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五七有什么讲究

更新时间:2025-04-06 17:45:20 阅读: 评论:0

寄宿生-预防校园欺凌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分户协议)

1山东省新泰丧葬风俗

曹平先告知您《新泰风俗——丧葬习俗》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区域农村的丧葬习俗可谓十分复杂,旧的礼仪和行拜

是相当于部分年轻人都不懂,就是有点年纪的,家中有故去老人和亲人也

得现学现卖。隔村三分俗,也就是说风俗不一样,这可能也与古时的齐鲁

礼仪之邦有关。旧时新泰丧葬有停灵,戴孝,泼汤,入殓,出殡,下葬,

圆坟,过一七,五七,百日,祭日等内容。

现在更重视,亲人去世,告知(请)家族人员前来帮忙,在去请执事客,

举重头,厨师人员,到齐后与家人商量和决定出丧日期,然后安排报丧人

员,安排赶集人员,租赁丧事用的炉子,凳子,茶壶茶碗,酒盅筷子,扎

蓬的架子,碟子(盘子),预计多少个席,在谁家坐席。安排买烟.白布.和

日常用品等。安排做衣服等。

出丧那天有治丧人员名单(都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做好)

总负责人员:

执事人员:

内柜人员:

外柜人员:

领升人员:

安客人员:

厨房人员:

刷碗人员:

摘菜人员:

领客人员:

举重人员:

茶炉人员:

汤酒人员:

堂职人员:(负责酒席桌)

茶屋人员:

茶桌人员:

供转人员:(端菜)

看车人员:

家族人员:

女帮忙人员:

主要工作:撕三升。

缝香帽子。

缝孝衣。

裱鞋。

撕包头。

缝罩衣。

给去世者按民间风俗准备办理带走的物品。

事先没有做好送老的衣服,组织人员做。

停灵:就是将去世的亲人停放在堂屋正中央(头朝南)

泼汤(攉汤):就是去世者儿女们和送丧的亲戚到土地庙攉汤。

行拜:出丧那天来的亲戚要去世者“行”(九个头)。这个行拜当中礼节很

讲究,是根据亲戚的远近而定“行”的礼节,有三升“行”,有承升(香帽

子)“行”,有孝衣“行”,有鞠躬“行”。

入殓:要给去世者镜面。

出殡:亲人将去世者哭送到车上,事先安排人员护送去世者到火葬场火化。

(来送丧的亲戚可以回去了)

下葬:就是火化后骨灰直接送到林上土葬。

晚上:帮忙人员坐席,家族人员伺候。(家族人员对明天圆坟和送进行安排)

圆坟:就是出殡的第二天,安排家族人员早上一早先到林上游坟,吃了早

饭后去世者的儿女们和家族人员到林上圆坟。吃了中午饭,安排家族人员

送去世者闺女(已出嫁)回婆家。

晚上承老:内外柜人员,举重头,执事客等重要人员在去世者家里坐席,

称为承老。

守期:从一七到四七都烧纸,五七那天到林上烧(提前安排扎札彩),

五期那天《一》亲戚《二》家族人员《三》帮忙人员到林上上坟,中

午坐席,并告知明天回敬。

五期的第二天回敬:就是去世者的儿子和家族人员分工去五期来上坟的亲

戚家里,称为回敬。

百日:就是去世者100天,到林上上坟。

祭日:就是去世者的周年到林上上坟。

曹平先告知您《新泰风俗——丧葬习俗》

字体:小中大|打印发表于:2008-5-2922:49作者:admin来源:新泰信息港

转载的

作者:曹平先

曹平先告知您《新泰风俗——丧葬习俗》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区域农村的丧葬习俗可谓十分复杂,旧的礼仪和行拜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都不懂,就是有

点年纪的,家中有故去老人和亲人也得现学现卖。隔村三分俗,也就是说风俗不一样,这可能也与古时的齐鲁

礼仪之邦有关。旧时新泰丧葬有停灵,戴孝,泼汤,入殓,出殡,下葬,圆坟,过一七,五七,百日,祭日等

内容。

现在更重视,亲人去世,告知(请)家族人员前来帮忙,在去请执事客,举重头,厨师人员,到齐后与家人

商量和决定出丧日期,然后安排报丧人员,安排赶集人员,租赁丧事用的炉子,凳子,茶壶茶碗,酒盅筷子,

扎蓬的架子,碟子(盘子),预计多少个席,在谁家坐席。安排买烟.白布.和日常用品等。安排做衣服等。

出丧那天有治丧人员名单(都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做好)

总负责人员:

执事人员:

内柜人员:

外柜人员:

领升人员:

安客人员:

厨房人员:

刷碗人员:

摘菜人员:

领客人员:

举重人员:

茶炉人员:

汤酒人员:

堂职人员:(负责酒席桌)

茶屋人员:

茶桌人员:

供转人员:(端菜)

看车人员:

家族人员:

女帮忙人员:

主要工作:撕三升。

缝香帽子。

缝孝衣。

裱鞋。

撕包头。

缝罩衣。

给去世者按民间风俗准备办理带走的物品。

事先没有做好送老的衣服,组织人员做。

停灵:就是将去世的亲人停放在堂屋正中央(头朝南)

泼汤(攉汤):就是去世者儿女们和送丧的亲戚到土地庙攉汤。

行拜:出丧那天来的亲戚要去世者“行”(九个头)。这个行拜当中礼节很讲究,是根据亲戚的远近而定“行”

的礼节,有三升“行”,有承升(香帽子)“行”,有孝衣“行”,有鞠躬“行”。

入殓:要给去世者镜面。

出殡:亲人将去世者哭送到车上,事先安排人员护送去世者到火葬场火化。(来送丧的亲戚可以回去了)

下葬:就是火化后骨灰直接送到林上土葬。

晚上:帮忙人员坐席,家族人员伺候。(家族人员对明天圆坟和送进行安排)

圆坟:就是出殡的第二天,安排家族人员早上一早先到林上游坟,吃了早饭后去世者的儿女们和家族人员到林

上圆坟。吃了中午饭,安排家族人员送去世者闺女(已出嫁)回婆家。

晚上承老:内外柜人员,举重头,执事客等重要人员在去世者家里坐席,称为承老。

守期:从一七到四七都烧纸,五七那天到林上烧(提前安排扎札彩),

五期那天《一》亲戚《二》家族人员《三》帮忙人员到林上上坟,中午坐席,并告知明天回敬。

五期的第二天回敬:就是去世者的儿子和家族人员分工去五期来上坟的亲戚家里,称为回敬。

百日:就是去世者100天,到林上上坟。

祭日:就是去世者的周年到林上上坟。

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admin(2008-5-2922:49:22)

丧葬礼仪详解

殡:殡、停丧的整个礼仪,叫做殡,如《礼记》:“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停丧的时间为单日子(三、五、七、九),现在多

数都是3天。

葬:处理的方式。“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

祭:扫墓、祭祀先人。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

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在整个殡葬过程中的所有礼仪,无外乎都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对逝者的尊敬,二是希望逝者能保佑生者。第一天

1.净身。人死后,家中要用白酒为他净身,从头擦到脚。

2.更衣。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衣着。年轻人,一般是运动服,休闲装。中年人,西服。四五十岁的人,着中山装。60岁以上

的老年人,穿传统的棉袍,戴帽子、穿寿鞋。

穿衣服,要从上往下穿。讲究有铺有盖,上面头枕,脚下有脚枕。枕头有两种,一种叫平安枕,一种叫莲花枕。年轻人,都

是平安枕。老年人,用莲花枕。

衣服要用布带系好,都系活扣。身上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

3.整容。将五官复位。

4.搬铺。过去,人死后家属会将门板卸下,用门板把人移到家里大厅的正中央,叫搬铺。寓意为去世的人,在家里最好的地

方,安定地去世。

5.灵车。殡仪馆的灵车到了,家人一起行三叩首,祝福去世的人一路走好。

6.灵堂。灵堂一般选择死者家中的客厅,这样方便前来的人拜祭。灵堂正中放遗像。事先准备好放大照片一张,购专用像框

一个。置黑绸带。

供桌上,五谷一碗(用五样谷类),香炉一个,白蜡烛、香若干,时鲜水果、糕点,旧式也供奉米饭一满碗,上插筷子一双,

供大馒头等。灵堂上讲究蜡烛不灭,香火不断。

7.家属着装。直系晚辈血亲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其他亲属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布。重孙子可以

系两块红布。其他来宾戴黑纱。

孝带七尺长,系的时候,男左女右。家中有一位老人在世时,孝带讲究一长一短。两位老人都去世,孝带要一边长。第二天

到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手续。第三天

1.撤灵。出殡前要撤灵堂,吹灯拔蜡烛。

2.出殡。出殡一般要赶早,清早出殡,中午前结束。

出殡前,将遗像放在头车前面,长子率众晚辈血亲跪于车前,三叩首,祝福去世的家人一路平安。然后长子将瓦盆举过头顶,

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两次。

车队的每辆车上都贴有标志。为死者年龄,如死者为90岁,加一天岁,一地岁。则车号为92。逝者为男性则贴在车的左后

侧,若为女性则贴在车的右后侧。

起灵,讲究慢和稳,让死人走得安稳。灵车起头后一般不停车。

3.入殡仪馆。领取尸体,办理火化手续。

在办火化手续之前,选好骨灰盒和一小型灵位牌。灵位牌可请工作人员代写。逝者为男的写先考,女的写先妣。

4.告别仪式。家属站到左侧,来宾站到右侧。瞻仰仪容时,晚辈行叩首礼,平辈行鞠躬礼。来宾行鞠躬礼。以往的时候,讲究男

的走方,女子走圆。仪式结束后,尸体火化。

5.祭奠仪式。将遗像和灵位牌供奉好,摆上五谷和水果、糕点。放鲜花、白酒、香烟等。长子先上香一炷,然后按辈分依次

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

葬礼结束,将白花、孝带除去。直系亲属改戴黑纱。直系血亲,最长的要戴七七四十九天。

6.领骨灰。在骨灰盒中,放硬币七枚,摆成北斗星状。然后选大块骨灰放入骨灰盒,最后一块应是头盖骨。在骨灰盒正面放

上死者照片一张。骨灰寄存,结束。7.丧宴。丧宴厅外备几盆清水、白酒和糖果,凡从殡仪馆回来的人在进入宴会厅前要先洗手,

用酒漱口或含一块糖。丧事用糖,是化凶为吉。

丧宴开始前,家属列队,殡仪员主持。主持宣布:家属对各位亲朋来参加葬礼表示感谢,给大家鞠躬,然后由家属代表讲话。

主要内容是感谢,略备薄酒,请大家享用。

丧宴上的菜,一般为单数。席间还要有一份白豆腐。丧宴进行中,主要晚辈血亲要到各桌敬酒。

•admin(2008-5-2922:49:39)

去同事家吊唁人家跪下给你磕头是为什么?我礼节的回应是什么?

那你再磕“孝子头”,

也就是答谢你前来掉念死者,

如果死者是你的长辈,

那么你应该用磕头回礼,

如果是平辈或者小辈,

那么你就用鞠躬回礼

•admin(2008-5-2922:49:57)

"孝子头"是对吊唁的人做吗?路上遇到的不用吧?自己亲戚还用吗?

旧社会办白事(丧事)充满了封建迷信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那些军阀、官僚、下野政客、富商巨贾以及士绅望族的家庭,为了显示声

望、地位、势力,在办白事的过程中极尽排场、铺张浪费之能事,从人死到安葬要经过许多复杂繁琐的迷信形式。

如今有些老年人还能记忆起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天津屈指可数的几次大出殡的情况。如民国总统黎元洪以及几个军阀、官僚乃至

褚玉璞时代天津李孝女殉亲的大出丧等,都是轰动津门的事情。其殡中的全副仪仗队伍(俗称“执事”)长达二三里地,而其中一档

一档的内容有如最热闹的“过会”。例如,大殡要“兴师动众”,在沿着出殡路线的马路两侧搭上看棚,有的动用军警沿途临时戒

严,还有更排场的在出殡前首先用“黄土铺道,净水泼街”。至于仪仗行列更是五花八门,以显其盛又示其威。棺罩未出前庭,而

前面的“三营白马”(出动马军一队百数十人,一律骑白马倒跨马枪,代表三营人马)已经在路上徐徐行进,以示“弹压”。街上万

头攒动,此刻却鸦雀无声。其后才是连续不断的各种行列,形成一条走不完的长龙。这些情况虽然也有零星的文字记载,但全部

的详细内容却鲜为人知。现将“办白事”的有关情况以及见闻分述在下面。

旧社会所谓“五行八作”是当时人民在社会上谋生的各种行业。它在群众生活上起着种种不同的服务作用,如果详细统计起来略

可分为三百多行。而在办白事这一方面就涉及了不少行业。如“杠房”,那时杠房在社会上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晚清干这一行

的必须有“龙票”(就是一种特殊的执照,那时有几个行业如钱庄、盐滩必须领到龙票才能营业),民国以后也必须具有官府发给的

“帖”,因此与一般小铺户不同。此外如棚铺、白货铺、扎彩作、油漆作、寿衣店、棺材铺、成衣行、马车行等等不一面足。有密

切关连的还有庵、观、寺、院等诵经的班子和乐队、吹鼓手,还有在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被临时凑起来的殡葬“执事”、“打小空的”,

乃至附属于杠房、白货铺的一些人,更有赁货铺、茶房等辅助性质的人员,这些都是“白事”不可缺少的相关行业。当然,包含

在这些行业中的手艺人各有专长,如雕刻、扎制、裱糊、造型、油漆彩画以及演奏器乐等等。

旧时办白事的整个内容并非能以三言两语说清,其中包含了许多从民俗史的文字材料中难以考证的习俗,那些繁琐的风俗习尚有

的有“出处”或寓义,有的则只是相沿成习地流传下来。而且随地区不同,习俗也有异。如天津和北京在办白事上就有出入,仅

天津在这一方面又分南礼、北礼之别,“大户”与“小康之家”也有区别。

准备工作就很麻烦,人一咽气(这里指的是丧家老人死亡,够得上大办白事的人而言)丧家马上找到近亲近友研究办理。所有一切准

备不外是花钱的路数,包括请、设、找。赁、订、购、制以及其他各项。现以其顺序来说:

1.请总管总管是为了筹备操持好这项丧事的人,他必须有办此种事的经验,并能与社会有关行业联系。还要配备几位副手听总

管(有的叫总理)的调遣,以有条不紊地挑起担子。丧家的白事能否办得顺当,与总管关系非常大。

2.设账房丧家一般是找亲友担当账房。他专管白事当中的各种开支,并设立账目,包括登记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

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等等,其后还要算清开销,付给劳务费。

3.找杠房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尸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寿字,架凳两个上面也有金花图案。

4.刻棺木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本宅早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后现由丧家到材铺看成棺或材料,选好原料运至家门口现

由材铺工人制作。寿材式样也有南北之分。旧社会的土葬仅在棺材这一项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钱。最讲究而贵重的(也是少见的)

为阴沉木,其次是金丝楠木、柏木,一般能说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圆,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

入殓,然后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后还要在棺头写字(白色扁字),棺后画莲花。

5.找棚铺白事搭棚分几种。有的只搭平棚,讲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带花活。有的搭暖棚,两面包细席,设天井子,吊蓝团

鹤天花板。大门口的棚要搭过街楼,起楼子及过脊,挂五彩网。院内棚安装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门带栏杆,月台(灵台)锦地锦

带栏杆,棚内宽敞亮堂,可挂祭幛、挽联及念经时的“水陆”。此外为招待吊唁亲友,在胡同开阔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价

颇贵。

6.租赁桌椅白事所用桌椅凳,并在灵桌上摆的五供盘、茶壶、茶碗等用具,要从白货铺租赁。

7.找茶房大办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们表面上是来侍奉客人,但实际是在丧家停灵的若干日子内,一遇唪经等举动就要起非

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须通晓丧事的程序及各种礼节,又要了解带孝的男性与死者的关系,在唪经、入殓、接三、送路、成

服、祭门、发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数。茶房头在这些活动中最应谨慎行事,每一个节骨眼儿上全要做到合乎礼节要

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几种亲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专门爱“挑刺”。过去有一大家办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礼

和成服的礼节中出现漏洞,结果姑奶奶打了茶房头一个耳光子1所以有些较有名声的茶房头轻易不敢应大户的活。不过他们却赚

钱不少,一场大白事下来,他们可分到千数元钱(几个茶房分),他们在每一种活动中都算钱,如送孝服算一份,念经行礼又一份,

祭门、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项活动就拿一份钱。

8.找白货铺即在白货铺租赁丧事过程中用的东西,如丧榜架,以及出殡时一切旗、锣、伞、扇、雪柳及各种出殡时仪仗用具、

用物。

9.请吹鼓手吹鼓手有两种,一种是吹奏“大乐”的班子,使用唢呐、长号、大鼓、大锣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

种是细乐班子,乐器有笙、管、笛、云锣等,俗称“十番乐”。

10.订扎彩即扎制纸人纸马等。有的扎制精细,高如真人,着丝、麻、绸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银山、树木,以及房屋、室内全堂

家具等等,都按需要的情况订作。

11.找裁衣店大家讲究在人还没死预先将孝服赶作好。孝服有区别,本宅应带孝的人孝衣下摆秃茬不收边,外姓亲戚孝服都收边。

另外本宅内的男女仆人都给孝衣一件,收边。所有孝服白事过后主家不收回。裁缝店是随来人通知马上现做。

12.订酒席丧家从大殓起就要预备待客饭食,由本宅厨师做,平日饭不成席,但最少要有八个菜。在最后的唪经、送路、发引的

三天中要摆桌待客,有的多至百十桌席,都是山珍海味的上等酒席,分大教、回教席面,也需备素席。这些都是预先在大饭庄请

师傅来本宅安灶现作。旧社会还有一些专白吃的人,即使和办红白事的主家不认识,他只要知道,就想方设法溜进去坐下来就吃。

大棚内招待的客人多,席面多,谁也不认识谁,因此此等人吃完抹抹嘴头就走,有的吃完了这轮吃那轮,这是常有的情况。

13.零星购置如小油灯、瓦盆(又叫丧盆,是棺材出堂时孝子摔的盒)、寿罐,用红头绳缠绕,送殡时由主妇抱在怀内;其次如白

骨头簪子、白头绳(系头用)等等,不一而足。

14.租白轿、租马车白轿是为孝妇出殡时乘坐,马车是为送殡的老幼妇女亲友所用。

寿衣

死者的寿衣颇为复杂。民国以来不管死者过去有无“功名”,一般大户人家都按“官服”穿戴(清王朝官服)。男性共穿七件:布质

单裤褂一身,绸质月色上有小圆寿字的棉袄裤一身,蓝色绸质寿字长袍一件,绣花平金花袍一件,天素色褂子一件。上衣都没有

领子,不钉扣绊,头上戴红缨子官帽,脚穿朝靴,内有棉袜子,戴朝珠。如过去有功名则更麻烦,武官则是武将穿戴。女性也是

七件,内穿布裤褂、棉裤袄、大棉袄、氅衣、裙子,外衣都是平金绣花,头戴凤冠,披霞帔,还要莲花坠一个、如意簪一支、九

连环一个、镶珍珠耳环一副,上述都是赤金的。其凤冠有用点翠珠花的,九连环有用檀香木制的。

珍珠有它的许多用场,如男女鞋尖上各钉一粒,在人口内含一粒,这种排场也不过是显示其阔绰,别无涵意。再就是所谓“铺金

盖银”。黄色绸子寿字棉褥子一件,白绸子寿字寝单一件,另备海褥海被各一件,都是红绿绸绣花平金,上绣海水江牙(涯),分七

云、九云,云越多价钱越贵。海被上边有一圆孔,可将死人脸部露出,上再敷陀罗被一件(用黄色绸子上印佛像及往生咒花纹等),

再就是头枕、脚枕,都用黄绸子作成,立体、浮贴莲花,并用各色绫子包镶在莲花瓣上。女姓寿衣则为汉装,也有的按清宫皇后

服饰扮装。

总之,关于寿衣及附属饰服尽极奢华之能事,不是一般平民百性所能负担的。

布置

1.室内布置人死之后各屋里所有镜子、悬挂的字画、箱柜上的铜活全用白单子蒙上或糊上,桌上摆的带有彩花的摆设都转向后

面,重孝子屋内的床单、门窗挂帘、椅套垫等全部换上白布的,但在孙媳室内要全换上“靠”色布的。

2.外厢布置所有各房门都用白纸封其中心,像贴春联一般。街门的门框、门心也封白纸。

通报。

1.报丧一切布置停当后,开始向亲友报丧。报丧帖是粉色纸条,以家中老仆人的名义出帖,其内容为:

家老爷(或老夫人、大老爷、大夫人)讳XXX于X年X月X日X时寿终正寝,订于X月X日X时大殓,特此奉闻。家人XXX叩

其帖去印刷局(或自己油印)赶印若干份,分送亲友(事先开出“溜子”,按姓名、住址送达),以此迎接吊唁之人。

2.立丧榜丧榜形似旧式大帽镜,上装一花牙于帽,高约5尺左右,宽3尺,中心用白纸写文,放在大门内。

3.挂佐钱纸黑漆木杆,头装白铜如意钩,挂上白纸一缕(上琢钱印),每串三条,角相连,下端剪成尖头形(男性)或凹形(女姓)。

按死者年岁而定条数。插在木座上,以男左女右置放大门过道。

4.立幡杆在大门外用三棵杉篙,上涂白粉,男左女右立好,杆顶装一纸糊的“童子骑仙鹤”。

还有一则是:如死者有父母均在世,不封门,不立幡杆,其灵床也不能停在过堂屋,要停在旁屋。

小殓及孝服

1.小碱小殓的程序大体都差不多。有些人家则在老人断气前开始为死者理发、刮脸、净身,女性要梳好头。之后先由孝子孝女

替老人穿小衣,外边各层寿衣则由忤作办。

2.领香人断气后,点燃一股香,由屋内送到大门外,扔在街上。同时烧纸人、纸马、纸轿,意思是叫死人骑马坐轿走。而由床

上移到吉祥板上时,也要请“阴阳生”看好方向,此曰“正寝”。寿衣穿好,在其袖内放烧饼一个,左右手各放一金银元宝。

灵前有小桌,上放香炉、烛扦、油灯、白蜡、供果。点上一支倒头香(烧两头),然后一张张地烧纸钱,未大殓不得供饭食,大殓后

烧纸才能卷起来烧。

3.“献孝”与“送孝”献孝是外姓人(亲戚)穿孝,是由孝子或孝妇带着仆人(或茶房)捧一木茶盘,上放孝服,走到人家面前先叩

头。茶房一举托盘,穿孝人接过,茶房帮助穿好。另外是向姑老爷或孙姑爷献孝服,

孝子比姑爷辈多大都得跪献,叩头(孝子孝妇见了亲友和吊唁的人行礼,都是双腿跪,其他穿孝的本宅男女行礼是单腿跪)。有句谚

语:“孝子头,满街流,见了谁都先叩头。”姑爷辈的人穿漂白布做的常服大褂,黑色线罗马褂,帽子上加一条漂白布箍,腰系漂

白腰带,孙姑爷则在背后加一红绒球。

送孝是给未过门的媳妇(XX孙媳)。由家人用托盘一个,上边放一块白布,用红绒线打上十字衬上红线托,送到女方,是一种象征

性的孝服。而女方由家人接受,挑开红线,拿去白布,接着放赏钱。如果这些女方在丧家出殡前送上挽帐等奠礼,则丧家要给女

方回送一桌上席。

4.丧家孝服分南礼北礼不外是粗白布孝袍,带扎肚子。有的在帽子两旁钉一老钱缀上麻,其他人戴直帽。入殓时孝子的麻要剪掉

一寸多长,名曰“请麻”,放在材内。再有用白布封鞋,后跟钉一块红布,其意是为

后辈人“留福”。

入殓前后

如果说上述各项不过都是一些旧社会常有封建余毒的排场,下面再揭露一下种种纯属迷信色彩的“过场”与举动。

1.转咒这个举动是死者停放妥当后,请来几个和尚在四周转行念经,以示超度亡魂。而和尚也会做生意,如有的庙专门派和尚

到处探听察看,只要看到哪一宅外立了幡杆,就抢着去转咒。这以后所有念经活动就得请他们庙的人了,真是在死人身上找财路。

2.迎材这个节目很简单,棺材入宅时,请一位“全人”老太太,拿着一升高粱和一条红布裤子,材到门口,将两物放入空棺内,

高喊“迎财”。同时孝妇们也哭喊“爹(妈)迎财呀!”

3.入碱所谓入殓先由阴阳生看好时辰,请来的吹鼓手先奏天津大乐。院内摆有旗、锣、伞、扇,一时锣声瘆人,由孝男抱尸头

部,孝女抱尸脚部,忤作用五尺长白布兜住中腰,放入棺内。用红包(毛头纸包大草纸)掖紧四周,放随葬晶。再用新棉花盖在脸的

四周,叫做“开脸”。再由忤作用银针蘸盆内清水,在脸上虚划一下,名曰“开光”。后用棉花蘸水擦一下嘴、脸。当时孝子、女

等都站在棺两旁看着。这时茶房宣布一切停当,请家属过目有无不妥之处,此时亦是向遗体告别。茶房喊:“还有哪位看看?”如

无人再看,由忤作放“子

盖”,漆封口,后将大盖浮盖。众人举哀大哭,此时将佐钱纸摘下,放入纸人或纸牛肚内烧掉。

入殓后就开始早晚在灵前供饭。天亮时烧鸡鸣纸,晚黑时烧黄昏纸各一次。在供饭时孝妇等均要哭一阵。在人死后将其所枕的枕

头先拆开一小口放在棺材下边,待出殡时将其内之物倒出烧掉,枕皮扔去,这叫“倒枕

头”。

4.烧包用白纸叠好剪成网状袋,其中装入金银纸锞子,口上插红纸石榴花一朵,每“七”(七天)烧一次,一“七”烧一个,二“七”

烧两个,以此类推,直到七“七”为止。

5.接三死后第二天晚上唪经(男用和尚,女用道士),到子夜(夜十二时)后“送三”。念经者穿上法衣,敲打法器,上门外(或前院)

的高台念经,将各样纸活在空地烧掉。与此同时在大门外台后放草席,所有孝子及家属、亲友等都面向西方跪在席上(此举是指死

人在望乡台上最后一次看望家中人)。念经的念到一个阶段,家人就大哭一场。接着是“放焰口”。和尚念“召请各路鬼魂”,当念

到死者名字,家人举衣。和尚大座扔小馒头,有的其中夹着铜钱。看热闹的小孩抢着捡。硬说是吃了不害怕,纯属迷信之谈。

6.唪经一般是棺灵在家中停放时间最少三到五“七”(期)(三十五天),最多七“七”,(四十九天)。并非天天念经,都是一“七”

一个经。除去在家请的经外,还有至亲“送经”。念一棚经的价钱也不一样,一般说一次要花200至300多元钱(民国时用银元)。

念经这个“节目”也很复杂。这一天庙里先派来送经箱的,事先布置,在棚内摆几张桌子,挂红缎绣花围,桌子放佛像镜框、香

炉、蜡扦、各种法器(乐器)。桌前附近挂红缎绣花“欢门”。棚内四壁挂十帧“水陆”,上画十殿阎君。在门外幡杆上挂一布幡。这

都是庙里的“排铺”应做的工作。开始是和尚便装(普通和尚服)

坐下念一通,和尚念的一般是金刚经(尼姑同),到下午“烧门子”时,排铺向和尚喊一声“师傅们搭衣”,他们穿上绣花道袍(俗称

法衣),披袈裟,吹打法器。

7.烧门纸将黄昏时,和尚在前,由茶房托一方盘,内放“疏”引路,后面是一些纸活,再后面是带孝的亲戚,最后是本宅人和

孝子。这些人排成一列,行经规定的道路,然后到一空地,茶房将托盘交给孝子,点着了“疏”,烧纸活。这些仪式完毕后,和尚

仍归本宅或暂回庙,晚上再来放焰口。

8.放焰口这个项目分两种,一是“接三”之后有一场普通形式的放焰口,另一种形式更为复杂,包括如下三点:①传灯:先在

灵台下到经台装两条连贯的铁丝,上安滑轮。灵前放一木仙鹤,其上有一童子拜佛木偶,童子手中托一木盘,可放三盏灯光。前

后用白绳拉动,灯光是用黄白色绵纸叠好、剪成菊花形、其中放灯芯(或小蜡烛)。北京办白事也有此习俗,即是在将死人放在吉祥

板时就开始“散灯花”,其意义不外是以此引路灯送魂放亮,和天津大同小异。灯花的数目和死人的岁数成正比,每个灯花在绳上

行走约二三分钟,速度不能快。孝子一直在灵前跪着,时间很长,有时得孝孙暂时代替。②渡桥。这是从灵前的绳上“跑幡”。③

十王座。就是先在院内用桌子搭一大经台,约四张桌子码起来拼凑成台,共四层,有四米来高。念经的和尚均着法衣。四层高处

正中坐着“大座”,手拿手铃,头戴五佛冠,两边的和尚各司吹打法器。如法鼓、钹、锣、磬、钟、木鱼、管、笙、笛等,而最下

层坐穿黄衣红袈裟的“长老”。孝子还要跪听念经。这都是“北派”的举动,其意义是超度。这其中茶房起着很大作用,他指导着

孝子在场内的各种活动。

9.家祭头道经后,正午家祭,孝子向灵前行三献礼。

10.开吊家祭后算是“礼成”,此时可以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友,门外有一组吹鼓手,一遇有客进门,他们就吹一阵,通知宅内。

灵台上两边跪着孝子,台中铺着红毡拜垫。客人一上台行礼,台下细乐班开始吹奏(来客有较客气的先将红毡掀起再行礼),台下有

家属专等谢客(单腿打扦),来客下台,旁边茶房打钟,细乐停止,由“知客”(招待员)献绢花一朵挂在胸前,陪引至客棚休息。

11.散帖帖为深灰色或土黄色的折卷,外页印“讣文”二字,内容文字为:不孝男XXX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

显考讳XXX(妣X母X氏)痛于X年X月X日X时寿终正寝,距生于X年X月X日XX岁,不孝男侍奉在侧,亲视含殓,即日遵

礼成服,哀此。讣

闻谨择于X月X日

禅经

接三

X月X日首七·经送库

X月X日辰刻发引

孤哀子泣血稽颡

(父死称孤子、母死称

哀子)

族繁不及备载

这就是送帖的整个内容,封建礼教的又一表现。

12.题主神主又称“灵书”,是写着死人姓名(有的带官衔)的木牌位。讲究的是用檀香木作的,带座、带木套。先是请书家名士写

神主,名曰题主。题写时孝子去孝服、换吉服(青布袍子马褂),跪在桌下的红毡上,写完后叩头送客,然后送上席一桌。

13.点主仅是在写完的神主上点一笔红点,就要大费周折。点主所请的人要请有功名的文官,称为“点主官”。被请者到丧宅时

前边鸣锣开道,着官便衣、坐八抬大轿,另有长随捧官服。到后在客厅更官衣,有“吉人”迎接,孝子穿“吉服”跪迎。在一桌

前落坐,两旁有“陪主”。待点主官用新毛笔蘸朱砂在神主的主字上添一红点(也有孝子刺破中指再加个血点的)。陪主二人一司蘸

红,一司执笔。此后丧家须送敬仪或席面。

出殓前后

1.送路整个程序进行到“设宴”、“送路”已接近出殡的前夕。设宴招待客人前面提过,不再赘述。送路,是在晚饭后,前导是

旗锣伞扇和死者官衔板,继之是吹鼓手、和尚或道士,由茶房(知客茶房)引导客人前行,后边是外姓亲属、本族直系亲属顺序,最

后是孝子由两名茶房架着,手托纸制牌位,走到空旷地方焚烧,和尚吹打一通,完毕后孝子叩头谢客,客散。执事等人返宅吹打

到深夜为止,这叫“坐棚”。

2.伴宿送路归来,凡是近亲友都可在丧家住宿。待到子时辞灵,亲属家人按顺序向灵位行礼,奏细乐,名曰“辞灵”。礼毕还要

“扫材土”,此土放在重孝子床褥下。接着是“嵌棺”,即将棺材嵌起一角,下垫一枚铜钱,举哀,棺上寿钉挂一串五彩绸线。

3.捡罐辞灵的后一项是捡罐。将预备好的寿罐内装五种杂粮,再由孝子等将死者生前爱吃的菜捡点入罐。筷子由茶房拿着,并

放一苹果堵口。红布盖面再用红绒线缠绕成网络,放棺头上。这都由茶房操作,待发引时由“全人”将罐放在儿媳妇怀中抱着,

坐轿或车送葬。

4.发引就是出殡。早饭后发引,所来客人吃一顿上席,饭后等着送殡。丧家重孝子都站着吃,表示寝食不安,哀伤已极。

5.参灵所请的和尚、道士、尼姑、喇嘛、乐队、吹鼓手都一班一班地到灵台前吹奏一遍,名为参灵,其后开始出殡。

6.丧家发引准备由“全人”准备点蜡压炕(用磁瓶放一苹果)。不到回灵时不得坐炕上。发给本族送殡人两个小馒头,揣入怀内,

要准备扶孝妇的人,棺出堂,孝妇哭喊留财,其手不准碰门框。

7.祭门棺将出门,由茶房将大门关闭,贴白纸两条,此时由“祭门官”(需请有声望的武职官员)向着外边大门行礼。礼毕转头离

去,不进内宅,茶房揭纸开门,事后丧家送祭门官一笔厚礼。

祭门后,门外所排列的出殡仪仗队都要按行列顺序经过丧家门前出发,因此大殡中的这些队伍往往排满几条街道。

8.纸活种类出殡是另一套纸活,最前面是开路鬼、大头鬼。纸制的行列有:卧室全部“家具”,床帐被褥都是真的,还有陈设、

古玩,其后是真服装的“男女仆人”、“丫环”、“小童”等,最少是8个,纸人前胸贴上名字,并将其耳、目、口、鼻扎个眼(以示

能听看、言)。它们手中都捧着一样东西,如脸盆、梳头匣、水烟袋、痰盂、糕点、鱼肉蔬菜等。有的纸糊马车、汽车,四轮可活

动,由人推行。

9.上杠发引前一天就在门前空地摆好大杠,名曰“亮杠”。起棺时移到大杠。其时对面搭一高台,和尚手持引魂幡念一阵。孝子

跪杠前,这时杠工的指挥打“响尺”,说一声“请盆!”孝子用力摔盆,大哭一阵,同时放炮三响。茶房接过引魂幡给孝子杠着,另

一手拿“哭丧棒”,开始出街上路。另有专人“撤纸钱”,最好的手艺是一撮纸钱向上一扔后,又高、又撒成满天星,一个个徐落。

出殡

1.仪仗队的阵容和排列顺序按大殡而言,它的顺序是:开路鬼,左右各一大头鬼,铭旌(约4米来高,形如亭子,中挂红绸子,

其上钉死者官衔),其后是一对大锣,一班吹鼓手(均着号衣),几对官衔牌,一堂红彩谱,一顶返魂轿(绿呢黑顶),再就是几个“大

座”,包括灯亭、炉亭、花亭、香亭、影亭(此亭内放遗像及神主),每个大座前有一堂与亭绣片相同颜色的八顶绣花大伞,八挂香

谱。然后是僧、道、尼等。大座是由16人一班抬着,两班人倒,每人发新毛巾一条,打执事的孩子带刘海箍,发新鞋一双。接

着是花圈、挽联、匾额、送殡的亲友、客人、纸活、带孝的亲、族、雪柳、孝子(有用孝幔遮住的)。

2.棺杠棺杠的情况不一样,视其家势、地位、经济力量而定抬杠的人数。最小的16杠(人)、24杠,稍阔的是32杠,最富或有

爵位的有48杠,乃至64杠(两班就是108人),都有双叫响(头儿)打响尺,指挥换肩、停止、前进、换班等动作。此人在行进当中

还有一套“行话”以示众人。杠夫穿绿驾衣,黑红平毡帽上插一鸡翎,米黄套裤。

大杠前是一顶大红绣花伞,半副鸾驾(包括木制金瓜、钺斧、朝天凳等)。杠后又是半副鸾驾。最后是丧家内眷所乘的白轿、马车。

整个队伍行进较慢,有时大座还要“路落”,某一大座压住阵角,待前边执事走远,抬起大座在这段一两丈远的路上跑步前进,头

儿口喊“落……”,跑起来讲究步子齐,亭子不歪不掂,很是壮观。

3.茶桌在出殡经过的路线当中,由总管派人与商号联系,在其门口设茶桌,为队伍供应茶水。另有茶房给孝子、内眷等送茶水。

4.路祭这是由亲友送的一个起脊穿堂路祭棚,行列停棚前,将遗像供桌上,并摆祭席一座。孝子在棚内跪陪行礼,众送殡者顺

序拜礼。后回到队伍继续前进,再有“祭棚”同上。

5.留灵谢客送殡客人可以在留灵谢客之际离去。全程中可停几次。

回灵以后

1.大回灵殡到留灵谢客,几乎是全部过程已到尾声。

到了坟地,早巳打好穴,棺木卸下,下穴。埋葬后,还有回灵。铭旌、纸活、雪柳等随大杠下地后,其余执事都要回到丧家门前

才能散去。神主、遗像由死者的小儿子或孙子请下来,托着安放在住宅内。

2.迈火大门内放一火盆,由一“全人”拿着冰糖,凡回来的人进门必须迈过火盆,“全人”发给一块糖果。

3.安灵丧家在棺木出堂后,在原住室备好白围桌以供神主、挂遗像、点烛上香,奏细乐,孝子们叩头行礼安灵。

4.圆坟葬后3天上午,由孝子、孝女率领家中主要成员带香蜡纸锞到坟地圆坟,祭奠。请一位穿红衣的小姑娘绕坟走三圈,名

曰“开财门”。回来后孝子们脱孝服,每人取一个红糖馅的热馒头,名曰“冷手抓热馒

头”。

至此,全部白事程序就算终结。

•admin(2008-5-2922:50:07)

传统礼节

1·“孝子头”含义,一谢“先人”养育之恩,二替“先人”赎罪,三迎接、答谢吊唁者。

2·“回应礼”,客人对孝子“迎接或答谢”的叩头,需要回一拱手礼,平辈或晚辈回一拱手礼同时伸手表示搀扶。

•admin(2008-5-2922:50:19)

古代农村死人出殡时用来抬灵柩的木棍叫什么?

龙杠,过去不能加“龙”!叫:"杠"!

这个叫棺杠,是很有点历史渊源的。

上杠发引前一天就在门前空地摆好大杠,名曰“亮杠”。起棺时移到大杠。其时对面搭一高台,和尚手持引魂幡念一阵。孝子跪

杠前,这时杠工的指挥打“响尺”,说一声“请盆!”孝子用力摔盆,大哭一阵,同时放炮三响。茶房接过引魂幡给孝子杠着,另一

手拿“哭丧棒”,开始出街上路。另有专人“撤纸钱”,最好的手艺是一撮纸钱向上一扔后,又高、又撒成满天星,一个个徐落。

棺杠棺杠的情况不一样,视其家势、地位、经济力量而定抬杠的人数。最小的16杠(人)、24杠,稍阔的是32杠,最富或有爵位

的有48杠,乃至64杠(两班就是108人),都有双叫响(头儿)打响尺,指挥换肩、停止、前进、换班等动作。此人在行进当中还有

一套“行话”以示众人。杠夫穿绿驾衣,黑红平毡帽上插一鸡翎,米黄套裤。

大杠前是一顶大红绣花伞,半副鸾驾(包括木制金瓜、钺斧、朝天凳等)。杠后又是半副鸾驾。最后是丧家内眷所乘的白轿、马车。

整个队伍行进较慢,有时大座还要“路落”,某一大座压住阵角,待前边执事走远,抬起大座在这段一两丈远的路上跑步前进,头

儿口喊“落……”,跑起来讲究步子齐,亭子不歪不掂,很是壮观。

1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曹平先---[[我的父亲]]

农历2006年6月13日23点38分.

是家人和亲戚由着急转为悲哀的时刻.

吾父在家人和亲人的精心照顾下.

没有怨恨.

没有忧愁.

自然祥和地合上了眼睛.

这一刻是我终身难忘的时刻.

伴随我度过我的后半生.

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35回复此发言

2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曹平先---[[我的父亲]]

吾父撒手离去.

带着遗憾和微笑.

遗憾没有五世同堂.

微笑儿女成家立业,子女满堂.

慈祥的笑容.

慈善的心.

赢得人们的尊敬.

赢得亲人的怀念.

父亲一生的为人处事.

是后代的典范.

继承发扬.

我的父亲------放心吧!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36回复此发言

3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曹平先---[[我的父亲]]

吾父:

姓:曹,名:尚福.

生于1927年9月5日,去世2006年6月13日,享年80岁.

吾父一生是先苦后甜的一生.

<1>.八岁丧父,跟随母亲在集市上烧茶炉子来维持生活.

<2>.父亲姊妹六个,(三男三女),大哥13岁去世,二哥夭折.

<3>.父亲的大姐:曹尚香,嫁于新泰市东都镇东桥村.

父亲的二妹:曹尚芳,嫁于新泰市汶南镇东南晨村上庄子,

现在湖北省黄石市.

父亲的三妹:曹尚芬,嫁于新泰市东都镇东桥村.

<4>.父亲的二妹:年幼时就去婆家.

父亲的三妹:年幼时在大姐家.

父亲年轻时,在大姐家干活.

<5>.父亲近30岁结婚,有六个子女(两男四女).

两子:平先.新先.

四女:军先.爱先.春先.红先.

两子四女均成家立业,子女满堂.生活美满.

<6>.父亲是一个孝子,对母亲尽到孝心,

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

尽最大努力实现老人的愿望.

<7>.土改前,房屋两间,土地一市亩,土地改革时定为贫农成份.

生活主要是靠在集市上烧茶炉子来维持.

<8>.土改后,房屋两间,土地五市亩,主要靠种地和推小车来维持生活.

后来,第一批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务农维生.

<9>.生产队期间,由于家中人口多,劳动力少,生活虽有改善提高,

相比之下,属于下游生活水准.

<10>.1977年家庭有了明显的改变,因长子平先服役,军属照顾,

优待劳动日380余个,生活相等于一般生活水平.

<11>.三中全会以来,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在吃.穿.住方面不愁不忧.

<12>.父亲一生不忘本,以农为本,活到老干到老.

为家庭的富裕付出了心血.

<13>.父亲一生为人正直,忠厚诚信,胸怀开阔,与人结识,

让人怀念.想念和尊敬.

<14>.父亲一生不忘亲戚,吾父在病重期间,亲戚来探望3--4次.

证明亲戚关系密切.

<15>.父亲一生不忘乡亲们,吾父在病重期间,百余户数百人次

来探望,这种威望为数不多.

<16>.父亲一生宽容,善解人意,虽没有文化,对儿女的教育条条有序,

言教身教,对子女为人处事影响很大.

<17>.父亲从1958年结交的孔.陈两位朋友近50年来没有断交,儿女

交往更密切.

<18>.父亲一生不计较得失,认吃亏不沾光,没有拐弯抹角的想沾别人

的便宜动机,深受人们的尊敬.

<19>.父亲一生对隔代人(孙子.孙女.外甥.外甥女)疼爱有加,

赶集总是要买各式各样的水果回来准备着,但对

他们的管教也是很严的.

<20>.父亲的晚年和生活的水准,在同龄人中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起码不为吃穿住和花钱上操心.

<21>.父亲在治理家庭和睦是很有办法的,起码儿女.儿媳.女婿.

都很尊敬他.有事无事聚在一起吃大团圆饭.

<22>.父亲生日那天,亲戚,儿女,家族人,本村的远亲和世交邻居

都来祝贺,到齐了近百人,也是为数不多的家庭.

<23>.父亲一生乐于帮助人,特别是本家族和邻居有难事,都会主动

去帮忙,有白事晚上主动去陪着守灵.

<24>.父亲一生喜欢人多热闹,天天人来人往,有来借东西的

(农村用的家什),有来抽烟喝水的,有来送菜的,

别人家来了客人走后有来送好吃的,天气不好和

农闲的时候来家里打扑克的.

<25>.父亲一生喜欢将民间常用的偏方草药挖回家晒起来储存,

别人来找都是无偿拿去.

<26>.父亲对儿女教导以孝为先,目前四个女儿对公婆的孝敬,

在亲戚和本村能站住脚的,不会叫别人指桑骂槐的.

亲戚都很满意的.

父亲优点会一代一代继承下去的.

我的父亲---安息吧!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38回复此发言

4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曹平先---[[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刘君亮.尹贻新.李立东.孟兆友.孙德海.姜永正.

亓建方.李元新.陈国行.郭继东.陈兆润.吕荣新.

曹立仁.徐振祥.张祥生.牛强.封保安.王峰.

滕红云.于华.曹西军.杨俊华.王敬.单芝龙.

刘守堂.柏士国.安连刚.王洪军.万惠发.孔庆峰.

逯焕喜.李鸣.时贞国.王延廷.陈伟.赵德建.

陈波.王洪伟.展庆亮.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39回复此发言

5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曹平先---[[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张荣义.杨波.臧丙进.邢伟.许贞建.

孙军.刘瑞.曲文.牛庆彬.刘彬.

李玉生.安源.殷西坤.翟西国.牛宝玲.

李成芳.刘善礼.刘青山.马刚.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39回复此发言

6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曹平先---[[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吴宇.田庆莲.陈军.陈传军.

牛玉平.张旭光.刘常胜.王平.

王成静.王强.刘立春.付强.

李健.陈富文.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40回复此发言

7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曹平先---[[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王东三.王光让.王乐军.王安国.王作明.

安兆印.刘斌.陈范胜.陈绪厚.陈传奎.

陈守山.李长征.李炳才.李卫东.张宏山.

张元利.张玉良.刘守合.郭成伟.侯胜明.

姚运发.高飞.秦玉昌.崔淑廷.韩尚奎.

褚万新.阚洪胜.谭西永.滕洪新.付佃普.

陈传坤.周元德.王振路.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40回复此发言

8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公方义。公方礼。公方友。公茂堂。公茂生。

公茂祯。公茂良。公茂彬。公茂祥。公茂林。

公培波。房亮田。房光柱。房德田。曹丙西。

曹丙禄。曹守仁。曹丙俊。李作友。曹丙干。

曹学法。曹丙鲁。曹守先。曹学忠。曹丙岳。

曹学常。曹丙廷。曹丙新。曹丙聚。曹丙祥。

曹岱仁。曹丙赐。曹丙温。曹丙广。曹丙君。

曹明先。曹丙亨。曹堂仁。曹禄仁。曹丙强。

曹丙浩。曹丙池。曹庆仁。曹丙琳。曹永先。

房光彬。钟成英。曹丙论。房光新。张成山。

曹学梅。田增吉。曹学军。王西仁。曹学地。

曹丙连。曹学友。李宗瑶。李宗启。田陆吉。

曹尚岭。徐勤忠。曹学连。曹怀仁。曹丙步。

曹学辰。徐勤才。曹丙华。曹苍先。曹干先。

曹学现。曹金先。曹银先。曹学启。曹学生。

曹亮先。田根吉。曹丙乾。曹丙汉。曹丙训。

曹丙文。梁培廷。梁培德。曹丙忠。李德文。

曹丙亮。曹丙顺。曹学保。曹丙永。房存田。

房明田。房光训。田纯吉。房光春。梁茂林。

梁茂川。曹丙奎。曹丙琛。曹丙杰。曹学平(4组)

田顺吉。曹君先。曹学芹。徐勤富。曹丙玉。

曹成法。田伍吉。曹举先。曹学明。曹学平(六组)。

曹学坤。曹丙富。曹耐先。曹振先。田圣吉。

曹友先。曹丙营。曹丙振。曹丙启。房光法。

房光廷。曹学恭。房友田。曹丙坤。曹学山(后街)。

房光安。房光君。房柱田。房玉田。曹丙利(七组)。

曹学营。曹东仁。曹丙太。曹学朋。房光富。

房光禄。田西山。房光伦。房光让。房岱田。

曹丙贵。朱祥宝。曹丙举。曹丙武。曹丙来。

曹柱先。徐勤成。田利吉。曹学用。曹孝先。

朱树全。曹丙波。曹丙超。房光仁。曹丙凯。

曹学堂。曹丙涛。曹学伦。曹学庆。曹学山(六组)。

房光庆。房光金。曹学善。房光凯。房光里。

曹学东。房光洋。梁茂和。曹鸿仁。

公茂恒。王西坤。徐勤文。公茂和(学进亲家)。

曹学举。曹顿先。田春吉。崔全海。魏家明。

魏家成。田连吉。公茂皆。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45回复此发言

9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曹荣先。曹学进。曹学和。曹学全。曹学成。

曹学新。曹学存。曹学文。曹学伍。曹学陆。

曹学洋。曹学玺。曹学海。曹学传。

尹成学(学进三姐夫,太平庄)。

韩合君(学进大姐夫,韩家庄)。

付佃武(学进妹夫,石善子)。

王光平(学海大姐,中南晨)。

张化通(学玺姐姐,太平庄)。

张化忠(学海二姐,太平庄)。

英敏成(学传三姐,英家庄)。

夏永新(学海妹妹,太平庄)。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46回复此发言

10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东南晨(上庄子)

我的大妹家,妹夫成斯来。

成新俊。成斯富。成斯强。成斯海。王光金。

成云来。成云国。成云和。成云田。成云海。

成斯礼。成信华。王德贤。滕仕春。滕仕功。

滕仕祥。滕仕孝。滕仕清。滕信才。滕信明。

滕信富。滕信平。滕信芝。滕信军。滕信臣。

滕信义。滕信山。滕信波。滕仕柱。滕仕贤。

王光华。王德军。王德国。张玉亮。滕信国。

滕信田。滕信春。滕信明。滕仕亮。张灿富。

滕信喜。滕信宝。成斯安。成斯国。滕义东。

滕信合。滕信奎。滕信玉。滕信华。滕信柱。

滕信利。滕信学。滕义柱。高化国。高贤红。

高贤才。张玉明。张玉军。成云亮。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46回复此发言

12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北鲍

我的二妹家,妹夫朱志忠。

妹夫的父亲朱英先。

朱英会。朱英奎。朱志山。朱志岭。朱志文。

朱志永。朱树珂。朱树苍。朱树刚。朱家生。

朱家武。朱家合。朱家友。朱家永。朱同珂。

朱玉珂。朱金修。朱风传。朱安修。李志海。

朱风和。朱同春。房田春。朱风宝。朱风国。

朱家孝。朱风华。朱仁存。朱士军。刘树新(沈家庄)。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49回复此发言

13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富农庄(向阳村)

我的三妹家,妹夫朱明田。

妹夫的父亲朱清芝。

朱明新。朱明东。朱清峰。朱振华。朱明敬。

朱清兰。朱清堂。朱王氏。朱明先。朱明仓。

朱明和。朱明银。朱明根。曹传仁。朱清忠。

朱玉波。朱清科。朱清西。朱明全。朱玉廷。

曹来仁。曹更仁。朱明刚。朱明礼。朱明山。

朱明连。朱清美。朱清安。曹爱仁。朱明海。

朱明廷。朱明起。朱明国。朱明福。张富生。

曹军仁。朱玉方。朱玉友。朱清同。曹秉仓。

朱清柱。朱明利。

》》》》》》

杨学清。曹秉利。王光强。王奎岭。韩和臣。

梁化平。梁化进。王飞。孙庆业。公茂荣。

田洪明。公维忠。

》》》》》》

曹仁华。梁茂臣。杨永仁。张少永。孙士华。

梁茂国。梁茂奎。曹尊仁。姚允祥。曹排仁。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50回复此发言

14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陈良庄

我的四妹家,妹夫刘秉奎。

妹夫的父亲刘守禄。

刘秉祥。刘守德。刘守军。刘守让。刘守良。

刘秉海。刘秉全。刘秉存。刘秉江。刘秉波。

刘秉文。刘秉春。刘秉玉。刘秉珂。马永。

王传兵。田清杰。田守吉。张伟。韩润忠。

王安方。田西进。田永军。田西俭。林卫恒。

田西永。李洪山。王安伟。王安和。田清山。

李枝国。田波。田西山。范国暖。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50回复此发言

15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新矿集团物资供应公司

我的干兄弟陈家业。

张路军。秦元清。

》》》》》》

新矿集团

我的岳父曹洪泉。

》》》》》》

太平庄

我弟弟的岳父家,岳父韩尚保。

韩尚爱。韩明良。韩尚奎。单传波。

》》》》》》

东南关

我的姑姑家,表哥王增祥。王增胜。

王增亮。王增学。王增军。王增福。王举国。

》》》》》》

新矿集团东都井

吾父世交孔令鑫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51回复此发言

16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东桥村

我的姥姥家,舅李冠更。李冠春。李冠秋。

李冠德。李莹。李冠木。李冠伟。李冠义。

李冠交。李冠训。李冠宣。李冠茂。李冠东。

李冠作。李玉品。宋尚波。纪宝祥。李冠成。

李冠传。李慎千。宋友明。沈维红。李慎浩。

李慎明。李慎根。李慎祥。纪宝申。李冠和。

李冠教。李冠斗。李冠全。沈曰先。李壮。

李慎法。李慎良。李永群。李永来。李冠进。

李冠甲。李慎新。李冠雷。李冠户。宋光和。

李慎东。李慎举。李慎杰。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52回复此发言

17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东桥村

我的三姑家,表哥尚延军。表弟尚延臣。尚延文。

李冠义。李冠信。李冠成。李冠栋。李冠佐。

李冠绪。李冠连。沈曰进。沈维红。李永军。

李慎禹。李丛禄。宋友明。李丛才。李慎华。

李慎浩。李慎根。李慎吉。李慎璞。沈维禄。

沈维军。李永群。李永来。李慎江。李慎举。

李慎良。李慎堂。李冠浩。李慎礼。沈维成。

沈曰星。李玉柏。李慎修。李慎新。李慎长。

宋军。李玉良。李玉芝。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56回复此发言

18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东都二村

我的姑姑家,表哥王传居。表侄王奎芳。

王西营。王西彬。王奎和。王奎等。王奎伟。

王奎杰。王传超。王传秋。王奎绪。徐勤芳。

胥利成。朱玉水。王奎臣。王奎国。刘兴东。

王英芳。王传伦。王传孝。王传波。王传昌。

王长忠。王庆军。曹学金。胥军廷。王奎海。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57回复此发言

19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陈良庄

我的大姨家,表弟田洪伟。田洪星。

田清明。田西富。刘方清。王峰。田西增。

田西云。王传来。田俊吉。田进吉。王安仓。

李洪三。田西坤。田西山。王安申。田安吉。

王学云。王安成。王安俊。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57回复此发言

20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陈良庄

我三姑的大女儿我大表姐姐家,表姐夫田西武。

田西臣。田西良。田西祯。田西伦。

田西文。田西春。田西云。田西乾。

田西海。田西元。田西祥。田西平。

田西廷。田西方。田西河。田西俊。

田西俭。李洪三。田清军。陈光红。

陈光义。田永和。韩合国。李洪军。

》》》》》》

上岭庄

我三姑的二女儿我二表妹家,表妹夫张延礼。

张延洪。张延庆。张延任。张庆山。

》》》》》》》》

余粮庄

我三姑的三女儿我三表妹家,表妹夫杨孝平。

杨富廷。杨孝文。聂廷磊。高庆珂。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58回复此发言

21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本村后街(有亲戚关系)房巨田。房青田。房荣田。

妹夫斯来的大姐夫单传平

三妹夫曹丙军

四妹夫吕敬甫

东南晨(上庄子)滕仕华

东南晨王作明的母亲

北鲍公茂英。公茂爱。(公方义大女儿二女儿)

妹夫明田单位:朱风利。曹成海。曹丙营。曹奎仁。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1:59回复此发言

22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治丧人员名单

总负责:曹学进

执事:公方礼。

曹君先。

曹学明。

内柜:田陆吉。

公茂文。

田利吉。

外柜:曹丙振。

曹丙举。

李宗瑶。

曹丙奎。

曹芹先。

曹绪仁。

张成山。

王西仁。

魏家成。

领升:崔家芹。

安客:曹丙来。

田春吉。

厨房:曹举先。

曹学平。

曹学庆。

崔家玉。

徐西强。

刷碗:魏家明。

公茂良。

摘菜:曹恩仁。

领客:曹丙富。

曹振先。

举重:公茂祥。

曹学起。

曹学臣。

曹金先。

田根吉。

徐勤成。

田群吉。

公方友。

公茂林。

公茂彬。

茶炉:徐勤学。

曹耐先。

田西柱。

汤酒:徐勤才。

曹学地。

堂职:(负责酒席桌)

曹亮先。

曹学永。

田顺吉。

曹丙布。

曹丙刚。

茶屋:曹尚岭。

曹学连。

茶桌:曹学现。

曹丙乾。

供转:(端菜)

徐勤忠。

曹学美。

曹学国。

公茂海。

曹学君。

看车:王西坤。

家族人员:曹荣先。

曹学进。

曹学和。

曹学全。

曹学成。

曹学新。

曹学存。

曹学文。

曹学伍。

曹学陆。

曹学洋。

曹学玺。

曹学海。

曹学传。

女帮忙人员名单(没有详细记载)

主要工作:撕三升。

缝香帽子。

缝孝衣。

裱鞋。

撕包头。

缝罩衣。

给去世者按民间风俗准备办理带走的物品。

事先没有做好送老的衣服,组织人员做。

主要人员有:尚岭婶子。茂生家。茂祯家。宗瑶家。

春吉家。学校家。坦先嫂。连先嫂。

同先嫂。学新家等。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04回复此发言

23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病重期间前来看望者:

李元新。亓建方。吕荣新。柏士国。曹立仁。

陈波。王平。刘青山。陈军。孙军。

李健。曹尚岭。曹荣先。田春吉。曹干先。

崔全海。崔家勤。崔家玉。魏家明。魏家成。

梁培廷。曹秉祥。曹秉启。曹学现。曹秉西。

曹学进。曹学和。坦先嫂。曹学传。田利吉。

公方礼。公方友。钟成英。曹学举。曹学用。

学孝家。同先嫂。公茂祯。公茂堂。曹秉乾。

曹秉举。曹学成。曹学新。曹振先。曹君先。

曹举先。曹顿先。王西坤。徐勤文。公茂生。

曹秉池。公茂皆。房光彬。田连吉。公茂恒。

曹学君。曹学连。曹秉华。连先嫂。曹学平(四组)

王西仁。曹学堂。曹庆仁。曹学辰。曹学法。

曹学友。李宗瑶。曹秉军。曹学永。学春家。

学启大妹,二妹。连先嫂女儿。学进三姐。

学全大姐。学和妹妹。田西山。作明娘。

光进大娘。

(本村的,有的不知道大号,有的是家属看望,

认的人叫不上名字来,不能一一写上。谅解。)

亲戚来看望的有:

果庄姑老娘,舅,妗子,三个姨。

湖北黄石二姑,卫东,四个表妹回山东老家。

周家庄姨夫,姨。

陈良庄大姨,两个表弟,五个表妹。

东桥庄大舅,二舅,三舅。

三个舅舅家表弟家(我母亲侄媳妇)。

东桥庄大姑家表哥表嫂。

东桥庄三姑家表哥表嫂。表弟和表弟妹。

东都大姑家表哥表嫂,表侄(奎芳)。

石泉庄四姨夫,四姨,两个表弟。

东南关姑姑家两个表哥。

西关庄大姐家两个外甥。

东南辰上庄子大妹夫的四叔,

大哥,二哥,四弟,

沈家庄二姐的外甥和外甥媳妇。

北鲍二妹夫的父母。

向阳村三妹夫的父母。哥嫂。

陈良庄四妹夫的父母和妹妹。

陈良庄大表姐夫田西武和表姐。

尚岭庄三姑家二表妹。

余粮庄三姑家三表妹。

我弟媳的父亲,三个姐夫。

我的岳父,内弟,内弟媳。

我内弟媳的父亲。

曹鸾鸾的姨夫。

东南辰上庄子外甥闺女家。

北鲍老安家。

东都井孔叔和婶子。

我的干亲:母亲。哥,弟,两个弟媳,

大姐夫,大姐,二姐。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05回复此发言

24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游坟。圆坟和送客家族男的帮忙人员:

曹荣先。曹学进。曹学和。曹学全。曹学成。

曹学新。曹学存。曹学文。曹学伍。曹学陆。

曹学海。曹学传。王西坤。

女的...略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05回复此发言

25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曹平先---[[我的父亲]]

2006年.

第一个农历十月一日.

上午我兄弟俩人带着铁锨去林地.

给列祖列宗的坟头添置新土.

给父亲的坟头添置新土.

十二点后.

我兄弟俩人带着祭品再去林地.

祭奠列祖列宗.

祭奠吾父.

带去了吾父生前喜欢用的祭品.

在列祖列宗的坟头烧纸磕头.

在吾父的坟头烧纸磕头.

我的父亲----安心吧!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07回复此发言

26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曹平先---[[我的父亲]]

2007年的春节.

是吾父去世第一个春节.

不能贴对联(春联).

吾父的名字在供奉和祭奠列祖列宗其中.

年三十请到家中.

只有心想和嘴说.

不见吾父身影.

家人伤心.

儿女悲哀.

泪水肚咽.

强装笑容.

大年初一.

当地风俗.

上午大门关.

第一个春节,家人在家,不准串门拜年.

但没有阻挡住上午前来拜年的人员.

吾父生前的为人处事至高无上.

让人们尊敬和怀念!

大年初一.

外甥.外甥女.外甥媳妇.

前来南晨吾父磕头.

给慈祥好心的母亲磕头.

我忍不住泪水.

扑面而下.

我的父亲---亲人永远忘不了您.!

安心吧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08回复此发言

27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五期

《一》亲戚

四个妹夫,妹妹和外甥外甥女。

东桥庄大姑家,二.三.四表哥。

湖北省黄石市二姑,三妹夫王珊,三妹丽华。

东桥庄大姑家,大表哥.二.三表弟。

东都传居哥,奎芳二儿西军。

西关庄大.二外甥和重外甥。

东南关二表哥。

陈良庄表姐夫田西武,大表姐。

东都井孔叔家大虎.小虎。

干兄弟家业夫妻二人。

学进姐姐老公。

学河姐姐老田。

《二》家族家

荣先哥.坦先嫂.连先嫂.学成.学进两人.学新两人.

学河两人.学存两人.学文两人.学全两人.学武家.

学陆家.学海。

《三》帮忙人员

举先哥,家玉,茂贞家,茂生家,学校家,宗瑶家,

同先嫂。

《四》第二天回敬

曹学进去二姑家和大妹夫家,王珊和丽华单独请。

曹学和去大表姐夫田西武家。

曹学全去三姑大表哥.二.三表弟家。

曹学成去三妹夫家。

曹学新去二妹夫家。

曹学存和曹秉柱去东都传居哥和大表嫂家。

曹新先和曹学文去大姑家四个表哥家。

曹学玺去关庄姐姐家。

曹学传去四妹家。

曹平先去孔叔家。

曹平先和曹学新去老田家。

曹新先和曹学进去老公家。

曹平先和曹学新去东南关表哥家。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09回复此发言

28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2007年4月3日

本村秉武给买来柏树

上午我和第第侄子学斐

带上家什和水

去林地栽柏树八株

实现了父亲生前的心愿

将林地的坟墓全游起来

栽上柏树

下午我又去林地清理平整

为清明节祭奠做准备

我的父亲---安息吧!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10回复此发言

29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今天

阳历4月5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

三大鬼节之一

清明节

早上我带着铁锨去林地

给我的列祖列宗和父亲坟墓顶上填土

后回家

九点钟我和我的侄子带着供品

水果:桔子.香蕉.苹果,梨.西瓜.

煮熟的染红鸡蛋

香烟.鞭炮

香,火纸和纸钱.

酒.酒盅三个

茶碗三个.用开水杯冲老红汤茶.

红筷子三双

一碗水饺(内盛九个)

用水壶盛水饺汤

又带去一棵柏树载上

每个坟墓先点上三株香插上

每个坟墓先点上两支香烟插上

每个坟墓顶上压上一张火纸

在坟墓前摆上供品

浇天浇天

烧纸.

烧完纸后,浇天浇天.

每个坟墓磕头(三个头).

放鞭炮.

祭奠完毕.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11回复此发言

30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亲爱的父亲

今天去林地早一点

原因有二

<1>第一个清明节

<2>东都大姑的纪日

勿怪您的儿子

您老人家保佑全家人平安

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我的父亲---安息吧!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11回复此发言

31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我给父亲建的纪念馆[[永远怀念]]

[[提示]]:在百度网页输上“浙江曹姓”,点击搜索,再网页上查找如

下内容,点击进入。

纪念网-网上纪念|纪念馆|网上扫墓|扫墓|清明扫墓

浙江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宁夏陕西设为首页江苏安

徽四川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新疆香港澳门...陶姓起源参考魏姓

起源参考金姓起源参考华姓起源参考严姓起源参考曹姓起源参

考孔姓起源参考星座风水自由...

/50K2007-5-25-百度快照

。。。。。。。。。。。。。。。。。。。。。。。。。。。

我给父亲建的纪念馆[[永远怀念]]

永远怀念

登录名:asdf0123

密码:2006613

密码提示问题:我的父亲

密码提示答案:慈祥仁爱永远怀念

邮箱:caopingxianxiansheng@

纪念馆网址:-img......

直达区域:(新泰曹氏网页)

于2007年5月27日建馆

本馆当前级为魂墓

在线陪伴6分

相册:无

姓名:曹尚福(族谱)

别名:无

国家:中国

地区:山东新泰市

籍贯:山东省新泰市汶南镇西南晨村

民族:汉

职业:农民

生辰:1927-9-5

忌日:2006-6-13

点灯:共1次

上香:共1次

献花:共1次

点歌:共1次

祭酒:共1次

2007-5-27asdf_0123点歌

2007-5-27asdf_0123献花

2007-5-27asdf_0123祭酒

2007-5-27asdf_0123上香

2007-5-27asdf_0123点灯

.::生平简介::.

吾父:

姓:曹,名:尚福.

生于1927年9月5日,去世2006年6月13日,享年80岁.

吾父一生是先苦后甜的一生.

八岁丧父,跟随母亲在集市上烧茶炉子来维持生活.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12回复此发言

32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今天是父亲节了

献花

梦思纪念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12:13回复此发言

33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东桥村

我的大姑家,表哥李慎松。李慎柏。李慎银。表侄李玉文。

李慎厚。李慎彬。李永庆。李玉桌。李冠明。

李冠教。李冠宣。李冠传。李冠雷。李玉占。

李玉品。李玉良。李慎浩。李慎杰。李冠交。

沈维新。宋光昌。李永群。李冠金。李冠令。

宋光玉。李慎良。李慎修。李玉芝。李慎新。

李玉飞。李慎举。纪高。宋光合。杨利民。

李冠申。李冠义。李冠伟。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22:51回复此发言

34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东桥村

我的大姑家,表哥李慎松。李慎柏。李慎银。表侄李玉文。

李慎厚。李慎彬。李永庆。李玉桌。李冠明。

李冠教。李冠宣。李冠传。李冠雷。李玉占。

李玉品。李玉良。李慎浩。李慎杰。李冠交。

沈维新。宋光昌。李永群。李冠金。李冠令。

宋光玉。李慎良。李慎修。李玉芝。李慎新。

李玉飞。李慎举。纪高。宋光合。杨利民。

李冠申。李冠义。李冠伟。

作者:caoxing_2007

2007-6-2822:51回复此发言

35回复:曹平先撰写---[[我的父亲]]

吾父出丧日前来吊唁者:

东桥村

我的大姑家,表哥李慎松。李慎柏。李慎银。表侄李玉文。

李慎厚。李慎彬。李永庆。李玉桌。李冠明。

李冠教。李冠宣。李冠传。李冠雷。李玉占。

李玉品。李玉良。李慎浩。李慎杰。李冠交。

沈维新。宋光昌。李永群。李冠金。李冠令。

宋光玉。李慎良。李慎修。李玉芝。李慎新。

李玉飞。李慎举。纪高。宋光合。杨利民。

李冠申。李冠义。李冠伟。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8:2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885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七有什么讲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七有什么讲究.pdf

上一篇:订婚主持词
下一篇:平滑的反义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