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散热鳍片,简称散热片,在电子工程设计的领域中被归类为“被动性散热元件”。散热鳍片以导热性佳、质轻和易加工之金属贴附于发热表面,以复合的热交换模式来散热,散热鳍片在吸收了热量以后,以对流的形式将热散发掉。
3.现有的电子设备中,散热鳍片的形态相对固定,但在电子设备不同的使用状态下所产生的热量不同,当电子设备中蓄积的热量较高时,容易由于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不匹配而出现热量集聚的情形,但若在电子设备中大规模地装设散热鳍片,则一来会占用过多的体积,二来会导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内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难以灵活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7.固定散热件,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固定鳍片;
8.活动散热件,与所述固定散热件活动连接,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活动鳍片,每片所述活动鳍片插设于相邻的所述固定鳍片之间的间隙中,并与所述固定鳍片接触连接,使所述固定鳍片和所述活动鳍片共同形成散热表面;
9.其中,所述活动散热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
10.可选地,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散热件上,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杆驱动连接所述活动散热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散热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运动。
11.可选地,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桥接挡片,所述活动散热件和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杆均与所述桥接挡片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桥接挡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多片活动鳍片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连接;
13.所述固定鳍片之间的间隙、所述活动鳍片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通孔形成用于向外散热的散热通道。
14.可选地,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
15.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
16.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驱动件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数值切换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状态,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
17.可选地,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功能切换单元,所述功能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启用灵活散热功能;
18.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在所述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检测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
19.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根据所述温度数值切换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状态,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
20.可选地,所述固定散热件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片固定鳍片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固定鳍片之间形成有限位槽;
21.所述活动散热件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片活动鳍片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中。
2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3.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开设有散热腔;
24.散热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散热腔内的固定散热件,以及与所述固定散热件活动连接的活动散热件;
25.所述固定散热件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固定鳍片;
26.所述活动散热件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活动鳍片,每片所述活动鳍片插设于相邻的所述固定鳍片之间的间隙中,并与所述固定鳍片接触连接,使所述固定鳍片和所述活动鳍片共同形成散热表面;所述活动散热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
27.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散热件上,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杆驱动连接所述活动散热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散热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运动。
28.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还包括功能切换单元、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
29.所述功能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启用灵活散热功能;
30.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在所述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检测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
31.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驱动件均连接,用于在所述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根据所述温度数值切换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状态,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使固定散热件与活动散热件活动连接,并使固定散热件中的固定鳍片与活动散热件中的活动鳍片相接触以共同形成散热表面;
34.当在外力作用下活动散热件相对于固定散热件运动的过程中,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从而能够对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进行调整,进而实现散热装置对不同使用场景的灵活适应。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中固定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中活动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散热增强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普通散热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42.上述图中:10、设备本体;11、散热腔;20、散热装置;21、固定散热件;211、固定鳍片;212、第一连接板;213、限位槽;22、活动散热件;221、活动鳍片;222、第二连接板;23、桥接挡片;231、通孔;24、驱动件;241、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其中,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处理描述形成一定的顺序,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或步骤是能够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的,且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或步骤完成时,对应处理可以被终止,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前面所述的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5.本发明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46.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内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难以灵活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47.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20,应用于如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包括:
48.固定散热件21,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固定鳍片211;
49.活动散热件22,与固定散热件21活动连接,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活动鳍片221,每片活动鳍片221插设于相邻的固定鳍片211之间的间隙中,并与固定鳍片211接触连接,从而确保有效的热传导,同时能够使固定鳍片211和活动鳍片221共同形成散热表面;
50.其中,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运动的过程中,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
51.固定散热件21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212,两个第一连接板212分别连接于多片固定鳍片211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接板212与固定鳍片211之间形成有限位槽213;
52.活动散热件22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222,两个第二连接板222分别连接于多片活
动鳍片221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连接板222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限位槽213中。
53.具体地,可以通过削减固定鳍片211靠近于外侧处的高度,从而形成固定鳍片与第一连接板212之间的间隙,从而形成限位槽213;也可以是通过将第一连接板212设置为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使得第一连接板212在固定鳍片211靠近于外侧的前端部分处,形成与固定鳍片211之间的间隙,进而构成限位槽213。此外,第一连接板212与固定鳍片211的连接处形成限位槽213的槽底,活动散热件22在向靠近于固定散热件21的方向运动时,该槽底能够用于限制活动散热件22的运动行程。
54.基于前述结构,活动散热件22与固定散热件21形成抽屉式的活动连接,固定散热件21能够对活动散热件22的活动路径进行限制,从而提高活动散热件22的运动稳定性。
55.在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运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二连接板22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212保持接触。由于第一连接板212与固定鳍片211接触,通过使第二连接板222与第一连接板接触,能够使第二连接板222共同形成散热结构的一部分,有利于增加有效散热结构的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56.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固定散热件21与活动散热件22活动连接,并使固定散热件21中的固定鳍片211与活动散热件22中的活动鳍片221相接触以共同形成散热表面;当在外力作用下,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运动的过程中,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从而能够对散热装置20的散热效率进行调整,进而实现散热装置20对不同使用场景的灵活适应。
57.例如,若当前电子设备从待机模式切换至游戏模式,发热程度较之前更高,此时使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向第一方向运动,使得固定鳍片211与活动鳍片221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二者共同形成的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以适应于电子设备的当前使用模式。
58.可以理解的是,在活动散热件22向第一方向的运动过程中,可以逐步相对于电子设备向外伸出,以利用外部的空间进行散热,从而节省散热装置20在电子设备内的占用空间。
59.若当前电子设备从游戏模式切换至待机模式,发热程度逐渐变低,此时使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向第二方向运动,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使得固定鳍片211与活动鳍片221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二者共同形成的散热表面的面积变小,散热效率降低。同时,活动散热件22凸出于电子设备的厚度逐渐减小,散热装置20的占用体积也减小,能够避免在不必要的情况下由于散热装置20的凸出而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不便。
60.进一步地,散热装置20还包括驱动件24,驱动件24设于固定散热件21上,驱动件24的驱动杆241驱动连接活动散热件22,驱动件24用于驱动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运动。
61.通过驱动件24驱动活动散热件22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以改变散热表面的面积,进而实现散热效率的调整。
62.具体地,该驱动件24为电机,驱动件24通过切换转动方向,以驱动活动散热件22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63.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20还包括桥接挡片23,活动散热件22和驱动件24的驱动杆241均与桥接挡片23连接。
64.其中,桥接挡片23上开设有通孔231,多片活动鳍片221穿设于通孔231内,并与通孔231的孔壁连接;固定鳍片211之间的间隙、活动鳍片221之间的间隙以及通孔231形成用于向外散热的散热通道,从而实现热量的向外传递。
65.为了实现散热效率的自动调节,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20还包括:
66.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
67.控制器,与温度检测器和驱动件24均连接,用于根据温度数值切换驱动件24的驱动状态,以增大或减小散热表面的面积。
68.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超过预设的温度数值时,控制器控制驱动件24进入第一驱动状态,以驱动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向第一方向运动,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69.当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低于预设的温度数值时,控制器控制驱动件24进入第二驱动状态,以驱动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向第二方向运动,从而降低散热效率,同时减小散热装置20的占用体积。
7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散热装置20还包括功能切换单元,功能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启用灵活散热功能。
71.基于此,温度检测器用于在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检测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控制器用于在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根据温度数值切换驱动件24的驱动状态,以增大或减小散热表面的面积。
7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案中,只有在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才会实现散热装置20的自动调整。
73.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6,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74.设备本体10,设备本体10内开设有散热腔11;
75.散热装置20,包括固定设于散热腔11内的固定散热件21,以及与固定散热件21活动连接的活动散热件22。
76.其中,固定散热件21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固定鳍片211;活动散热件22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活动鳍片221,每片活动鳍片221插设于相邻的固定鳍片211之间的间隙中,并与固定鳍片211接触连接,使固定鳍片211和活动鳍片221共同形成散热表面;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运动的过程中,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
77.具体地,固定散热件21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212,两个第一连接板212分别连接于多片固定鳍片211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接板212与固定鳍片211之间形成有限位槽213;
78.活动散热件22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222,两个第二连接板222分别连接于多片活动鳍片221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连接板222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限位槽213中。
79.基于前述结构,活动散热件22与固定散热件21形成抽屉式的活动连接,固定散热件21能够对活动散热件22的活动路径进行限制,从而提高活动散热件22的运动稳定性。
80.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固定散热件21与活动散热件22活动连接,并使固定散热件21中的固定鳍片211与活动散热件22中的活动鳍片221相接触以共同形成散热表面;当在外力作用下,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运动的过程中,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从而能够对散热装置20的散热效率进行调整,进而实现散热装置20对不同使用场景的灵活适
应。
81.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20还包括驱动件24,驱动件24设于固定散热件21上,驱动件24的驱动杆241驱动连接活动散热件22,驱动件24用于驱动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运动。
82.具体地,该驱动件24为电机,驱动件24通过切换转动方向,以驱动活动散热件22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83.例如,若当前电子设备从待机模式切换至游戏模式,发热程度较之前更高,则使电子设备切换至散热增强模式,请参考图5,此时使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向第一方向运动,使得固定鳍片211与活动鳍片221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二者共同形成的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以适应于电子设备的当前使用模式。
84.可以理解的是,在活动散热件22向第一方向的运动过程中,可以逐步相对于设备本体10向外伸出,以利用外部的空间进行散热,从而节省散热装置20在设备本体10内的占用空间。
85.若当前电子设备从游戏模式切换至待机模式,发热程度逐渐变低,则使电子设备切换至普通散热模式,请参考图6,此时使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向第二方向运动,且活动散热件22能够最终与设备本体10的外表面持平,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使得固定鳍片211与活动鳍片221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二者共同形成的散热表面的面积变小,散热效率降低。同时,活动散热件22凸出于设备本体10的厚度逐渐减小,散热装置20的占用体积也减小,能够避免在不必要的情况下由于散热装置20的凸出而导致设备本体10的使用不便。
86.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20还包括桥接挡片23,活动散热件22和驱动件24的驱动杆241均与桥接挡片23连接。
87.其中,桥接挡片23上开设有通孔231,多片活动鳍片221穿设于通孔231内,并与通孔231的孔壁连接;固定鳍片211之间的间隙、活动鳍片221之间的间隙以及通孔231形成用于向外散热的散热通道,从而实现热量的向外传递。
88.进一步地,散热装置20还包括还包括功能切换单元、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
89.其中,功能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启用灵活散热功能;温度检测器用于在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检测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控制器与温度检测器和驱动件24均连接,用于在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根据温度数值切换驱动件24的驱动状态,以增大或减小散热表面的面积。
90.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超过预设的温度数值时,控制器控制驱动件24进入第一驱动状态,以驱动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向第一方向运动,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91.当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低于预设的温度数值,或用户关闭灵活散热功能时,控制器控制驱动件24进入第二驱动状态,以驱动活动散热件22相对于固定散热件21向第二方向运动,从而降低散热效率,同时减小散热装置20的占用体积。
92.本实施例中,只有在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才会实现散热装置20的自动调整。
93.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散热件,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固定鳍片;活动散热件,与所述固定散热件活动连接,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活动鳍片,每片所述活动鳍片插设于相邻的所述固定鳍片之间的间隙中,并与所述固定鳍片接触连接,使所述固定鳍片和所述活动鳍片共同形成散热表面;其中,所述活动散热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散热件上,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杆驱动连接所述活动散热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散热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接挡片,所述活动散热件和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杆均与所述桥接挡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挡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多片活动鳍片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连接;所述固定鳍片之间的间隙、所述活动鳍片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通孔形成用于向外散热的散热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驱动件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数值切换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状态,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切换单元,所述功能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启用灵活散热功能;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在所述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检测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根据所述温度数值切换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状态,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片固定鳍片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固定鳍片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活动散热件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片活动鳍片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分别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中。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开设有散热腔;散热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散热腔内的固定散热件,以及与所述固定散热件活动连接的活动散热件;所述固定散热件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固定鳍片;所述活动散热件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活动鳍片,每片所述活动鳍片插设于相邻的所述固定鳍片之间的间隙中,并与所述固定鳍片接触连接,使所述固定鳍片和所述活动鳍片共同形成散热表面;所述活动散热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散热件上,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杆驱动连接所述活动散热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散热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运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还包括功能切换单元、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功能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启用灵活散热功能;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在所述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检测目标区域的温度数值;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驱动件均连接,用于在所述灵活散热功能启用时,根据所述温度数值切换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状态,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散热装置包括:固定散热件,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固定鳍片;活动散热件,与所述固定散热件活动连接,包括呈间隙设置的多片活动鳍片,每片所述活动鳍片插设于相邻的所述固定鳍片之间的间隙中,并与所述固定鳍片接触连接,使所述固定鳍片和所述活动鳍片共同形成散热表面;其中,所述活动散热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散热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当在外力作用下活动散热件相对于固定散热件运动的过程中,散热表面的面积增大或减小,从而能够对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进行调整,进而实现散热装置对不同使用场景的灵活适应。灵活适应。灵活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