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一」
为人处事很重要的一点是三思而后行,毕竟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世上没有后悔
药,当你发现自己做错时,已经太晚了,因为一切都成为了定局,无法挽回,举一
个例子:一个孩子十分爱发脾气,于是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敲一颗钉
子,一天下来,孩子看见他敲了许多钉子,心里很不好意思,父亲便让他如果一天
不发脾气,就拔一颗钉子,当钉子拔完时,孩子高兴极了,因为他学会了克制,可
是父亲却告诉他虽然钉子拔了,但却会留下一个个不能消除的洞。听了这个故事,
大家想必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一定要先往远想,这样避免对别人的伤害,
也减少自己将来的悔恨。在《论语》中我们学会了处世,但更多的是它教会了我们
怎样做人,做一个君子,做一个谦恭廉让,知耻铭志的社会有用之人。几千年来世
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因为,我们都坚
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说真的,我很欣赏
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因为在《论语心得》中,没有
寻章摘句,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从教条到教条、从书本到书本的搬家,一切都娓娓
道来,将孔子从圣人的高位复原到脚踏实地的师长,将圣贤经典点化为隽永心语,
不故作高深,不矫情卖弄。
工作中,我们是要有理想的。理想之道在于方向,人生之道,在于过程。而方
向与过程的关系就如同引线与风筝的关系。这个“过程”能走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
的理想之线到底有多长!这条线代表着内心的愿望,代表着心灵的指向,内心越淡
定,越从容,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雄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
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在工作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责任的坚
韧,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量材而衣,依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制
定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志向。这个志向可能很小,但一定要现实。鱼的志向永远不
会是能在天空飞翔,冰的志向也永远不会是变成火,在我们独处一处时,我们是否
想过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自己的行为是否超出了道德的底线?于丹的《论
语心得》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脚踏实地,什么是踏踏实实。《论语心得》像一把火炬
为我们苦苦追求的快乐人生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用心去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将自
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
喜欢于丹的《论语》心得,喜欢书中渗透出来的那种快乐的生存态度,于丹称
自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我们用最快捷的方式,把于丹解读的《论语》
据为己有,品味到一道精神的美餐,用孔圣人的话理解生活,用于丹的心得面对周
遭,学会快乐的人生态度,努力创造自己的快乐生活。《论语心得》像太阳每天从
东边升起、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样,穿越时空的尘埃,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
世界中,将经典转换成朴实、易懂的语言唤醒我们内在的心灵,找到一种平和却又
温馨的归宿地与栖息地。而我们也将在圣人的智慧照耀下学会怎样去工作、怎样去
生活,追求到我们所追求的快乐人生!!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二」
遍观《论语》最有名的,莫过一那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和
方法,时隔数千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其中重视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和
重视修身律己的观念,不论对学术界还是普通国人更要重视和提倡的,正所谓:玉
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记得,我是在初中学到这句话的,因为课本中那节《论语十则》。而其中的第
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由教科书的安排中,可见这句话的地位之一斑。
论语不是一部由单独一人完成的著作,而是由孔子他的弟子们合力编撰而成
的,所以,在《论语》中,不但有子曰,还有曾子曰,子夏曰,有子曰,等等。当
中,曾子曾经曰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
人谋划操办却不尽心尽力吗?同朋友交往却不讲诚信吗?对老师所传授的学业没有
好好温习吗?这就是著名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了。《周易》说:君子以反身修德。现在也常说,批判与自我
批判。自古以来,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由此可见曾子这句话的影响
力之深远了。是为金玉良言也。
上述两句,是我在《论语学而》中,最为喜爱的,故有感而发。当然,这不是
《论语学而》的精华的全部,也不是《论语》的全部精华,不可一概而论之。
已经读《论语》两三个星期了,仅仅读完《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也许
有人要问我,你为什么读的那么慢?给我两三个星期,我都可以读几百万字了!
对此,我也不想争辩什么,于《论语》而言,有人可以在一个星期里一口气读
完,也有人宣称一辈子都读不完,哪怕他已经读《论语》读到可以背了。为何差异
如此之大呢?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一下,那些把国学经典当快餐文学读的人了。
曾遇有朋友夸耀自己已读了《史记》《老子》《孟子》《孙子兵法》等等好几
本国学经典,自称通其关窍,不过数周。当时,我是甚羡慕的,甚崇拜的,如今回
看,不禁讶然,朋友何其才也,于数周间,通其关窍,吾不如也,恐周树人先生亦
不如也,真乃国之大才也!
其实写,读《论语学而》有感,这个题目我是十分羞愧的。在我这篇小文中,
切实的说,也就写了《论语学而》中的两句话,而举证参考了他人之作,取巧也,
自身感想又太贫乏,真才实学不多,甚至没有,亦谈了不少题外话,个中因果实是
力有不逮也,自身才疏智浅,不自量力矣!疑在有哗众取宠之嫌!似为满足虚荣
乎?当真愧不能当,但实在于《论语学而》有感,故作此文以记之,又无力于作题
目,只好姑且妄之。请读者姑且听之,万望见谅。
如有同道者,望能指点一二,吾当应了孔老夫子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三」
在《处世之道》中有这样一句“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对
于我们教师而言,能做到多听取师傅的意见,多用心观察身边有经验老师的言行,
多进行教学思考必定能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此谓“多思、多想、多听、
多看”。而对于“谨言与慎行”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与身边同事相处时做到“谨言”和“慎行”非常地重
要。俗话说“三思而后行”,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需要经过细致的考虑之后再去
实践,在整个团队中我更多地是需要学习、倾听前辈们的经验之谈,积极的做好自
己的工作,多干实事而不是夸夸其谈。融入团队,获得更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谨言、慎行”。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
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
考,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
即“谨言”。一个鼓励的眼、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都会带给学生
无限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
为此,我将把“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作为我为人、为师之
道,相信它能让我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增强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她指出在现
代社会中的为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仁”和“智”。我想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
倡“仁”与“智”,通俗的说就是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师要了解、
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体现在两个方
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关爱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
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体现民
主与平等。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孩子思考,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
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教师在课下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
点”,用心的去了解、爱护学生。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多和他们谈心,听取学生
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
系。我想了解和关爱学生将是做一名教师永恒不变主旋律,就看你是如何用心去做
课上和课下的“仁者”与“智者”。
应该说阅读本书自己的感触是比较深的,给我的启示也很多。我想一本好书需
反复研读,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精髓,有时间我将再次细心研读一番,希望与读
过此书的朋友们可以一起来品味。
《于丹谈论语心得》一书讲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
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虽然社会上褒贬不一,但批评大多是学术上
的,我觉得于丹说《论语》,给我很大启发。他围绕各样的心态问题,结合现实生
活讲了很多故事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使我受益菲
浅。
一、怎样面对遗憾
故事一:一个小女孩曾跟着妈妈去看牙医。妈妈应牙病引发心脏病,竟然死在
了牙科的手术椅上。这个阴影在她心中一直存在,她从来不敢去看牙医。后来她成
了球星,被牙病折磨得实在忍受不了,家人请来牙医。正当医生准备手术时,她却
死去了。
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震撼。我知道了无论是谁总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我们无
法改变事实,但我们可改变看待这些事实的态度。,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
缺憾与痛苦,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
地,愁肠百结或泪流满面,这样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更加重了你的痛苦,严重
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它的后果就如同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错过了太阳而哭
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然后面对痛苦要拿得起,放得下,靠你顽强的毅力
与坚强的心去自救,除了你自己,谁也救不了你!想到自己曾因为喉炎、声带小
结、声带息肉、咽炎而痛苦不堪,夜不能寐,结果不仅病情没好转,反而,加重,
长期耳鸣。
读了这本书,豁然开朗,今后我要
1、接受这个事实。
2、多喝水禁辛辣。
3、改善上课用具,少说话。
4、多学习,多动脑,提高自身竞争力。
5、每日中午休息,哪怕只15分钟。
6、多锻炼。
生活中要多运用90/10法则,即生活中遇到的事自己不能选择,但可以选择面
对它的态度。
故事二: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
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通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
台阶不服气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
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
千刀万剐才成佛。
我读后眼前一亮,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
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
力、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想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
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内心就会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你有你
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要想到舍得舍得,先舍才会得。
像这样富有这里的故事在于教授的<<论语>>心得里比比皆是。,于教授用起来
游刃有余。我们读了受益匪浅。只要我们以平常心善待周围的人或事,善待生活,
加强人格修养。这样可以找到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过上理想的幸福生活。
二、怎样交友
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
想的追求,来自于对未来的憧憬。也来自于同良师益友间的交流。人需要朋友。人
离不开朋友。
孔子曰:“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就是说为人要真诚,坦荡,刚正不
阿。有一种朗朗的人格,为人诚恳,诚实,还要见闻广博。我想这与其说是交友之
道,不如说是为人之道。只有做这样的自我才能交到这样的朋友,物以类聚,人以
群分。为人不正直,诚实,对别人无所帮助,只考虑自己,以自己中心要求别人的
甚多。给予别人的甚少,别人是不愿与你为伍的。更谈不上交到好的朋友。路遥知
马力,日久见人心。一时一事可以但决不会长久。要交上好的朋友还要有辨别能
力,所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否则也交不上好的朋友。
孔子曰“佚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便辟”之人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顺情说好话。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
有是非原则他们的原则就是讨你高兴以便获得个人私利。对有用之人百般逢迎,婢
颜谄媚,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久而久之使人飘飘然迷失自我。
“善柔”之人生活中更是屡见不鲜。当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
你、奉承你、赞同你、支持你,在背后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中伤,甚至咒骂。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是人别后是鬼。如果我们不加以警惕,有清醒的认识,前
车之鉴后车之覆,就容易被其迷惑利用,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那时悔之晚以。对
这种我们决不姑息迁就,应该揭开其伪善的面目使其昭示无处容身。
“变佞”之人言过其实,夸大其谈。巧舌如置却不学无术脯内空空。我们能做
到对其了解。敬而远之足以。
朋友是人生的财富。朋友不是为我所用,朋友更不是互相利用。朋友是什么?
我理解朋友就是:困难时能给你帮助,但不求回报。快乐能与你分享。痛苦时又能
与你分担;犹豫时能帮你选择。冲动时又能及时制止;得意时能给你忠告。失意却
不会背叛;朋友就是懦弱时能给你坚强,委屈时能给你安慰。苦闷时能为你排解。
寂寞时能听你倾诉,烦恼时能为你开导,迷惑时能为你指点,失误时又能直言规
劝。人生能有这样的朋友相知相识是一件幸事,会丰富你的人生,使你的人生更有
意义,使你得到一种心灵快乐。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还有很多很多,如: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
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
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
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
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
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每读一遍,就会有心的感悟,今后在与大家分享!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2:5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932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语心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语心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