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及高刚度鱼腹梁与流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08:08 0条评论

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及高刚度鱼腹梁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及高刚度鱼腹梁。


背景技术:



2.鱼腹梁时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结构,用于阻挡基坑内壁在压力作用下变形的趋势。
3.目前,鱼腹梁由于其结构特性,能够预留大量的施工空间,在基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鱼腹梁在使用过程中,有缺少中间部位的支撑,以及鱼腹梁的材料特性,鱼腹梁的刚度较低,且基坑内施工时,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很难达到精确施工,经常存在施工设备碰撞鱼腹梁的情况,鱼腹梁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上下晃动,容易影响鱼腹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升鱼腹梁的刚度,进而提升鱼腹梁在基坑内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及高刚度鱼腹梁。
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在基坑的上方设置斜拉结构,斜拉结构与鱼腹梁的直腹杆连接;在设计要求的钢绞线数量上,额外增加5%的钢绞线,当计算出的额外增加的钢绞线的数量不为整数时向上取整;鱼腹梁的端部角度φ的取值范围为30
°
≤φ≤40
°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斜拉结构对鱼腹梁进行悬吊,斜拉结构对直腹杆施加与预应力相同方向的拉力,斜拉结构增大鱼腹梁受到的拉力,提升鱼腹梁的刚度。斜拉结构还提供向上的拉力,阻挡鱼腹梁在重力和外力作用下,向下晃动的趋势,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钢绞线越多,能够向围檩施加的预应力越大,但也会增大直腹杆的压迫,通过合理增设钢绞线,增大对围檩的预应力的同时,方便对存在破损的钢绞线进行替换。端部角度对鱼腹梁的刚度影响非常微小,但是对预应力的影响较大,通过控制端部角度,保证鱼腹梁受到的预应力。
7.可选的,鱼腹梁的跨度l的取值范围为20m≤l≤30m。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鱼腹梁的刚度与鱼腹梁的跨度具有很大的联系,鱼腹梁的跨度越大,刚度越低,而鱼腹梁的跨度过小则会导致材料增加成本升高。鱼腹梁的跨度超过30m后,刚度下降非常明显,通过缩短鱼腹梁的刚度保证鱼腹梁的刚度。
9.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的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基于上述的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包括围檩、直腹杆和钢绞线,所述围檩一侧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与直腹杆之间设有多根拉索,所述拉索一端与直腹杆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柱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对直腹杆施加斜向上的拉力,拉力分可拆解为向上
的拉力以及与预应力方向相同的压力,增大围檩受到的预应力,提升围檩的支撑效果。拉力阻挡鱼腹梁向下晃动的趋势,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支柱的侧壁上贯穿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设有锚具,所述拉索远离直腹杆一端穿过锚具并延伸。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穿过不同的锚具,进而改变拉索与直腹杆之间的夹角,改变拉索对直腹杆在不同方向上的拉力,方便根据施工需求对鱼腹梁进行不同角度的斜拉。
13.可选的,每根所述拉索靠近支柱的一端均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管。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动调节套管能够牵引索对直腹杆的拉力进行调节,方便根据施工要求调整拉力大小。
15.可选的,所述直腹杆远离围檩的一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直腹杆的底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支撑杆对直腹杆进行支撑,阻挡鱼腹梁上下晃动的趋势,进一步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柱与支撑对角设置在直腹杆两端,所述支撑柱与支柱之间设有支撑索,所述支撑索一端设置在支柱顶端,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拉索远离直腹杆一端设置在支撑索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索牵引索进行张拉的方式,改变拉索对直腹杆的拉力方向,增大拉索对直腹杆向上的拉力,提升拉索对直腹杆拉扯作用,进一步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直腹杆与支撑柱之间设有用于平衡支撑柱受到的拉力的平衡索,所述平衡索间隔设置有多根,所述平衡索一端设置在支撑柱的顶端,另一端设置在直腹杆远离围檩一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平衡牵引索对支撑柱的拉力,平衡支撑柱两侧的受力,提升支撑柱的稳定性,进而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支柱远离直腹杆的一侧设有基桩,所述支柱与基桩之间设有用于平衡拉索拉力的对拉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拉件对支柱进行拉扯,平衡拉索对支柱的拉力,提升支柱的稳定性,进而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对拉件为牵引索,所述牵引索间隔设置有多根,所述牵引索一端设置在基桩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柱的顶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牵引索对支柱进行张拉,方便牵引索安装和拆卸,方便材料回收。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斜拉结构对鱼腹梁进行悬吊,斜拉结构对直腹杆施加与预应力不同方向的拉力,斜拉结构增大鱼腹梁受到的拉力,还提供向上的拉力,提升鱼腹梁的刚度,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2.通过增设钢绞线,增大围檩受到的预应力,并增大鱼腹梁的刚度,进一步提升鱼
腹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鱼腹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实施例1卸除钢绞线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体现支柱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29.图4是实施例2卸除钢绞线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围檩;2、直腹杆;3、钢绞线;4、支柱;5、安装孔;6、锚具;7、拉索;8、支撑柱;9、支撑杆;10、基桩;11、对拉件;12、调节杆;13、调节套管;14、支撑索;15、平衡索。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在基坑上方设置斜拉结构对与鱼腹梁进行张拉,斜拉结构与鱼腹梁的顶面连接,对鱼腹梁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1以及与预应力方向相同的拉力f2,拉力f1向上拉动鱼腹梁,阻挡鱼腹梁在重力以及外力作用下向下晃动的的趋势,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拉力f2与鱼腹梁受到的预应力方向相同,提升鱼腹梁的刚度,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
33.上述的斜拉结构还可以替换为悬索结构,通过悬索结构对鱼腹梁进行向上的张拉,大大提升鱼腹梁在竖直方向上承受的载荷,大大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
34.在设计要求的钢绞线3数量上,额外增加5%的钢绞线3,当计算出的额外增加的钢绞线3的数量不为整数时向上取整。例如:设计要求需要使用99根钢绞线3时,则需要额外增设5根钢绞线3。钢绞线3对鱼腹梁刚度的提升最为明显,通过增加钢绞线3的数量,提升鱼腹梁的刚度。
35.参照图1,鱼腹梁的端部角度φ的取值范围为30
°
≤φ≤40
°
。鱼腹梁的端部角度对鱼腹梁的刚度影响非常微小,但是对钢绞线3的预应力影响非常大,当端部角度过大时,鱼腹梁受到的预应力大幅减小。通过设置较小的端部角度,保证鱼腹梁受到较大的预应力。
36.参照图1,鱼腹梁的跨度l的取值范围为20m≤l≤30m。鱼腹梁的跨度直接影响鱼腹梁的刚度,当鱼腹梁的跨度大于30m时,鱼腹梁的刚度急剧下降。但是若是鱼腹梁的跨度较小,则需要设置较多的鱼腹梁,造成施工成本的大幅提升。通过合理控制鱼腹梁的跨度,保证鱼腹梁刚度的同时,降低鱼腹梁的施工成本。
37.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参照图1和图2,高刚度鱼腹梁包括围檩1、直腹杆2和钢绞线3,围檩1设置在基坑的内侧壁上,直腹杆2固定在直腹杆2的侧壁上,钢绞线3从围檩1一端延伸至围檩1另一端,并与多根直腹杆2连接。
38.参照图2和图3,围檩1一侧设有支柱4,支柱4的底端深埋在地下,支柱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5,多个安装孔5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每个安装孔5内均固定有锚具6。支柱4与直腹杆2之间设有拉索7,拉索7一端固定在直腹杆2的顶面上,另一端穿设在锚具6内。拉索7在锚具6内的一端固定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的长度方向与钢索的长度方向平行,调节
杆1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管13。旋动调节套管13上带动拉索7对直腹杆2进行张拉,完成拉索7的张力调节后,利用锚具6将拉索7固定,保证拉索7对直腹杆2的稳定张拉。
39.参照图2,直腹杆2远离围檩1一端竖直设有支撑柱8,支撑柱8间隔设置有多根,每根支撑柱8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多根支撑杆9,多根支撑杆9设置在支撑柱8相背离的侧壁上。支撑杆9对直腹杆2进行支撑,阻挡直腹杆2向下晃动的趋势,进一步提升直腹杆2的稳定性。
40.参照图2,支柱4远离围檩1一侧设有基桩10,基桩10埋设在地下,基桩10与支柱4之间设有对拉件11,对拉件11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杆,钢索等,本技术中具体为牵引索,牵引索一端固定在基桩10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柱4的顶端,牵引索对基桩10和支柱4进行张拉,牵引锁对支柱4的拉力,支柱4两侧受力平衡,提升支柱4的稳定性。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刚度鱼腹梁的实施原理为:利用拉索7对直腹杆2进行斜拉,对直腹杆2向上张拉的同时,增大围檩1受到的预应力,提升鱼腹梁的刚度,并阻挡鱼腹梁向下晃动的趋势,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利用牵引索平衡拉锁对支柱4的拉力,提升支柱4的稳定性。
42.实施例2参照图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支撑柱8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支撑柱8与支柱4之间设有支撑索14,支撑索14一端固定在支柱4的顶端,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柱8的顶端。拉索7一端固定在直腹杆2的顶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索14上。拉索7对直腹杆2向上张拉,大大提升直腹杆2在竖直方向上吸收载荷的能力,大大提升直腹杆2的稳定性。
43.参照图4,支撑柱8与直腹杆2之间平衡索15,平衡索15 一端固定在支撑柱8的顶端,另一端固定在直腹杆2远离围檩1一端。平衡索15对支撑柱8顶端的拉力进行平衡,使支撑柱8受到支撑索14拉力的同时,受到平衡索15的拉力,平衡索15与支撑索14对拉,使支撑柱8受力平衡,提升支撑柱8稳定性的同时,减少支撑柱8上的应力集中,延长支撑柱8的使用寿命。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刚度鱼腹梁的实施原理为:利用拉索7向上张拉直腹杆2,提升直腹杆2竖直方向上的载荷,阻挡鱼腹梁向下晃动的趋势,提升鱼腹梁的稳定性。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坑的上方设置斜拉结构,斜拉结构与鱼腹梁的直腹杆(2)连接;在设计要求的钢绞线(3)数量上,额外增加5%的钢绞线(3),当计算出的额外增加的钢绞线(3)的数量不为整数时向上取整;鱼腹梁的端部角度φ的取值范围为30
°
≤φ≤4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鱼腹梁的跨度l的取值范围为20m≤l≤30m。3.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基于权利要求1到2任一所述的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包括围檩(1)、直腹杆(2)和钢绞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檩(1)一侧设有支柱(4),所述支柱(4)与直腹杆(2)之间设有多根拉索(7),所述拉索(7)一端与直腹杆(2)顶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柱(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4)的侧壁上贯穿有多个安装孔(5),多个所述安装孔(5)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安装孔(5)内均设有锚具(6),所述拉索(7)远离直腹杆(2)一端穿过锚具(6)并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拉索(7)靠近支柱(4)的一端均设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杆(1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管(1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腹杆(2)远离围檩(1)的一端设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间隔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支撑柱(8)的侧壁上均设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设置在直腹杆(2)的底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8)与支撑对角设置在直腹杆(2)两端,所述支撑柱(8)与支柱(4)之间设有支撑索(14),所述支撑索(14)一端设置在支柱(4)顶端,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柱(8)的顶端,所述拉索(7)远离直腹杆(2)一端设置在支撑索(14)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腹杆(2)与支撑柱(8)之间设有用于平衡支撑柱(8)受到的拉力的平衡索(15),所述平衡索(15)间隔设置有多根,所述平衡索(15)一端设置在支撑柱(8)的顶端,另一端设置在直腹杆(2)远离围檩(1)一端。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4)远离直腹杆(2)的一侧设有基桩(10),所述支柱(4)与基桩(10)之间设有用于平衡拉索(7)拉力的对拉件(1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刚度鱼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件(11)为牵引索,所述牵引索间隔设置有多根,所述牵引索一端设置在基桩(10)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柱(4)的顶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腹梁刚度提高方法及高刚度鱼腹梁,其包括围檩、直腹杆和钢绞线,围檩一侧设有支柱,支柱与直腹杆之间设有多根拉索,拉索一端与直腹杆连接,另一端与支柱连接。本申请具有提升鱼腹梁的刚度,进而提升鱼腹梁在基坑内的稳定性的效果。性的效果。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朱露敏 叶军惠 毕平均 虞佰先 郑少河 魏东 倪宏良 张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7.16

技术公布日:

2023/1/17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8190-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30 00:19:27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