7mm,优选地为0.5mm,插槽13包括相互连通的竖向插槽131和让位槽132,竖向插槽131未贯通箱体1的顶部,这样一来,在金属板2的翼部21插入竖向插槽131后,箱体1的顶部可限制金属板2的翼部21向上移动,避免金属板2从箱体1的竖向插槽131中脱出,在本实施例中,竖向插槽131未贯通箱体1的前后侧壁,且竖向插槽131形成于箱体1上距离朝向所述缝隙11的侧壁5mm的位置,当然,此数值可以更大一些,避免竖向插槽131的侧壁强度不足,让位槽132位于竖向插槽131的顶部且朝向缝隙11内倾斜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让位槽132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45度,当然,可以更小一些,让位槽132适于为v形部22提供让位空间,使v形部22尽量处于自由状态,为箱体1使用过程中,在箱体1发生热胀冷缩形变时,v形部22相对翼部21向外展开保留较多余地,另外,使v形部22尽量处于自由状态,
也可使相邻箱体1之间的间隙较小,进一步降低防水难度;
46.s4:将浸泡过防水涂料的防水条3塞入v形部22内的v形槽中;
47.s5:在防水条3以及箱体1上临近防水条3的部位刷第一层防水涂料层4,第一层防水涂料层4所用的防水涂料与浸泡防水条3的防水涂料成分相同,第一层防水涂料层4的厚度为2mm-5mm,优选地为3mm,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即可;
48.s6:在第一层防水涂料层4外覆盖无纺布层5;
49.s7:在无纺布层5外刷第二层防水涂料层6,第二层防水涂料层6的厚度为1mm-3mm,优选地为1.5mm。
50.在本实施例中,m形的金属板2可吸收箱体1因热胀冷缩变形而施加给金属板2和防水条3的外力,同时,第一层防水涂料层4、无纺布层5、第二层防水涂料层6从外部覆盖防水条3并且进一步延伸至防水条3附近的箱体1表面,因此防水条3不易脱落,并且经过多层防水,可以对箱房提供更好、更持久的防水效果。
51.前述的箱房屋面柔性防水方法还包括步骤s8:在相邻的两箱体1之间的侧缝中塞入经防水涂料浸泡过的防水条3,这样可以让相邻箱体1之间从顶面到侧面均得到较好的防水防护。
52.另外,在实际情况中,箱体1的顶部通常设有凸台12,如图4所示,防水条3外涂覆的第一层防水涂料层4、无纺布层5和第二层防水涂料层6连续跨设于两相邻的箱体1顶部上相对设置的凸台12上,这样一来,可以给予防水条3更多的覆盖,延长防水条3的防水寿命,另外,第一层防水涂料层4、无纺布层5和第二层防水涂料层6自凸台12的顶面向下延伸,且延伸距离不小于30mm,这样一来,第一层防水涂料层4、无纺布层5和第二层防水涂料层6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受到来自凸台12的直接或间接的约束,尤其是竖直方向的约束,可以更好的提升第一层防水涂料层4、无纺布层5和第二层防水涂料层6与凸台12的连接牢固度,进而为箱房提供更好的防水效果。
5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