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与流程

更新时间:2025-04-04 23:55:47 0条评论

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二次供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逐年扩大,输水管网的水压无法满足长距离供水,多种形式的二次供水站应运而生。根据《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中定义,二次供水是指供水单位将来自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的供水,经贮存、加压或深度处理和消毒后,由供水管道或专用管道向用户供水。
3.常见的二次供水设施主要包括水箱,水箱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中层或高层,起到储存自来水并向居民供水的作用。在实际供水过程中,当水箱中自来水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将自动开启进水;当自来水的水位高于设定值时,将停止进水。但这种供水模式完全没有考虑自来水在水箱中停留时间的问题,当自来水在水箱中停留时间过长时,自来水中的余氯浓度将衰减到过低水平,进而不能起到有效消毒杀菌的作用。因此,如何减少自来水在水箱中的停留时间以保护水箱中自来水的水质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4.公开号为cn11025872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储水设备的定量供水方法,该方法根据统计数据得到水箱的用水特征,再以此为依据给水箱供水,从而实现按需供水。该供水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来水在水箱中的停留时间,但实际上每年、每月、乃至每天的平均用水人数均是不同的,相应地每个时段的平均用水量也是完全不同的,即该供水方法的针对性较弱,因而其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自来水在水箱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5.另外,现阶段的城市建筑物内均安装有门禁系统,门禁系统是新型现代化的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其内存储有常驻人员的身份信息,通过对通行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和确认,可控制门禁的开启与关闭以管理人员的进出,进而提高人员及财产的安全性。由于门禁系统内存储有常驻人员的身份信息,其不仅可记录常驻人员的进出纪录,还可记录建筑物内常驻人员的数量,而又只有停留在建筑物内的人员才会有用水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结合门禁系统进行定量供水,以便于有效解决自来水在水箱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该方法可通过门禁系统实时获取建筑物内的居民户数及实际用水人数,并基于实际用水人数进行供水,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自来水在水箱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控制系统获取水箱所在楼栋的居民户数,并根据每户居民近半年的用水纪录计算每户居民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户口平均用水量;步骤2:由控制系统获取每户居民的实际人口数量,并根据户口平均用水量计算每
人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个人平均用水量;步骤3:在每天不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由控制系统基于门禁系统获取上一时间段内仍然停留在楼栋内的每户居民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以及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并根据实际停留人口数量计算每户居民在当前时间段的待用水量,以及根据待用水量计算楼栋在当前时间段的待用水总量;然后由控制系统根据待用水总量及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步骤4:循环步骤3,依此完成每天不同时间段的供水。
8.步骤3中,上一时间段内仍然停留在楼栋内的每户居民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由控制系统根据门禁系统统计的每户居民的实际人口数量的进出纪录得出。
9.步骤3中,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值的计算方法为:由控制系统根据水量检测仪获取水箱中的实际水量,将实际水量与预设的最低水量阈值进行比较,当实际水量与最低水量阈值不相符时,表明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总量大于或小于待用水总量,求取实际水量与最低水量阈值的差值即得到用水差量。
10.步骤3中,当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总量大于待用水总量时,控制系统根据待用水总量与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之和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当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总量小于待用水总量时,控制系统根据待用水总量与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之差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
11.所述的二次供水方法中,所述的不同时间段包括高峰用水时间段、低谷用水时间段和平峰用水时间段,其中,高峰用水时间段包括7:00-9:00、11:00-13:00和17:00-20:00三个时间段,平峰用水时间段包括9:00-11:00、13:00-17:00和20:00-0:00三个时间段,低谷用水时间段为0:00-7:00的时间段。
12.所述的二次供水方法中,控制系统可根据物业统计、人口普查和/或门禁系统获取楼栋的居民户数及实际人口数量。
13.所述的二次供水方法中,控制系统可根据城市供水系统获取居民的用水纪录。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发明所述的二次供水方法将一天分成了不同的时间段,并获取了每户居民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户口平均用水量,以及计算出了每人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个人平均用水量。然后再根据需要用水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计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待用水总量进行供水,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可通过门禁系统实时获取楼栋内的居民户数及实际用水人数,并基于实际用水人数进行供水,针对性更强,准确性更高,因而能够有效地解决自来水在水箱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15.2.本发明预设了最低水量阈值,一方面,该最低水量阈值能够为居民的意外大量用水提供保障,避免出现断水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最低水量阈值能够动态调整每个时间段的待用水总量,避免出现因上一时间段的待用水总量未用完或用水超量而导致自来水仍然会停留时间较长或供水不足的情况出现,有利于是进一步提升供水的准确性。
16.3.本发明将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分为高峰用水时间段、低谷用水时间段和平峰用水时间段,有利于满足不同时间段的用水需求,能够避免高峰用水时间段水量不足,而低谷用水时间段和平峰用水时间段水量过多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该方法可通过门禁系统实时获取建筑物内的居民户数及不同时间段的实际用水人数,进而基于不同时间段的实际用水人数进行供水,以解决自来水在水箱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19.如图1所示,所述的二次供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控制系统根据物业统计、人口普查和/或门禁系统的方式获取水箱所在楼栋的居民户数及实际人口数量,再由控制系统根据城市供水系统获取每户居民的用水纪录。获取到居民户数、每户居民的实际人口数量和每户居民的用水纪录后,控制系统根据每户居民近半年的用水纪录计算每户居民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户口平均用水量。
20.本步骤所限定用水纪录并不局限于近半年,也可三个月或一年等不同的时间,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相应设置。另外,所述的不同时间段包括高峰用水时间段、低谷用水时间段和平峰用水时间段,其中,高峰用水时间段包括7:00-9:00、11:00-13:00和17:00-20:00三个用水量较大时间段,平峰用水时间段包括9:00-11:00、13:00-17:00和20:00-0:00三个用水量一般的时间段,低谷用水时间段为0:00-7:00用水量较小的时间段。
2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系统及其功能为现有常规技术,其可采用公开号为cn110258723a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控制系统,还可根据功能的不同,通过编程增加相应功能即可。
22.步骤2:由控制系统获取每户居民的实际人口数量,并根据户口平均用水量计算每人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个人平均用水量。
23.步骤3:在每天不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由控制系统基于门禁系统获取上一时间段内仍然停留在楼栋内的每户居民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以及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并根据实际停留人口数量计算每户居民在当前时间段的待用水量,以及根据待用水量计算楼栋在当前时间段的待用水总量;然后由控制系统根据待用水总量及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其中,每户居民在当前时间段的待用水量根据每户居民在当前时间段内仍然停留在楼栋内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和个人平均用水量计算得出,楼栋在当前时间段的待用水总量由所有居民户数的待用水量相加得出。
24.本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门禁系统中存储有楼栋中所有的居民户数及每户居民的实际人口数量,同时每个人员的进出记录均被门禁系统所记录,门禁系统可通过记录的总的实际人口数量减去离开楼栋的人员数量而得到仍然停留在楼栋内的每户居民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因此,上一时间段内仍然停留在楼栋内的每户居民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由控制系统根据门禁系统统计的每户居民的实际人口数量的进出纪录得出。
25.优选的,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值的计算方法为:先由控制系统根据水量检测仪获取水箱中的实际水量,该实际水量可通过检测的水位高度换算得出,得到实际水量后,再将实际水量与预设的最低水量阈值进行比较,当实际水量与最低水量阈值不相符时,表明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总量大于或小于待用水总量,求取实际水量与最低水量阈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即得到用水差量。进一步的,
当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总量大于待用水总量时,表明上一时间段计算的待用水总量未满足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需求,并使用了部分预留水量,因此需要控制系统根据待用水总量与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之和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以便于将该用水差量补足。
26.当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总量小于待用水总量时,表明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需求未超出上一时间段计算的待用水总量,即水箱中的实际水量超出预留水量。因此需要控制系统根据待用水总量与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之差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即使用计算的待用水总量减去用水差量后再据此供水,以免因上一时间段的供水未用完而累加并导致自来水停留时间增加。
27.步骤4:循环步骤3,依此完成每天不同时间段的供水。
28.本发明在实际实施时,由于门禁系统能够有效管理人员的进出,因此即使每户居民的人员发生变化,但根据门禁系统仍然能够得到最真实的人口数据,因此采用本发明仍然能够对居民准确供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自来水在水箱中的停留。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所公开的所有特征、或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任何方式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控制系统获取水箱所在楼栋的居民户数,并根据每户居民近半年的用水纪录计算每户居民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户口平均用水量;步骤2:由控制系统获取每户居民的实际人口数量,并根据户口平均用水量计算每人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个人平均用水量;步骤3:在每天不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由控制系统基于门禁系统获取上一时间段内仍然停留在楼栋内的每户居民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以及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并根据实际停留人口数量计算每户居民在当前时间段的待用水量,以及根据待用水量计算楼栋在当前时间段的待用水总量;然后由控制系统根据待用水总量及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步骤4:循环步骤3,依此完成每天不同时间段的供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上一时间段内仍然停留在楼栋内的每户居民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由控制系统根据门禁系统统计的每户居民的实际人口数量的进出纪录得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值的计算方法为:由控制系统根据水量检测仪获取水箱中的实际水量,将实际水量与预设的最低水量阈值进行比较,当实际水量与最低水量阈值不相符时,表明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总量大于或小于待用水总量,求取实际水量与最低水量阈值的差值即得到用水差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当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总量大于待用水总量时,控制系统根据待用水总量与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之和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当上一时间段的实际用水总量小于待用水总量时,控制系统根据待用水总量与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之差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时间段包括高峰用水时间段、低谷用水时间段和平峰用水时间段,其中,高峰用水时间段包括7:00-9:00、11:00-13:00和17:00-20:00三个时间段,平峰用水时间段包括9:00-11:00、13:00-17:00和20:00-0:00三个时间段,低谷用水时间段为0:00-7:00的时间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可根据物业统计、人口普查和/或门禁系统获取楼栋的居民户数及实际人口数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可根据城市供水系统获取居民的用水纪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门禁系统的二次供水方法,包括:1:获取水箱所在楼栋的居民户数,并计算每户居民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户口平均用水量;2:获取每户居民的实际人口数量,并根据户口平均用水量计算每人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个人平均用水量;3:在每天不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基于门禁系统获取上一时间段内仍然停留在楼栋内的每户居民的实际停留人口数量以及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并计算当前时间段每户居民的待用水量和楼栋的待用水总量;然后根据待用水总量及上一时间段的用水差量对当前时间段进行供水;步骤4:循环步骤3完成每天的供水。该方法可基于实际用水人数进行供水,有效解决了自来水在水箱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

程立 刘新贵 高晓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8

技术公布日:

2023/1/5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77952-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5 19:55:3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