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冷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
背景技术:
2.现有重卡中冷器总成,普遍售后故障率偏高,经大数据分析,中冷器散热管与主片连接处开裂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故障来源于整车的振动。
3.然而,就目前传统散热管加强卡而言,为了解决中冷器芯体四角的散热管出现断裂,只在散热管内置紊流带以达到加强散热管强度的效果,但其效果并不显著,由于中冷器芯体四角受到较大的力,很容易导致中冷器芯体四角的散热管根部出现断裂现象,且中冷器散热管在冷却过程中仅有受风的前端面进行冷却,其与冷却风的接触面积较小,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具体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的内部安装有加强卡,且两个加强卡分别插入在散热管主体的左右两侧内部;所述散热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部,且固定部的两个固定件分别卡装在散热管主体的左右两侧;右侧所述固定件的右侧连接有入气管,且左侧固定件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
5.可选地,所述散热管主体由外侧保护罩和内部的管体组成,且散热管主体的内部插入有紊流带;所述紊流带为弯曲的带状结构,且紊流带的每个顶点都与散热管主体保护罩的内壁紧密接触。
6.可选地,所述加强卡为s型弯曲的金属板结构。
7.可选地,所述固定件的上方设有气舱,且固定件的气舱右侧开设有气孔。
8.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有:翅板;所述翅板为四十五度角倾斜的板状结构,且线性排列的翅板连接在左右两侧两个固定件之间。
9.可选地,所述入气管与右侧固定件的气孔连通,并且出气管与左侧固定件的气孔连通。
10.有益效果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散热管加强卡,与传统散热加强卡相比,其安装在散热管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通过加强卡对散热管主体管体的左右两侧根部进行支撑,同时加强卡采用s型弯曲的结构,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在受力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进行缓冲卸力,在不影响散热管主体工作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加强散热管主体的结构强度,减少根部断裂的情况。
12.此外,翅板固定连接在左右两侧两个固定件之间,安装后翅板的后端面与散热管主体的前端面进行接触,使散热管主体迎风之后风会在多个翅板之间形成回环,以此使散热管主体保护罩前端面与风的接触面积极大的增加,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4.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在附图中: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散热管加强卡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散热管加强卡的散热部的立体截面示意图;
18.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散热管加强卡的固定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散热管加强卡的固定部的装配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列表
21.1、散热部;101、散热管主体;102、紊流带;
22.2、加强卡;
23.3、固定部;301、固定件;302、翅板;
24.4、入气管;
25.5、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27.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4:
28.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包括:散热部1;散热部1的内部安装有加强卡2,且两个加强卡2分别插入在散热管主体101的左右两侧内部;散热部1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部3,且固定部3的两个固定件301分别卡装在散热管主体101的左右两侧;右侧固定件301的右侧连接有入气管4,且左侧固定件301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5。
29.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散热管主体101由外侧保护罩和内部的管体组成,且散热管主体101的内部插入有紊流带102;散热管主体101用来对进入其中的高温气流进行降温;紊流带102为弯曲的带状结构,且紊流带102的每个顶点都与散热管主体101保护罩的内壁紧密接触;紊流带102可以调节进入散热管主体101的内部的气流,同时紊流带102可以作为加强结构对散热管主体101进行支撑,提高散热管主体101的抗冲击能力。
30.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加强卡2为s型弯曲的金属板结构;两个加强卡2对散热管主体101左右两侧的根部结构进行加强,防止散热管主体101根部断裂。
31.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固定件301的上方设有气
舱,且固定件301的气舱右侧开设有气孔;固定件301用来固定翅板302并对散热部1和加强卡2进行固定;固定部还包括有:翅板302;翅板302为四十五度角倾斜的板状结构,且线性排列的翅板302连接在左右两侧两个固定件301之间;线性排列的翅板302可以使接触到的风在翅板302 之间进行回环,有效的提高散热管主体101的保护罩与风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32.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入气管4与右侧固定件301的气孔连通,并且出气管5与左侧固定件301的气孔连通。
33.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热气流通过入气管4进入到散热管主体101的内部,安装后翅板302的后端面与散热管主体101的前端面进行接触,使散热管主体101迎风之后风会在多个翅板302之间形成回环,以此使散热管主体101保护罩前端面与风的接触面积极大的增加,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加强卡2对散热管主体101管体的左右两侧根部进行支撑,同时加强卡2采用s型弯曲的结构,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在受力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进行缓冲卸力,在不影响散热管主体101工作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加强散热管主体101的结构强度,减少根部断裂的情况。
3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部(1);所述散热部(1)的内部安装有加强卡(2),且两个加强卡(2)分别插入在散热管主体(101)的左右两侧内部;所述散热部(1)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部(3),且固定部(3)的两个固定件(301)分别卡装在散热管主体(101)的左右两侧;右侧所述固定件(301)的右侧连接有入气管(4),且左侧固定件(301)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主体(101)由外侧保护罩和内部的管体组成,且散热管主体(101)的内部插入有紊流带(102);所述紊流带(102)为弯曲的带状结构,且紊流带(102)的每个顶点都与散热管主体(101)保护罩的内壁紧密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卡(2)为s型弯曲的金属板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01)的上方设有气舱,且固定件(301)的气舱右侧开设有气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还包括有:翅板(302);所述翅板(302)为四十五度角倾斜的板状结构,且线性排列的翅板(302)连接在左右两侧两个固定件(301)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管(4)与右侧固定件(301)的气孔连通,并且出气管(5)与左侧固定件(301)的气孔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冷器的散热管加强卡,涉及中冷器技术领域,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的内部安装有加强卡;所述散热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部;右侧所述固定件的右侧连接有入气管,且左侧固定件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通过加强卡对散热管主体管体的左右两侧根部进行支撑,同时加强卡采用S型弯曲的结构,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在受力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进行缓冲卸力,在不影响散热管主体工作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加强散热管主体的结构强度,减少根部断裂的情况,解决了中冷器芯体四角受到较大的力,很容易导致中冷器芯体四角的散热管根部出现断裂现象问题。散热管根部出现断裂现象问题。散热管根部出现断裂现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