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06 21:22:59 0条评论

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管桩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法。


背景技术: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有效预压应力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hc,薄壁管桩代号为ptc,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60,薄壁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 113774898 b公开的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及其施工工艺,其包括批量预制的若干组钢管及连接件,各组钢管呈圆管状,各组钢管上下端部管壁的外周面上均凹设有环槽,使钢管呈阶梯轴结构,环槽靠近阶梯面的圆周上凹设有若干组等角度圆周分布的沉槽;连接件包括主管及与主管两端的圆周边沿一体连接的若干组板子,各组板子远离主管圆周边沿的一端绕主管的轴线呈放射状分布,各组板子朝向主管轴线的一侧端面上凸设有与沉槽形状配合的卡块;在自然状态下,各组卡块与主管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环槽外径的尺寸的一半,各组板子背离主管轴线的一侧端面上套设有抱箍,本技术提升了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作业过程中接桩过程的效率,提升了成桩过程的施工速度。
4.但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
5.管桩成桩方法有多种,如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由于静压法具备震动幅度小和噪声释放量低的特点,进而适应市区施工需要,上述专利所涉及的管桩,在进行接桩时,通过预设多个板子,采用捆扎的方式将其覆盖到两个管桩的连接处,且板子捆扎完成后可以管壁形成共面,保证连接部件在管桩压覆时不会产生干扰,具有降低接桩难度提高接桩效率的特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板子支撑力有限,且板子与管壁间的连接强度取决于捆扎部件,当静压管桩时,管桩底部若遇到较为坚硬的土层时,接桩处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并存在错位的趋势,此时外力若超出捆扎部件的最大受力范围后,会导致多块板子直接崩裂,而接桩的两根管桩则直接失去联系。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通过第一管桩本体和第二管桩本体中的插接部件和协同部件,在其中一个管桩内衬中焊接多个合金插杆,同时在对应的管桩的内衬中焊接数量相等的插槽,为增加两者管桩外围的强度,并在两个管桩的混凝土层中预设凹槽和收纳槽,且两组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凹槽的内部活动设置衔接杆,当合金插杆完全插入进插槽的内部后,此时两个管桩便充分接触,再将每个衔接杆依次推入进收纳槽的内部,并与管壁混凝土层形成共面,此种连接方式
可抵消管桩在下压过程中,接桩处所受到的左右掣肘力。
7.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包括第一管桩本体、第二管桩本体和装配底板,所述第一管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件,所述第二管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协同部件;
9.所述装配底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夹持机构和水平转移机构,所述装配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机械传动机构;
10.所述装配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两个所述矩形凹槽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金属滑杆。
11.所述插接部件包括一组凹槽,一组所述凹槽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内接杆,一组所述内接杆中每个的外表壁均活动套设有衔接杆,一组所述衔接杆的外表壁均焊接有定位扣,所述第一管桩本体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基座,一组所述基座的内部均固定插设有合金插杆;
12.所述协同部件包括一组收纳槽,一组所述收纳槽的数量和凹槽相等,且每个收纳槽的内部尺寸均与衔接杆相适配,所述第二管桩本体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空心筒,且一组空心筒的数量和基座相等,并且每个空心筒的内径大小均与合金插杆相适配,一组所述收纳槽中每个的内表壁均预设有插槽,一组所述插槽中每个的内径大小均与定位扣相适配。
13.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装配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套筒,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一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的外表壁固定插设有一组第一气动杆,一组所述第一气动杆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插设在第一弧形板的内部,设置第一气动杆,可带动第一弧形板进行移动,当第一管桩本体横向插入进第一安装套筒中后,第一弧形板在第一气动杆的作用下其内壁紧紧贴附在第一管桩本体的外壁,用于对第一管桩本体的夹持和固定。
14.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转移机构包括t型架,所述t型架活动套设在两个金属滑杆的外表壁之间,所述t型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第二安装套筒,所述第二安装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一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安装套筒的外表壁固定插设有一组第二气动杆,一组所述第二气动杆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插设在第二弧形板的内部,设置第二气动杆,可带动第二弧形板进行移动,当第二管桩本体横向插入进第二安装套筒中后,第二弧形板在第二气动杆的作用下其内壁紧紧贴附在第二管桩本体的外壁,用于对第二管桩本体的夹持和固定。
15.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底板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外表壁焊接有l型架,所述l型架的内部固定插设有一组电动伸缩杆,一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固定插设在第二支撑板的内部,设置电动伸缩杆,当启动电动伸缩杆后可对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施加推力,匀速带动第二安装套筒中的第二管桩本体水平移动。
16.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嫁接板,所述嫁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装配底板的底部,所述嫁接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伺服电机,设置伺服电机,可为抚平套筒的移动提供动力支持。
17.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衔接板,所述衔接
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洞,所述安装孔洞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轴内表壁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利用轴承的特性,当启动伺服电机后,螺纹杆可在装配底板的底部匀速转动。
18.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伺服电机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所述螺纹杆的外表壁活动置于限位套筒的内部,设置限位套筒,有效限制螺纹杆转动时产生的左右晃动幅度,以提高伺服电机做工时的稳定性。
19.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金属滑杆的外表壁之间活动套设有外接架,所述外接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抚平套筒,所述外接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预设有螺纹孔洞,且连接板通过螺纹孔洞与螺纹杆的外表壁旋转连接,设置螺纹孔洞,利用与其旋转连接的螺纹杆,可在螺纹杆转动时,根据螺纹方位,使得连接板上的抚平套筒进行同向移动。
20.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嫁接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孔,且两个滑孔的内部均活动插设有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外壁一端均固定插设在连接板的内部,设置定位杆,利用其与滑孔之间的活动连接性,抑制连接板移动时的方向错位,保证抚平套筒收卷时的稳定性。
21.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底板的底部固定插设有四个延伸杆,四个所述延伸杆的外表壁均固定套设有橡胶垫,设置延伸杆,提升装配底板和地面之间的高度,可为装配底板底部部件的装配提供空间。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通过设置插接部件和协同部件,预应力管桩其结构可分为,内衬钢体和外围混凝土层,为方便管桩运输通常需要缩短每根管桩的长度,但该批管桩到达施工长度,利用接桩的方式提升成桩的长度,本结构共分为两根独立的管桩,并分开在两者中添加相应的支撑部件,其方法是,在其中一个管桩内衬中焊接多个合金插杆,同时在对应的管桩的内衬中焊接数量相等的插槽,为增加两者管桩外围的强度,并在两个管桩的混凝土层中预设凹槽和收纳槽,且两组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凹槽的内部活动设置衔接杆,当合金插杆完全插入进插槽的内部后,此时两个管桩便充分接触,再将每个衔接杆依次推入进收纳槽的内部,并与管壁混凝土层形成共面,其次每个定位扣分别插入到的内部,以防止成型管桩在吊运时发生分离的问题,此种连接方式,管桩在静压时,其受到的压力完全由其中一个管桩的顶部所承受,且管桩在下压过程中,若接桩处受左右掣肘力时,利用合金插杆和插槽连接所提供的支撑力,可充分将外力抵消,进而不会出现上层管桩发生脱离错位的稳定,有效解决上述专利所存在的不足,提高管桩静压时的稳定性,减少返工的发生概率。
24.通过设置接桩机构,可降低人工操作的难度,因制配管桩的材料质量较重,单人进行无法完成整个接桩过程,此时利用机构中的夹持部件,只需操作者将预接管桩放置其中,同时利用机构中的驱动部件,可灵活带动其中一个管桩进行水平移动,并准确进行支撑部件的连接,此种接桩方式可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桩体连接的充分性,避免多个部件连接松散。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中主视结构立体图;
26.图2为本发明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中侧视结构立体图;
27.图3为本发明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中第一管桩本体内部结构立体图;
28.图4为本发明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中第二管桩本体结构放大立体图;
29.图5为本发明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中结构放大立体图;
30.图6为本发明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中部分结构放大立体图;
31.图7为本发明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立体图。
32.图中:
33.1-第一管桩本体;2-第二管桩本体;3-插接部件;301-凹槽;302-内接杆;303-衔接杆;304-定位扣;305-基座;306-合金插杆;4-协同部件;401-收纳槽;402-空心筒;403-插槽;5-装配底板;6-夹持机构;601-第一加强板;602-第一支撑板;603-第一安装套筒;604-第一弧形板;605-第一气动杆;7-水平转移机构;701-t型架;702-第二支撑板;703-第二安装套筒;704-第二弧形板;705-第二气动杆;706-第二加强板;707-l型架;708-电动伸缩杆;8-械传动机构;801-嫁接板;802-连接套环;803-伺服电机;804-限位套筒;805-外接架;806-连接板;807-抚平套筒;808-衔接板;809-安装孔洞;810-轴承;811-螺纹杆;812-定位杆;9-矩形凹槽;10-金属滑杆;11-延伸杆;12-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5.如图1-7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包括第一管桩本体1、第二管桩本体2和装配底板5,第一管桩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件3,第二管桩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协同部件4,装配底板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夹持机构6和水平转移机构7,装配底板5的底部设置有机械传动机构8,装配底板5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9,两个矩形凹槽9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金属滑杆10。
36.根据图1和图3所示,插接部件3包括一组凹槽301,一组凹槽301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内接杆302,一组内接杆302中每个的外表壁均活动套设有衔接杆303,一组衔接杆303的外表壁均焊接有定位扣304,第一管桩本体1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基座305,一组基座305的内部均固定插设有合金插杆306。
37.根据图1和图4所示,协同部件4包括一组收纳槽401,一组收纳槽401的数量和凹槽301相等,且每个收纳槽401的内部尺寸均与衔接杆303相适配,第二管桩本体2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空心筒402,且一组空心筒402的数量和基座305相等,并且每个空心筒402的内径大小均与合金插杆306相适配,一组收纳槽401中每个的内表壁均预设有插槽403,一组插槽403中每个的内径大小均与定位扣304相适配。
38.根据图1和图2所示,夹持机构6包括第一加强板601,第一加强板60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装配底板5的底部,第一加强板6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602,第一支撑板6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套筒603,第一安装套筒603的内部设置有一组第一弧形板604,第一安装套筒603的外表壁固定插设有一组第一气动杆605,一组第一气动杆605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插设在第一弧形板604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一气动杆605,可带动第一弧形板604进
行移动,当第一管桩本体1横向插入进第一安装套筒603中后,第一弧形板604在第一气动杆605的作用下其内壁紧紧贴附在第一管桩本体1的外壁,用于对第一管桩本体1的夹持和固定。
39.根据图1和图5所示,水平转移机构7包括t型架701,t型架701活动套设在两个金属滑杆10的外表壁之间,t型架7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702,第二支撑板702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第二安装套筒703,第二安装套筒703的内部设置有一组第二弧形板704,第二安装套筒703的外表壁固定插设有一组第二气动杆705,一组第二气动杆705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插设在第二弧形板704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二气动杆705,可带动第二弧形板704进行移动,当第二管桩本体2横向插入进第二安装套筒703中后,第二弧形板704在第二气动杆705的作用下其内壁紧紧贴附在第二管桩本体2的外壁,用于对第二管桩本体2的夹持和固定。
40.根据图5所示,装配底板5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板706,第二加强板706的外表壁焊接有l型架707,l型架707的内部固定插设有一组电动伸缩杆708,一组电动伸缩杆708的输出端均固定插设在第二支撑板702的内部,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708,当启动电动伸缩杆708后可对第二支撑板702的一侧施加推力,匀速带动第二安装套筒703中的第二管桩本体2水平移动。
41.根据图2和图6-图7所示,机械传动机构8包括嫁接板801,嫁接板80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装配底板5的底部,嫁接板8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环802,连接套环802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伺服电机803,通过设置伺服电机803,可为抚平套筒807的移动提供动力支持。
42.根据图6-图7所示,装配底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衔接板808,衔接板808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洞809,安装孔洞809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810,轴承810的内轴内表壁和伺服电机803的输出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811,利用轴承810的特性,当启动伺服电机803后,螺纹杆811可在装配底板5的底部匀速转动。
43.根据图6-图7所示,伺服电机803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804,螺纹杆811的外表壁活动置于限位套筒804的内部,通过设置限位套筒804,有效限制螺纹杆811转动时产生的左右晃动幅度,以提高伺服电机803做工时的稳定性。
44.根据图6-图7所示,两个金属滑杆10的外表壁之间活动套设有外接架805,外接架80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抚平套筒807,外接架8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06,连接板806的内部预设有螺纹孔洞,且连接板806通过螺纹孔洞与螺纹杆811的外表壁旋转连接,通过设置螺纹孔洞,利用与其旋转连接的螺纹杆811,可在螺纹杆811转动时,根据螺纹方位,使得连接板806上的抚平套筒807进行同向移动。
45.根据图2和图6所示,嫁接板80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孔,且两个滑孔的内部均活动插设有定位杆812,两个定位杆812的外壁一端均固定插设在连接板806的内部,通过设置定位杆812,利用其与滑孔之间的活动连接性,抑制连接板806移动时的方向错位,保证抚平套筒807收卷时的稳定性。
46.根据图1-图2和图5所示,装配底板5的底部固定插设有四个延伸杆11,四个延伸杆11的外表壁均固定套设有橡胶垫12,通过设置延伸杆11,提升装配底板5和地面之间的高度,可为装配底板5底部部件的装配提供空间。
47.其整个管桩的接桩过程:首先将接桩机构搬运到指定的做工区域,并使橡胶垫12
的底部充分与地面接触,再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48.将第一管桩本体1和第二管桩本体2分别水平插入进第一安装套筒603和第二安装套筒703的内部,其中第一管桩本体1的外表壁活动置于抚平套筒807的内部,进一步启动第一气动杆605和第二气动杆705,分别带动第一弧形板604和第二弧形板704进行移动,最终使第一弧形板604和第二弧形板704的内壁分别紧紧贴附在第一管桩本体1和第二管桩本体2的外表壁,此时利用内接杆302和衔接杆303间的活动连接性,扳动每个衔接杆303,使其处于扩张的状态。
49.进一步启动l型架707中的电动伸缩杆708,并作用于第二支撑板702及其相连的多个部件,利用t型架701和金属滑杆10表面间的活动连接性,匀速带动第二管桩本体2进行移动,使其持续朝着第一管桩本体1的一面转移,当第一管桩本体1和第二管桩本体2间的距离持续接近时,此时基座305上的合金插杆306依次进入每个空心筒402的内部。
50.当第一管桩本体1和第二管桩本体2的接桩处紧密接触后,关闭电动伸缩杆708,并启动连接套环802中的伺服电机803,利用轴承810的特性,使得螺纹杆811在装配底板5的底部匀速转动,此时通过螺纹杆811和螺纹孔洞间的旋转连接性和外接架805与金属滑杆10表面间的活动连接性,水平带动抚平套筒807进行移动,当抚平套筒807的一侧与多个衔接杆303接触时,并较其依次推入进收纳槽401的内部,当衔接杆303进入到收纳槽401的过程中,其上连接的定位扣304则分别插入进插槽403的内部,完成对管桩的外围固定。
51.当管桩接桩完成后,分别开启第一气动杆605和第二气动杆705,带动第一弧形板604和第二弧形板704进行复位,此时管桩失去第一弧形板604和第二弧形板704的夹持后,通过静压机器上的吊装部件将其移动到机器中部,进行管桩的压覆。。
52.本实施例的其它技术采用现有技术。
53.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桩本体(1)、第二管桩本体(2)和装配底板(5),所述第一管桩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件(3),所述第二管桩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协同部件(4);所述装配底板(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夹持机构(6)和水平转移机构(7),所述装配底板(5)的底部设置有机械传动机构(8);所述装配底板(5)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9),两个所述矩形凹槽(9)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金属滑杆(10)。所述插接部件(3)包括一组凹槽(301),一组所述凹槽(301)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内接杆(302),一组所述内接杆(302)中每个的外表壁均活动套设有衔接杆(303),一组所述衔接杆(303)的外表壁均焊接有定位扣(304),所述第一管桩本体(1)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基座(305),一组所述基座(305)的内部均固定插设有合金插杆(306);所述协同部件(4)包括一组收纳槽(401),一组所述收纳槽(401)的数量和凹槽(301)相等,且每个收纳槽(401)的内部尺寸均与衔接杆(303)相适配,所述第二管桩本体(2)的内表壁焊接有一组空心筒(402),且一组空心筒(402)的数量和基座(305)相等,并且每个空心筒(402)的内径大小均与合金插杆(306)相适配,一组所述收纳槽(401)中每个的内表壁均预设有插槽(403),一组所述插槽(403)中每个的内径大小均与定位扣(304)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第一加强板(601),所述第一加强板(60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装配底板(5)的底部,所述第一加强板(6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602),所述第一支撑板(6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套筒(603),所述第一安装套筒(603)的内部设置有一组第一弧形板(604),所述第一安装套筒(603)的外表壁固定插设有一组第一气动杆(605),一组所述第一气动杆(605)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插设在第一弧形板(60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转移机构(7)包括t型架(701),所述t型架(701)活动套设在两个金属滑杆(10)的外表壁之间,所述t型架(7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702),所述第二支撑板(702)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第二安装套筒(703),所述第二安装套筒(703)的内部设置有一组第二弧形板(704),所述第二安装套筒(703)的外表壁固定插设有一组第二气动杆(705),一组所述第二气动杆(705)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插设在第二弧形板(704)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底板(5)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板(706),所述第二加强板(706)的外表壁焊接有l型架(707),所述l型架(707)的内部固定插设有一组电动伸缩杆(708),一组所述电动伸缩杆(708)的输出端均固定插设在第二支撑板(702)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8)包括嫁接板(801),所述嫁接板(80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装配底板(5)的底部,所述嫁接板(8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环(802),所述连接套环(802)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伺服电机(8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底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衔接板(808),所述衔接板(808)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洞(809),所述安装孔洞(809)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810),所述轴承(810)的内轴内表壁和伺服电机(803)的输出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8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803)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804),所述螺纹杆(811)的外表壁活动置于限位套筒(804)的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金属滑杆(10)的外表壁之间活动套设有外接架(805),所述外接架(80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抚平套筒(807),所述外接架(8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06),所述连接板(806)的内部预设有螺纹孔洞,且连接板(806)通过螺纹孔洞与螺纹杆(811)的外表壁旋转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板(80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孔,且两个滑孔的内部均活动插设有定位杆(812),两个所述定位杆(812)的外壁一端均固定插设在连接板(806)的内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底板(5)的底部固定插设有四个延伸杆(11),四个所述延伸杆(11)的外表壁均固定套设有橡胶垫(1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压预应力管桩,包括第一管桩本体、第二管桩本体和装配底板,所述第一管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件,所述第二管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协同部件,所述插接部件包括一组凹槽,一组所述凹槽中每个的内壁两侧之间均固定插设有内接杆,所述协同部件包括一组收纳槽,一组所述收纳槽的数量和凹槽相等,且每个收纳槽的内部尺寸均与衔接杆相适配,改善管桩间的连接方式,使得管桩在静压时,其受到的压力完全由其中一个管桩的顶部所承受,且管桩在下压过程中,若接桩处受左右掣肘力时,利用合金插杆和插槽连接所提供的支撑力,可充分将外力抵消,进而不会出现上层管桩发生脱离错位的稳定,提高管桩静压时的稳定性,减少返工的发生概率。的发生概率。的发生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

唐平波 唐雪平 王敏 谢超 贺楚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南省衡洲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0

技术公布日:

2023/1/16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7877-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9 21:30:31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