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4-11-15 16:27:56 0条评论

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硅化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硅化物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有机硅进行反应实验,测试出不同有机硅的合适反应条件,以便后续的批量加工。硅化物反应实验中,不同结构的硅化物需要的反应温度不相同,通过加热装置调整反应温度,能够直观反映有机硅的反应情况。目前的加热装置主要以直接加热反应腔的底面为主,反应腔的受热不均匀,不便于反应温度的调控,在加热过程中造成较大的能量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将红外加热灯放置在隔热罩内,减少热能损坏,反应腔可以伸入在隔热罩内进行加热,使得反应腔受热均匀。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板、隔热罩、红外加热灯和调节旋钮,所述隔热罩、红外加热灯和调节旋钮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调节旋钮基于第一连接电线与所述红外加热灯电性连接;
5.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拨片、转动轴和旋钮盖,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拨片上,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旋钮盖上;
6.所述红外加热灯和所述调节旋钮之间设置有电阻,所述拨片与所述电阻相接,所述电阻串联接入所述红外加热灯所在的电路;
7.所述隔热罩为圆筒结构,所述红外加热灯位于所述隔热罩内;
8.所述隔热罩包括外壳、隔热层和内衬,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衬之间;
9.所述内衬设置有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为螺旋状结构,沿所述隔热罩内壁形成螺旋线流道。
10.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罩的下端设置有通风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内衬上设置有电镀层。
12.进一步的,所述内衬为反光板材质。
13.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灯的发热端位于所述红外灯的上端。
14.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真空隔热层。
15.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树脂层。
1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灯座,所述红外加热灯基于所述灯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1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线路槽,所述第一连接电线位于所述线路槽内。
1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旋钮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电线,所述第二连接电线一端固定在
所述调节旋钮上,另一端配合固定有电性插头。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将红外加热灯放置在隔热罩内,在隔热罩内设置褶皱结构,聚集所述红外加热灯发出的热量,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将反应腔伸入在隔热罩内,使得反应腔内的受热均匀,配合调节旋钮进行温度调节,提高反应温度调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褶皱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旋钮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红外加热灯电路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板3、隔热罩1、红外加热灯2和调速按钮,所述调节旋钮32与所述红外加热灯2配合连接,所述红外加热灯2和所述调速按钮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隔热罩1为圆筒结构,所述隔热罩1的下端设置有通风槽11,所述红外加热灯2位于所述隔热罩1内。
29.具体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所述隔热罩1包括外壳13、隔热层14和内衬15,所述隔热层14位于所述外壳13和所述内衬15之间,所述内衬15设置有褶皱结构12。所述隔热层14可以为真空隔热层14,所述真空隔热层14的隔热效果好,能够减少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热量流失,减少所述加热装置的能量损耗。
30.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14还可以为隔热树脂层,采用热传导系数低的树脂填充在所述外壳13和所述内衬15之间,形成所述隔热树脂层,便于所述隔热罩1的加工制备。
31.具体的,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褶皱结构12示意图,所述褶皱结构12位于所述内衬15的上端位置,所述褶皱结构12为螺旋状结构,沿所述隔热罩1内壁形成螺旋线流道,所述内衬15上设置有电镀层,所述电镀层可以反射所述红外加热灯2发出的光线,配合所述褶皱结构12,可以将所述光线发射到所述隔热罩1的上端位置。
32.进一步的,所述内衬15可以为反光板结构,提高所述内衬15对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光线的反射效率。
33.具体的,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发热端位于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上端位置,所述红外加热灯2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好地与所述褶皱结构12配合,提高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34.具体的,所述隔热罩1的下端设置有通风槽11,所述通风槽11和所述隔热罩1的顶端端口形成通风管道结构,所述红外加热灯2进行加热的时候,所述红外加热灯2发出的热量使得所述隔热罩1内上端的温度提升,所述隔热罩1的下端温度低于所述隔热罩1的上端温度,形成温度差,并基于所述温度差能够产生空气流动。
35.具体的,所述褶皱结构12形成螺旋线形状的流道,所述空气流动带动所述红外加热灯2发出的热量,沿所述螺旋线流道向所述隔热罩1的上端流动。将所述反应腔从所述隔热罩1的上端端口伸入所述隔热罩1内,所述红外加热灯2发出的热量可以基于所述流道螺旋上升,包覆在所述反应腔的外壁,使得所述反应腔受热均匀。
36.具体的,在进行所述有机硅的反应实验时,将反应腔从所述隔热罩1的上端端口伸入到所述隔热罩1内,打开所述红外加热灯2,对所述反应腔进行加热,所述隔热罩1上端的温度提升,与所述隔热罩1的下端部位形成温度差,外部的低温空气从所述通风槽11进入所述隔热罩1内,并沿所述隔热罩1往上移动,经过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加热后,沿所述旋转状的褶皱结构12流动,并形成螺旋状的热量气流包覆在所述反应腔的外壁上,从而使得所述反应腔能够受热均匀。
37.具体的,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旋钮结构示意图,所述调节旋钮32包括拨片321、转动轴322、旋钮盖323和旋钮座324,所述转动轴322和所述拨片321位于所述旋钮座324内,所述旋钮盖323固定在所述旋钮座324上。
38.具体的,所述转动轴322的一端与所述拨片321的圆心位置连接固定,所述转动轴322的另一端与所述旋钮盖323连接固定,转动所述旋钮盖323,可以通过所述转动轴322带动所述拨片321转动。
39.具体的,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红外加热灯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红外加热灯2和所述调节旋钮32之间设置有电阻4,所述电阻4串联接入所述红外加热灯2所在的电路。所述拨片321与所述电阻4相接,通过转动所述旋钮盖323带动所述拨片321转动,改变所述拨片321与所述电阻4的接触位置,从而改变所述电阻4接入电路时的电阻值大小,当电阻值越小,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功率越大,加热温度越高。
40.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座324上设置有档位刻度3241,所述旋钮盖323上设置有指示标记3231,旋转所述旋钮盖323将所述指示标记3231对应在所述档位刻度3241上的不同档位,可以相应调整所述拨片321与所述电阻4的接触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红外加热灯2能够达到相应档位的加热效果,所述档位刻度和所述指示标记能够直观反映所述调节旋钮32的调节状态,便于操作人员调节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发热温度。
41.进一步的,通过所述隔热罩1的上端可以时刻观察所述反应腔内的反应情况,通过所述调节旋钮32调整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温度,观察所述反应腔的反应情况,从而确认所述有机硅的合适反应温度。
42.具体的,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3底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灯座31,所述红外加热灯2固定在所述灯座31上,所述底板3的底部上设置有线路槽36,所述线路槽3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电线35,所述调节旋钮32基于所述第一连接电线35与所述灯座31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旋钮32用以调整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温度。
4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旋钮3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电线33,所述第二连接电线33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旋钮32上,另一端配合固定有电性插头34。所述加热装置基于所述第二连接电线33以及所述电性插头34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红外加热灯2进行加热工作。
44.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通过设置隔热罩1和红外加热灯2,将红外加热灯2放置在隔热罩1内,减少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热量损耗,在所述隔热罩1内设置螺旋状的褶皱结构12,在加热时可以将热量通过空气流动带动往上升,将反应腔从所述隔热罩1上端伸入在隔热罩1内,使得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加热热量可以包覆在所述反应腔的外壁上,使得所述反应腔的受热均匀,提高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通过调节旋钮32调整所述红外加热灯2的加热温度,便于进行反应温度的调试,提高所述有机硅反应实验的温度调试的准确度。
45.另外,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板、隔热罩、红外加热灯和调节旋钮,所述隔热罩、红外加热灯和调节旋钮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调节旋钮基于第一连接电线与所述红外加热灯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拨片、转动轴和旋钮盖,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拨片上,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旋钮盖上;所述红外加热灯和所述调节旋钮之间设置有电阻,所述拨片与所述电阻相接,所述电阻串联接入所述红外加热灯所在的电路;所述隔热罩为圆筒结构,所述红外加热灯位于所述隔热罩内;所述隔热罩包括外壳、隔热层和内衬,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衬之间;所述内衬设置有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为螺旋状结构,沿所述隔热罩内壁形成螺旋线流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的下端设置有通风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上设置有电镀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为反光板材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灯的发热端位于所述红外加热灯的上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真空隔热层。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树脂层。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灯座,所述红外加热灯基于所述灯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线路槽,所述第一连接电线位于所述线路槽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电线,所述第二连接电线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旋钮上,另一端配合固定有电性插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硅反应实验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板、隔热罩、红外加热灯和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基于第一连接电线与红外加热灯电性连接;调节旋钮包括拨片、转动轴和旋钮盖,拨片基于所述转动轴固定在旋钮盖上;调节旋钮内设置有电阻,拨片与电阻相接,电阻串联接入红外加热灯所在的电路;所述隔热罩为圆筒结构,所述红外加热灯位于所述隔热罩内;所述隔热罩包括外壳、隔热层和内衬,所述内衬设置有螺旋状的褶皱结构,沿所述隔热罩内壁形成螺旋线流道。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将红外加热灯放置在隔热罩内,减少热能损坏,反应腔可以伸入在隔热罩内进行加热,使得反应腔受热均匀,通过调节旋钮调整反应温度,提高调试准确性。调试准确性。调试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

龚毓曦 黄彩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市仲皓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5

技术公布日:

2023/1/23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7958-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9 22:12:24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