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上装式固定装置及龙头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2-26 00:34:11 0条评论

上装式固定装置及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装式固定装置及龙头。


背景技术:



2.龙头的种类繁多,常应用于厨房、卫生间和洗浴间等地方。现有的龙头与台面相固定时,需要将龙头的固定底座塞入台面上的安装孔中,随后操作人员在台面下完成固定底座与安装孔之间的夹紧固定,而台面下空间有限,且可见度低,龙头的安装、维修更换极其不便,费时费力。
3.专利cn207213281u公开一种上装式水龙头,可供安装于一个具有一开口的台面上,包括一个具基座与夹持组件的固定装置、一水龙头本体及一紧固螺栓,使该水龙头本体可藉由该固定装置安装于该台面上。其中,该基座设置有一第一防转部位及一凹槽部位,该水龙头本体设置有一第二防转部位,当该水龙头本体套合于基座后,可藉由第一防转部位、第二防转部位相接合,确保该水龙头本体不会被转动,并藉由该紧固螺栓螺合于该水龙头本体后抵紧于该凹槽部位,确保该水龙头本体不致于脱离该基座。
4.然而该固定装置在安装前必须先把夹持块凸出部分先转到筒状壁内部,才能装进台面孔内,而在固定装置的实际安装过程中,固定装置的内部通常有两根以上软管占据中间空间,夹持块凸出部分在转到筒状壁内部时会与软管相干涉,夹持块很难转到恰好的位置以使固定装置底部能够穿过台面孔,增加安装难度和安装时间;此外,该固定装置还需要配合筒状壁以及定位挡杆以达到在旋紧定位螺杆过程中限制夹持块转动的目的,缩小了基座内部可供管道安装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安装简单快捷、内部可用空间大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及龙头。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装式固定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夹紧件,还包括用于调节夹紧件与基座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基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连杆,所述调节连杆滑动设于定位孔内,且所述调节连杆与定位孔之间周向相对固定,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调节连杆进入定位孔内的侧开口,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与夹紧件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带动调节连杆相对于定位孔进行升降的旋转锁紧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为非圆孔,所述调节连杆包括杆身,所述杆身贯穿定位孔,且所述杆身的横截面为与所述非圆孔相适配的非圆形结构。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圆形结构包括弧形段及平面段,所述弧形段的圆心与所述旋转锁紧件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调节连杆通过所述弧形段与所述旋转锁紧件相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面段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平面段及第二平面段,所述弧形段包括沿同一径向方向设置的第一弧形段及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第一弧形段、第二平面段及第二弧形段之间依次相互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锁紧件包括沿所述基座的轴线平行方向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腔体以及供调节连杆伸入于腔体中的筒口,所述套筒靠近筒口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调节连杆相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调节连杆相互螺接,所述套筒远离筒口的一端设有用于转动套筒的转动操作端。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操作端包括筒底,所述筒底设有沉孔或凸台,所述沉孔或凸台的横截面呈非圆结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沿其径向方向开设有用于查看腔体内部的观测窗。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的侧壁向远离夹紧件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壁,所述基座的侧壁向远离夹紧件的方向形成导向壁,所述限位壁与所述导向壁共同形成用于对旋转锁紧件进行径向限位的径向限位筒。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件呈扇形结构,且所述夹紧件靠近基座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增加摩擦阻力的摩擦层。
16.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龙头,包括上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
17.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有益效果在于:
18.本实施例中,调节连杆与定位孔之间采用周向相对固定设置,利用旋转锁紧件带动调节连杆上升,联动带动夹紧件在不转动的同时向基座移动,夹紧台面,从而使基座能够牢固地固定于台面上,操作人员能够直接在台面上方完成安装操作,同时通过在定位孔上设置侧开口,允许部分夹紧件及相应的调节组件在将基座安放到台面的安装孔后再安装到基座上,由此使得在将基座安放到台面的安装孔时,基座上的夹紧件不需要转动方向,基座能够更加容易、快捷地安放到台面上,同时基座内部保留了更多的可供管道安装的空间。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装式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装式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21.图3为将安装有一个调节连杆的基座安放在台面上的安装孔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将调节组件经由侧开口装入第二定位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安装在台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基座的俯视图。
26.图8为旋转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调节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0.实施例1
31.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上装式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以及夹紧件2,还包括用于调节夹紧件2与基座1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基座1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11,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连杆3,调节连杆3滑动设于定位孔11内,且调节连杆3与定位孔11之间周向相对固定,至少一个定位孔1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调节连杆3进入定位孔11内的侧开口12,本实施例中,侧开口12沿基座1的轴线平行方向设置,调节连杆3的一端与夹紧件2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带动调节连杆3相对于定位孔11进行升降的旋转锁紧件4,本实施例中,夹紧件2与调节连杆3一体成型,调节连杆3 的端部向外折弯形成夹紧件2。
32.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1包括第一定位孔111及第二定位孔112,其中,第一定位孔111为壁面闭合的孔,第二定位孔112为设有侧开口12的壁面开放的孔。
33.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安装步骤如下:
34.s1.参见图3所示,在第一定位孔111内安装调节连杆3,并将对应的旋转锁紧件4与调节连杆3相连接,随后将安装有一个调节连杆 3的基座1安放在台面上的安装孔中;
35.s2.参见图4所示,将另一个调节连杆3并与对应的旋转锁紧件4 相连接,并经由侧开口12装入第二定位孔112中;
36.s3.参见图5所示,转动旋转锁紧件4,调节连杆3随着旋转锁紧件4的旋转相对于定位孔11上升,由于调节连杆3与定位孔11之间周向相对固定,使得在调节连杆3上升过程中不发生转动,夹紧件2 随着调节连杆3的上升同步做直线运动,向台面的底面靠近,夹紧件 2与基座1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到缩短,直至夹紧件2紧抵台面的底面,此时夹紧件2与基座1共同夹紧台面,从而使得基座1能够牢固地固定于台面上,本实施例中,基座1设有凸环13,凸环13与夹紧件2 相互配合,夹紧台面。
37.当需要更换固定装置时,均需反向转动旋转锁紧件4,使夹紧件 2远离台面,再先从侧开口12取出对应的调节组件及夹紧件2,即可将基座1从安装孔中取出。
38.本实施例中,调节连杆3与定位孔11之间采用周向相对固定设置,利用旋转锁紧件4带动调节连杆3上升,联动带动夹紧件2在不转动的同时向基座1移动,夹紧台面,从而使基座1能够牢固地固定于台面上,操作人员能够直接在台面上方完成安装操作,同时通过在定位孔11上设置侧开口12,允许部分夹紧件2及相应的调节组件在将基座1安放到台面的安装孔后再安装到基座1上,由此使得在将基座1安放到台面的安装孔时,基座1上的夹紧件2不需要转动方向,基座1能够更加容易、快捷地安放到台面上,同时基座1内部保留了更多的可供管道安装的空间。
39.参见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定位孔11为非圆孔,调节连杆3包括杆身31,杆身31贯穿定位孔11,且杆身31的横截面为与非圆孔相适配的非圆形结构。
40.本实施例中,利用非圆孔及具有非圆孔横截面的杆身31,使得定位孔11与调节连杆3之间周向相对固定,调节连杆3与定位孔11 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简单,使得基座1内部能够保留更多的可供管道安装的空间。
41.参见图2及图9所示,非圆形结构包括弧形段32及平面段33,弧形段32的圆心与旋转锁紧件4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调节连杆3 通过弧形段32与旋转锁紧件4相连接。
42.本实施例中,弧形段32设有外螺纹,旋转锁紧件4设有内螺纹,旋转锁紧件4与弧形段32相螺接,结合调节连杆3与定位孔11之间的周向限位,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夹紧件2得以在不转动的同时向基座1移动,从而达到将基座1固定于台面上的目的。
4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非圆形结构呈d型结构,定位孔11为d型孔。
44.参见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平面段3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平面段331及第二平面段332,弧形段32包括沿同一径向方向设置的第一弧形段321及第二弧形段322,第一平面段331、第一弧形段 321、第二平面段332及第二弧形段322之间依次相互连接。
45.本实施例的非圆形结构采用对称设置,旋转锁紧件4与调节连杆 3之间的连接均匀分布在两侧,调节连杆3通过第一平面段331及第二平面段332与定位孔11之间形成两个相互平行的顶抵面,使得旋转锁紧件4旋转时更加平稳。
46.参见图3及图8所示,旋转锁紧件4包括沿基座1的轴线平行方向设置的套筒,套筒设有腔体41以及供调节连杆3伸入于腔体41中的筒口42,套筒靠近筒口4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调节连杆3相连接的连接端43,连接端43与调节连杆3相互螺接,套筒远离筒口42的一端设有用于转动套筒的转动操作端44。
47.当需要带动夹紧件2升降时,通过转动操作端44转动套筒,套筒在受力作用下紧抵基座1做旋转运动,调节连杆3随套筒的旋转进行升降,同步带动夹紧件2在不转动的同时进行升降,此外,由于套筒沿基座1的轴线平行方向设置,腔体41在这过程中还能起到导向限定作用,确保调节连杆3在上升过程中不左右晃动,调节连杆3的升降更平稳。
48.参见图1、图3及图8所示,转动操作端44包括筒底,筒底设有沉孔441或凸台,沉孔441或凸台的横截面呈非圆结构,其中,非圆结构可为十字型、五边形或六边形等,优选与螺丝刀或电钻头相匹配的非圆结构,本实施例中,筒底设有六边形沉孔441,可通过六角扳手或电钻旋转套筒。
49.参见图2及图8所示,套筒沿其径向方向开设有用于查看腔体 41内部的观测窗45,通过观测窗45可观察安装情况,在转动套筒以使调节连杆3上升的初期,旋转速度可加快,在通过调节连杆3的上升程度预估到夹紧件2快抵达台面的底面时,可放慢旋转速度,以防止过渡旋转造成调节连杆3及套筒等零部件的损伤。
50.参见图1及图2所示,定位孔11的侧壁向远离夹紧件2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壁51,基座1的侧壁向远离夹紧件2的方向形成导向壁52,限位壁51与导向壁52共同形成用于对旋转锁紧件4进行径向限位的径向限位筒5。
51.通过限位壁51与导向壁52,共同形成径向限位筒5,以使旋转锁紧件4在转动时不左右晃动,进一步提高调节组件的平稳度。
52.实施例2
53.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夹紧件2呈扇形结构,夹紧件2靠近基座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增加摩擦阻力的摩擦层21,本实施例中,夹紧件2呈扇形结构,从而在不妨碍管道安装的同时增加与台面相接触的面积,结合摩擦层21,进一步提高夹紧件2的夹紧效果,本实施例中,摩擦层21表面设有凹凸纹理。
54.实施例3
55.一种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及实施例1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龙头本体与基座1相连接。
56.本实施例的龙头采用上装式固定装置将龙头本体与台面相固定,固定装置的安装可以在台面上方完成,无需弯腰或钻到台面下方进行安装操作,同时安装过程中无需转动夹紧件2,能够更容易、快捷的将基座1安放到安装孔中,安装效率更高,安装难度更低,基座
1内部预留有更多的空间,能够同时容纳1至4条管道,满足不同类型的龙头,尤其是多功能龙头的管道安装需求。
5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龙头为冷热水两用龙头,基座1内能够同时安装冷水输送管道及热水输送管道。
58.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装式固定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夹紧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夹紧件与基座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基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连杆,所述调节连杆滑动设于定位孔内,且所述调节连杆与定位孔之间周向相对固定,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调节连杆进入定位孔内的侧开口,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与夹紧件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带动调节连杆相对于定位孔进行升降的旋转锁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非圆孔,所述调节连杆包括杆身,所述杆身贯穿定位孔,且所述杆身的横截面为与所述非圆孔相适配的非圆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圆形结构包括弧形段及平面段,所述弧形段的圆心与所述旋转锁紧件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调节连杆通过所述弧形段与所述旋转锁紧件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段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平面段及第二平面段,所述弧形段包括沿同一径向方向设置的第一弧形段及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第一弧形段、第二平面段及第二弧形段之间依次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锁紧件包括沿所述基座的轴线平行方向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腔体以及供调节连杆伸入于腔体中的筒口,所述套筒靠近筒口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调节连杆相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调节连杆相互螺接,所述套筒远离筒口的一端设有用于转动套筒的转动操作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操作端包括筒底,所述筒底设有沉孔或凸台,所述沉孔或凸台的横截面呈非圆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沿其径向方向开设有用于查看腔体内部的观测窗。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侧壁向远离夹紧件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壁,所述基座的侧壁向远离夹紧件的方向形成导向壁,所述限位壁与所述导向壁共同形成用于对旋转锁紧件进行径向限位的径向限位筒。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呈扇形结构,且所述夹紧件靠近基座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增加摩擦阻力的摩擦层。10.一种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装式固定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上装式固定装置及龙头,该上装式固定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夹紧件,还包括用于调节夹紧件与基座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基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连杆,所述调节连杆滑动设于定位孔内,且所述调节连杆与定位孔之间周向相对固定,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调节连杆进入定位孔内的侧开口,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与夹紧件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带动调节连杆相对于定位孔进行升降的旋转锁紧件。固定装置的安装简单快捷,基座内部可用空间大。基座内部可用空间大。基座内部可用空间大。


技术研发人员:

彭乾风 罗涛 杨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8

技术公布日:

2023/1/16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7036-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9 12:49:5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