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双行程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2-26 05:26:29 0条评论

双行程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行程电磁阀。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排放要求的提高以及能源多元化的需要,清洁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正显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其中,由于氢燃料排放物是水而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使氢燃料在氢发动机汽车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得到发展,氢燃料在汽车上的存储以高压气罐存储,在高压气罐与用氢装置之间以管路连接,在管路上设置控制电磁阀来控制气路的打开和关闭,电磁阀动铁的行程决定了控制阀开口的大小从而决定了控制阀过流流量的大小,用氢装置所需的氢气压力相对较低而使控制电磁阀的出入口之间的压力差较大,需要较大的驱动力才能将双行程电磁阀打开,由公知的理论可知,电磁阀的驱动电磁力与电磁阀动铁行程的平方的倒数约成正比关系,控制阀过流要具备大流量则需要电磁阀动铁行程足够大,电磁阀动铁行程大则相应的电磁阀驱动电磁力弱,用常规的单行程电磁阀则需要较大的线圈尺寸才能获得足够的磁势来保证控制阀的可靠开启,汽车上的安装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控制阀外形边界尺寸,使常规的单行程电磁阀的应用受到限制。
3.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行程电磁阀,双行程、流量大、工作压力高且适用于结构紧凑的空间有限的场合。
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行程电磁阀包括:
6.电磁阀线圈,其下端设置凸环,
7.电磁阀下定铁,其设于电磁阀线圈下部,所述电磁阀下定铁包括轴心通孔、位于轴心通孔底端的下端沉孔以及围绕所述轴心通孔的上环槽和下环槽,所述凸环伸入所述上环槽内,
8.电磁阀上定铁,其设于电磁阀线圈上部,电磁阀线圈、电磁阀上定铁和电磁阀下定铁构成整体结构,电磁阀上定铁的底端设有凹进,
9.电磁阀动铁,其安装在所述轴心通孔内,所述电磁阀动铁具有轴心孔,
10.电磁阀阀芯,其紧配固定于所述轴心孔内,所述电磁阀阀芯包括垂直于轴向向外凸出的轴肩,
11.电磁阀弹簧,其安装于电磁阀上定铁与电磁阀动铁之间,电磁阀弹簧一端连接电磁阀阀芯,另一端连接所述凹进,电磁阀弹簧的弹力在电磁阀线圈未通电时将电磁阀动铁从电磁阀上定铁推开而构成电磁阀动铁总行程的初始空隙δ,电磁阀阀芯的下端头部固化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
12.电磁阀滑套,其套设于电磁阀阀芯,电磁阀滑套包括上翻边、下翻边、下端止口和
连通滑套内外气腔的滑套径向孔,上翻边卡接于所述轴肩的上方且上翻边的底面与所述轴肩的顶面之间设置构成电磁阀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
13.电磁阀小阀座,其安装在所述下端止口内且下翻边将其铆在电磁阀滑套上,电磁阀小阀座包括轴向的具有第一直径的小阀孔φ1和设于下端的凹坑,凹坑内设置有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电磁阀小阀座的下端翻边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铆在电磁阀小阀座上,
14.电磁阀大阀座,其包括轴向的具有第二直径的大阀孔φ2、沿大阀孔φ2内壁分布的内凸环和止口、连通电磁阀大阀座内外气腔的过流孔、电磁阀大阀座下方径向孔和出流孔,所述止口套在电磁阀下定铁的下端外圆上,内凸环卡接所述下环槽内而使电磁阀大阀座与电磁阀下定铁固定成一体构成电磁阀结构,第二直径大于第一直径,进气从所述过流孔进到电磁阀大阀座内腔,再由所述下端沉孔经滑套径向孔进到小阀孔φ1周围的气腔内。
15.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电磁阀线圈未通电时,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为其上下方压力差作用在大阀孔φ2截面的作用力加上电磁阀弹簧的弹簧力,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为其上下方压力差作用在小阀孔φ1截面的作用力加上电磁阀弹簧的弹簧力,小阀孔φ1截面小于大阀孔φ2截面。
16.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电磁阀线圈开始通电,在电磁阀动铁与电磁阀上定铁之间处于初始空隙δ时,作用于电磁阀动铁上的电磁驱动力小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而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电磁驱动力使电磁阀动铁向上运动,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向上运动直到轴肩的顶面抵靠在上翻边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向上移动了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而使小阀孔φ1的入口端面打开了宽度为间隙δ1尺寸的开口,由过流孔、电磁阀大阀座的内腔、下端沉孔、滑套径向孔、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到小阀孔φ1的气路构成小阀孔φ1的进气通道,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内的高压气从小阀孔φ1流入到所述出流孔内从而减小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并且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受力面积因小阀孔φ1打开而减少了小阀孔φ1截面积。
17.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电磁阀动铁吸合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后,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所受到的电磁驱动力增大,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移动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后使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进出气两侧压力差减小并且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受力面积减小以及电磁阀动铁在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受到的驱动电磁力增大,使作用在电磁阀动铁上的驱动力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而使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滑套、电磁阀小阀座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向上移动直到电磁阀动铁顶面抵靠在电磁阀上定铁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滑套、电磁阀小阀座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向上移动第二段开启行程的间隙δ-δ1,而使大阀孔φ2入口端面打开了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的间隙δ-δ1的开口。
18.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电磁阀线圈断电后,作用在电磁阀动铁上的电磁力消失,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上下两侧的压差作用力以及弹簧力使电磁阀动铁、电磁阀滑套、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小阀座以及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回位而将双行程电磁阀关闭。
19.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所述电磁阀阀芯还包括中空轴心孔、贯通所述中空轴心孔的径向孔。
20.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小阀孔φ1和大阀孔φ2的中心轴线共轴。
2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所述电磁阀大阀座还包括电磁阀大阀座中部环槽,电磁阀大阀座中部环槽内设置有对出入口之间的高低压腔进行隔离密封的高低压腔隔离密封圈。
22.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所述整体结构还包括电磁阀外壳,电磁阀线圈安装在电磁阀外壳内,电磁阀线圈的上下部位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上定铁和电磁阀下定铁并以电磁阀外壳的翻边铆合成整体结构。
23.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所述上环槽和下环槽之间还设有中环槽,中环槽里装有密封圈进行密封。
24.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中,电磁阀线圈开始通电,在电磁阀动铁与电磁阀上定铁之间处于初始空隙δ时,作用于电磁阀动铁上的电磁驱动力小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而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电磁驱动力使电磁阀动铁向上运动,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向上运动直到轴肩的顶面抵靠在上翻边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向上移动了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而使小阀孔φ1的入口端面打开了宽度为间隙δ1尺寸的开口,电磁阀动铁吸合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后,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所受到的电磁驱动力增大,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移动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后使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进出气两侧压力差减小并且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受力面积减小以及电磁阀动铁在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受到的驱动电磁力增大,使作用在电磁阀动铁上的驱动力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而使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滑套、电磁阀小阀座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向上移动直到电磁阀动铁顶面抵靠在电磁阀上定铁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滑套、电磁阀小阀座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向上移动第二段开启行程的间隙δ-δ1,而使大阀孔φ2入口端面打开了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的间隙δ-δ1的开口,大阀孔φ2的直径较大使大阀孔入口端面打开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的开口即可获得较大的过流能力,再加上小阀孔φ1的过流能力,使双行程电磁阀在全开时具备较大流量的通过能力,电磁阀的工作行程设置成双行程的运动机制,实现了双行程电磁阀在高工作压力下的大流量过流的可靠工作。
附图说明
2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说明书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26.在附图中:
27.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行程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行程电磁阀的小阀孔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行程电磁阀的全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行程电磁阀的电磁阀下定铁的示意图;
31.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行程电磁阀的电磁阀大阀座的示意图;
32.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行程电磁阀的电磁阀滑套的示意图。
33.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参照附图1至图6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5.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36.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附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37.为了更好地理解,如图1至图6所示,双行程电磁阀包括:电磁阀外壳1、电磁阀线圈2、电磁阀上定铁3、电磁阀下定铁4、电磁阀弹簧5、电磁阀动铁6、电磁阀阀芯7、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座10、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和电磁阀大阀座12,电磁阀线圈2装在电磁阀外壳1内,电磁阀线圈2的上下部位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上定铁3和电磁阀下定铁4并以电磁阀外壳1的翻边铆合成一个整体,电磁阀线圈2的下端设置有一道凸环2-1,电磁阀下定铁4上设置有上环槽4-1、中环槽4-2、下环槽4-3、下端沉孔4-4和轴心通孔4-5,电磁阀线圈2的下端凸环2-1伸入电磁阀下定铁4的上环槽4-1内并在电磁阀线圈2的下端凸环2-1与电磁阀下定铁4的上环槽4-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行密封,电磁阀下定铁4的中环槽4-2用于安装密封圈,电磁阀动铁6装在电磁阀下定铁4的轴心通孔4-5内,电磁阀上定铁3与电磁阀动铁6之间装有电磁阀弹簧5,电磁阀阀芯7紧配固定在电磁阀动铁6的轴心孔内,电磁阀弹簧5的弹力在线圈未通电时将电磁阀动铁6从电磁阀上定铁3推开而构成电磁阀动铁6总行程的空隙δ。
38.电磁阀阀芯7上设置有一道轴肩7-1,电磁阀阀芯7上设置有径向孔与电磁阀阀芯7中空轴心孔贯通从而使电磁阀动铁6上下方的区域连通而减小电磁阀动铁6的运动阻力,电磁阀阀芯7的下端头部固化有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套在电磁阀阀芯7上,电磁阀滑套9上设置有上翻边9-1、下翻边9-2、下端止口9-3和连通滑套9内外气腔的滑套径向孔9-4,电磁阀滑套9上翻边9-1卡在电磁阀阀芯7轴肩7-1的上方,电磁阀滑套9上翻边9-1的
底面与电磁阀阀芯7轴肩7-1的顶面之间设置有一道构成电磁阀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电磁阀小阀座10装在电磁阀滑套9的下端止口9-3内,电磁阀滑套9的下翻边9-2将电磁阀小阀座10铆死在电磁阀滑套9上,电磁阀小阀座10上设置有小阀孔φ1,电磁阀小阀座10下端凹坑内设置有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电磁阀小阀座10的下端翻边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铆死在电磁阀小阀座10上,电磁阀大阀座12上设置有大阀孔φ2、止口12-1、内凸环12-2、连通电磁阀大阀座12内外气腔的过流孔12-3、电磁阀大阀座12下方径向孔12-4、电磁阀大阀座12出流孔12-5以及电磁阀大阀座12中部环槽12-6,电磁阀大阀座12的止口12-1套在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端外圆上,电磁阀大阀座12上的由外部铆压形成的内凸环12-2卡死在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环槽4-3内而使电磁阀大阀座12与电磁阀下定铁4固定成一体,电磁阀大阀座12中部环槽12-6用于安装隔离高低压腔的密封圈,进气从电磁阀大阀座12上的过流孔12-3进到电磁阀大阀座12内腔,再由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端沉孔4-4经电磁阀滑套9上的滑套径向孔9-4进到小阀孔φ1周围的气腔内。
39.电磁阀未通电时,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为阀孔密封胶上下方压力差作用在大阀孔φ2截面的作用力加上弹簧力,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上的密封力为阀孔密封胶上下方压力差作用在小阀孔φ1截面的作用力加上弹簧力,小阀孔φ1截面远小于大阀孔φ2截面,电磁阀开始通电时,在电磁阀动铁6与电磁阀上定铁3之间处于初始空隙δ时的作用于电磁阀动铁6上的电磁驱动力小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而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上的密封力,电磁驱动力使电磁阀动铁6向上运动,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向上运动直到电磁阀阀芯7轴肩7-1的顶面抵靠在电磁阀滑套9上翻边9-1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向上移动了第一段开启行程δ1而使小阀孔φ1的入口端面打开了一个宽度为δ1的开口,由电磁阀大阀座12上的连通电磁阀大阀座12内外气腔的过流孔12-3、电磁阀大阀座12内腔、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端沉孔4-4、电磁阀滑套9上的连通滑套9内外气腔的滑套径向孔9-4、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到小阀孔φ1的气路构成了小阀孔φ1的进气通道,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内的高压气从小阀孔φ1流入到电磁阀大阀座12的出流孔12-5内从而减小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并且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受力面积因小阀孔φ1打开而减少了小阀孔φ1截面积也进一步减小了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另外,由公知的理论可知,电磁阀的驱动电磁力与电磁阀动铁行程的平方的倒数约成正比关系,假设电磁阀动铁6的第一段开启行程δ1是总行程δ的一半即电磁阀动铁6的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也是总行程δ的一半,则电磁阀动铁6在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的驱动电磁力大约是电磁阀动铁6总行程δ初始时的驱动电磁力的四倍,二分之一的平方的倒数,电磁阀动铁6吸合第一段开启行程δ1后即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所受到的电磁驱动力显著增大,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移动了第一段开启行程δ1后使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进出气两侧压力差减小并且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受力面积减小以及电磁阀动铁6在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受到的驱动电磁力显著增大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作用在电磁阀动铁6上的驱动力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而使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座10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向上移动直到电磁阀动铁6顶面抵靠在电磁阀上定铁3的底面
上为止,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座10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向上移动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而使大阀孔φ2入口端面打开了一个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的开口,大阀孔φ2的直径较大使大阀孔入口端面打开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的开口即可获得较大的过流能力,再加上小阀孔φ1的过流能力,使双行程电磁阀在全开时具备较大流量的通过能力,电磁阀断电后,作用在电磁阀动铁6上的电磁力消失,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上下两侧的压差作用力以及弹簧力使电磁阀动铁6、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小阀座10以及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回位落座而将双行程电磁阀关闭,如此将电磁阀的工作行程设置成双行程的运动机制,实现了双行程电磁阀在高工作压力下的大流量过流的可靠工作。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双行程电磁阀包括电磁阀外壳1、电磁阀线圈2、电磁阀上定铁3、电磁阀下定铁4、电磁阀弹簧5、电磁阀动铁6、电磁阀阀芯7、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座10、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和电磁阀大阀座12,电磁阀线圈2装在电磁阀外壳1内,电磁阀线圈2的上下部位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上定铁3和电磁阀下定铁4并以电磁阀外壳1的翻边铆合成一个整体,电磁阀线圈2的下端设置有一道凸环2-1,电磁阀下定铁4上设置有上环槽4-1、中环槽4-2、下环槽4-3、下端沉孔4-4和轴心通孔4-5,电磁阀线圈2的下端凸环2-1伸入电磁阀下定铁4的上环槽4-1内并在电磁阀线圈2的下端凸环2-1与电磁阀下定铁4的上环槽4-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行密封,电磁阀下定铁4的中环槽4-2用于安装密封圈,电磁阀动铁6装在电磁阀下定铁4的轴心通孔4-5内,电磁阀上定铁3与电磁阀动铁6之间装有电磁阀弹簧5,电磁阀阀芯7紧配固定在电磁阀动铁6的轴心孔内,电磁阀弹簧5的弹力在线圈未通电时将电磁阀动铁6从电磁阀上定铁3推开而构成电磁阀动铁6总行程的空隙δ,电磁阀阀芯7上设置有一道轴肩7-1,电磁阀阀芯7上设置有径向孔与电磁阀阀芯7的中空轴心孔贯通从而使电磁阀动铁6上下方的区域连通而减小电磁阀动铁6的运动阻力,电磁阀阀芯7的下端头部固化有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套在电磁阀阀芯7上,电磁阀滑套9上设置有上翻边9-1、下翻边9-2、下端止口9-3和连通滑套9内外气腔的滑套径向孔9-4,电磁阀滑套9上翻边9-1卡在电磁阀阀芯7轴肩7-1的上方,电磁阀滑套9上翻边9-1的底面与电磁阀阀芯7轴肩7-1的顶面之间设置有一道构成电磁阀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电磁阀小阀座10装在电磁阀滑套9的下端止口9-3内,电磁阀滑套9的下翻边9-2将电磁阀小阀座10铆死在电磁阀滑套9上,电磁阀小阀座10上设置有小阀孔φ1,电磁阀小阀座10下端凹坑内设置有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电磁阀小阀座10的下端翻边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铆死在电磁阀小阀座10上,电磁阀大阀座12上设置有大阀孔φ2、止口12-1、内凸环12-2、连通电磁阀大阀座12内外气腔的过流孔12-3、电磁阀大阀座12下方径向孔12-4、电磁阀大阀座12出流孔12-5以及电磁阀大阀座12中部环槽12-6,电磁阀大阀座12的止口12-1套在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端外圆上,电磁阀大阀座12上的由外部铆压形成的内凸环12-2卡死在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环槽4-3内而使电磁阀大阀座12与电磁阀下定铁4固定成一体,电磁阀大阀座12中部环槽12-6用于安装隔离高低压腔的密封圈,进气从电磁阀大阀座12上的过流孔12-3进到电磁阀大阀座12内腔,再由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端沉孔4-4经电磁阀滑套9上的滑套径向孔9-4进到小阀孔φ1周围的气腔内,电磁阀未通电时,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为阀孔密封胶上下方压力差作用在大阀孔φ2截面的作用力加上弹簧
力,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上的密封力为阀孔密封胶上下方压力差作用在小阀孔φ1截面的作用力加上弹簧力,小阀孔φ1截面远小于大阀孔φ2截面,电磁阀开始通电时,在电磁阀动铁6与电磁阀上定铁3之间处于初始空隙δ时的作用于电磁阀动铁6上的电磁驱动力小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而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上的密封力,电磁驱动力使电磁阀动铁6向上运动,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向上运动直到电磁阀阀芯7轴肩7-1的顶面抵靠在电磁阀滑套9上翻边9-1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向上移动了第一段开启行程δ1而使小阀孔φ1的入口端面打开了一个宽度为δ1的开口,由电磁阀大阀座12上的连通电磁阀大阀座12内外气腔的过流孔12-3、电磁阀大阀座12内腔、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端沉孔4-4、电磁阀滑套9上的连通滑套9内外气腔的滑套径向孔9-4、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到小阀孔φ1的气路构成了小阀孔φ1的进气通道,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内的高压气从小阀孔φ1流入到电磁阀大阀座12的出流孔12-5内从而减小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并且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受力面积因小阀孔φ1打开而减少了小阀孔φ1截面积也进一步减小了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另外,由公知的理论可知,电磁阀的驱动电磁力与电磁阀动铁行程的平方的倒数约成正比关系,假设电磁阀动铁6的第一段开启行程δ1是总行程δ的一半即电磁阀动铁6的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也是总行程δ的一半,则电磁阀动铁6在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的驱动电磁力大约是电磁阀动铁6总行程δ初始时的驱动电磁力的四倍二分之一的平方的倒数,电磁阀动铁6吸合第一段开启行程δ1后即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所受到的电磁驱动力显著增大,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移动了第一段开启行程δ1后使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进出气两侧压力差减小并且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受力面积减小以及电磁阀动铁6在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受到的驱动电磁力显著增大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作用在电磁阀动铁6上的驱动力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而使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座10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向上移动直到电磁阀动铁6顶面抵靠在电磁阀上定铁3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座10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向上移动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而使大阀孔φ2入口端面打开了一个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的开口,大阀孔φ2的直径较大使大阀孔入口端面打开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的开口即可获得较大的过流能力,再加上小阀孔φ1的过流能力,使双行程电磁阀在全开时具备较大流量的通过能力,电磁阀断电后,作用在电磁阀动铁6上的电磁力消失,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上下两侧的压差作用力以及弹簧力使电磁阀动铁6、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小阀座10以及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回位落座而将双行程电磁阀关闭,如此将电磁阀的工作行程设置成双行程的运动机制,实现了双行程电磁阀在高工作压力下的大流量过流的可靠工作。
4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小阀孔打开状态的双行程电磁阀中,电磁阀开始通电时,在电磁阀动铁6与电磁阀上定铁3之间处于初始空隙δ时的作用于电磁阀动铁6上的电磁驱动力小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而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上的密封力,电磁驱动力使电磁阀动铁6向上运动,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和电
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向上运动直到电磁阀阀芯7轴肩7-1的顶面抵靠在电磁阀滑套9上翻边9-1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向上移动了第一段开启行程δ1而使小阀孔φ1的入口端面打开了一个宽度为δ1的开口,由电磁阀大阀座12上的连通电磁阀大阀座12内外气腔的过流孔12-3、电磁阀大阀座12内腔、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端沉孔4-4、电磁阀滑套9上的连通滑套9内外气腔的滑套径向孔9-4、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到小阀孔φ1的气路构成了小阀孔φ1的进气通道,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内的高压气从小阀孔φ1流入到电磁阀大阀座12的出流孔12-5内从而减小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并且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受力面积因小阀孔φ1打开而减少了小阀孔φ1截面积也进一步减小了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另外,由公知的理论可知,电磁阀的驱动电磁力与电磁阀动铁行程的平方的倒数约成正比关系,假设电磁阀动铁6的第一段开启行程δ1是总行程δ的一半即电磁阀动铁6的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也是总行程δ的一半,则电磁阀动铁6在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的驱动电磁力大约是电磁阀动铁6总行程δ初始时的驱动电磁力的四倍二分之一的平方的倒数,电磁阀动铁6吸合第一段开启行程δ1后即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所受到的电磁驱动力显著增大。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全开状态的双行程电磁阀中,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移动了第一段开启行程δ1后使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进出气两侧压力差减小并且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受力面积减小以及电磁阀动铁6在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受到的驱动电磁力显著增大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作用在电磁阀动铁6上的驱动力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上的密封力而使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座10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向上移动直到电磁阀动铁6顶面抵靠在电磁阀上定铁3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6带动电磁阀阀芯7、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座10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向上移动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而使大阀孔φ2入口端面打开了一个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的开口,大阀孔φ2的直径较大使大阀孔入口端面打开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δ-δ1”的开口即可获得较大的过流能力,再加上小阀孔φ1的过流能力,使双行程电磁阀在全开时具备较大流量的通过能力,电磁阀断电后,作用在电磁阀动铁6上的电磁力消失,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上下两侧的压差作用力以及弹簧力使电磁阀动铁6、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小阀座10以及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回位落座而将双行程电磁阀关闭,如此将电磁阀的工作行程设置成双行程的运动机制,实现了双行程电磁阀在高工作压力下的大流量过流的可靠工作。
43.在一个实施例中,双行程电磁阀包括电磁阀外壳1、电磁阀线圈2、电磁阀上定铁3、电磁阀下定铁4、电磁阀弹簧5、电磁阀动铁6、电磁阀阀芯7、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电磁阀小阀座10、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和电磁阀大阀座12,其特征在于:电磁阀阀芯7紧配固定在电磁阀动铁6的轴心孔内,电磁阀滑套9套在电磁阀阀芯7上,电磁阀小阀座10装在电磁阀滑套9的下端止口9-3内,电磁阀滑套9的下翻边9-2将电磁阀小阀座10铆死在电磁阀滑套9上。电磁阀大阀座12的止口12-1套在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端外圆上,电磁阀大阀座12上的由外部铆压形成的内凸环12-2卡死在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环槽4-3内而使电磁阀大阀座12与电磁阀下定铁4固定成一体。电磁阀阀芯7上设置有一道轴肩7-1,电磁阀阀芯
7上设置有径向孔与电磁阀阀芯7轴心孔贯通从而使电磁阀动铁6上下方的区域连通,电磁阀阀芯7的下端头部固化有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滑套9上翻边9-1卡在电磁阀阀芯7轴肩7-1的上方,电磁阀滑套9上翻边9-1的底面与电磁阀阀芯7轴肩7-1的顶面之间设置有一道构成电磁阀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由电磁阀大阀座12上的连通电磁阀大阀座12内外气腔的过流孔12-3、电磁阀大阀座12内腔、电磁阀下定铁4的下端沉孔4-4、电磁阀滑套9上的连通滑套9内外气腔的滑套径向孔9-4、小阀孔上方的周围气腔到小阀孔的气路构成了小阀孔的进气通道。电磁阀阀芯7的下端头部固化有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8。电磁阀小阀座10下端凹坑内设置有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电磁阀小阀座10的下端翻边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铆死在电磁阀小阀座10上。电磁阀小阀座10下端凹坑内设置有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电磁阀小阀座10的下端翻边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11铆死在电磁阀小阀座10上。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磁阀下定铁的结构中,电磁阀下定铁4上设置有上环槽4-1、中环槽4-2、下环槽4-3、下端沉孔4-4和轴心通孔4-5。
4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磁阀大阀座的结构中,电磁阀大阀座12上设置有止口12-1、内凸环12-2、连通电磁阀大阀座12内外气腔的过流孔12-3、电磁阀大阀座下方径向孔12-4、出流孔12-5以及电磁阀大阀座12中部环槽12-6。
4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磁阀滑套的结构中,电磁阀滑套9上设置有上翻边9-1、下翻边9-2、下端止口9-3和连通滑套9内外气腔的滑套径向孔9-4。
47.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磁阀线圈,其下端设置凸环;电磁阀下定铁,其设于电磁阀线圈下部,所述电磁阀下定铁包括轴心通孔、位于轴心通孔底端的下端沉孔以及围绕所述轴心通孔的上环槽和下环槽,所述凸环伸入所述上环槽内;电磁阀上定铁,其设于电磁阀线圈上部,电磁阀线圈、电磁阀上定铁和电磁阀下定铁构成整体结构,电磁阀上定铁的底端设有凹进;电磁阀动铁,其安装在所述轴心通孔内,所述电磁阀动铁具有轴心孔;电磁阀阀芯,其紧配固定于所述轴心孔内,所述电磁阀阀芯包括垂直于轴向向外凸出的轴肩;电磁阀弹簧,其安装于电磁阀上定铁与电磁阀动铁之间,电磁阀弹簧一端连接电磁阀阀芯,另一端连接所述凹进,电磁阀弹簧的弹力在电磁阀线圈未通电时将电磁阀动铁从电磁阀上定铁推开而构成电磁阀动铁总行程的初始空隙δ,电磁阀阀芯的下端头部固化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滑套,其套设于电磁阀阀芯,电磁阀滑套包括上翻边、下翻边、下端止口和连通滑套内外气腔的滑套径向孔,上翻边卡接于所述轴肩的上方且上翻边的底面与所述轴肩的顶面之间设置构成电磁阀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电磁阀小阀座,其安装在所述下端止口内且下翻边将其铆在电磁阀滑套上,电磁阀小阀座包括轴向的具有第一直径的小阀孔φ1和设于下端的凹坑,凹坑内设置有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电磁阀小阀座的下端翻边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铆在电磁阀小阀座上;电磁阀大阀座,其包括轴向的具有第二直径的大阀孔φ2、沿大阀孔φ2内壁分布的内凸环和止口、连通电磁阀大阀座内外气腔的过流孔、电磁阀大阀座下方径向孔和出流孔,所述止口套在电磁阀下定铁的下端外圆上,内凸环卡接所述下环槽内而使电磁阀大阀座与电磁阀下定铁固定成一体构成电磁阀结构,第二直径大于第一直径,进气从所述过流孔进到电磁阀大阀座内腔,再由所述下端沉孔经滑套径向孔进到小阀孔φ1周围的气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优选的,电磁阀线圈未通电时,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为其上下方压力差作用在大阀孔φ2截面的作用力加上电磁阀弹簧的弹簧力,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为其上下方压力差作用在小阀孔φ1截面的作用力加上电磁阀弹簧的弹簧力,小阀孔φ1截面小于大阀孔φ2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电磁阀线圈开始通电,在电磁阀动铁与电磁阀上定铁之间处于初始空隙δ时,作用于电磁阀动铁上的电磁驱动力小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而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电磁驱动力使电磁阀动铁向上运动,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向上运动直到轴肩的顶面抵靠在上翻边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向上移动了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而使小阀孔φ1的入口端面打开了宽度为间隙δ1尺寸的开口,由过流孔、电磁阀大阀座的内腔、下端沉孔、滑套径向孔、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到小阀孔φ1的气路构成小阀孔φ1的进气通道,小阀孔φ1上方周围的气腔内的高压气从小阀孔φ1流入到所述出流孔内从而减小了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并且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进出气两侧的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受力
面积因小阀孔φ1打开而减少了小阀孔φ1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电磁阀动铁吸合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后,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所受到的电磁驱动力增大,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移动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δ1后使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进出气两侧压力差减小并且压力差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受力面积减小以及电磁阀动铁在第二段开启行程开始时受到的驱动电磁力增大,使作用在电磁阀动铁上的驱动力大于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上的密封力而使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滑套、电磁阀小阀座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向上移动直到电磁阀动铁顶面抵靠在电磁阀上定铁的底面上为止,电磁阀动铁带动电磁阀阀芯、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滑套、电磁阀小阀座和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向上移动第二段开启行程的间隙δ-δ1,而使大阀孔φ2入口端面打开了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的间隙δ-δ1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电磁阀线圈断电后,作用在电磁阀动铁上的电磁力消失,作用在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和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上下两侧的压差作用力以及弹簧力使电磁阀动铁、电磁阀滑套、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小阀座以及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回位而将双行程电磁阀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阀芯还包括中空轴心孔、贯通所述中空轴心孔的径向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小阀孔φ1和大阀孔φ2的中心轴线共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大阀座还包括电磁阀大阀座中部环槽,电磁阀大阀座中部环槽内设置有对出入口之间的高低压腔进行隔离密封的高低压腔隔离密封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结构还包括电磁阀外壳,电磁阀线圈安装在电磁阀外壳内,电磁阀线圈的上下部位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上定铁和电磁阀下定铁并以电磁阀外壳的翻边铆合成整体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槽和下环槽之间还设有中环槽,中环槽里装有密封圈进行密封。

技术总结


公开了一种双行程电磁阀,双行程电磁阀包括电磁阀外壳、电磁阀线圈、电磁阀上定铁、电磁阀下定铁、电磁阀弹簧、电磁阀动铁、电磁阀阀芯、电磁阀小阀孔密封胶、电磁阀滑套、电磁阀小阀座、电磁阀大阀孔密封胶和电磁阀大阀座,电磁阀未通电时,电磁阀动铁与电磁阀上定铁之间设置有构成电磁阀动铁总行程的空隙,电磁阀滑套上翻边的底面与电磁阀阀芯轴肩顶面之间设置有一道构成电磁阀第一段开启行程的空隙,大阀孔入口端面打开了宽度为第二段开启行程的间隙的开口,再加上小阀孔的过流能力,使双行程电磁阀在全开时具备较大流量的通过能力,电磁阀的工作行程设置成双行程的运动机制,实现了双行程电磁阀在高工作压力下的大流量过流的可靠工作。的可靠工作。的可靠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

韦修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骏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7

技术公布日:

2023/1/19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4170-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8 08:45:4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