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尤其是一种多路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微波、毫米波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突飞猛进,频带资源也变得日益拥挤,人们总是希望在尽可能小的频带内传输尽可能多的信息。多路耦合器是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的手段之一,其广泛应用于调频电台、天线合路技术及军事抗干扰等领域,其采用多个信道工作于不同频段,保证相互之间的隔离,并能够同时共用一部天线。但是目前现有的多路耦合器电路集成化过于复杂,不仅不利于电路散热,也不方便进行模块化拆解维护。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多路耦合装置,能够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且能够便于模块化拆解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耦合装置,能够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且能够便于模块化拆解维护。
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路耦合装置,包括机柜、散热机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以及三块线路板;多路耦合控制电路分布设置在三块线路板上,三块线路板之间通过电连接线排实现电连接;
5.在机柜的顶部设置有接口凹槽,并在接口凹槽内设置有耦合输入接口、耦合输出接口以及通信接口;耦合输入接口、耦合输出接口以及通信接口均与多路耦合控制电路电连接;散热机构安装在机柜的左右侧板上,三块线路板通过可拆卸安装机构水平安装在散热机构上,且等间隔分布在机柜内,由散热机构对三块线路板上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进行散热;
6.在机柜的前侧敞口处铰接安装有柜门,并在柜门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控制盒;在机柜内分布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在控制盒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在控制盒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显示屏以及按键面板;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温度传感器以及按键面板电连接,且温度控制器对散热机构进行驱动控制。
7.进一步的,在柜门的开合侧边上安装有门锁,用于对柜门进行锁定。
8.进一步的,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机、进风通道管、左侧风箱以及右侧风箱;左侧风箱和右侧风箱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柜的左侧和右侧内壁上;进风通道管与散热风机的出风口相对接,并在进风通道管上连通设置有多个贯穿伸入机柜内的分支管;各个分支管均与左侧风箱相连通;在左侧风箱以及右侧风箱的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三个条形通风口,三块线路板的左右侧边分别插入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条形通风口内,并通过每个条形通风口处的可拆卸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在右侧风箱的右侧面上设置有贯穿机柜右侧板的出风窗口,并在出风窗口处安装有防护网;在控制盒内设置有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的风机驱动电路,风机驱动电路与散热风机电连接。
9.进一步的,在左侧风箱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条形插装口,在条形插装口处插装有空气过滤网板,且空气过滤网板将左侧风箱的内部左右分隔开。
10.进一步的,可拆卸安装机构包括同步驱动杆、两根驱动螺杆、两根按压杆、两个条形安装座以及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均固定在条形通风口的下侧边处,用于对线路板的下侧面进行支撑;两个条形安装座均竖向固定在左侧风箱的内侧壁上,并在条形安装座的下端竖向设置有伸缩孔;两根驱动螺杆分别旋转式竖向安装在两个条形安装座的伸缩孔内,并在驱动螺杆的上端上设置有从动伞齿轮;两根按压杆的上端分别插入两个条形安装座的伸缩孔内,并在插入端上设置有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螺杆上的螺纹孔;同步驱动杆贯穿式旋转安装在两个条形安装座的上部,并在同步驱动杆上固定设置有与对应位置处从动伞齿轮相啮合的驱动伞齿轮;同步驱动杆的前端贯穿伸出左侧风箱的前侧板,并在贯穿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头;在线路板的左右侧边缘上均设置有两个定位安装孔,按压杆的下端插入对应位置处的定位安装孔中。
11.进一步的,按压杆的下端设置为锥形头。
12.进一步的,在按压杆的外壁上竖向设置有导向滑槽,在伸缩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式嵌入导向滑槽内的导向滑块。
13.进一步的,在支撑座上设置有限位孔,按压杆的下端伸入限位孔中。
14.进一步的,在按压杆的下部安装有按压在线路板上侧面上的环形压片。
15.进一步的,在机柜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脚。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以及对散热机构能够构成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在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时及时启动散热机构进行散热,确保多路耦合控制电路正常可靠运行;利用三块线路板分布设置多路耦合控制电路,使得各个电路模块分散开来,更加有利于散热;利用可拆卸安装机构能够可拆卸式安装三块线路板,从而便于三个线路板的装拆维护,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也能够独立更换各个线路板,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路耦合装置前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路耦合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安装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安装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的一种现有电路设计;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模块设计;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矩阵单元电路设计;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汇接合路开关矩阵电路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路耦合装置包括:机柜1、散热机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以及三块线路板17;多路耦合控制电路分布设置在三块线路板17上,三块线路板17之间通过电连接线排实现电连接;
29.在机柜1的顶部设置有接口凹槽6,并在接口凹槽6内设置有耦合输入接口7、耦合输出接口16以及通信接口15;耦合输入接口7、耦合输出接口16以及通信接口15均与多路耦合控制电路电连接;散热机构安装在机柜1的左右侧板上,三块线路板17通过可拆卸安装机构水平安装在散热机构上,且等间隔分布在机柜1内,由散热机构对三块线路板17上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进行散热;
30.在机柜1的前侧敞口处铰接安装有柜门2,并在柜门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控制盒36;在机柜1内分布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4;在控制盒36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在控制盒36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显示屏8以及按键面板9;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8、温度传感器14以及按键面板9电连接,且温度控制器对散热机构进行驱动控制。
31.利用温度传感器14、温度控制器以及对散热机构能够构成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在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时及时启动散热机构进行散热,确保多路耦合控制电路正常可靠运行;利用三块线路板17分布设置多路耦合控制电路,使得各个电路模块分散开来,更加有利于散热;利用可拆卸安装机构能够可拆卸式安装三块线路板17,从而便于三个线路板17的装拆维护,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也能够独立更换各个线路板17,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32.进一步的,在柜门2的开合侧边上安装有门锁20,用于对柜门2进行锁定。利用门锁20能够实现柜门2的锁定,确保使用安全。
33.进一步的,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机3、进风通道管4、左侧风箱11以及右侧风箱12;左侧风箱11和右侧风箱12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柜1的左侧和右侧内壁上;进风通道管4与散热风机3的出风口相对接,并在进风通道管4上连通设置有多个贯穿伸入机柜1内的分支管5;各个分支管5均与左侧风箱11相连通;在左侧风箱11以及右侧风箱12的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三个条形通风口13,三块线路板17的左右侧边分别插入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条形通风口13内,并通过每个条形通风口13处的可拆卸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在右侧风箱12的右侧面上设置有贯穿机柜1右侧板的出风窗口,并在出风窗口处安装有防护网35;在控制盒36内设置有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的风机驱动电路,风机驱动电路与散热风机3电连接。利用左侧风箱11以及右侧风箱12的相对侧面上设置的条形通风口13,从而在机柜1内形成与线路板17相平行的散热气流,从而快速带走多路耦合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确保散热效果。
34.进一步的,在左侧风箱1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条形插装口18,在条形插装口18处插装有空气过滤网板19,且空气过滤网板19将左侧风箱11的内部左右分隔开。利用空气过滤网板19能够对散热气流进行过滤,减少灰尘进入机柜1内。
35.进一步的,可拆卸安装机构包括同步驱动杆25、两根驱动螺杆23、两根按压杆27、两个条形安装座21以及两个支撑座31;两个支撑座31均固定在条形通风口13的下侧边处,用于对线路板17的下侧面进行支撑;两个条形安装座21均竖向固定在左侧风箱11的内侧壁上,并在条形安装座21的下端竖向设置有伸缩孔22;两根驱动螺杆23分别旋转式竖向安装在两个条形安装座21的伸缩孔22内,并在驱动螺杆23的上端上设置有从动伞齿轮24;两根
按压杆27的上端分别插入两个条形安装座21的伸缩孔22内,并在插入端上设置有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螺杆23上的螺纹孔;同步驱动杆25贯穿式旋转安装在两个条形安装座21的上部,并在同步驱动杆25上固定设置有与对应位置处从动伞齿轮24相啮合的驱动伞齿轮26;同步驱动杆25的前端贯穿伸出左侧风箱11的前侧板,并在贯穿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头34;在线路板17的左右侧边缘上均设置有两个定位安装孔33,按压杆27的下端插入对应位置处的定位安装孔33中。
36.利用同步驱动杆25、两个驱动伞齿轮26以及两个从动伞齿轮24的配合,能够同步驱动两根驱动螺杆23旋转锁定,从而有效提高装拆效率;利用支撑座31能够对线路板17的下侧面边缘进行平稳支撑,并使得线路板17处于条形通风口13的中部,便于散热气流同时吹向线路板17的上下侧面,确保散热效果;利用按压杆27与定位安装孔33的配合,能够实现线路板17的限位固定;利用旋转头34能够便于手动旋转同步驱动杆25,提高装拆效率。
37.进一步的,按压杆27的下端设置为锥形头30。利用锥形头30能够便于按压杆27的下端插入对应位置处的定位安装孔33中,起到导向的作用。
38.进一步的,在按压杆27的外壁上竖向设置有导向滑槽28,在伸缩孔22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式嵌入导向滑槽28内的导向滑块。利用导向滑槽28与导向滑块的配合,能够避免按压杆27升降过程中跟随驱动螺杆23同步旋转。
39.进一步的,在支撑座31上设置有限位孔32,按压杆27的下端伸入限位孔32中。利用限位孔32的设置,能够对按压杆27的下端进行限位固定,进一步确保安装后的稳定性。
40.进一步的,在按压杆27的下部安装有按压在线路板17上侧面上的环形压片29。利用环形压片29能够对线路板17上侧面边缘进行平稳按压,确保安装后的稳定性。
41.进一步的,在机柜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脚10。利用支撑底脚10能够支撑机柜1,避免机柜1底部接触地面。
4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路耦合装置中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采用现有常规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多路耦合控制电路的电路设计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所在,本实用新型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的一种现有电路设计图如图6-9所示,主要包括控制器模块、驱动电路模块、定向耦合器、同轴继电器、直通滤波器、接入开关矩阵电路、腔体滤波器、汇接合路开关矩阵电路、显示模块、按键模块以及通信模块,这些电路模块分布在三块线路板17上,例如,定向耦合器、同轴继电器以及直通滤波器可以设置在最上层的线路板17上,控制器模块、驱动电路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可以设置在中间层的线路板17上,接入开关矩阵电路、腔体滤波器以及汇接合路开关矩阵电路可以设置在最下层的线路板17上。
43.其中,显示模块用于连接数据显示器,便于维护人员现场察看;按键模块用于连接键盘,便于维护人员现场调试;直通滤波器用于在应急直通时,当一部发送时提供输出通道,当一部收时进行工作带外选频滤波;定向耦合器用于在发信时在输出端进行耦合取样,监测射频信号情况;同轴继电器用于对一部射频端口进行应急直通和合路自动切换;控制器模块用于根据频率进行相应射频通道选通及频率碰撞规避,并控制显示模块进行状态指示、显示以及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上报,控制器模块可以采用fpga控制器模块;驱动电路模块用于进行开关矩阵选通控制电平转换,将0v和+5v控制电平转换为+200v和-8v驱动电平信号,现有设计图纸如图7所示;接入开关矩阵电路用于进行射频端口和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
的快速选通,现有设计图纸如图8所示;腔体滤波器用于在发信时进行射频信号通道隔离,在收信时进行选频滤波;汇接合路开关矩阵电路用于进行腔体滤波器输出端的选通和汇接合路,现有设计图纸如图9所示。
4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路耦合装置中:多温度控制器采用现有的单片机控制器模块;温度传感器14采用现有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风机驱动电路采用现有的电机驱动电路,用于对散热风机3进行驱动控制;按键面板9采用现有的薄膜式按键面板,设置有启动按键、停止按键、温度加按键以及温度减按键等,便于维护人员设置散热风机3启动运行的温度阈值;显示屏8采用现有的led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机柜1内的温度情况。
4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路耦合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将三块线路板17分别水平安装在三个高度位置处的条形通风口13处,再旋转对应位置处的各个旋转头34,使得环形压片29按压在线路板17的上侧面边缘上进行固定;再根据需要通过按键面板9对温度阈值进行设定;温度传感器14实时采集机柜1内的温度,当温度控制器判断机柜1内的温度高于设定的阈值时,则通过风机驱动电路驱动散热风机3启动工作,进行快速散热,确保机柜1内处于稳定工作温度。
46.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1)、散热机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以及三块线路板(17);多路耦合控制电路分布设置在三块线路板(17)上,三块线路板(17)之间通过电连接线排实现电连接;在机柜(1)的顶部设置有接口凹槽(6),并在接口凹槽(6)内设置有耦合输入接口(7)、耦合输出接口(16)以及通信接口(15);耦合输入接口(7)、耦合输出接口(16)以及通信接口(15)均与多路耦合控制电路电连接;散热机构安装在机柜(1)的左右侧板上,三块线路板(17)通过可拆卸安装机构水平安装在散热机构上,且等间隔分布在机柜(1)内,由散热机构对三块线路板(17)上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进行散热;在机柜(1)的前侧敞口处铰接安装有柜门(2),并在柜门(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控制盒(36);在机柜(1)内分布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4);在控制盒(36)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在控制盒(36)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显示屏(8)以及按键面板(9);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8)、温度传感器(14)以及按键面板(9)电连接,且温度控制器对散热机构进行驱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柜门(2)的开合侧边上安装有门锁(20),用于对柜门(2)进行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机(3)、进风通道管(4)、左侧风箱(11)以及右侧风箱(12);左侧风箱(11)和右侧风箱(12)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柜(1)的左侧和右侧内壁上;进风通道管(4)与散热风机(3)的出风口相对接,并在进风通道管(4)上连通设置有多个贯穿伸入机柜(1)内的分支管(5);各个分支管(5)均与左侧风箱(11)相连通;在左侧风箱(11)以及右侧风箱(12)的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三个条形通风口(13),三块线路板(17)的左右侧边分别插入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条形通风口(13)内,并通过每个条形通风口(13)处的可拆卸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在右侧风箱(12)的右侧面上设置有贯穿机柜(1)右侧板的出风窗口,并在出风窗口处安装有防护网(35);在控制盒(36)内设置有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的风机驱动电路,风机驱动电路与散热风机(3)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侧风箱(1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条形插装口(18),在条形插装口(18)处插装有空气过滤网板(19),且空气过滤网板(19)将左侧风箱(11)的内部左右分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拆卸安装机构包括同步驱动杆(25)、两根驱动螺杆(23)、两根按压杆(27)、两个条形安装座(21)以及两个支撑座(31);两个支撑座(31)均固定在条形通风口(13)的下侧边处,用于对线路板(17)的下侧面进行支撑;两个条形安装座(21)均竖向固定在左侧风箱(11)的内侧壁上,并在条形安装座(21)的下端竖向设置有伸缩孔(22);两根驱动螺杆(23)分别旋转式竖向安装在两个条形安装座(21)的伸缩孔(22)内,并在驱动螺杆(23)的上端上设置有从动伞齿轮(24);两根按压杆(27)的上端分别插入两个条形安装座(21)的伸缩孔(22)内,并在插入端上设置有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螺杆(23)上的螺纹孔;同步驱动杆(25)贯穿式旋转安装在两个条形安装座(21)的上部,并在同步驱动杆(25)上固定设置有与对应位置处从动伞齿轮(24)相啮合的驱动伞齿轮(26);同步驱动杆(25)的前端贯穿伸出左侧风箱(11)的前侧板,并在贯穿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头(34);在线路板(17)的左右侧边缘上均设置有两个定位安装孔(33),按压杆(27)的下端插入对应位置处的定位安装孔(33)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压杆(27)的下端设置为锥形头
(3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按压杆(27)的外壁上竖向设置有导向滑槽(28),在伸缩孔(22)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式嵌入导向滑槽(28)内的导向滑块。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座(31)上设置有限位孔(32),按压杆(27)的下端伸入限位孔(32)中。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按压杆(27)的下部安装有按压在线路板(17)上侧面上的环形压片(29)。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柜(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脚(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路耦合装置,包括机柜、散热机构、多路耦合控制电路以及三块线路板;多路耦合控制电路分布设置在三块线路板上;散热机构安装在机柜的左右侧板上,三块线路板通过可拆卸安装机构水平安装在散热机构上。该多路耦合装置利用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以及对散热机构能够构成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在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时及时启动散热机构进行散热,确保多路耦合控制电路正常可靠运行;利用三块线路板分布设置多路耦合控制电路,使得各个电路模块分散开来,更加有利于散热;利用可拆卸安装机构能够可拆卸式安装三块线路板,从而便于三个线路板的装拆维护,也能够独立更换各个线路板,有效降低维护成本。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