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前横梁及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2-24 21:38:12 0条评论

一种前横梁及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横梁及室外机。


背景技术:



2.多联式空调机组是一台室外机能连接多台室内机,其制冷系统是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多台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个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
3.现有多联机空调机组的室外机的电机及电控盒一般通过横梁组件安装固定于室外机的箱体内,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及后横梁,现有前横梁的结构如图1所示,前横梁1为钣金件,前横梁1中部开设有一长条孔101,长条孔将前横梁1分为上横梁102及下横梁103,上横梁102的下边沿具有向一侧延伸的支撑板104,支撑板104用于支撑支架,下横梁103用于安装电控盒,但是,由于前横梁1的长度较大,因此导致前横梁1中部开设的长条孔101的长度也较大,这就容易使得下横梁103的强度相对减小,而电控盒的重量又较大,若将电控盒直接安装在下横梁103上,容易使得下横梁103变形。
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前横梁及室外机,能够提高前横梁的强度,避免前横梁变形。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横梁,包括前横梁本体,所述前横梁本体中部具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将所述前横梁本体分为上横梁及下横梁,所述上横梁的下边沿具有向一侧延伸的支撑板;所述下横梁的下边沿具有向所述支撑板延伸方向折弯的加强部,所述长条孔内设有至少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横梁的下边沿及所述下横梁的上边沿。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横梁通过在下横梁的下边沿设置加强部以及在长条孔内设置连接部的设计,使得下横梁的强度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对电控盒进行支撑。
8.进一步地,上述长条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向所述支撑板延伸方向凸起。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长条孔的两侧分别设置凸起部,使得长条孔两侧的强度得到提高,避免前横梁本体上长条孔两侧的位置发生变形。
10.进一步地,上述下横梁具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设有多个挂钩。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横梁的安装位设置多个挂钩,便于将电控盒安装在下横梁上。
12.进一步地,上述挂钩包括挡板及防脱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位,所述防脱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且所述防脱板向上延伸。
13.进一步地,上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钩,所述定位钩的开口向下。
14.进一步地,上述上横梁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室外机,包括箱体,还包括上述的前横梁,所述前横梁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16.进一步地,上述室外机还包括后横梁、支架、电机及电控盒,所述后横梁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前横梁相对;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横梁及所述后横梁;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控盒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
17.进一步地,上述室外机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横梁及所述箱体的底部。
18.进一步地,上述室外机还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位于所述前横梁的下方,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梁及所述箱体的侧壁,所述电控盒远离所述前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梁。
19.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前横梁及室外机,通过在下横梁的下边沿设置加强部以及在长条孔内设置连接部的设计,使得下横梁的强度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对电控盒进行支撑,以避免下横梁强度不足发生变形。
20.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前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横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横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机的侧视图。
26.标号说明:10、前横梁本体;101、长条孔;102、上横梁;103、下横梁;104、支撑板;105、加强部;106、连接部;107、凸起部;108、挂钩;1081、挡板;1082、防脱板;109、定位钩;110、定位板;20、后横梁;30、支架;40、电机;50、电控盒;60、支撑梁;70、固定梁。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
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30.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横梁,包括前横梁本体10,前横梁本体10中部具有长条孔101,长条孔101将前横梁本体10分为上横梁102及下横梁103,上横梁102的下边沿具有向一侧延伸的支撑板104。下横梁103的下边沿具有向支撑板104延伸方向折弯的加强部105,长条孔101内设有至少一连接部106,连接部106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横梁102的下边沿及下横梁103的上边沿。
31.具体应用中,前横梁本体10安装在室外机箱体的预定位置,上横梁102和下横梁103之间通过至少一连接部106进行连接,使得长条孔101分为至少二个孔,电控盒50安装在下横梁103时,连接部106提供向上横梁102方向的拉力,抵消部分电控盒50的重力,同时,下横梁103的下边沿的加强部105也使得下横梁103的强度得到提高,从而使得下横梁103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对电控盒50进行支撑,以避免电控盒50安装在下横梁103上使得下横梁103变形。
32.具体地,加强部105与前横梁本体10为一体化结构,连接部106与前横梁本体10也为一体化结构,采用此种结构既可以提高下横梁103的强度,又便于进行生产加工。
33.具体地,上横梁102与支撑板104的连接处具有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可以提高上横梁102与支撑板104结合面的强度,从而使得支撑板104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对支架30及电机40进行支撑。
3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长条孔101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部107,凸起部107向支撑板104延伸方向凸起。具体应用中,通过在长条孔101的两侧分别设置凸起部107,使得长条孔101两侧的强度得到提高,避免前横梁在长条孔101两侧的位置发生变形。具体地,凸起部107为“u”字形结构,“u”字形结构的凸起部107与长条孔10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形状相近似,以保证长条孔101两侧位置的强度。
3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下横梁103具有安装位,安装位设有多个挂钩108。具体应用中,通过在下横梁103的安装位设置多个挂钩108,便于将电控盒50直接挂设安装在下横梁103上,方便安装。具体地,多个挂钩108呈“一”字形等距或不等距排列。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电控盒50安装牢固,将电控盒50挂设安装在下横梁103上后,可以利用螺钉将电控盒50与下横梁103连接在一起。
3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挂钩108包括挡板1081及防脱板1082。挡板1081的一端连接安装位,防脱板1082的一端连接挡板1081的另一端,且防脱板1082向上延伸。具体应用中,电控盒50上设有与多个挂钩108相适配的挂孔,挂孔挂设在挡板1081上,防脱板1082可以防止挂装电控盒50时,挂孔由挡板1081脱落。
3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上横梁102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钩109,定位钩109的开口向下。具体应用中,室外机箱体上设有与定位钩109适配的定位孔,通过将定位钩109挂设在定位孔内,使得无需对前横梁本体10进行扶持即可使前横梁本体10处于室外机箱体的预定位置,从而便于后续利用螺钉将前横梁本体10与室外机箱体连接在一起。
3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上横梁102上设有定位板110,定位板110位于支撑
板104的上方。具体应用中,通过在上横梁102上设置定位板110,使得安装支架30时,可以将支架30与定位板110抵接,然后利用螺钉将支架30与上横梁102连接在一起,实现将支架30快速且准确的安装在上横梁102的预定位置。
39.如图4及图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外机,包括箱体,还包括第一方面的前横梁,前横梁设置在箱体内。
4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室外机还包括后横梁20、支架30、电机40及电控盒50,后横梁20设置在箱体内,并与前横梁相对。支架30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横梁及后横梁20。电机40设置在支架30上,电控盒50设置在下横梁103上。具体应用中,前横梁和后横梁20共同实现对支架30的支撑,以更好的支撑电机40,下横梁103对电控盒50实现稳定支撑。
4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室外机还包括支撑梁60,支撑梁60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横梁及箱体的底部。具体应用中,通过设置支撑梁60,可以对前横梁进行支撑,使得前横梁的强度进一步得到提高。
4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室外机还包括固定梁70,固定梁70位于前横梁的下方,固定梁70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梁60及箱体的侧壁,电控盒50远离前横梁的一端连接固定梁70。具体应用中,通过设置固定梁70对电控盒50远离前横梁的一端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电控盒50的固定稳定性得到提高。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前横梁及室外机,通过在下横梁103的下边沿设置加强部105以及在长条孔101内设置连接部106的设计,使得下横梁103的强度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对电控盒50进行支撑,以避免下横梁103强度不足发生变形。
4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前横梁,包括前横梁本体,所述前横梁本体中部具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将所述前横梁本体分为上横梁及下横梁,所述上横梁的下边沿具有向一侧延伸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的下边沿具有向所述支撑板延伸方向折弯的加强部,所述长条孔内设有至少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横梁的下边沿及所述下横梁的上边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向所述支撑板延伸方向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具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设有多个挂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包括挡板及防脱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位,所述防脱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且所述防脱板向上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钩,所述定位钩的开口向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7.一种室外机,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前横梁,所述前横梁设置在所述箱体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横梁、支架、电机及电控盒,所述后横梁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前横梁相对;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横梁及所述后横梁;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控盒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横梁及所述箱体的底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位于所述前横梁的下方,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梁及所述箱体的侧壁,所述电控盒远离所述前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前横梁及室外机,前横梁包括前横梁本体,前横梁本体中部具有长条孔,长条孔将前横梁本体分为上横梁及下横梁,上横梁的下边沿具有向一侧延伸的支撑板;下横梁的下边沿具有向支撑板延伸方向折弯的加强部,长条孔内设有至少一连接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横梁的下边沿及下横梁的上边沿。本实用新型的前横梁及室外机,通过在下横梁的下边沿设置加强部以及在长条孔内设置连接部的设计,使得下横梁的强度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对电控盒进行支撑,以避免下横梁强度不足发生变形。以避免下横梁强度不足发生变形。以避免下横梁强度不足发生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

林华广 梁智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中广暖通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4

技术公布日:

2023/1/16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4926-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8 16:09:0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