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多功能电子钟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4-12 06:16:46 0条评论

一种多功能电子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子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钟,一般只有单纯的显示功能,不具有温湿度检测功能,且不管是正常光照与否,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利于电子钟的长时间工作,另外,电子钟实际上仅需在需要查看时间的时候显示时间、温湿度等等,因此本申请通过进一步增加声控电路来实现有声音时进行才进行显示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子钟,不但具有温湿度检测显示功能,且通过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大大降低了了电子钟不必要的能耗,增加了电子钟的工作时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电子钟,包括mcu电路及与该mcu电路连接的传感电路、按键电路、用于输出声音的声音电路、用于提供背光光源的背光电路、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lcd显示电路;所述传感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信号的测温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光线信号的光控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声音信号的声控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控电路由一光敏三极管、一电阻组成,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3v电源端连接,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电阻连接至gnd,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还连接至mcu电路的光控信号输入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声控电路包括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电容、第一至第六电阻、麦克风;mos管的栅极经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一端、mcu电路的声控电路控制输出端连接,mos管的源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vcc电源端连接,mos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麦克风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麦克风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gnd,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六电阻连接至vcc电源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mcu电路的声控信号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五电阻、热敏电阻、湿敏电阻、电容;第一电阻的一端与mcu电路的第一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湿敏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湿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热敏电阻的一端、mcu电路的第二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mcu电路的第三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mcu电路的第四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gnd。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mcu电路包括mcu芯片及与其连接的mcu烧录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机器人闹钟壳体,所述mcu电路、传感电路、按键电路、声音电路、背光电路、lcd显示电路设于一控制电路板上,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机器人闹钟壳体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电子钟不但具有温湿度检测显示功能,且通过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大大降低了了电子钟不必要的能耗,增加了电子钟的工作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感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mcu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声音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背光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键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lcd显示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壳体构造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器人臂膀的构造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器人臂膀处连接罩与u型连接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件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0-显示屏开口,1-壳体,2-连接罩,3-机器人臂膀,4-机器人支撑腿,5-u型连接片,6-弹性件,7-夹钳,8-压板,9-弹簧,10-立柱,11-螺栓,12-细孔,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子钟,包括mcu电路及与该mcu电路连接的传感电路、按键电路、用于输出声音的声音电路、用于提供背光光源的背光电路、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lcd显示电路;所述传感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信号的测温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光线信号的光控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声音信号的声控电路。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光控电路由一光敏三极管、一电阻组成,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3v电源端连接,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电阻连接至gnd,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还连接至mcu电路的光控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声控电路包括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电容、第一至第六电阻、麦克风;mos管的栅极经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一端、mcu电路的声控电路控制输出端连接,mos管的源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vcc电源端连接,mos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麦克风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麦克风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gnd,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六电阻连接至vcc电源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mcu电路的声控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测温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五电阻、热敏电阻、湿敏电阻、电容;第一电阻的一端与mcu电路的第一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湿敏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湿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热敏电阻的一端、mcu电路的第二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mcu电路的第三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mcu电路的第四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gnd。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mcu电路包括mcu芯片及与其连接的mcu烧录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机器人闹钟壳体,所述mcu电路、传感电路、按键电路、声音电路、背光电路、lcd显示电路设于一控制电路板上,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机器人闹钟壳体内。lcd显示电路的lcd显示屏通过机器人闹钟壳体的显示屏开口0露出。

本实例中,如图7-10所示,机器人闹钟壳体,包括壳体1,壳体外周分别经连接罩2连接有机器人臂膀3及机器人支撑腿4,机器人臂膀及机器人支撑腿均通过u型连接片5与连接罩固接,机器人臂膀及机器人支撑腿均设有两u型连接片且u型连接片之间均通过弹性件6转动连接,位于机器人臂膀底端的u型连接片下端固设有夹钳7,位于机器人支撑腿底端的u型连接片下端固设连接罩作为支撑,所述壳体顶部也固设有一连接罩,位于壳体顶部的连接罩尺寸稍大,以作为机器人闹钟头部,其为开口朝下照射在壳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臂膀设有两个,均沿壳体中部中心对称在壳体两侧,机器人支撑腿设有两个,均沿壳体中部中心对称在壳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左右对称的压板8,两压板之间的上下端均设有弹簧9,弹簧外周均套设有立柱10,所述两压板表面均开设有供螺栓11左右依次贯穿u型连接片、压板及弹簧并固紧的细孔12。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上下端分别经上下两u型连接片夹设在其u型开口内,并经左右贯穿的螺栓预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罩均内部中空,且均是开口处罩设在壳体外壁,连接罩中心开设有通孔13,与机器人臂膀连接的连接罩为竖向设置,其底端与u型连接片固接,并经螺栓穿过通孔与壳体固接;机器人支撑腿与壳体之间的连接罩通过螺栓依次穿过u型连接片、通孔与壳体固接。

进一步的,位于机器人支撑腿底端的连接罩开口朝下,并于顶部与u型连接片固连。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电子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电路及与该mcu电路连接的传感电路、按键电路、用于输出声音的声音电路、用于提供背光光源的背光电路、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lcd显示电路;所述传感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信号的测温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光线信号的光控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声音信号的声控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子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电路由一光敏三极管、一电阻组成,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3v电源端连接,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电阻连接至gnd,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还连接至mcu电路的光控信号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子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控电路包括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电容、第一至第六电阻、麦克风;mos管的栅极经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一端、mcu电路的声控电路控制输出端连接,mos管的源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vcc电源端连接,mos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麦克风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麦克风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gnd,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六电阻连接至vcc电源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mcu电路的声控信号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子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五电阻、热敏电阻、湿敏电阻、电容;第一电阻的一端与mcu电路的第一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湿敏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湿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热敏电阻的一端、mcu电路的第二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mcu电路的第三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mcu电路的第四温湿度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gn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子钟,其特征在于,所述mcu电路包括mcu芯片及与其连接的mcu烧录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子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器人闹钟壳体,所述mcu电路、传感电路、按键电路、声音电路、背光电路、lcd显示电路设于一控制电路板上,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机器人闹钟壳体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子钟。包括MCU电路及与该MCU电路连接的传感电路、按键电路、用于输出声音的声音电路、用于提供背光光源的背光电路、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LCD显示电路;所述传感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信号的测温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光线信号的光控电路、用于检测环境声音信号的声控电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电子钟不但具有温湿度检测显示功能,且通过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大大降低了了电子钟不必要的能耗,增加了电子钟的工作时长。

技术研发人员:

王高祥;王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州三兴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2.01

技术公布日:

2021.08.31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50033-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19 19:51:09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