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注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接线端子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2.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和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在连接器行业,几乎所有重要的零部件都是通过模具来实现,具有效率高、精度好和维护方便的等优点,而接线端子是连接器行业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因此接线端子也是采用模具注塑而成。
3.现有接线端子注塑装置包括注塑机头和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底板和基座,基座通过多个螺钉连接于底板,注塑机头将注塑材料注入基座内,从而实现对接线端子的注塑加工;由于接线端子的规格不同,导致注塑模具的规格也不同,现有装置采用螺钉对模具进行固定,导致注塑模具的更换较为麻烦,且不同规格的注塑模具的注塑口高度也不同,因此也需要对注塑机头的高度进行调整,以此满足实际加工需求,而现有装置缺少对注塑机头高度调节的设备,导致功能单一,只能对单一规格的接线端子进行注塑加工。
4.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接线端子注塑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注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接线端子注塑装置,包括装置座,所述装置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装置架,所述装置座上还活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装置架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注塑头,还包括:
8.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装置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安装座和移动座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安装座进行旋转以及控制移动座进行升降;
9.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分布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固定机构与注塑模具底部设置的固定柱相连,所述固定机构用于配合固定柱对注塑模具进行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传动模块、转轴、第二驱动件、第二传动模块和螺杆,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固定在装置座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模块与转轴的一端相连,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装置座外并且与安装座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模块与螺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装置座外并且与装置架相连,且所述螺杆与移动座螺纹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座上对应固定机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和
滑槽,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固定柱的外径,所述滑槽用于供固定机构进行滑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动力件、转动座、连接杆、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固定座,所述动力件固定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与转动座的一端活动相连,所述转动座活动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转动座的两端通过连接杆分别与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对称且滑动设置在滑槽上,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一侧壁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固定柱活动相连。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塑模具的顶部设置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位于注塑头的正下方,且所述注塑口与注塑头配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将注塑模具底部的固定柱放入安装孔内,动力件带动转动座转动,转动座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相向运动,第一导向杆带动第一滑块朝第二滑块方向移动,第二导向杆带动第二滑块朝第一滑块方向移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通过相互靠近的方式,从而带动固定座对固定柱进行夹持和固定,从而将注塑模具固定在安装座上,且方便对注塑模具进行更换,提高注塑模具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16.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传动模块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安装座转动,安装座通过转动的方式,可以依次将注塑模具转动至注塑头的下方,便于注塑头将注塑材料注入注塑模具内,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
17.当需要对注塑头的高度进行调整时,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传动模块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移动座升降,升降座带动注塑头升降,从而实现对注塑头的高度进行调整,保证注塑头可以稳定地将注塑材料注入注塑模具内,防止注塑材料出现泄漏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注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安装座底部结构的正视图。
20.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装置座,2-安装座,21-滑槽,22-安装孔,3-注塑模具,31-注塑口,32-固定柱,4-注塑头,5-移动座,6-装置架,7-驱动机构,71-第一驱动件,72-第一传动模块,73-转轴,74-第二驱动件,75-第二传动模块,76-螺杆,8-固定机构,81-动力件,82-转动座,83-连接杆,84-第一导向杆,85-第二导向杆,86-第一滑块,87-第二滑块,88-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至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注塑装置,包括装置座1,所述装置座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装置架6,所述装置座1上还活动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装置架6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座5,所述移动座5上安装有注塑头4,还包括:
25.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设置在装置座1上,所述驱动机构7的输出端分别与安装座2和移动座5相连,所述驱动机构7用于控制安装座2进行旋转以及控制移动座5进行升降;
26.固定机构8,所述固定机构8分布在安装座2的底部,所述固定机构8与注塑模具3底部设置的固定柱32相连,所述固定机构8用于配合固定柱32对注塑模具3进行固定。
27.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7不仅可以将安装座2上的注塑模具3转动至注塑头4的下方,还可以对注塑头4的高度进行调整,保证注塑头4可以稳定地将注塑材料注入注塑模具3内,固定机构8可以快速将注塑模具3固定在安装座2上,且方便对注塑模具3进行更换,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
28.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驱动件71、第一传动模块72、转轴73、第二驱动件74、第二传动模块75和螺杆76,所述第一驱动件71和第二驱动件74均固定在装置座1内,所述第一驱动件7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模块72与转轴73的一端相连,所述转轴73的另一端延伸至装置座1外并且与安装座2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74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模块75与螺杆76的一端相连,所述螺杆76的另一端延伸至装置座1外并且与装置架6相连,且所述螺杆76与移动座5螺纹连接。
29.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注塑模具3的顶部设置有注塑口31,所述注塑口31位于注塑头4的正下方,且所述注塑口31与注塑头4配合。
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71通过第一传动模块72带动转轴73转动,转轴73带动安装座2转动,安装座2通过转动的方式,可以依次将注塑模具3转动至注塑头4的下方,便于注塑头4将注塑材料注入注塑模具3内,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
31.当需要对注塑头4的高度进行调整时,第二驱动件74通过第二传动模块75带动螺杆76转动,螺杆76带动移动座5升降,升降座5带动注塑头4升降,从而实现对注塑头4的高度进行调整,保证注塑头4可以稳定地将注塑材料注入注塑模具3内,防止注塑材料出现泄漏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3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71和第二驱动件74均优先采用的是一种伺服电机;
33.所述第一传动模块72和第二传动模块75均优先采用的是一种带传动结构。
34.如图2和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座2上对应固定机构8位置开设有安装孔22和滑槽21,所述安装孔22的内径大于固定柱32的外径,所述滑槽21用于供固定机构8进行滑动。
35.如图1和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动力件81、转动座82、连接杆83、第一导向杆84、第二导向杆85、第一滑块86、第二滑块87和固定座88,所述动力件81固定在安装座2的底部,所述动力件81的输出端与转动座82的一端活动相
连,所述转动座82活动设置在安装座2的底部,所述转动座82的两端通过连接杆83分别与第一导向杆84和第二导向杆85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杆8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86上,所述第一导向杆84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块87,所述第二导向杆8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87上,所述第二导向杆85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块86,所述第一滑块86和第二滑块87对称且滑动设置在滑槽21上,所述第一滑块86和第二滑块87的一侧壁固定有固定座88,所述固定座88与固定柱32活动相连。
36.在本实施例中,将注塑模具3底部的固定柱32放入安装孔22内,动力件81带动转动座82转动,转动座82通过连接杆83带动第一导向杆84和第二导向杆85相向运动,第一导向杆84带动第一滑块86朝第二滑块87方向移动,第二导向杆85带动第二滑块87朝第一滑块86方向移动,第一滑块86和第二滑块87通过相互靠近的方式,从而带动固定座88对固定柱32进行夹持和固定,从而将注塑模具3固定在安装座2上,且方便对注塑模具3进行更换,提高注塑模具3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3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件81优先采用的是一种液压伸缩缸和伸缩杆。
3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接线端子注塑装置,包括装置座,所述装置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装置架,所述装置座上还活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装置架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注塑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装置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安装座和移动座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安装座进行旋转以及控制移动座进行升降;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分布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固定机构与注塑模具底部设置的固定柱相连,所述固定机构用于配合固定柱对注塑模具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传动模块、转轴、第二驱动件、第二传动模块和螺杆,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固定在装置座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模块与转轴的一端相连,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装置座外并且与安装座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模块与螺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装置座外并且与装置架相连,且所述螺杆与移动座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对应固定机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和滑槽,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固定柱的外径,所述滑槽用于供固定机构进行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动力件、转动座、连接杆、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固定座,所述动力件固定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与转动座的一端活动相连,所述转动座活动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转动座的两端通过连接杆分别与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对称且滑动设置在滑槽上,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一侧壁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固定柱活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的顶部设置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位于注塑头的正下方,且所述注塑口与注塑头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接线端子注塑装置,包括装置座,所述装置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装置架,所述装置座上还活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装置架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注塑头,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安装座和移动座相连;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注塑模具底部设置的固定柱相连。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接线端子注塑装置,驱动机构不仅可以将安装座上的注塑模具转动至注塑头的下方,还可以对注塑头的高度进行调整,保证注塑头可以稳定地将注塑材料注入注塑模具内,固定机构可以快速将注塑模具固定在安装座上,且方便对注塑模具进行更换,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提高注塑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