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及瓣膜系统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10 15:31:59 0条评论

一种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及瓣膜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及瓣膜系统。


背景技术:



2.人的心脏有四个腔室,同时具有四个瓣膜,四个瓣膜分别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其中,二尖瓣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如同一个单向阀,保证血液循环由左心房向左心室方向流动并通过一定的流量。二尖瓣由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及交界五部分构成。正常的二尖瓣关闭时,两个瓣叶处在同一个平面且对合密切,能够完全的阻挡左心室血流的回流。二尖瓣功能完整性要求二尖瓣瓣环大小合适、瓣叶结构完整、乳头肌收缩牵拉腱索发挥瓣叶的制成作用、左心室肌肉收缩产关闭力量适当、心室形态及功能正常。若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异常都会导致二尖瓣返流,血液从左心室返流到左心房内。
3.二尖瓣返流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一般包括瓣膜修复方式和瓣膜置换方式,随着主动脉介入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逐渐开始采用介入方式对二尖瓣进行置换。
4.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采用的结构,其包括固定架及输送系统,输送系统包括外鞘管和输送管,输送管的远端与固定架的近端可拆卸连接。瓣膜支架一体成型在固定架的内孔上,人工瓣膜固定在瓣膜支架的内孔壁上。当需要置换人工瓣膜时,固定架和瓣膜支架都位于外鞘管内,且均处于收拢状态;当输送系统经心尖到达二尖瓣两个瓣叶之间时,外鞘管后撤,固定架和瓣膜支架释放,固定架的远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翻边抵接在人体瓣叶的远端端面上;固定架的近端释放,固定架的近端朝向外弯曲,以形成倒立的u型,u型的封闭端抵接在人体瓣叶的近端端面上,从而将人体瓣叶夹持在固定架上,实现将瓣膜支架固定在人体瓣叶上,最后输送管脱离固定架的近端,输送系统回撤出人体外,完成二尖瓣瓣膜的置换手术。
5.由于人体瓣叶在没有明显钙化时,人体瓣叶很柔软,固定架仅依靠翻边与u型的封闭端之间的夹持力,将固定架夹持在人体瓣叶上,可左心室肌肉收缩产生的冲击力下,使固定架一直处于晃动状态,容易引起固定架的翻边与u型的封闭端从人体瓣叶上滑落下来,影响固定在瓣膜支架上的人工瓣膜的正常工作,也即,人工瓣膜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存在二尖瓣返流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6.因此,本发明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通过对人体瓣叶产生夹持力而固定在人体瓣叶上,固定结构容易从人体瓣叶上容易脱落,影响人工瓣膜的正常工作。
7.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包括
8.固定架,其具有径向可变形的第一支撑环及成型在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远端上的第一外沿,所述第一外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网孔;所述固定架在自身变形量下趋于保持在
径向撑开的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第一外沿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周,所述第一支撑环适于供瓣膜支架安装;
9.至少两个锁定机构,任一锁定机构具有穿刺件、第一卡爪及阻挡件,所述第一卡爪的远端固定在所述穿刺件上,其近端悬空在所述穿刺件外,所述阻挡件设在所述穿刺件上;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穿刺件受推动力的驱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卡爪朝向远端滑动,所述第一卡爪穿过所述第一网孔并钩住所述第一外沿的远端一侧,所述阻挡件分布在所述第一外沿的近端一侧。
10.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阻挡件为可滑动地套在所述穿刺件外的阻挡套;
11.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
12.第二卡爪,其的近端固定在所述穿刺件上,其的远端悬空在所述穿刺件外;
13.推送管,可滑动地套在所述穿刺件外;所述第一卡爪钩在所述第一外沿上时,所述推送管受驱动力而推动所述阻挡套朝向远端移动,所述第二卡爪受所述阻挡套的挤压而径向收缩,以供所述阻挡套越过所述第二卡爪。
14.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阻挡套沿其近端朝向远端呈扩口结构;所述第二卡爪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卡爪对称分布在所述穿刺件上。
15.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卡爪为至少三个,所有所述第二卡爪沿穿刺件的长度方向呈至少两排分布;相邻两排所述第二卡爪间隔所需间距。
16.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卡爪沿其远端朝向近端呈倒钩状或倒刺状。
17.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卡爪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卡爪均匀分布在所述穿刺件的外周。
18.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穿刺件包括由远端朝向近端依次设置的穿刺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卡爪、第二卡爪、阻挡套均设在所述穿刺部上;所述推送管可滑动地套在所述固定部外;
19.所述穿刺部的近端与所述固定部的远端可在锁定的第一状态切换至分离的第二状态;
20.在第一状态,所述穿刺部的近端与所述固定部的远端受限制力而锁定,所述固定部受推动力的驱动,以带动所述穿刺部朝向远端滑动,所述推送管可滑动到所述穿刺部的外壁上;在第二状态,所述限制力撤销,所述穿刺部的近端与所述固定部的远端分离。
21.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沿推送管的径向,所述穿刺部的近端和所述固定部的远端中,二者之一上设有卡槽,另一个上设有凸起;
22.在第一状态,所述凸起和所述卡槽受所述限制力,而使所述凸起插接在所述卡槽内;在第二状态,所述凸起退出所述卡槽。
23.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在第一状态,所述穿刺部的近端和所述固定部的远端均位于推送管内,且受所述推送管的内壁所产生的限制力而锁定;在第二状态,所述卡槽和凸起外露于所述推送管外,撤销所述限制力;和/或
24.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连接丝,在第一状态,所述连接丝的远端伸入所述穿刺部中,其近端伸出所述固定部的近端外,所述凸起和卡槽受所述连接丝的限制力而保持卡接配合;在第二状态,所述连接丝的远端退出所述穿刺部,撤销所述限制力。
25.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当所述推送管产生所述限制力时,所述推送管、固定部
及穿刺部的近端的横截面形状均呈非圆型。
26.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卡槽的近端槽壁与所述凸起的近端端面通过坡面配合,所述坡面由所述卡槽的槽底朝向槽口倾斜,且所述坡面的远端较其近端靠近所述卡槽的槽底。
27.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穿刺部的近端和固定部的远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中的一个上设有所述卡槽,另一个设所述凸起。
28.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外管,所述外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腔;所述外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沿的内径;
29.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导向管,所述推送管和所述穿刺件均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导向管内;所述导向管具有收拢在所述安装腔内的非自由状态,及受推送力的驱动而伸出所述外管的自由状态;在自由状态,所述导向管在自身记忆变形量下,其的远端相对于其的近端朝向外弯曲,以使所述导向管内的穿刺件的远端正对处于第一释放状态的所述第一外沿。
30.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锁定机构为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腔为至少两个,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安装腔一一对应;且所有所述锁定机构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31.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外管的中部设有输送通道,所有所述安装腔围绕在所述输送通道的外周;
32.所述固定架可在第一收拢状态与所述第一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收拢状态,所述固定架收拢在所述输送通道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外沿沿外管的轴向依次分布;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外管朝向近端滑动,以释放所述固定架。
33.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网;
34.所述固定网具有径向可变形的第二支撑环及成型在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远端上的第二外沿;所述第二支撑环伸入且紧密贴合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内;
35.所述固定网可在第二收拢状态与第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二收拢状态,所述固定网径向收缩,所述第二支撑环和所述第二外沿沿其轴向依次分布;在第二释放状态,所述固定网在自身变形量下趋于保持径向撑开,所述第二外沿分布在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远端的外周,并抵接在所述第一外沿上;所述第一外沿的第一网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外沿上的第二网孔的尺寸;
36.在第二释放状态,所述第一卡爪穿过所述第一网孔、第二网孔并钩住所述第二外沿的远端一侧。
37.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外沿和第二外沿均呈d型;且所述第一外沿和第二外沿呈适于贴合在二尖瓣的瓣叶的远端端面上的弧面。
38.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网包括呈层叠分布的至少两层网格层;相邻两层的网格层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固定连接。
39.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网采用一体编织制成。
40.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架呈网格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环和所述第一外沿上均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网孔。
41.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结构,所述第一网孔和/或所述固定网上的第二网孔呈菱形孔。
42.本发明提供一种瓣膜系统,包括
43.瓣膜支架,呈径向可变形的环形;
44.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
45.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瓣膜支架径向撑开,且嵌装在所述固定架的第一支撑环内。
46.可选地,上述的瓣膜系统,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瓣膜支架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支撑环的内径。
47.可选地,上述的瓣膜系统,所述瓣膜支架的远端嵌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近端内,所述瓣膜支架的近端伸出所述固定架的近端外。
48.可选地,上述的瓣膜系统,所述瓣膜支架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爪,所述第三卡爪的近端固定在所述瓣膜支架上,远端悬空在所述瓣膜支架外;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第三卡爪钩在所述固定架的近端的外壁上。
49.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50.1.本发明提供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架和锁定机构,其中,固定架具有径向可变形的第一支撑环及成型在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远端上的第一外沿,所述第一外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网孔;锁定机构具有穿刺件、第一卡爪及阻挡件,所述第一卡爪的远端固定在所述穿刺件上,其近端悬空在所述穿刺件外,阻挡件设在穿刺件上。
51.此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在瓣膜置换手术中,固定架经心尖输送至二尖瓣处,穿在两个瓣叶(前瓣叶和后瓣叶)之间,固定架在自身变形量下趋于保持在第一释放状态,第一支撑环径向撑开且外壁贴在两个瓣叶的内壁面上,第一外沿径向撑开且分布在第一支撑环的远端的外周,第一支撑环适于供瓣膜支架安装;第一外沿抵接在两个瓣叶的远端端面上;之后,每个锁定机构的穿刺件受推动力的驱动,以带动第一卡爪朝向远端滑动,第一卡爪穿刺自体瓣叶后,当第一卡爪滑动穿过第一网孔时,第一网孔径向撑开或者第一卡爪收缩,从而第一卡爪越过第一网孔,钩住第一外沿的远端一侧,阻挡穿刺件朝向近端滑动;此时,阻挡件的远端抵接在瓣叶上,避免穿刺件朝向远端滑动,将固定架固定在瓣叶上,至少两个锁定机构将固定架锁定在两个瓣叶上,即使左心室肌肉收缩产生的冲击力下,使固定架一直处于晃动状态,固定架在锁定机构的锁定下,不会从人体瓣叶上脱落下来,确保人工瓣膜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5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固定结构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54.图2为图1中固定架的侧视图;
55.图3为图1中固定架的俯视图;
56.图4为实施例1中固定网的结构示意图;
57.图5为图4中固定网的侧视图;
58.图6为图4中固定网的俯视图;
59.图7为实施例3中的瓣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60.图8为图7中瓣膜支架的俯视图;
61.图9为图7中瓣膜支架的侧视图;
62.图10为实施例1中锁定机构与外管的配合后,导向管处于自由状态时的示意图;
63.图11为图10中锁定机构与外管配合后的侧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64.图12为图11中穿刺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65.图13为图11中导向管、推送管、穿刺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66.图14为固定架与固定网、第一密封膜的配合后的俯视示意图;
67.图15为14中固定架与固定网、第一密封膜的侧视示意图;
68.图16为实施例3中的固定架与固定网、瓣膜支架均处于释放后的配合示意图;
69.图17为穿刺件的穿刺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70.图18为图17中穿刺部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71.附图标记说明:
72.1-固定架;11-第一支撑环;12-第一外沿;13-第一网孔;14-第一挂钩;2-固定网;21-第二支撑环;22-第二外沿;23-第二网孔;30-锁定机构;3-穿刺件;30-锁定机构;31-穿刺部;311-第一凸台;3111-卡槽;3112-坡面;312-第一卡爪;32-固定部;321-第二凸台;3211-凸起;33-第二卡爪;34-阻挡套;4-推送管;5-导向管;6-外管;61-安装腔;62-输送通道;7-瓣膜支架;71-第三卡爪;72-第二挂钩;73-第三网孔;81-第一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7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76.实施例1
7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如图1至图15所示,包括
78.固定架1,其具有径向可变形的第一支撑环11及成型在第一支撑环11的远端上的第一外沿12,第一外沿12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网孔13;固定架1在自身变形量下趋于保持在径向撑开的第一释放状态,第一外沿12分布在第一支撑环11的外周,第一支撑环11的内孔适于供瓣膜支架7安装;
79.至少两个锁定机构30,任一锁定机构30具有穿刺件3、第一卡爪312及阻挡件,第一卡爪312的远端固定在穿刺件3上,其近端悬空在穿刺件3外,阻挡件设在穿刺件3上;在第一释放状态,穿刺件3受推动力的驱动,以带动第一卡爪312朝向远端滑动,第一卡爪312穿过第一网孔13,并钩住第一外沿12的远端一侧,阻挡件分布在第一外沿12的近端一侧。
80.此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在瓣膜置换手术中,固定架1经心尖输送至二尖瓣处,穿
在两个瓣叶(前瓣叶和后瓣叶)之间,固定架1在自身变形量下趋于保持在第一释放状态,第一支撑环11径向撑开且外壁贴在两个瓣叶的内壁面上,第一外沿12径向撑开且分布在第一支撑环11的远端的外周,第一支撑环11的内孔适于供瓣膜支架7安装;第一外沿12抵接在两个瓣叶的远端端面上;之后,每个锁定机构30的穿刺件3受推动力的驱动,以带动第一卡爪312朝向远端滑动,第一卡爪312穿刺自体瓣叶后,当第一卡爪312穿过第一网孔13时,第一网孔径向撑开或第一卡爪312收缩,从而第一卡爪越过第一网孔,钩住第一外沿的远端一侧,阻挡穿刺件3朝向近端滑动;此时,阻挡件的远端抵接在瓣叶上,避免穿刺件3朝向远端滑动,将固定架1固定在瓣叶上,每个瓣叶上通过至少一个锁定机构30将固定架1固定在瓣叶上,从而至少两个锁定机构30将固定架1锁定在瓣叶上,即使左心室肌肉收缩产生的冲击力下,使固定架1一直处于晃动状态,固定架1在锁定机构30的锁定下,不会从人体瓣叶上脱落下来,确保人工瓣膜的正常工作。
81.对于阻挡件而言,阻挡件可以为凸出成型在穿刺件3的外壁上的块体,或者凸起,当第一卡爪312钩在第一外沿12上时,阻挡件刚好抵接在瓣叶的近端端面上,对穿刺件3朝向远端滑动起动阻挡作用。
82.优选地,如图10、图11及图12所示,阻挡件为可滑动地套在穿刺件3外的阻挡套34;对应地,锁定机构30还包括第二卡爪33和推送管4。其中,第二卡爪33的近端固定在穿刺件3上,其的远端悬空在穿刺件3外;推送管4可滑动地套在穿刺件3外。
83.第一卡爪312钩在第一外沿12上时,推送管4受驱动力而推动阻挡套34朝向远端移动,第二卡爪33受阻挡套34的挤压而径向收缩,以供阻挡套34越过第二卡爪33。
84.当第一卡爪312钩在第一外沿12上,之后,推送管4受驱动力而推动阻挡套34朝向远端滑动,当阻挡套34滑动到第二卡爪33处时,第二卡爪33受阻挡套34的挤压而径向收缩,以供阻挡套34越过第二卡爪33,当阻挡套34越过第二卡爪33后,第二卡爪33复位将阻挡套34限制在第二卡爪33的远端与瓣叶之间,阻挡套34不会从穿刺件3的近端上滑落下来,阻挡套34的远端将抵接在瓣叶的近端端面上,从而在阻挡套34、第二卡爪33、第一卡爪312与第一外沿12配合下,实现对穿刺件3的滑动进行限位,进一步确保固定架1不会从瓣叶上滑落下来。
85.优选地,对于阻挡套34而言,如图2和图13所示,优选地,阻挡套34沿其近端朝向远端呈扩口结构,在第一卡爪312钩在第一外沿12上时,阻挡套34朝向远端滑动,扩口结构增大阻挡套34与瓣叶的近端的接触面积,阻挡套34的近端的外径小更易被第二卡爪33阻挡住。当然,阻挡套34也可以呈圆柱形,或者其他形状均可。
86.对于第二卡爪33而言,如图13所示,优选地,第二卡爪33为至少两个,例如,第二卡爪33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二卡爪33对称分布在穿刺件3的第一排上,另外两个第二卡爪33对称分布在穿刺件3的第二排上,沿穿刺件3的长度方向,第一排的第二卡爪33的远端与第二排的第二卡爪33的近端之间间隔所需间距,穿刺件3穿刺在自体瓣叶上,间隔设置多排的第二卡爪33,以适应于不同厚度的自体瓣叶,当自体瓣叶的厚度较厚时,阻挡套34穿过靠近近端上的第一排的第二卡爪33,并钩在第二卡爪33上;当自体瓣叶的厚度薄时,阻挡套34依次穿过第一排第二卡爪33、第二排第二卡爪33,并钩在第二排的第二卡爪33上。当然也可以设置更多排的第二卡爪,以适用于更多不同厚度的自体瓣叶。
87.从而确保阻挡套34滑动到位后,对穿刺件3朝向近端滑动进行限位;也使得阻挡套
34不会从穿刺件3的近端上滑落下来。
88.作为变形,第二卡爪33还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六个,或者更多个,多个第二卡爪33可以均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或者,可以沿穿刺件3的长度方向呈多排分布,对阻挡套34形成多道阻挡作用。或者,第二卡爪33可以为一个。
89.对于第二卡爪33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第二卡爪33沿其远端朝向近端呈倒钩状或倒刺状。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第二卡爪33呈条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图形均可,只需第二卡爪33的近端固定在穿刺件3上,其远端悬空在穿刺件3的外,与阻挡套配合下,实现上述的阻挡作用即可。
90.对于第一卡爪312而言,每个穿刺件3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卡爪312,其中两个第一卡爪312均匀分布在穿刺件3的外周,以形成箭头型,增强第一卡爪312对第一外沿12的锁定力。作为变形,第一卡爪312还可以为多个,例如,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及更多个,多个第一卡爪312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以形成对第一外沿12更多的锁定点。第一卡爪31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条形,或者倒钩状或倒刺状,或者其他结构均可。
91.对于穿刺件3而言,如图11、图12及图13所示,穿刺件3包括由远端朝向近端依次设置的穿刺部31和固定部32,第一卡爪312、第二卡爪33、阻挡套34均设在穿刺部31上;推送管4可滑动地套在固定部32外;穿刺部31的近端与固定部32的远端可在锁定的第一状态切换至分离的第二状态。
92.在第一状态,穿刺部31的近端与固定部32的远端受限制力而锁定,固定部32受推动力的驱动,以带动穿刺部31朝向远端滑动,进而使第一卡爪312钩在第一外沿12上;推送管4可滑动到穿刺部31的外壁上,当推送管4从固定部32上滑动到穿刺部31上,以推动阻挡套34滑动,使阻挡套34越过第二卡爪33,被限制在第二卡爪33与瓣叶之间;在第二状态,限制力撤销,穿刺部31的近端与固定部32的远端分离,固定部32和推送管4均退出人体,固定部32的设置便于推送管4的滑动,及固定部32受力来驱动穿刺部31穿刺在瓣叶上。当然,在限制力撤销之前,推送管4朝向近端滑动,从穿刺部31滑动到固定部32,避开穿刺部31的近端与固定部32的远端。
93.优选地,沿推送管4的径向,穿刺部31的近端和固定部32的远端中,二者之一上设有卡槽3111,另一个上设有凸起3211;在第一状态,凸起3211和卡槽3111受限制力,而使凸起3211插接在卡槽3111内;在第二状态,凸起3211退出卡槽3111。
94.例如,穿刺部31的近端和固定部32的远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台311和第二凸台321;第一凸台311上设置卡槽3111,第二凸台321上设有凸起3211。由于穿刺部31和固定部32均采用医用的合金材料制成,当限制力撤销后,穿刺部31穿刺在瓣叶上,人体左心室肌肉收缩不断地产生冲击力,使得固定架1晃动,进而穿刺部31也晃动,凸起3211很容易从卡槽3111内退出。或者,通过对固定部32施加作用力,使得固定部32晃动,迫使凸起3211从卡槽3111内脱落。
95.进一步优选地,卡槽3111的近端槽壁与凸起3211的近端端面通过坡面3112配合,坡面3112由卡槽3111的槽底朝向槽口倾斜,且坡面3112的远端较其近端靠近卡槽3111的槽底,从而在限制力撤销后,凸起3211沿着坡面3112,更容易从卡槽3111内退出。
96.作为变形,第一凸台311上设有凸起3211,第二凸台321上设有卡槽3111。进一步地,还可以不设置第一凸台311和第二凸台321。
97.对于穿刺部31而言,如图13所示,穿刺部31的近端朝向其的中部的宽度逐渐减少,以形成第一段,上述的第二卡爪33设在第一段上,阻挡套34套在第一段上,第一段的宽度由近端朝向远端减少,便于阻挡套34在第一段上朝向远端滑动,减少阻挡套34的内壁与第一段外壁之间的摩擦力。
98.另外,上述的第一凸台311的远端的宽度大于阻挡套34近端的宽度,第一凸台311将对阻挡套34的近端起到阻挡作用,使阻挡套34保持在穿刺部31上。
99.在第一状态,穿刺部31的近端和固定部32的远端均位于推送管4内,且受推送管4的内壁所产生的限制力而锁定。即第一卡爪312钩在第一外沿12上时,当推送管4朝向远端滑动,推动阻挡套34朝向远端滑动,直至阻挡套34越过第二卡爪33抵接在瓣叶上,此过程中,穿刺部31的近端和固定部32的远端始终位于推送管4内,推送管4的内壁对穿刺部31的近端和固定部32的远端施加限制力,使二者上的凸起3211与卡槽3111保持卡接配合。
100.在第二状态,卡槽3111和凸起3211外露于推送管4外,撤销限制力。即当阻挡套34被推送到位后,推送管4朝向近端滑动,依次将穿刺部31的近端和固定部32的远端外露,撤销限制力,推送管4可以继续朝向近端滑动,减少对固定部32的限制,便于固定部32的远端或穿刺部进行晃动,使凸起3211与卡槽3111分离,从而简化锁定机构30的结构。
101.进一步优选地,推送管4的内部尺寸略大于上述的第一凸台311与第二凸台321配合后的外周尺寸,二者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在保证上述的限制力的同时,使推送管4可相对穿刺件3滑动。
102.最佳地,当推送管4产生限制力时,推送管4、固定部32及穿刺部31的近端的横截面形状均呈非圆型。例如,均呈方形、扁平状或者菱形,防止固定部32、穿刺部31在推送管4内转动,确保固定部32、穿刺部31仅可在推送管4内滑动。
103.作为穿刺部的变形实施方式,穿刺部的形状除了图13所述的形状外,还可以为如图17和图18所示的结构,穿刺部为直杆结构。
104.优选地,如图10所示,固定结构还包括外管6,外管6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腔61;外管6的外径小于第一外沿12的内径。
105.锁定机构30还包括导向管5,推送管4和穿刺件3均可滑动地设在导向管5内;导向管5具有收拢在安装腔61内的非自由状态,及受推送力的驱动而伸出外管6的自由状态;在自由状态,导向管5在自身记忆变形量下,其的远端相对于其的近端朝向外弯曲,以使导向管5内的穿刺件3的远端正对处于第一释放状态的第一外沿12。
106.导向管5采用记忆合金材料,例如,记忆合金材料为镍钛合金材料,或者其他的记忆合金材料,导向管5在不受外力时,导向管5保持图10中所示的弯曲状态。锁定机构30一一对应地设在安装腔61内,在非自由状态,导向管5位于安装腔61内,随着外管6的弯曲而弯曲,对应地,上述的推送管4和穿刺件3位于导向管5内,随着导向管5的弯曲进行适应性变形。推送管4和穿刺件3均采用医用的记忆合金变形材料。
107.此固定结构,当固定架1未释放之前,上述的导向管5、推送管4及穿刺件3均位于外管6的安装腔61内,处于非自由状态,由于外管6的外径小于第一外沿12的内径;当固定架1释放之后,需要采用两个锁定机构30分别穿刺在人体的两个瓣叶上,与固定架1的第一外沿12固定。此时,导向管5受驱动力从外管6的安装腔61内朝向远端滑动,导向管5位于外管6的远端外,导向管5切换至自由状态,其的远端相对于其的近端朝向外弯曲,以使导向管5内的
穿刺件3的远端正对处于第一释放状态的第一外沿12;之后,穿刺件3和推送管4受驱动力均朝远端滑动,穿刺件3和推送管4伸出导向管5的远端外,穿刺件3上的第一卡爪312锁定在第一外沿12上;推送管4推送阻挡套34朝向远端滑动,最后推送管4回撤到导向管5内,导向管5回撤到外管6的安装腔61内,最后外管6整体从人体内退出。
108.也即,多个锁定机构30一一对应地设在外管6的安装腔61内,只需外管6一次性经心尖将多个锁定机构30输送至二尖瓣处;外管6的外径小于第一外沿12的内径,使外管6在人体上穿刺的伤口小,为了防止导向管5从安装腔61伸出后,穿刺件3的第一卡爪312不能正对第一外沿12,从而导向管5采用弯曲管,确保在自由状态下,位于导向管5内的穿刺件3的第一卡爪312正对第一外沿12,使第一卡爪312锁定在第一外沿12上。
109.最佳地,锁定机构30为至少三个,安装腔61为至少三个,锁定机构30与安装腔61一一对应;且所有锁定机构30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通过设置多个锁定机构30,来分别穿刺在两个瓣叶上,将瓣叶与第一外沿12固定连接。
110.例如,锁定机构30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者更多个,每个瓣叶上至少穿刺一个锁定机构30,多个锁定机构30进一步地将瓣叶与固定架1连接,确保固定架1不会从瓣叶上脱落下来。
111.最佳地,如图10所示,外管6的中部设有输送通道62,所有安装腔61围绕在输送通道62的外周;固定架1可在第一收拢状态与第一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收拢状态,固定架1收拢在输送通道62内,第一支撑环11与第一外沿12沿外管6的轴向依次分布;在第一释放状态,外管6朝向近端滑动,以释放固定架1。
112.在第一收拢状态,固定架1受输送通道62的径向挤压力而径向收缩,收拢在外管6的输送通道62内;同时,锁定机构30也收拢在各自对应的外管6的安装腔61内,锁定机构30分布在固定架1的外周,则只需外管6经心尖进入左心室,就能一次性地地将锁定机构30和固定架1输送至二尖瓣处,简化固定结构;当外管6的远端输送至二尖瓣处的两个瓣叶之间,外管6朝向近端回撤,固定架1释放,第一支撑环11位于两个瓣叶之间,第一外沿12在左心房释放并抵接在瓣叶的远端上,此过程中导向管5始终位于左心室内,并且收拢在安装腔61内而处于非自由状态;之后,导向管5受推力的驱动,朝向远端滑动而伸出安装腔61外,切换至自由状态;随后,穿刺件3受推动力穿刺瓣叶、经第一网孔13进入到左心房内,之后穿刺件3朝向近端回拉,使第一卡爪312钩在第一外沿12的远端上;再之后,推送管4朝向远端移动,推送阻挡套34移动以越过第二卡爪33,而抵接在瓣叶上,阻挡套34的近端被第二卡爪33限位;其次,推送管4朝向近端后撤,解除对穿刺部31的近端和远端的限制力,凸起3211与卡槽3111脱离,使固定部32与穿刺部31分离,最后在外管6的整体回撤作用下,将上述的导向管5、推送管4一次性从人体内撤回。
113.对于固定架1的输送除了上述的外管6外,还可以其他现有的输送结构对固定架1进行输送,并驱动固定架1释放。
114.进一步优选地的上述方式,如图4、图5及图6所示,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网2,固定网2具有径向可变形的第二支撑环21及成型在第二支撑环21的远端上的第二外沿22;第二支撑环21伸入且紧密贴合在第一支撑环11内。
115.固定网2可在第二收拢状态与第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二收拢状态,固定网2径向收缩,第二支撑环21和第二外沿22沿其轴向依次分布;在第二释放状态,固定网2在自
身变形量下趋于保持径向撑开,第二外沿22分布在第二支撑环21的远端的外周,并抵接在第一外沿12上;第一外沿12上的第一网孔13的尺寸大于第二外沿22上的第二网孔23的尺寸。
116.在第二释放状态,第一卡爪312穿过第一网孔13、第二网孔23后,并钩住第二外沿22的远端一侧。
117.此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固定网2,固定网2的第二外沿22外边缘伸出第一外沿12的外边缘,第二外沿22伸出第一外沿12的部分增大与瓣叶的抵接面或层叠面,进一步地增大固定架1的支撑力。第二外沿22抵接在第一外沿12上,在锁定过程中,上述的第一卡爪312依次先穿过第一网孔13、第二网孔,第一网孔13的尺寸大于第一卡爪312的尺寸,供第一卡爪312穿过;当第一卡爪312穿过第二网孔23时,并钩在第二外沿22的远端一侧上,从而将固定网2、固定架1与瓣叶锁定。也即,通过设置固定网,第一卡爪通过固定网间接地与第一外沿连接。
118.在第一收拢状态和第二收拢状态,第二支撑环21的近端嵌装在第一支撑环11的远端内,且第一外沿12位于第二支撑环21的近端外;在第一释放和第二释放状态,第二外沿22抵接在第一外沿12上,第二支撑环21的近端仍然嵌装在第一支撑环11的远端内。
119.对于固定网2而言,优选地,固定网2包括呈层叠分布的至少两层网格层;相邻两层的网格层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固定连接。最佳地,多层网格层采用一体编织而成。
120.例如,固定网2是有镍钛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双层编织网,网孔密集,进一步地增大固定网2的支撑强度。当然,固定网2可以采用单层编织网,或者三层、四层或更多层的编织网,一体编织而成。
121.如图6所示,固定网2的第二外沿22呈d型,且适于贴合在二尖瓣的瓣叶的远端端面上的弧面,边缘为波浪型。第二支撑环21呈由远端朝向近端的内孔尺寸缩小的缩口形状,第二支撑环21的远端与第二外沿22的近端的第一圆弧过渡部,刚好契合二尖瓣自体瓣环形状,能够贴合在二尖瓣自体瓣环上。
122.同时,固定网2采用编织工艺,使固定网2自身比较柔软,在体内可以根据自体瓣环的形状变形,在二尖瓣的前叶位置处、后叶位置处,可以顺应其正常自体形态。
123.固定架1和固定网2释放后,优选地,在图6中,第二外沿22的左侧端抵接在二尖瓣的前叶位置的远端上,第二外沿22的后侧端抵接在二尖瓣的后叶位置的远端上。
124.类似于第二外沿22,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第一外沿12的俯视方向也呈d型,适于贴合在二尖瓣的瓣叶的远端端面上的弧面,其方向和固定网2的方向一致,在图3中,第一外沿12的左侧端对应前瓣叶方向,右侧端对应后瓣叶方向,第一外沿12上的第一网孔13较大,防止穿刺件3穿刺时戳到第一外沿12上,第一支撑环11呈直筒段,其的网孔较小,有利于防止周漏,能够使第一支撑环11的外壁面能够紧贴在两个瓣叶(前瓣叶和后瓣叶)相互面对的内壁上。对应地,第一支撑环11与第一外沿12之间的第二圆弧过渡部,同样适用于人体自体瓣环形状,适于贴合在瓣环上。
125.优选地,瓣膜固定架1和瓣膜支架7均为镍钛合金,镍钛合金具有超弹性及形状记忆效应,并且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植入类医疗器械常用材料。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医用的超弹性的形状记忆材料。
126.更佳优选地,第一外沿12和第一支撑环11上的第一网孔13呈菱形孔,当然也可以
为其他形状的孔,例如圆形孔、方形孔、三角形孔等。类似地,第二外沿22和第二支撑环21上的第二网孔23也呈菱形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
127.此实施方式的固定结构,锁定机构30的穿刺件3可以固定在瓣叶或瓣环上,不会损伤到乳头肌和腱索,在瓣膜置换过中,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鉴于二尖瓣瓣环呈d型,将固定架1的第一外沿12和固定网2的第二外沿22设计呈d型,第二支撑环21和第三支撑环设计为圆形,以保持有效瓣口的面积始终》3.2cm2;固定架1和锁定机构30均采用心尖方法植入人体,具有释放前完全可回收的性质;在瓣膜置换后,固定架1和固定网2的整体长度偏短,减少了对左室流出道的阻塞。
128.另外,如图14和图15所示,上述的固定架1的远端与固定网2缝合在一起,之后在固定架和固定网的内壁面、外壁面上整体包裹有第一密封膜81,起到密封作用。
129.此外,固定网2的远端上缝合有网布,主要是起到避免瓣周漏。对于网布的材质可以为pet材质,或者其他能够起到避免瓣周漏的材料均可。对应地,在锁定过程中,第一卡爪312从自体瓣膜的内侧穿入,依次穿过第一密封膜81、第一网孔13、第二网孔23、pet网布,其中pet网布为缝合于固定网上。因固定架1和固定网2均为镍钛合金材料,该材料为超弹性材料,是第一卡爪312穿越第一网孔13和第二网孔23时,第一网孔13和第二网孔23可自由变换网孔形态和尺寸,以供第一卡爪312穿过,待第一卡爪312穿越后恢复原始形态,此时回拉穿刺部31,即可将第一卡爪312通过倒钩或倒刺结构挂设于第二网孔23上,实现锁定状态。
130.另外,还可以是固定网2的第二网孔23的尺寸不变,当第一卡爪312穿过第二网孔23时,第一卡爪312受第二网孔23的挤压而收缩,以穿过第二网孔23,待穿过第二网孔后,第一卡爪312复位进而挂设在第二外沿上。对应地,当不设置上述的固定网2时,对应地,第一卡爪312穿过固定架1上的第一网孔13时,受第一网孔13的挤压而使第一卡爪312变形,使第一卡爪312穿过第一网孔13,之后第一卡爪312复位挂设在固定架1的第一网孔13的远端一侧上。
131.实施例2
1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
133.穿刺部31的近端与固定部32的远端上所受到的限制力,不是推送管4产生的,而是采用连接丝来产生。具体地,锁定机构30还包括连接丝,在第一状态,连接丝的远端伸入穿刺部31中,其近端伸出固定部32的近端外,凸起3211和卡槽3111受连接丝的限制力而保持卡接配合;在第二状态,连接丝的远端退出穿刺部31,撤销限制力。
134.此实施方式的固定结构,当第一卡爪312钩在第二外沿22或第一外沿上时,推送管4的内孔尺寸可以远大于穿刺部31的近端与固定部32的远端配合后的外周尺寸,推送管4朝向穿刺部31滑动,以推送阻挡套34越过第二卡爪33,并被第二卡爪33限制在第二卡爪33的远端外,此过程中,连接丝的远端始终保持在穿刺部31内,将穿刺部31与固定部32连接,对二者施加限制力,使凸起3211卡接在卡槽3111内;当需要固定部32与穿刺部31分离时,推送管4朝向近端滑动,滑动固定部32外将固定部32的远端外露,之后,对连接丝施加朝向近端的拉力,连接丝的远端从穿刺部31内退出,解除限制力,在固定架1的晃动下,穿刺部31与固定部32分离,也能够使穿刺部31与固定部32在第一状态朝向第二状态切换。
135.当然,作为变形,还可以同步采用上述的连接丝、推送管4对穿刺部31的近端与固
定部32的远端的连接产生限制力。
136.实施例3
13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瓣膜系统,包括
138.瓣膜支架7,呈径向可变形的环形;
139.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提供的任一项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
140.在第一释放状态,瓣膜支架7径向撑开,且嵌装在固定架1的第一支撑环11内。
141.此实施方式的瓣膜系统,瓣膜支架7上供人工瓣膜固定,人工瓣膜采用现有的人工瓣膜,由于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固定结构,使瓣膜置换后,人工瓣膜的固定结构不会从二尖瓣瓣叶上脱落,确保人工瓣膜的正常使用。
142.对于瓣膜支架7而言,优选地,如图16所示,瓣膜支架7在第一释放状态,瓣膜支架7的外径大于固定架1的第一支撑环11的内径,可以提供有效的径向支撑力,从而使瓣膜支架7能够紧密地嵌装在第一支撑环11内,不会从第一支撑环11内脱落,可以用于无钙化或者人工瓣环仅有无明显钙化的二尖瓣反流患者。
143.进一步优选地,瓣膜支架7的远端嵌装在固定架1的近端内,瓣膜支架7的近端伸出固定架1的近端外,则使瓣膜植入人体后,瓣膜的远端不会凸出于固定网2和瓣膜固定架1的远端位置,可以有效减少溶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144.更佳优选地,如图7、图8及图9所示,瓣膜支架7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爪71,第三卡爪71的近端固定在瓣膜支架7上,远端悬空在瓣膜支架7外;在第一释放状态,第三卡爪71钩在固定架1的近端的外壁上,在左心室收缩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防止人工瓣膜受血流冲击而移位,从第一支撑环11上滑落。
145.瓣膜支架7整体呈圆筒形,例如,第三卡爪71均匀分布在瓣膜支架7的外壁上,第三卡爪71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瓣膜支架7的远端上设有第二挂钩72,第二挂钩72与输送机构上的结构挂接配合,当输送机构将瓣膜支架7输送到位,瓣膜支架7释放后,输送机构与第二挂钩72分离,撤出人体外。
146.瓣膜支架7上设有多个第三网孔73,第三网孔73的形状不做限定,优选地,第三网孔采用菱形孔。可选地,瓣膜支架7的远端和近端上的第三网孔的尺寸小,中间的第三网孔的尺寸大。以一个大尺寸的第三网孔及近端、远端的两个小尺寸的第三网孔作为一个单元,整个瓣膜支架7由多个单独依次首尾相连而成。
147.在瓣膜置换手术中,固定架1、固定网2在二尖瓣处先释放,之后锁定机构30动作将固定网2、固定架1固定在人体瓣叶上,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外管6从人体内撤出;最后,瓣膜支架7采用单独的输送系统将瓣膜支架7经心尖输送至左心室,之后伸入第一支撑环11内,瓣膜支架7释放,使瓣膜支架7与第一支撑环11固定,之后再将瓣膜支架7上的输送结构退出人体,以完成瓣膜置换。瓣膜支架7的输送结构采用现有的输送结构即可。
14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其具有径向可变形的第一支撑环(11)及成型在所述第一支撑环(11)的远端上的第一外沿(12),所述第一外沿(12)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网孔(13);所述固定架(1)在自身变形量下趋于保持在径向撑开的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第一外沿(12)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环(11)的外周,所述第一支撑环(11)适于供瓣膜支架(7)安装;至少两个锁定机构(30),任一锁定机构(30)具有穿刺件(3)、第一卡爪(312)及阻挡件,所述第一卡爪的远端固定在所述穿刺件(3)上,其近端悬空在所述穿刺件(3)外,所述阻挡件设在所述穿刺件(3)上;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穿刺件(3)受推动力的驱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卡爪朝向远端滑动,所述第一卡爪(312)穿过所述第一网孔(13)并钩住第一外沿(12)的远端一侧,所述阻挡件分布在所述第一外沿(12)的近端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可滑动地套在所述穿刺件(3)外的阻挡套(34);所述锁定机构(30)还包括第二卡爪(33),其的近端固定在所述穿刺件(3)上,其的远端悬空在所述穿刺件(3)外;推送管(4),可滑动地套在所述穿刺件(3)外;所述第一卡爪(312)钩在所述第一外沿(12)上时,所述推送管(4)受驱动力而推动所述阻挡套(34)朝向远端移动,所述第二卡爪(33)受所述阻挡套(34)的挤压而径向收缩,以供所述阻挡套(34)越过所述第二卡爪(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套(34)沿其近端朝向远端呈扩口结构;所述第二卡爪(33)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卡爪(33)对称分布在所述穿刺件(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爪(33)为至少三个,所有所述第二卡爪(33)沿穿刺件(3)的长度方向呈至少两排分布;相邻两排所述第二卡爪(33)间隔所需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爪(33)沿其远端朝向近端呈倒钩状或倒刺状。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312)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卡爪(312)均匀分布在所述穿刺件(3)的外周。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件(3)包括由远端朝向近端依次设置的穿刺部(31)和固定部(32),所述第一卡爪(312)、第二卡爪(33)、阻挡套(34)均设在所述穿刺部(31)上;所述推送管(4)可滑动地套在所述固定部(32)外;所述穿刺部(31)的近端与所述固定部(32)的远端可在锁定的第一状态切换至分离的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所述穿刺部(31)的近端与所述固定部(32)的远端受限制力而锁定,所述固定部(32)受推动力的驱动,以带动所述穿刺部(31)朝向远端滑动,所述推送管(4)可滑动到所述穿刺部(31)的外壁上;在第二状态,所述限制力撤销,所述穿刺部(31)的近端与所述固定部(32)的远端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推送管(4)的径向,所述穿刺部(31)的近端和所述固定部(32)的远端中,二者之一上设有卡槽(3111),另一个上设有凸起(3211);在第一状态,所述凸起(3211)和所述卡槽(3111)受所述限制力,而使所述凸起(3211)插接在所述卡槽(3111)内;在第二状态,所述凸起(3211)退出所述卡槽(311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所述穿刺部(31)的近端和所述固定部(32)的远端均位于推送管(4)内,且受所述推送管(4)的内壁所产生的限制力而锁定;在第二状态,所述卡槽(3111)和凸起(3211)外露于所述推送管(4)外,撤销所述限制力;和/或所述锁定机构(30)还包括连接丝,在第一状态,所述连接丝的远端伸入所述穿刺部(31)中,其近端伸出所述固定部(32)的近端外,所述凸起(3211)和卡槽(3111)受所述连接丝的限制力而保持卡接配合;在第二状态,所述连接丝的远端退出所述穿刺部(31),撤销所述限制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推送管(4)产生所述限制力时,所述推送管(4)、固定部(32)及穿刺部(31)的近端的横截面形状均呈非圆型。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111)的近端槽壁与所述凸起(3211)的近端端面通过坡面(3112)配合,所述坡面(3112)由所述卡槽(3111)的槽底朝向槽口倾斜,且所述坡面(3112)的远端较其近端靠近所述卡槽(3111)的槽底。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31)的近端和固定部(32)的远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台(311)和第二凸台(321);所述第一凸台(311)和第二凸台(321)中的一个上设有所述卡槽(3111),另一个设所述凸起(3211)。13.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外管(6),所述外管(6)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腔(61);所述外管(6)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沿(12)的内径;所述锁定机构(30)还包括导向管(5),所述推送管(4)和所述穿刺件(3)均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导向管(5)内;所述导向管(5)具有收拢在所述安装腔(61)内的非自由状态,及受推送力的驱动而伸出所述外管(6)的自由状态;在自由状态,所述导向管(5)在自身记忆变形量下,其的远端相对于其的近端朝向外弯曲,以使所述导向管(5)内的穿刺件(3)的远端正对处于第一释放状态的所述第一外沿(12)。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30)为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腔(61)为至少两个,所述锁定机构(30)与所述安装腔(61)一一对应;且所有所述锁定机构(30)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6)的中部设有输送通道(62),所有所述安装腔(61)围绕在所述输送通道(62)的外周;所述固定架(1)可在第一收拢状态与所述第一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收拢状态,所述固定架(1)收拢在所述输送通道(62)内,所述固定部(32)与所述第一外沿(12)沿外管(6)的轴向依次分布;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外管(6)朝向近端滑动,以释放所述固定架(1)。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
构还包括固定网(2);所述固定网(2)具有径向可变形的第二支撑环(21)及成型在所述第二支撑环(21)的远端上的第二外沿(22);所述第二支撑环(21)伸入且紧密贴合在所述第一支撑环(11)内;所述固定网(2)可在第二收拢状态与第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二收拢状态,所述固定网(2)径向收缩,所述第二支撑环(21)和所述第二外沿(22)沿其轴向依次分布;在第二释放状态,所述固定网(2)在自身变形量下趋于保持径向撑开,所述第二外沿(22)分布在所述第二支撑环(21)的远端的外周,并抵接在所述第一外沿(12)上;所述第一网孔(13)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外沿(22)上的第二网孔(23)的尺寸;在第二释放状态,所述第一卡爪穿过所述第一网孔(13)、第二网孔(23),并钩住第二外沿(22)的远端一侧。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沿(12)和第二外沿(22)均呈d型;且所述第一外沿(12)和第二外沿(22)呈适于贴合在二尖瓣的瓣叶的远端端面上的弧面。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网(2)包括呈层叠分布的至少两层网格层;相邻两层的网格层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固定连接。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网(2)采用一体编织制成。20.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呈网格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环(11)和所述第一外沿(12)上均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网孔(13)。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孔(13)和/或所述固定网(2)上的第二网孔(23)呈菱形孔。22.一种瓣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瓣膜支架(7),呈径向可变形的环形;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瓣膜支架(7)径向撑开,且嵌装在所述固定架(1)的第一支撑环(11)内。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瓣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瓣膜支架(7)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架(1)的第一支撑环(11)的内径。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瓣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7)的远端嵌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环(11)的近端内,所述瓣膜支架(7)的近端伸出所述固定架(1)的近端外。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瓣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7)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爪(71),所述第三卡爪(71)的近端固定在所述瓣膜支架(7)上,远端悬空在所述瓣膜支架(7)外;在第一释放状态,所述第三卡爪(71)钩在所述固定架(1)的近端的外壁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瓣膜支架的固定结构及瓣膜系统,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架和锁定机构。固定架经心尖输送至二尖瓣处,穿在两个瓣叶之间,固定架在自身变形量下趋于保持在第一释放状态,第一支撑环和第一外沿径向撑开,第一支撑环适于供瓣膜支架安装;第一外沿抵接在两个瓣叶的远端端面上;每个锁定机构的穿刺件受推动力的驱动,以带动第一卡爪朝向远端滑动,第一卡爪穿过第一网孔,并钩住第一外沿的远端一侧,阻挡穿刺件朝向近端滑动;此时,阻挡件的远端抵接在瓣叶上,避免穿刺件朝向远端滑动,将固定架固定在瓣叶上,不会从人体瓣叶上脱落下来,确保人工瓣膜的正常工作。确保人工瓣膜的正常工作。确保人工瓣膜的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

陆树洋 陈晓 黄韬 张铭宇 刘冰冰 李阳 王雪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翰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5.26

技术公布日:

2022/11/29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2597-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30 02:08:27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