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冷棚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石榴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冷棚及工艺。
背景技术:
2.石榴是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鲜食、加工、观赏,食用、保健、医用功能于一体的优良果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石榴营养、保健、医疗价值认识逐步提高,国内外公认石榴为“功能水果”“超级水果”,被誉为“21世纪的天然药物”。因此,消费者对石榴需求量日益增加,石榴种植业发展迅速。
3.石榴虽适应性很强,但对气候、土壤等要求比较严格。在世界范围内,适合种植石榴地方很少。我国因气候、土壤、水分等诸多原因,发展空间也十分有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石榴供不应求,仍然是稀有名贵水果。
4.石榴原产巴尔干半岛至伊朗、阿富汗及其邻近地区,喜热畏寒、宜干忌湿、适沙怕粘。在我国北方石榴产区(包括甘肃陇南、陕西关中、山西南部、河南全部、山东黄河以南,以及安徽、江苏秦岭淮河以北等我国北方传统石榴产区)多为露地栽培,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特别是秋、冬、春三季温度骤变或异常低温,都容易引起石榴冻害发生,已成为我国北方石榴生产最大的障碍因子。与此同时,因异常气候增多,石榴果实的各种病害、日灼也已成为我国北方石榴种植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在我国广大的北方石榴产区,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减少冻害、病害等发生,是石榴生产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冷棚及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冷棚,包括架体、立柱、横梁、拱杆、基座、连杆、主卷杆、副卷杆、拉簧、卷膜器、卡槽、主卷膜杆、可收放拱膜、副卷膜杆、固定拱膜、裙膜、大棚薄膜、束缚部分,所述架体由立柱、横梁和拱杆构成,各所述立柱底部分别与基座相固定,各所述架体通过多个连杆相连接,所述架体最外侧前后两部各铰接有主卷杆,各所述主卷杆分别滑动连接有副卷杆,各所述副卷杆末端分别固定有拉簧,且另一端分别固定有卷膜器,各所述拉簧的末端与主卷杆内壁相固定,各所述架体顶端前后两部分别固定有卡槽,所述架体前部的两卷膜器之间以及架体后部的两卷膜器之间分别安装有主卷膜杆,两所述主卷膜杆外壁分别缠绕有可收放拱膜,两所述可收放拱膜末端分别固定有副卷膜杆,两所述副卷膜杆分别与卡槽相扣接,各所述架体顶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拱膜,各所述架体前后两端以及架体的最外侧分别安装有裙膜,所述可收放拱膜、固定拱膜和裙膜共同组成大棚薄膜,各所述架体前后两部共同安装有束缚部分。
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束缚部分包括主轴承座、副轴承座、下支撑杆、限位条、绞线杆、顶紧螺栓、涡轮、箱体、蜗杆、摇柄、上支撑杆、束线杆,所述架体最前部和最后部
的基座顶端分别固定有主轴承座和副轴承座,两所述主轴承座呈前后对称设置,各所述副轴承座呈前后和左右对称设置,两所述主轴承座与副轴承座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杆,各所述下支撑杆外壁中部分别固定有限位条,各所述下支撑杆通过限位条分别轴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绞线杆,各所述绞线杆底部分别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各所述下支撑杆分别固定有涡轮,各所述副轴承座分别固定有箱体,各所述箱体上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蜗杆,各所述蜗杆分别固定有摇柄,各所述架体顶端共同固定有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轴向滑动连接有多个束线杆。
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顶紧螺栓能够与下支撑杆外壁相接触,所述绞线杆通过拧紧顶紧螺栓能够限制在下支撑杆的不同位置处,各所述绞线杆分别连接有压膜线,各所述压膜线端部分别与束线杆相连接,两所述主卷膜杆在拉簧的弹性拉力的作用下始终与架体外壁相接触,各压膜线均位于主卷膜杆、可收放拱膜、副卷膜杆、固定拱膜和裙膜外侧,所述涡轮与蜗杆相啮合。
9.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园,园地选择:建园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灌溉便利、土壤通透、通风良好的地方;园地规划:建园前完善田间道路,健全排灌系统,坡度15
°
以下的地方可沿等高线栽植建园;坡度15
°
~25
°
的应先修梯田后建园;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品质优良的品种,注意授粉品种、不同成熟期品种的搭配;整地:栽植前对园地进行耕翻、平整,结合整地每666.7
㎡
施有机肥4000kg,若土壤粘重,应掺沙、增施有机肥,以此改良土壤;栽植:提倡春季栽植,大苗苗高1.8m、地径1.5cm以上建园,纯林经营,株行距(2~2.5m)
×
(4~5m),行间挖沟,行内起垄,其深度、高度依据地形而定,先栽密、后挖稀,分步改造成园,栽植时,挖1m见方定植穴,,定植时根系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底土,分层踏实,栽植深度以苗木出圃时深度为宜,栽后浇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季节注意中耕除草,减少杂草对石榴幼树的影响,以此促进石榴幼树健壮生长。
10.土肥水管理,土壤管理:对土壤结构不良的果园,除换土和大量施用有机肥外,要进行土壤深翻,深翻应结合秋季施有机肥进行,深翻时尽量少伤根,翻后充分灌水,树盘培土,树盘培土可增厚活土层,有利于根系生长,加深根系分布,同时也可以提高根系的抗寒抗冻能力。一般在晚秋、初冬时节进行,沙滩地宜培黏土,山坡地宜培壤土,培土后定期进行耕翻,同样起到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中耕除草:石榴树生长期需多次进行,以此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条件、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中耕宜浅,深5~8cm,下雨之后应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增强蓄水、保水能力;间作覆盖:榴园间作;在稀植榴园,特别是幼树和初结果榴园,利用空闲土地,进行合理间作,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又能起到保持水土、抑制杂草、防风固沙、以园养园的作用,适合榴园间作的作物有豆类、瓜类等浅根矮秆作物,间作时应施足基肥,加强管理。成龄榴园最好间作苕子、苜蓿草、绿豆等绿肥作物,以增加榴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榴园覆盖:榴园覆盖具有保水、增温、除草作用,方法有园艺地布覆盖、覆草覆盖、生草覆盖;肥料管理: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所施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果实
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施肥种类和数量:基肥是一年中较长时期供应树体养分的基本肥料,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混合少量速效化肥,以增快肥效、避免养分流失,有机肥如作物秸秆、堆肥、绿肥、圈肥等,经过腐熟分解,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每666.7
㎡
不少于1500kg;追肥:主要在生长季节施入适量的无机肥,根据石榴树生长状况决定追肥时间、次数、数量,一般榴园1年追肥3次,即:花前肥,以氮肥为主;幼果膨大肥,氮、磷、钾肥混合施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施肥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按产量1/10~2/10施入;根外追肥:每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依情况补施微量元素;常用肥料种类与使用浓度为:尿素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2~0.5%,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根外追肥;水分管理:要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天气和品种特性,进行适时、适量灌水,一般每年灌水3次,主要在发芽前后,此期灌水,有利于根系吸水,促进树体萌发和新梢迅速生长,提高坐果率,如果旱情严重,浇萌芽水后,最好采用覆盖塑料薄膜的形式保水,石榴花期较长,分头茬花、二茬花和三茬花,消耗水分较多,为促进坐果,促使幼果正常发育,可在头茬、二茬果实开始膨大时灌水,对促进石榴果实发育十分重要。土壤封冻前灌水,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可以提高树体的抗寒、抗冻、抗春旱能力;整形修剪,改“多干树形”为“单干树形”,依据石榴树生长结果习性,借鉴苹果、梨、大枣等果树栽植和整形的方式方法,采用主干疏层形、小冠疏层形、纺锤形等单干树形,进行栽植和整形,该方法操作简单,三年可成型,五年可丰产,榴园通风透光良好,管理方便;改“金字塔”树形为“倒金字塔”或“伞”型树形,石榴苗木定植后在80~100cm处定干,剪口处春天萌发的枝条原则上均予以保留,然后向“轻剪、省力化”方向的“倒金字塔”树形发展、培养,无论整成何种树形,单株成型后最理想的树形是“倒金字塔”或“伞”形,此种树形有利于为石榴果实遮阴,能够有效防止“石榴日灼病”的发生;改“四季修剪”为“以夏季修剪为主,春季修剪为辅”,由于石榴树对修剪反应十分敏感,冬春修剪后剪口处萌芽增多,加剧了石榴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影响了坐果,恶化了光照,降低了品质,还增加了春、夏、秋三季修剪用工,现代石榴生产则更侧重于夏剪控制。为此,应彻底摒弃传统的冬春修剪,春季适当疏除交叉、重叠、对生等枝条,适当短截或回缩下垂、病虫、枯弱、冗长等枝条,集中营养,可起到疏花疏果的作用,在石榴生理落果后至8月初,重点进行一次以“疏枝、撸枝、除萌”为主的夏季修剪;改“撑拉别扭圈,割剥扎绞摘”为“撸枝、疏枝、除萌”,充分利用石榴枝条“韧性好、可塑性强”的优势,在石榴枝条木质化初期,依据整形需要,通过“撸枝”,调整拟保留枝干的角度及方向,并疏除多余枝条,通过整形修剪,使石榴树保持“上密下稀、外密内稀”状态,以确保石榴果实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在树荫下,以此预防“石榴日灼病”的发生;花果管理,石榴树花量大,双花、三花、多花较多,以致双果、三果、多果现象也很普遍,生产中果实负载量的调整主要靠两种途径来完成:一是保花保果;二是疏花疏果。保花保果:石榴树花量大,花期阴雨、温度低于29℃时,就会出现严重的落花落果现象,提高石榴树坐果率的主要措施有,抑制营养生长:石榴开花前,主要实施摘心、除萌、扭梢等措施,促进石榴花器发育,提高完全花比率,促进坐果;花前追肥、浇水:在新梢生长高峰期,树体需要大量养分,要及时给予补充,以促进营养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正常花数量。此期以追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对衰老树和结果过多的大树,应加大追肥量;对过旺的徒长性
幼树、旺树,追肥时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引起枝叶徒长,加重落花落果,追肥后要及时浇水;喷施微量元素:花期喷施0.2%的硼砂或硼酸,配合喷施0.2%有机速效氮肥,可以促进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有利于充分受精,可明显提高坐果率;人工辅助授粉,在气候不良的情况下,昆虫活动受到限制,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促进授粉、增加坐果;果园放蜂:蜜蜂是传粉的优良媒介,石榴花期放蜂可以促进授粉、增加坐果;防治病虫害:幼果膨大期应及时防治桃蛀螟,是保花保果的重要举措;疏花疏果:合理疏花疏果,可以保证连年丰产、稳产,提高果实品质,还可以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养分贮藏水平,增强树体抗寒、抗病能力,疏花疏果定果宜分次进行,早熟品种宜早定果,中、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推迟几天,坐果率高的品种多疏,坐果率低的品种少疏或只疏果不疏花,最好人工疏除,劳力极缺时可以考虑其他方法疏花疏果,壮树、壮枝多留,弱树、弱枝少留,临时性枝多留,永久性骨干枝少留,根据平均单果重,在果枝上按一定距离均匀留果,一般平均30cm可留1个果,大型果间距可略大一些,中型果间距适当小一些,幼树少留,成龄树多留,衰老树少留,疏花疏果进行越早,节约贮藏的养分就越多,对树体及果实生长也越有利,从肉眼可以分辨出正常花蕾与退化花蕾时起,到盛花期结束,均可疏蕾、疏花,幼果坐稳后,再根据坐果多少、坐果位置,进行疏果,留果量要比理论留果数多15~20%,最后根据果实在树冠的分布情况进行定果;疏花疏果:首先摘除外形较小的退化花蕾和花朵,保留正常花,尤其注意疏除树冠上部及外围的花、果,多保留树冠下部以及树冠内膛的花蕾、花朵、幼果以此节省树体营养;果实管理:疏花疏果完成后,定果从萼筒变绿、果实开始膨大时进行,定果时首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选留头茬果,留足二茬果,疏除三茬、末茬果,最后将定下的果数,按主枝大小、强弱,合理分配,为避免病虫害、机械损伤、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落果,留果数目多于理论数,这样的计算并非每株都要进行,只要做上几株,心中有数,即可全园铺开,铺反光膜:在树下铺反光膜,除具有抑制杂草、保持水分等作用外,改善树冠下部、内膛光照条件,生产出全红、优质的石榴鲜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适时收放可收放拱膜和裙膜能够实现防寒、避雨和防日灼的功能,而通过手动旋转摇柄能够利用涡轮与蜗杆的啮合使得下支撑杆转动,从而能够利用绞线杆对压膜线进行拉紧或放松,而拉紧时的压膜线能够对大棚薄膜进行压紧,从而防止大棚薄膜与架体分离,而放松时的压膜线能够降低可收放拱膜在收放时与压膜线的摩擦力,不仅便于可收放拱膜的收放,同时能够减少对可收放拱膜的磨损,从而延长可收放拱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副卷膜杆与卡槽的配合示意图。
14.图3为本发明副卷杆与主卷杆的配合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绞线杆与下支撑杆的配合示意图。
16.图中:1、架体,101、立柱,102、横梁,103、拱杆,104、基座,105、连杆,5、主卷杆,6、副卷杆,7、拉簧,8、卷膜器,9、卡槽,10、主卷膜杆,11、可收放拱膜,12、副卷膜杆,13、固定拱
膜,14、裙膜,15、大棚薄膜,16、束缚部分,17、主轴承座,18、副轴承座,19、下支撑杆,20、限位条,21、绞线杆,22、顶紧螺栓,23、涡轮,24、箱体,25、蜗杆,26、摇柄,27、上支撑杆,28、束线杆,29、压膜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18.如图1-4所示,一种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冷棚,包括架体1、立柱101、横梁102、拱杆103、基座104、连杆105、主卷杆5、副卷杆6、拉簧7、卷膜器8、卡槽9、主卷膜杆10、可收放拱膜11、副卷膜杆12、固定拱膜13、裙膜14、大棚薄膜15、束缚部分16,所述架体1由立柱101、横梁102和拱杆103构成,各所述立柱101底部分别与基座104相固定,各所述架体1通过多个连杆105相连接,所述架体1最外侧前后两部各铰接有主卷杆5,各所述主卷杆5分别滑动连接有副卷杆6,各所述副卷杆6末端分别固定有拉簧7,且另一端分别固定有卷膜器8,各所述拉簧7的末端与主卷杆5内壁相固定,各所述架体1顶端前后两部分别固定有卡槽9,所述架体1前部的两卷膜器8之间以及架体1后部的两卷膜器8之间分别安装有主卷膜杆10,两所述主卷膜杆10外壁分别缠绕有可收放拱膜11,两所述可收放拱膜11末端分别固定有副卷膜杆12,两所述副卷膜杆12分别与卡槽9相扣接,各所述架体1顶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拱膜13,各所述架体1前后两端以及架体1的最外侧分别安装有裙膜14,所述可收放拱膜11、固定拱膜13和裙膜14共同组成大棚薄膜15,各所述架体1前后两部共同安装有束缚部分16。
19.所述束缚部分16包括主轴承座17、副轴承座18、下支撑杆19、限位条20、绞线杆21、顶紧螺栓22、涡轮23、箱体24、蜗杆25、摇柄26、上支撑杆27、束线杆28,所述架体1最前部和最后部的基座104顶端分别固定有主轴承座17和副轴承座18,两所述主轴承座17呈前后对称设置,各所述副轴承座18呈前后和左右对称设置,两所述主轴承座17与副轴承座18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杆19,各所述下支撑杆19外壁中部分别固定有限位条20,各所述下支撑杆19通过限位条20分别轴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绞线杆21,各所述绞线杆21底部分别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22,各所述下支撑杆19分别固定有涡轮23,各所述副轴承座18分别固定有箱体24,各所述箱体24上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蜗杆25,各所述蜗杆25分别固定有摇柄26,各所述架体1顶端共同固定有上支撑杆27,所述上支撑杆27轴向滑动连接有多个束线杆28。
20.所述顶紧螺栓22能够与下支撑杆19外壁相接触,所述绞线杆21通过拧紧顶紧螺栓22能够限制在下支撑杆19的不同位置处,各所述绞线杆21分别连接有压膜线29,各所述压膜线29端部分别与束线杆28相连接,两所述主卷膜杆10在拉簧7的弹性拉力的作用下始终与架体1外壁相接触,各压膜线29均位于主卷膜杆10、可收放拱膜11、副卷膜杆12、固定拱膜13和裙膜14外侧,所述涡轮23与蜗杆25相啮合。
21.生产者应掌握钢管塑料大棚使用知识,注意当地天气变化;钢管塑料大棚内、外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大棚薄膜15经常处于绷紧状态;雨、雪之后及时清除积水、积雪;定期检查钢管大棚紧固配件;大风、大雪、暴雨来临前应及时加固相关紧固件,拉紧压膜线29;及时修补破损大棚薄膜15。
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温度调节,立冬前先安装可收放拱膜11,立冬时再安装裙膜14;晴天注意通风降温,确保大棚内石榴树春节前不萌芽,确保花、果物候期与露地栽培一致。翌年春分至谷雨,依据当地气温变化情况,由下而上逐步卷起裙膜14和可收放拱膜11。
谷雨至立冬,裙膜14始终处于卷起状态。水分调节,谷雨至立冬时节,无雨及小雨时卷起可收放拱膜11,让雨水淋去叶片上的灰尘,有利于光合作用;中、大雨前关闭可收放拱膜11,防止雨水进入棚内,雨后及时卷起可收放拱膜11,接受阳光;依据棚内土壤墒情,适时灌水。光照调节,在幼果期、三伏天中午阳光最强的时候,适时关闭可收放拱膜11,以此阻挡强光对石榴果皮、籽粒的伤害,减轻石榴日灼的发生。而通过手动旋转摇柄26能够利用涡轮23与蜗杆25的啮合使得下支撑杆19转动,从而能够利用绞线杆21对压膜线29进行拉紧或放松,而拉紧时的压膜线29能够对大棚薄膜15进行压紧,从而防止大棚薄膜15与架体1分离,而放松时的压膜线29能够降低可收放拱膜11在收放时与压膜线29的摩擦力,不仅便于可收放拱膜11的收放,同时能够减少对可收放拱膜11的磨损,从而延长可收放拱膜11的使用寿命。
23.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方法:建园,园地选择:建园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灌溉便利、土壤通透、通风良好的地方。环境要符合《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同时要交通顺达,相对集中连片;园地规划:建园前完善田间道路,健全排灌系统。坡度15
°
以下的地方可沿等高线栽植建园;坡度15
°
~25
°
的应先修梯田后建园;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品质优良的品种,注意授粉品种、不同成熟期品种的搭配;整地:栽植前对园地进行耕翻、平整,结合整地每666.7
㎡
施有机肥4000kg,若土壤粘重,应掺沙、增施有机肥,以此改良土壤;栽植:提倡春季栽植,大苗(苗高1.8m、地径1.5cm以上)建园,纯林经营,株行距(2~2.5m)
×
(4~5m),行间挖沟,行内起垄,其深度、高度依据地形而定,先栽密、后挖稀,分步改造成园,栽植时,挖长、宽、深各1m的定植穴,定植时根系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底土,分层踏实,栽植深度以苗木出圃时深度为宜,栽后浇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季节注意中耕除草,减少杂草对石榴幼树的影响,以此促进石榴幼树健壮生长。
24.土肥水管理,土壤管理:对土壤结构不良的果园,除换土和大量施用有机肥外,要进行土壤深翻,深翻应结合秋季施有机肥进行,深翻时尽量少伤根,翻后充分灌水,树盘培土,树盘培土可增厚活土层,有利于根系生长,加深根系分布,同时也可以提高根系的抗寒抗冻能力。一般在晚秋、初冬时节进行,沙滩地宜培黏土,山坡地宜培壤土,培土后定期进行耕翻,同样起到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中耕除草:石榴树生长期需多次进行,以此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条件、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中耕宜浅,一般深5~8cm。下雨之后应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增强蓄水、保水能力;间作覆盖:榴园间作;在稀植榴园,特别是幼树和初结果榴园,利用空闲土地,进行合理间作,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又能起到保持水土、抑制杂草、防风固沙、以园养园的作用。适合榴园间作的作物有豆类、瓜类等浅根矮秆作物,间作时应施足基肥,加强管理。成龄榴园最好间作苕子、苜蓿草、绿豆等绿肥作物,以增加榴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榴园覆盖:榴园覆盖具有保水、增温、除草等作用。方法有园艺地布覆盖、覆草覆盖、生草覆盖;肥料管理: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严格按照《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执行,所施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施肥种类和数量:基肥是一年中较长时期供应树体养分的基本肥料,一般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混合少
量速效化肥,以增快肥效、避免养分流失。有机肥如作物秸秆、堆肥、绿肥、圈肥等,经过腐熟分解,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每666.7
㎡
不少于1500kg;追肥:主要在生长季节施入适量的无机肥。根据石榴树生长状况决定追肥时间、次数、数量。一般榴园1年追肥3次,即:花前肥,以氮肥为主;幼果膨大肥,氮、磷、钾肥混合施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施肥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按产量1/10~2/10施入;根外追肥:每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依情况补施微量元素;常用肥料种类与使用浓度为:尿素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2~0.5%。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根外追肥;水分管理:灌溉用水应符合《gb/t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天气和品种特性,进行适时、适量灌水。一般每年灌水3次。主要在发芽前后。此期灌水,有利于根系吸水,促进树体萌发和新梢迅速生长,提高坐果率。如果旱情严重,浇萌芽水后,最好采用覆盖塑料薄膜的形式保水。石榴花期较长,分头茬花、二茬花和三茬花,消耗水分较多,为促进坐果,促使幼果正常发育,可在头茬、二茬果实开始膨大时灌水,对促进石榴果实发育十分重要。土壤封冻前灌水,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可以提高树体的抗寒、抗冻、抗春旱能力。
25.整形修剪,改“多干树形”为“单干树形”,依据石榴树生长结果习性,借鉴苹果、梨、大枣等果树栽植和整形的方式方法,采用主干疏层形、小冠疏层形、纺锤形等单干树形,进行栽植和整形。该方法操作简单,三年可成型,五年可丰产,榴园通风透光良好,管理方便;改“金字塔”树形为“倒金字塔”或“伞”型树形,石榴苗木定植后在80~100cm处定干,剪口处春天萌发的枝条原则上均予以保留,然后向“轻剪、省力化”方向的“倒金字塔”树形发展、培养。无论整成何种树形,单株成型后最理想的树形是“倒金字塔”或“伞”形,此种树形有利于为石榴果实遮阴,能够有效防止“石榴日灼病”的发生;改“四季修剪”为“以夏季修剪为主,春季修剪为辅”,由于石榴树对修剪反应十分敏感,冬春修剪后剪口处萌芽增多,加剧了石榴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影响了坐果,恶化了光照,降低了品质,还增加了春、夏、秋三季修剪用工,现代石榴生产则更侧重于夏剪控制。为此,应彻底摒弃传统的冬春修剪,春季适当疏除交叉、重叠、对生等枝条,适当短截或回缩下垂、病虫、枯弱、冗长等枝条,集中营养,可起到疏花疏果的作用。在石榴生理落果后至8月初,重点进行一次以“疏枝、撸枝、除萌”为主的夏季修剪;改“撑拉别扭圈,割剥扎绞摘”为“撸枝、疏枝、除萌”,充分利用石榴枝条“韧性好、可塑性强”的优势,在石榴枝条木质化初期,依据整形需要,通过“撸枝”,调整拟保留枝干的角度及方向,并疏除多余枝条,重点培养树形,控制其营养生长及树势,促使树体养分朝有利于开花结果的方向转变;改“二稀二密”为“二密二稀”,通过整形修剪,使石榴树保持“上密下稀、外密内稀”状态,以确保石榴果实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在树荫下,以此预防“石榴日灼病”的发生。
26.花果管理,石榴树花量大,双花、三花、多花较多,以致双果、三果、多果现象也很普遍。同时,花期长,分为头茬、二茬、三茬花,故落花落果现象也很严重。目前,石榴生产上很多果农一味的保花保果、维持高产,势必造成优质果率不高,直接影响果品品质和售价。现代石榴栽培的意义在于能够开好花、结好果。花果管理是现代石榴栽培中的重要措施。采用适宜的花果管理技术,是石榴连年丰年、稳产、优质的保证。石榴生产中,合理的负载量是果实优质的前提。树体积累养分是一定的,如果负载太多,会导致果个小、售价低;若负载少,
尽管果个大、品质好,但终因产量低,导致效益也不会很高。生产中果实负载量的调整主要靠两种途径来完成:一是保花保果;二是疏花疏果。保花保果:石榴树花量大,花期阴雨、温度低于29℃时,就会出现严重的落花落果现象。提高石榴树坐果率的主要措施有,抑制营养生长:石榴开花前,主要实施摘心、除萌、扭梢等措施,促进石榴花器发育,提高完全花比率,促进坐果;花前追肥、浇水:在新梢生长高峰期,树体需要大量养分,要及时给予补充,以促进营养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正常花数量。此期以追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对衰老树和结果过多的大树,应加大追肥量;对过旺的徒长性幼树、旺树,追肥时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引起枝叶徒长,加重落花落果。追肥后要及时浇水;喷施微量元素:花期喷施0.2%的硼砂或硼酸,配合喷施0.2%有机速效氮肥,可以促进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有利于充分受精,可明显提高坐果率;人工辅助授粉,在气候不良的情况下,昆虫活动受到限制,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促进授粉、增加坐果;果园放蜂:蜜蜂是传粉的优良媒介,石榴花期放蜂可以促进授粉、增加坐果;防治病虫害:幼果膨大期应及时防治桃蛀螟,是保花保果的重要举措;疏花疏果:合理疏花疏果,可以保证连年丰产、稳产,提高果实品质,还可以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养分贮藏水平,增强树体抗寒、抗病能力。疏花疏果定果宜分次进行,早熟品种宜早定果,中、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推迟几天,坐果率高的品种多疏,坐果率低的品种少疏或只疏果不疏花,最好人工疏除,劳力极缺时可以考虑其他方法疏花疏果,壮树、壮枝多留,弱树、弱枝少留,临时性枝多留,永久性骨干枝少留,根据平均单果重,在果枝上按一定距离均匀留果,一般平均30cm可留1个果,大型果间距可略大一些,中型果间距适当小一些,幼树少留,成龄树多留,衰老树少留。疏花疏果进行越早,节约贮藏的养分就越多,对树体及果实生长也越有利。从肉眼可以分辨出正常花蕾与退化花蕾时起,到盛花期结束,均可疏蕾、疏花。幼果坐稳后,再根据坐果多少、坐果位置,进行疏果。留果量要比理论留果数多15~20%,最后根据果实在树冠的分布情况进行定果;疏花疏果方法:首先摘除外形较小的退化花蕾和花朵,保留正常花,尤其注意疏除树冠上部及外围的花、果,多保留树冠下部以及树冠内膛的花蕾、花朵、幼果。在尽可能“叶下留果、均匀留果”前提下,原则上“去多留单、去双留单、去畸留正、去小留大、去上留下、去侧留顶、去外留内”,以此节省树体营养;果实管理:疏花疏果完成后,为提高石榴优质高档果率,还要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果实品质,进一步落实定果工作,以树定产,以产定果。在坐果率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后期疏果、定果,严格控制结果数量,确保提高单果质量。定果工作可以从萼筒变绿、果实开始膨大时进行。定果时应首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选留头茬果,留足二茬果,疏除三茬、末茬果。定果时,为保证留果数量适中,应本着“依株定产、依产定果、分枝负担”的原则进行。最后将定下的果数,按主枝大小、强弱,合理分配。为避免病虫害、机械损伤、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落果,留果数目可以适当多于理论数。这样的计算并非每株都要进行,只要做上几株,心中有数,即可全园铺开。也可探讨根据叶果比、树干截面积、新梢生长等情况确定留果数量;铺反光膜:在树下铺反光膜,除具有抑制杂草、保持水分等作用外,还可以显著改善树冠下部、内膛光照条件,生产出全红、优质的石榴鲜果。
27.病虫草害防治,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治措施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农业防治:保持强健树势,剪除病虫枝,消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翘裂皮,深翻树
盘,科学施肥,抑制病虫害发生;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习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树干缠草等方法诱杀害虫;生物防治:人工释放赤眼蜂、草蛉、捕食瓢虫、捕食螨等昆虫天敌。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化学防治: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有针对性地适时用药,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虫与害虫比例合理的情况下不使用农药;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严格按照《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用药;草害防治:以利用为主,以清除为辅。如果清除杂草,应结合榴园田间管理,以机械除草为主,以人工除草为辅。榴园杂草防治方法主要有:耕作除草、覆草除草、生草除草、地膜除草、地布除草、家禽除草、药物除草、火焰除草等。
28.果实采收,石榴达到可采成熟度后方可采收。采收时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分级包装,包装箱与贮藏条件符合无公害要求。
29.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冷棚,包括架体(1)、立柱(101)、横梁(102)、拱杆(103)、基座(104)、连杆(105)、主卷杆(5)、副卷杆(6)、拉簧(7)、卷膜器(8)、卡槽(9)、主卷膜杆(10)、可收放拱膜(11)、副卷膜杆(12)、固定拱膜(13)、裙膜(14)、大棚薄膜(15)、束缚部分(16),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由立柱(101)、横梁(102)和拱杆(103)构成,各所述立柱(101)底部分别与基座(104)相固定,各所述架体(1)通过多个连杆(105)相连接,所述架体(1)最外侧前后两部各铰接有主卷杆(5),各所述主卷杆(5)分别滑动连接有副卷杆(6),各所述副卷杆(6)末端分别固定有拉簧(7),且另一端分别固定有卷膜器(8),各所述拉簧(7)的末端与主卷杆(5)内壁相固定,各所述架体(1)顶端前后两部分别固定有卡槽(9),所述架体(1)前部的两卷膜器(8)之间以及架体(1)后部的两卷膜器(8)之间分别安装有主卷膜杆(10),两所述主卷膜杆(10)外壁分别缠绕有可收放拱膜(11),两所述可收放拱膜(11)末端分别固定有副卷膜杆(12),两所述副卷膜杆(12)分别与卡槽(9)相扣接,各所述架体(1)顶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拱膜(13),各所述架体(1)前后两端以及架体(1)的最外侧分别安装有裙膜(14),所述可收放拱膜(11)、固定拱膜(13)和裙膜(14)共同组成大棚薄膜(15),各所述架体(1)前后两部共同安装有束缚部分(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冷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部分(16)包括主轴承座(17)、副轴承座(18)、下支撑杆(19)、限位条(20)、绞线杆(21)、顶紧螺栓(22)、涡轮(23)、箱体(24)、蜗杆(25)、摇柄(26)、上支撑杆(27)、束线杆(28),所述架体(1)最前部和最后部的基座(104)顶端分别固定有主轴承座(17)和副轴承座(18),两所述主轴承座(17)呈前后对称设置,各所述副轴承座(18)呈前后和左右对称设置,两所述主轴承座(17)与副轴承座(18)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杆(19),各所述下支撑杆(19)外壁中部分别固定有限位条(20),各所述下支撑杆(19)通过限位条(20)分别轴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绞线杆(21),各所述绞线杆(21)底部分别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22),各所述下支撑杆(19)分别固定有涡轮(23),各所述副轴承座(18)分别固定有箱体(24),各所述箱体(24)上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蜗杆(25),各所述蜗杆(25)分别固定有摇柄(26),各所述架体(1)顶端共同固定有上支撑杆(27),所述上支撑杆(27)轴向滑动连接有多个束线杆(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冷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螺栓(22)能够与下支撑杆(19)外壁相接触,所述绞线杆(21)通过拧紧顶紧螺栓(22)能够限制在下支撑杆(19)的不同位置处,各所述绞线杆(21)分别连接有压膜线(29),各所述压膜线(29)端部分别与束线杆(28)相连接,两所述主卷膜杆(10)在拉簧(7)的弹性拉力的作用下始终与架体(1)外壁相接触,各压膜线(29)均位于主卷膜杆(10)、可收放拱膜(11)、副卷膜杆(12)、固定拱膜(13)和裙膜(14)外侧,所述涡轮(23)与蜗杆(25)相啮合。4.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建园,园地选择:建园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灌溉便利、土壤通透、通风良好的地方;园地规划:建园前完善田间道路,健全排灌系统,坡度15
°
以下的地方可沿等高线栽植建园;坡度15
°
~25
°
的应先修梯田后建园;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品质优良的品种,注意授粉品种、不同成熟期品种的搭配;整地:栽植前对园地进行耕翻、平整,结合整地每666.7
㎡
施有机肥4000kg,若土壤粘重,应掺沙、增施有机肥,以此改良土壤;栽植:提倡春季栽植,大苗苗高1.8m、地径1.5cm以上建园,纯林经营,株行距(2~2.5m)
×
(4~5m),行间挖沟,行内起垄,其深度、高度依据地形而定,先栽密、后挖稀,分步改造成园,栽植时,挖1m见
方定植穴,定植时根系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底土,分层踏实,栽植深度以苗木出圃时深度为宜,栽后浇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季节注意中耕除草,减少杂草对石榴幼树的影响,以此促进石榴幼树健壮生长;土肥水管理,土壤管理:对土壤结构不良的果园,除换土和大量施用有机肥外,要进行土壤深翻,深翻应结合秋季施有机肥进行,深翻时尽量少伤根,翻后充分灌水,树盘培土,树盘培土可增厚活土层,有利于根系生长,加深根系分布,同时也可以提高根系的抗寒抗冻能力;一般在晚秋、初冬时节进行,沙滩地宜培黏土,山坡地宜培壤土,培土后定期进行耕翻,同样起到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中耕除草:石榴树生长期需多次进行,以此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条件、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中耕宜浅,深5~8cm,下雨之后应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增强蓄水、保水能力;间作覆盖:榴园间作;在稀植榴园,特别是幼树和初结果榴园,利用空闲土地,进行合理间作,适合榴园间作的作物有豆类、瓜类等浅根矮秆作物,间作时应施足基肥,成龄榴园最好间作苕子、苜蓿草、绿豆等绿肥作物,以增加榴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榴园覆盖:榴园覆盖具有保水、增温、除草作用,方法有园艺地布覆盖、覆草覆盖、生草覆盖;肥料管理: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所施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施肥种类和数量:基肥是一年中较长时期供应树体养分的基本肥料,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混合少量速效化肥,以增快肥效、避免养分流失,有机肥如作物秸秆、堆肥、绿肥、圈肥等,经过腐熟分解,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每666.7
㎡
不少于1500kg;追肥:主要在生长季节施入适量的无机肥,根据石榴树生长状况决定追肥时间、次数、数量,一般榴园1年追肥3次,即:花前肥,以氮肥为主;幼果膨大肥,氮、磷、钾肥混合施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施肥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按产量1/10~2/10施入;根外追肥:每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依情况补施微量元素;常用肥料种类与使用浓度为:尿素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2~0.5%,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根外追肥;水分管理:要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天气和品种特性,进行适时、适量灌水,一般每年灌水3次,主要在发芽前后,此期灌水,有利于根系吸水,促进树体萌发和新梢迅速生长,提高坐果率,如果旱情严重,浇萌芽水后,最好采用覆盖塑料薄膜的形式保水,石榴花期较长,分头茬花、二茬花和三茬花,消耗水分较多,为促进坐果,促使幼果正常发育,可在头茬、二茬果实开始膨大时灌水,土壤封冻前灌水,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可以提高树体的抗寒、抗冻、抗春旱能力;整形修剪,改“多干树形”为“单干树形”,依据石榴树生长结果习性,借鉴苹果、梨、大枣等果树栽植和整形的方式方法,采用主干疏层形、小冠疏层形、纺锤形等单干树形,进行栽植和整形,该方法操作简单,三年可成型,五年可丰产,榴园通风透光良好,管理方便;改“金字塔”树形为“倒金字塔”或“伞”型树形,石榴苗木定植后在80~100cm处定干,剪口处春天萌发的枝条原则上均予以保留,然后向“轻剪、省力化”方向的“倒金字塔”树形发展、培养,无论整成何种树形,单株成型后最理想的树形是“倒金字塔”或“伞”形,此种树形有利于为
石榴果实遮阴,能够防止“石榴日灼病”的发生;改“四季修剪”为“以夏季修剪为主,春季修剪为辅”,由于石榴树对修剪反应十分敏感,冬春修剪后剪口处萌芽增多,加剧了石榴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影响了坐果,恶化了光照,降低了品质,还增加了春、夏、秋三季修剪用工,应彻底摒弃传统的冬春修剪,春季适当疏除交叉、重叠、对生等枝条,适当短截或回缩下垂、病虫、枯弱、冗长枝条,集中营养,可起到疏花疏果的作用,在石榴生理落果后至8月初,重点进行一次以“疏枝、撸枝、除萌”为主的夏季修剪;改“撑拉别扭圈,割剥扎绞摘”为“撸枝、疏枝、除萌”,充分利用石榴枝条“韧性好、可塑性强”的优势,在石榴枝条木质化初期,依据整形需要,通过“撸枝”,调整拟保留枝干的角度及方向,并疏除多余枝条,通过整形修剪,使石榴树保持“上密下稀、外密内稀”状态,以确保石榴果实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在树荫下,以此预防“石榴日灼病”的发生;花果管理,石榴树花量大,双花、三花、多花较多,以致双果、三果、多果现象也很普遍,生产中果实负载量的调整主要靠两种途径来完成:一是保花保果;二是疏花疏果,保花保果:石榴树花量大,花期阴雨、温度低于29℃时,就会出现严重的落花落果现象,提高石榴树坐果率的主要措施有,抑制营养生长:石榴开花前,主要实施摘心、除萌、扭梢措施,促进石榴花器发育,提高完全花比率,促进坐果;花前追肥、浇水:在新梢生长高峰期,树体需要大量养分,要及时给予补充,以促进营养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正常花数量;此期以追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对衰老树和结果过多的大树,应加大追肥量;对过旺的徒长性幼树、旺树,追肥时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引起枝叶徒长,加重落花落果,追肥后要及时浇水;喷施微量元素:花期喷施0.2%的硼砂或硼酸,配合喷施0.2%有机速效氮肥,人工辅助授粉,在气候不良的情况下,昆虫活动受到限制,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促进授粉、增加坐果;果园放蜂:蜜蜂是传粉的优良媒介,石榴花期放蜂促进授粉、增加坐果;防治病虫害:幼果膨大期应及时防治桃蛀螟,是保花保果的重要举措;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定果宜分次进行,早熟品种宜早定果,中、晚熟品种推迟几天,坐果率高的品种多疏,坐果率低的品种少疏或只疏果不疏花,壮树、壮枝多留,弱树、弱枝少留,临时性枝多留,永久性骨干枝少留,根据平均单果重,在果枝上按一定距离均匀留果,平均30cm可留1个果,大型果间距可略大一些,中型果间距适当小一些,幼树少留,成龄树多留,衰老树少留,疏花疏果进行越早,节约贮藏的养分就越多,对树体及果实生长也越有利,从肉眼可以分辨出正常花蕾与退化花蕾时起,到盛花期结束,均可疏蕾、疏花,幼果坐稳后,再根据坐果多少、坐果位置,进行疏果,留果量要比理论留果数多15~20%,最后根据果实在树冠的分布情况进行定果;疏花疏果:首先摘除外形较小的退化花蕾和花朵,保留正常花,尤其注意疏除树冠上部及外围的花、果,多保留树冠下部以及树冠内膛的花蕾、花朵、幼果以此节省树体营养;果实管理:疏花疏果完成后,定果从萼筒变绿、果实开始膨大时进行,定果时首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选留头茬果,留足二茬果,疏除三茬、末茬果,最后将定下的果数,按主枝大小、强弱,合理分配,为避免病虫害、机械损伤、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落果,留果数目多于理论数,铺反光膜:在树下铺反光膜,除具有抑制杂草、保持水分作用外,改善树冠下部、内膛光照条件,生产出全红、优质的石榴鲜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榴防寒避雨防日灼栽培冷棚及工艺,包括架体、立柱、横梁、拱杆、基座、连杆、主卷杆、副卷杆、拉簧、卷膜器、卡槽、主卷膜杆、可收放拱膜、副卷膜杆、固定拱膜、裙膜、大棚薄膜、束缚部分,所述架体由立柱、横梁和拱杆构成,各所述立柱底部分别与基座相固定,各所述架体通过多个连杆相连接,所述架体最外侧前后两部各铰接有主卷杆。本发明通过适时收放可收放拱膜和裙膜能够实现防寒、避雨和防日灼的功能,而通过手动旋转摇柄能够利用涡轮与蜗杆的啮合使得下支撑杆转动,从而能够利用绞线杆对压膜线进行拉紧或放松,而拉紧时的压膜线能够对大棚薄膜进行压紧,从而防止大棚薄膜与架体分离。架体分离。架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