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11 02:48:30 0条评论

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当代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能否有效的缓解驾驶疲劳成为评价座椅性能的重要指标,现有大多数的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内部的多个气囊均为固定设置的,由于驾乘人员的体型不同,使得驾乘人员乘坐在气囊上的位置也有所差别,导致有的驾乘人员无法乘坐在气囊上,影响驾乘人员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包括坐垫箱,所述坐垫箱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坐垫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坐垫本体,所述坐垫箱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后气囊和前气囊,所述坐垫箱的内部设有多个移动气囊,多个所述移动气囊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与移动气囊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坐垫箱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移动气囊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坐垫箱宽度方向相对两侧内表面之间的限位杆,所述移动气囊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插设于限位孔的内部并与其滑动安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气囊底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坐垫箱的底壁滑动安装,所述坐垫箱靠近其底壁的一侧外表面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与滑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所述移动板靠近滑槽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板上表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坐垫箱的内壁相抵,所述移动板靠近限位块的一端端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尾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坐垫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与连接软管的进气端固定安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钮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坐垫箱的外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槽。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气泵对后气囊、前气囊和多个移动气囊进行充气,使后气囊和前气囊能够
对坐垫本体的前后两侧提供支撑,防止坐垫本体的前后两侧产生塌陷,通过多个移动气囊能够对坐垫的中间位置提供支撑,防止坐垫本体的中间产生凹陷,使驾乘人员乘坐更加舒适。
14.2.通过旋钮带动移动气囊底部固定安装的移动板沿限位杆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能够对坐垫箱内移动气囊的位置进行移动,使驾乘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调节多个移动气囊之间的间距,提高驾乘人员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的移动气囊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坐垫箱;2、坐垫本体;3、后气囊;4、前气囊;5、限位杆;6、移动气囊;7、限位孔;8、移动板;9、滑槽;10、限位块;11、锁紧螺栓;12、旋钮;13、连接软管;14、气泵;15、防滑凹槽;16、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1
23.参照图1-3,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包括坐垫箱1,坐垫箱1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坐垫箱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坐垫本体2,坐垫箱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后气囊3和前气囊4,后气囊3和前气囊4也通过连接软管13与气泵14相连通,坐垫箱1的内部设有多个移动气囊6,多个移动气囊6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软管13,连接软管13与移动气囊6的内部相连通,坐垫箱1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移动气囊6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
24.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坐垫箱1宽度方向相对两侧内表面之间的限位杆5,移动气囊6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杆5相匹配的限位孔7,限位孔7与移动气囊6为一体成型设置,限位杆5插设于限位孔7的内部并与其滑动安装。
25.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气囊6底部的移动板8,移动板8与坐垫箱1的底壁滑动安装,坐垫箱1靠近其底壁的一侧外表面贯穿开设有滑槽9,移动板8与滑槽9的内壁滑动安装,移动板8靠近滑槽9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
26.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板8上表面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与坐垫箱1的内壁相抵,移动板8靠近限位块10的一端端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1,锁紧螺栓11的尾端固定安装有旋钮12。
27.本实施例中,坐垫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泵14,气泵14与连接软管13的进气端固定安装。
28.本实施例中,旋钮1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15。
29.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气泵14对后气囊3、前气囊4和多个移动气囊6进行充气,使后气囊3和前气囊4能够对坐垫本体2的前后两侧提供支撑,防止坐垫本体2的前后两侧产生塌陷,通过多个移动气囊6能够对坐垫的中间位置提供支撑,防止坐垫本体2的中间产生凹陷,使驾乘人员乘坐更加舒适;松开旋钮12,并通过旋钮12带动移动气囊6底部固定安装的移动板8沿限位杆5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能够对坐垫箱1内移动气囊6的位置进行移动,使驾乘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调节多个移动气囊6之间的间距,提高驾乘人员使用的舒适度;在调节好移动气囊6的位置后,拧紧旋钮12,使旋钮12通过锁紧螺栓11将移动板8上表面固定安装的限位块10向坐垫箱1的内壁靠拢,使旋钮12与限位块10夹紧坐垫箱1的内外两侧,从而实现对移动气囊6的固定效果,防止移动气囊6发生移动。
30.实施例2
31.参照图4,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包括坐垫箱1,坐垫箱1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坐垫箱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坐垫本体2,坐垫箱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后气囊3和前气囊4,后气囊3和前气囊4也通过连接软管13与气泵14相连通,坐垫箱1的内部设有多个移动气囊6,多个移动气囊6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软管13,连接软管13与移动气囊6的内部相连通,坐垫箱1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移动气囊6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
32.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坐垫箱1宽度方向相对两侧内表面之间的限位杆5,移动气囊6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杆5相匹配的限位孔7,限位孔7与移动气囊6为一体成型设置,限位杆5插设于限位孔7的内部并与其滑动安装。
33.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气囊6底部的移动板8,移动板8与坐垫箱1的底壁滑动安装,坐垫箱1靠近其底壁的一侧外表面贯穿开设有滑槽9,移动板8与滑槽9的内壁滑动安装,移动板8靠近滑槽9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
34.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板8上表面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与坐垫箱1的内壁相抵,移动板8靠近限位块10的一端端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1,锁紧螺栓11的尾端固定安装有旋钮12。
35.本实施例中,坐垫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泵14,气泵14与连接软管13的进气端固定安装。
36.本实施例中,旋钮1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15。
37.本实施例中,坐垫箱1的外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槽16。
38.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气泵14对后气囊3、前气囊4和多个移动气囊6进行充气,使后气囊3和前气囊4能够对坐垫本体2的前后两侧提供支撑,防止坐垫本体2的前后两侧产生塌陷,通过多个移动气囊6能够对
坐垫的中间位置提供支撑,防止坐垫本体2的中间产生凹陷,使驾乘人员乘坐更加舒适;松开旋钮12,并通过旋钮12带动移动气囊6底部固定安装的移动板8沿限位杆5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能够对坐垫箱1内移动气囊6的位置进行移动,使驾乘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调节多个移动气囊6之间的间距,提高驾乘人员使用的舒适度;在调节好移动气囊6的位置后,拧紧旋钮12,使旋钮12通过锁紧螺栓11将移动板8上表面固定安装的限位块10向坐垫箱1的内壁靠拢,使旋钮12与限位块10夹紧坐垫箱1的内外两侧,从而实现对移动气囊6的固定效果,防止移动气囊6发生移动;通过在坐垫箱1的外表面开设散热槽16,便于坐垫箱1内的热量散发出去,提高驾乘人员的乘坐体验。
39.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包括坐垫箱(1),所述坐垫箱(1)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坐垫箱(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坐垫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箱(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后气囊(3)和前气囊(4),所述坐垫箱(1)的内部设有多个移动气囊(6),多个所述移动气囊(6)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软管(13),所述连接软管(13)与移动气囊(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坐垫箱(1)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移动气囊(6)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坐垫箱(1)宽度方向相对两侧内表面之间的限位杆(5),所述移动气囊(6)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杆(5)相匹配的限位孔(7),所述限位杆(5)插设于限位孔(7)的内部并与其滑动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气囊(6)底部的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与坐垫箱(1)的底壁滑动安装,所述坐垫箱(1)靠近其底壁的一侧外表面贯穿开设有滑槽(9),所述移动板(8)与滑槽(9)的内壁滑动安装,所述移动板(8)靠近滑槽(9)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板(8)上表面的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与坐垫箱(1)的内壁相抵,所述移动板(8)靠近限位块(10)的一端端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1),所述锁紧螺栓(11)的尾端固定安装有旋钮(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泵(14),所述气泵(14)与连接软管(13)的进气端固定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箱(1)的外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槽(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包括坐垫箱,所述坐垫箱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坐垫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坐垫本体,所述坐垫箱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后气囊和前气囊,所述坐垫箱的内部设有多个移动气囊,多个所述移动气囊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与移动气囊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坐垫箱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移动气囊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旋钮带动移动气囊底部固定安装的移动板沿限位杆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能够对坐垫箱内移动气囊的位置进行移动,使驾乘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调节多个移动气囊之间的间距,提高驾乘人员使用的舒适度。提高驾乘人员使用的舒适度。提高驾乘人员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

杨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润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5

技术公布日:

2023/1/12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0361-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6 19:42:29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