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4-03 09:01:02 0条评论

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滚筒冷渣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滚筒冷渣器是用于锅炉排渣系统冷却炉渣的辅机设备,其功能是将锅炉内燃烧后的炉渣进行冷却,这样可以进行再利用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其内部使用钢管及螺旋导渣叶片最终将炉渣进行冷却及输送,由于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进渣端为了保持筒体内的微负压,防止筒体密封漏灰,需要安装负压吸尘管道,吸出的热风温度在500℃—700℃之间,目前电厂通常将其送入除尘器后便截止,管道吸出的风中的温度大量的损失,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冷渣器、吸风管道、热能回收组件以及出风管道,所述冷渣器的出风口上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上连接有吸风管道,所述吸风管道的右端与热能回收组件连接,所述热能回收组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热能回收组件的右端连接有出风管道,所述热能回收组件包括热能回收外壳、上层贯穿给水管、下层贯穿回水管以及连接水管,所述热能回收外壳内部上端后侧安装有上层贯穿给水管,所述下层贯穿回水管安装在热能回收外壳下端前侧,所述上层贯穿给水管与下层贯穿回水管之间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连接水管,且所述连接水管与上层贯穿给水管、下层贯穿回水管连通。
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热能回收外壳左端下侧,排风口开设在所述热能回收外壳右端上侧,所述吸风管道的右端与进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管道的左端与排风口连接。
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贯穿给水管的左端穿过热能回收外壳,且置于热能回收外壳的外部,所述下层贯穿回水管的右端穿过热能回收外壳,且置于热能回收外壳的外部。
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贯穿给水管置于热能回收外壳外部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流量开关、压力开关一、压力表。
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层贯穿回水管置于热能回收外壳外部的部分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铂电阻、压力开关二以及安全阀。
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贯穿给水管是一种直径为57mm、厚度为4mm的碳钢管,所述下层贯穿回水管是一种直径为57mm、厚度为4mm的碳钢管,所述连接水管是一种
直径为57mm、厚度为4mm的碳钢管。
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冷渣器的渣箱至除尘器之间设置有热能回收组件,热能回收组件可以通过热交换吸收管道内热风的热量,并将回收到的热量通过水或其它介质输送至锅炉进行余热利用,在不影响现有设备运行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的热能回收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的热能回收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16.图中,1-冷渣器、2-吸风管道、3-热能回收组件、31-热能回收外壳、32-上层贯穿给水管、33-下层贯穿回水管、34-进水口、35-出水口、36-连接水管、4-出风管道、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冷渣器1、吸风管道2、热能回收组件3以及出风管道4,冷渣器1的出风口上连接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上连接有吸风管道2,吸风管道2的右端与热能回收组件3连接,热能回收组件3安装在底座5上,热能回收组件3的右端连接有出风管道4,热能回收组件3包括热能回收外壳31、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下层贯穿回水管33以及连接水管36,热能回收外壳31内部上端后侧安装有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下层贯穿回水管33安装在热能回收外壳31下端前侧,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与下层贯穿回水管33之间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连接水管36,且连接水管36与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下层贯穿回水管33连通。
19.进风口开设在热能回收外壳31左端下侧,排风口开设在热能回收外壳31右端上侧,吸风管道2的右端与进风口连接,出风管道4的左端与排风口连接,便于热气流通过吸风管道2、进风口进入到热能回收组件3内部进行换热,之后通过排风口、出风管道4排出。
20.上层贯穿给水管32的左端穿过热能回收外壳31,且置于热能回收外壳31的外部,下层贯穿回水管33的右端穿过热能回收外壳31,且置于热能回收外壳31的外部,便于冷水进入到热能回收组件3内进行换热,之后通过下层贯穿回水管33流出。
21.上层贯穿给水管32置于热能回收外壳31外部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口34,进水口34上设置有流量开关、压力开关一、压力表,流量开关用于断水报警,压力开关用于低压报警,压力表能够实时压力显示。
22.下层贯穿回水管33置于热能回收外壳31外部的部分设置有出水口35,出水口35上设置有铂电阻、压力开关二以及安全阀,铂电阻能够进行水温检测、压力开关二能够进行高压报警,安全阀能够进行超压泄放,从而实现安全稳定的热能回收作业。
23.上层贯穿给水管32是一种直径为57mm、厚度为4mm的碳钢管,下层贯穿回水管33是一种直径为57mm、厚度为4mm的碳钢管,连接水管36是一种直径为57mm、厚度为4mm的碳钢管,便于更好的吸收热能。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在进水口34上接入冷水管道,在出水管道上连接有出水管,并将出水管与锅炉或其它需要热水的锅炉部件连接,当负压热风通过吸风管道2进入到热能回收外壳31内部后,热风与流过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下层贯穿回水管33以及连接水管36的常温水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将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下层贯穿回水管33以及连接水管36内的水加热升温,热风进行完换热后,温度下降,沿出风口管道排出,且由于热能回收外壳31左端下侧开设有进风口,热能回收外壳31右端上侧开设排风口,使热风可以经过较长时间的热交换,达到更好的热交换效果,通过在冷渣器1的渣箱至除尘器之间设置有热能回收组件3,热能回收组件3可以通过热交换吸收管道内热风的热量,并将回收到的热量通过水或其它介质输送至锅炉进行余热利用,在不影响现有设备运行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节能减排。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冷渣器(1)、吸风管道(2)、热能回收组件(3)以及出风管道(4),所述冷渣器(1)的出风口上连接有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上连接有吸风管道(2),所述吸风管道(2)的右端与热能回收组件(3)连接,所述热能回收组件(3)安装在底座(5)上,所述热能回收组件(3)的右端连接有出风管道(4),所述热能回收组件(3)包括热能回收外壳(31)、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下层贯穿回水管(33)以及连接水管(36),所述热能回收外壳(31)内部上端后侧安装有上层贯穿给水管(32),所述下层贯穿回水管(33)安装在热能回收外壳(31)下端前侧,所述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与下层贯穿回水管(33)之间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连接水管(36),且所述连接水管(36)与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下层贯穿回水管(33)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外壳(31)左端下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热能回收外壳(31)右端上侧开设排风口,所述吸风管道(2)的右端与进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管道(4)的左端与排风口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贯穿给水管(32)的左端穿过热能回收外壳(31),且置于热能回收外壳(31)的外部,所述下层贯穿回水管(33)的右端穿过热能回收外壳(31),且置于热能回收外壳(31)的外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贯穿给水管(32)置于热能回收外壳(31)外部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口(34),所述进水口(34)上设置有流量开关、压力开关一、压力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贯穿回水管(33)置于热能回收外壳(31)外部的部分设置有出水口(35),所述出水口(35)上设置有铂电阻、压力开关二以及安全阀。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贯穿给水管(32)、下层贯穿回水管(33)以及连接水管(36)是一种直径为57mm、厚度为4mm的碳钢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渣器吸风管热能回收装置,所述冷渣器的出风口上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上连接有吸风管道,所述吸风管道的右端与热能回收组件连接,所述热能回收组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热能回收组件的右端连接有出风管道,所述热能回收组件包括热能回收外壳、上层贯穿给水管、下层贯穿回水管以及连接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冷渣器的渣箱至除尘器之间设置有热能回收组件,热能回收组件可以通过热交换吸收管道内热风的热量,并将回收到的热量通过水或其它介质输送至锅炉进行余热利用,在不影响现有设备运行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节能减排。减排。减排。


技术研发人员:

王振山 王晓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嘉能海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7

技术公布日:

2022/10/4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22195-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07 18:17:5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