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连墙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施工用地面积的日趋紧张,为达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筑结构的地下深度逐渐加深,地下外墙距用地红线距离越来越小,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
3.在部分已完成基坑支护的工程中,后期如若需要进行二次支护,以达到地下结构深度再加深的要求,此类工程往往采用地连墙再加深施工工艺进行二次支护,而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在施工时,由于土层受到前期既有地连墙成槽的扰动极易发生塌孔的风险。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对于内摩擦角较小的砂卵石层施工环境中,地连墙二次成槽时塌孔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受到用地红线的制约,新建地连墙再加深后一般采用与地下室外墙采用两墙合一的做法,即新建地连墙兼做地下室外墙,此做法对新建地连墙的二次成槽质量的要求均较高,采用传统做法施工的新建地连墙的二次成槽质量无法满足要求。
4.地连墙二次成槽的传统做法是:开挖地连墙的导墙,然后进行地连墙二次成槽,传统的地连墙二次成槽做法在施工时存在较大的塌孔风险,尤其在土质条件较差的富水砂卵石层区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施工方法来避免在富水砂卵石层中进行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的塌孔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能避免在富水砂卵石层施工地连墙二次成槽时塌孔,提高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质量。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1:在新建地连墙施工范围内布置降水井,并降水至外侧导墙的开挖工作面以下;
9.步骤2:放坡开挖外侧导墙,外侧导墙位于既有地连墙与新建地连墙之间;
10.步骤3:施工外侧导墙,并及时进行外侧导墙的开挖土方回填;
11.步骤4:在新建地连墙的内侧施工旋喷桩;
12.步骤5:开挖旋喷桩与外侧导墙之间的土体并施工内侧导墙;
13.步骤6:开挖土体,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浇筑新建地连墙;
14.步骤7:在外侧导墙和新建地连墙上设置压顶梁,并通过压顶梁在基坑内施工内支撑。
15.所述的步骤1中,降水至外侧导墙的开挖工作面以下至少500mm。
16.所述的步骤2中,外侧导墙的开挖深度不超过位于既有地连墙顶部下方且与既有地连墙顶部相邻的楼层梁板的标高,外侧导墙的厚度为既有地连墙的内皮与新建地连墙的
外皮之间的距离;外侧导墙放坡开挖的坡度为45
°
。
17.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18.步骤3.1:进行外侧导墙的钢筋绑扎施工;
19.步骤3.2:在外侧导墙内预埋钢管,钢管位于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的接头处;
20.步骤3.3:混凝土浇筑施工外侧导墙;
21.步骤3.4:外侧导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前期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
22.所述的步骤3.1中,在既有地连墙内预设植筋,通过植筋将外侧导墙的箍筋与既有地连墙固定连接。
23.所述的步骤3.2中,位于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接头处的外侧导墙呈l形结构,使外侧导墙与既有地连墙之间形成缺口,并在缺口内回填混凝土,钢管预埋在l形结构的竖直段内并向下延伸至外侧导墙的底部。
24.所述的步骤4中,旋喷桩的底部延伸至基坑的阀板底部。
25.所述的步骤5中,在内侧导墙与外侧导墙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根木撑。
26.所述的步骤6中,新建地连墙分段开挖施工,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的接头处设置工字钢接头;在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开挖前,根据实际地质施工条件布置注浆管,对既有地连墙施工时受扰动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27.所述的步骤7中,新建地连墙的钢筋锚入压顶梁内,既有地连墙与压顶梁通过植筋锚固,压顶梁沿既有地连墙设置。
2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先降水后放坡开挖地连墙外侧导墙、回填外侧导墙开挖区域、施工旋喷桩、开挖施工内侧导墙,最后再进行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并在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前根据土质条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土体注浆加固,优化了施工工序,并保证了在富水砂卵石层区域施工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的施工安全性,有效解决了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易塌孔的问题。
30.2、本发明由于施工了压顶梁和内支撑,压顶梁与新建地连墙和既有地连墙锚固,通过压顶梁和内支撑有效抵消了传递至新建地连墙和既有地连墙上的土体压力,从而保证了新建地连墙和既有地连墙的安全性,使新建地连墙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并能够兼做地下室的外墙,也解决了土方开挖深度加大后既有地连墙嵌固深度不足的问题。
31.3、本发明由于在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的接头处设置了工字钢接头,采用了增大渗流路径,同时在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的接头处的外导墙内预埋钢管用于后期注浆,使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的接头处填充密实,有效解决了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接头处的漏水隐患。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发明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33.图2是本发明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的施工平面图;
34.图3是本发明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中步骤2和步骤3的施工立面图;
35.图4是本发明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中步骤4的施工立面图;
36.图5是本发明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中步骤5的施工立面图;
37.图6是本发明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中步骤6的施工立面图;
38.图7是本发明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中步骤7的施工立面图;
39.图8是本发明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中外侧导墙的配筋示意图;
40.图9是本发明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中木撑的设置立面图。
41.图中,1外侧导墙,2既有地连墙,3新建地连墙,4楼层梁板,5旋喷桩,6内侧导墙,7阀板,8压顶梁,9内支撑,10注浆管,11缺口,12箍筋,13钢管,14工字钢接头,15木撑,16降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43.请参见附图1,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请参见附图2,步骤1:在新建地连墙3施工范围内布置降水井16,并降水至外侧导墙1的开挖工作面以下。
45.优选的,为了确保外侧导墙1的安全开挖,所述的步骤1中,降水至外侧导墙1的开挖工作面以下至少500mm。
46.若地下水位较低,且位于外侧导墙1的开挖工作面下方500mm以下,则无需布置降水点;若地下水距离地连墙的施工区域较远且不会对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造成影响,则无需布置降水点。
47.降水井16的布置位置、数量等可根据实际施工环境决定,降水井16的布置位置通常为新建地连墙3的施工区域内部和四周附近,通过降水井16进行降水的工序可采用现有工艺,此处不再赘述。
48.请参见附图3,步骤2:放坡开挖外侧导墙1,外侧导墙1位于既有地连墙2与新建地连墙3之间。
49.请参见附图7,所述的外侧导墙1的开挖深度不超过位于既有地连墙2顶部下方且与既有地连墙2顶部相邻的楼层梁板4的标高,外侧导墙1的厚度为既有地连墙2的内皮与新建地连墙3的外皮之间的距离。
50.外侧导墙1的开挖深度可保证在基坑内部混凝土内撑拆除后,能通过楼层梁板4对既有地连墙2进行支撑,以解决土方二次开挖导致既有地连墙2的嵌固深度不足的问题。外侧导墙1的开挖深度、厚度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51.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外侧导墙1放坡开挖的坡度为45
°
。
52.步骤3:施工外侧导墙1,并及时进行外侧导墙1的开挖土方回填。
53.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54.步骤3.1:进行外侧导墙1的钢筋绑扎施工。
55.请参见附图8,若外侧导墙1的箍筋12较大,可在所述的既有地连墙2内预设植筋,通过植筋将外侧导墙1的箍筋12与既有地连墙2固定连接,再进行外侧导墙1的水平向和竖向的钢筋绑扎,便于外侧导墙1的钢筋工程作业,保证外侧导墙1的安全性。
56.请参见附图8,步骤3.2:在外侧导墙1内预埋钢管13,钢管13位于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的接头处。
57.钢管13可用于后期钻孔注浆,在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浇筑完成后进行注浆,使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的接头处填充密实,避免后期漏水。
58.位于相邻两段所述的新建地连墙3接头处的外侧导墙1呈l形结构,使外侧导墙1与既有地连墙2之间形成缺口11,并在缺口11内回填混凝土,钢管13预埋在l形结构的竖直段内并向下延伸至外侧导墙1的底部。
59.优选的,在缺口11内回填混凝土时,可采用c15混凝土,混凝土的两侧的和顶部可设置隔离措施,便于后期剔凿。
60.步骤3.3:混凝土浇筑施工外侧导墙1。
61.步骤3.4:外侧导墙1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前期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
62.请参见附图4,步骤4:在新建地连墙3的内侧施工旋喷桩5。
63.旋喷桩5用于防止新建地连墙3在二次成槽时塌孔,确保新建地连墙3能够兼做地下室的外墙,具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同时确保新建地连墙3的施工精度,避免尺寸过大和后期剔凿等问题。
64.优选的,所述的旋喷桩5的底部延伸至基坑的阀板7底部,以确保新建地连墙3的二次成槽质量满足要求。
65.请参见附图5,步骤5:开挖旋喷桩5与外侧导墙1之间的土体并施工内侧导墙6。
66.请参见附图9,优选的,在所述的内侧导墙6与外侧导墙1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根木撑15,用于加固内侧导墙6,便于内侧导墙6的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施工。
67.请参见附图6,步骤6:开挖土体,新建地连墙3二次成槽,浇筑新建地连墙3。
68.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新建地连墙3分段开挖施工,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的接头处设置工字钢接头14,增大渗流路径,避免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的接头处存在漏水隐患。
69.在所述的新建地连墙3二次成槽开挖前,可根据实际地质施工条件,布置注浆管10,对既有地连墙2施工时受扰动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以防止受扰动的土体在新建地连墙3二次成槽时发生塌孔,注浆管10的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土体实际情况确定。
70.请参见附图7,步骤7:在外侧导墙1和新建地连墙3上设置压顶梁8,压顶梁8沿既有地连墙2设置,并通过压顶梁8在基坑内施工内支撑9。基坑内支撑体系施工可采用现有工艺进行,此处不再赘述。
71.优选的,所述的新建地连墙3的钢筋锚入压顶梁8内,既有地连墙2与压顶梁8通过植筋锚固,压顶梁8和内支撑9有效抵消传至新建地连墙3和既有地连墙2上的土压力,保证了新建地连墙3和既有地连墙2的安全性。
72.为了保证压顶梁8的施工,在压顶梁8施工前需剔除外侧导墙1的l形结构竖直段。
73.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9,实施例1:
74.步骤1:在新建地连墙3施工范围内布置降水井16,并降水至外侧导墙1的开挖工作
面以下500mm。
75.步骤2:45
°
放坡开挖外侧导墙1,外侧导墙1位于既有地连墙2与新建地连墙3之间。外侧导墙1的开挖深度至既有地连墙2顶部下方且与既有地连墙2顶部相邻的楼层梁板4的标高处,外侧导墙1的厚度为既有地连墙2的内皮与新建地连墙3的外皮之间的距离。
76.步骤3:施工外侧导墙1,并及时进行外侧导墙1的开挖土方回填。
77.步骤3.1:进行外侧导墙1的钢筋绑扎施工。
78.l形结构的外侧导墙1的高度为2800mm,宽度为675mm,缺口11的尺寸为1100*475mm。
79.外侧导墙1的箍筋采用直径为8mm的钢筋制成,锚入深度为500mm,设置间距为200mm。外侧导墙1的下部一侧主筋(靠近钢管13)采用直径为9mm的钢筋制成,外侧导墙1的下部另一侧主筋(远离钢管13)和l形水平段的主筋采用直径为5mm的钢筋制成,外侧导墙1的上部主筋采用直径为14mm的钢筋间隔200mm布设。外侧导墙1的底部主筋采用直径为8mm的钢筋制成。外侧导墙1的下部两侧主筋之间设置加强筋,加强筋采用直径为16mm的钢筋制成,设置间距为800mm。
80.步骤3.2:在外侧导墙1内预埋钢管13,钢管13位于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的接头处。
81.步骤3.3:混凝土浇筑施工外侧导墙1,外侧导墙1与既有地连墙2之间形成的缺口11内回填c15混凝土,c15混凝土的两侧的和顶部可设置隔离措施,便于后期剔凿。
82.步骤3.4:外侧导墙1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对前期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
83.步骤4:在新建地连墙3的内侧施工旋喷桩5,延伸至基坑的阀板7底部。旋喷桩5的直径为650mm,布置间距为450mm。
84.步骤5:开挖旋喷桩5与外侧导墙1之间的土体并施工内侧导墙6。内侧导墙6的厚度为200mm,高度为2000mm,宽度为1000mm,内侧导墙6与外侧导墙1之间的距离为650mm。现状槽底标高(即新建地连墙3顶标高)为-27.5m,内侧导墙6至阀板底部距离9m,即新建地连墙3的高度为9m。新建地连墙3施工地面硬化区域的履带吊形式宽度为15m,便于履带吊的运行。
85.在内侧导墙6与外侧导墙1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根木撑15,木撑15采用100*100*650mm的木质杆件制成,布置间距为1000mm。
86.步骤6:开挖土体,新建地连墙3二次成槽施工,浇筑宽度为600mm的新建地连墙3,新建地连墙3兼做地下室的外墙。
87.新建地连墙3分段开挖施工,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的接头处设置工字钢接头14。通过钢管13设置注浆管,注浆管的长度为9m,每个接头处布设不少于5根注浆管,注浆管布设间距为500mm,在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施工完成后进行注浆填充。
88.步骤7:在外侧导墙1和新建地连墙3上设置压顶梁8,压顶梁8沿既有地连墙2设置,并通过压顶梁8在基坑内施工内支撑9。新建地连墙3内的钢筋锚入压顶梁8内,既有地连墙2与压顶梁8通过植筋锚固。既有地连墙2的厚度为800mm,压顶梁8的中心标高为-28.10m,压顶梁8的截面尺寸为1300*1000mm,内支撑9采用混凝土内支撑。
8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新建地连墙(3)施工范围内布置降水井(16),并降水至外侧导墙(1)的开挖工作面以下;步骤2:放坡开挖外侧导墙(1),外侧导墙(1)位于既有地连墙(2)与新建地连墙(3)之间;步骤3:施工外侧导墙(1),并及时进行外侧导墙(1)的开挖土方回填;步骤4:在新建地连墙(3)的内侧施工旋喷桩(5);步骤5:开挖旋喷桩(5)与外侧导墙(1)之间的土体并施工内侧导墙(6);步骤6:开挖土体,新建地连墙(3)二次成槽,浇筑新建地连墙(3);步骤7:在外侧导墙(1)和新建地连墙(3)上设置压顶梁(8),并通过压顶梁(8)在基坑内施工内支撑(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降水至外侧导墙(1)的开挖工作面以下至少5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外侧导墙(1)的开挖深度不超过位于既有地连墙(2)顶部下方且与既有地连墙(2)顶部相邻的楼层梁板(4)的标高,外侧导墙(1)的厚度为既有地连墙(2)的内皮与新建地连墙(3)的外皮之间的距离;外侧导墙(1)放坡开挖的坡度为4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步骤3.1:进行外侧导墙(1)的钢筋绑扎施工;步骤3.2:在外侧导墙(1)内预埋钢管(13),钢管(13)位于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的接头处;步骤3.3:混凝土浇筑施工外侧导墙(1);步骤3.4:外侧导墙(1)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前期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1中,在既有地连墙(2)内预设植筋,通过植筋将外侧导墙(1)的箍筋(12)与既有地连墙(2)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2中,位于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接头处的外侧导墙(1)呈l形结构,使外侧导墙(1)与既有地连墙(2)之间形成缺口(11),并在缺口(11)内回填混凝土,钢管(13)预埋在l形结构的竖直段内并向下延伸至外侧导墙(1)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4中,旋喷桩(5)的底部延伸至基坑的阀板(7)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5中,在内侧导墙(6)与外侧导墙(1)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根木撑(1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6中,新建地连墙(3)分段开挖施工,相邻两段新建地连墙(3)的接头处设置工字钢接头(14);在新建地连墙(3)二次成槽开挖前,根据实际地质施工条件布置注浆管(10),对既有地连墙(2)施工时受扰动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7中,新建地连墙(3)的钢筋锚入压顶梁(8)内,既有地连墙(2)与压顶梁(8)通过植筋锚固,压顶梁(8)沿既有地连墙(2)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连墙二次成槽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新建地连墙(3)施工范围内布置降水井(16),并降水至外侧导墙(1)的开挖工作面以下;2、放坡开挖外侧导墙,外侧导墙位于既有地连墙(2)与新建地连墙之间;3、施工外侧导墙,并及时进行外侧导墙的开挖土方回填;4、在新建地连墙的内侧施工旋喷桩(5);5、开挖旋喷桩与外侧导墙之间的土体并施工内侧导墙(6);6、开挖土体,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浇筑新建地连墙;7、在外侧导墙和新建地连墙上设置压顶梁(8),并通过压顶梁在基坑内施工内支撑(9)。本发明能避免在富水砂卵石层施工地连墙二次成槽时塌孔,提高新建地连墙二次成槽质量。连墙二次成槽质量。连墙二次成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