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国家
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制定的重要治国方略,只有弄清和把
握其辩证关系,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
的伟大战略。
“德治”与“法治”二者之间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的。“依法治国”是一种相对而言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要求在一个国
家和社会中实行“法的统治”,依法治理国家,依法管理社会。而“以德治
国”则是在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努力使进步道德精神贯彻在治
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一切活动中,使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一切活动
都符合和体现进步道德的要求。
法律和道德历来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手段。实现法治的目标,
实现“善法之治”的社会理想,法律的制定必然要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
法律应以完善道德为目的,必须以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作为基础才能不
失其存在的社会根基。同时,法律又以其所独有的稳定性、强制性、
程序性等特征,在社会控制的过程中发挥着道德无法替代的作用,并促
进道德的进步。法律与道德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大的
方面:
一方面,依法治国需要以德治国为基础。法律的制定以及整个法律
制度的建设,都必须以一定的道德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必须符合道德的
要求。道德对法律的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道德是立法的基础。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
要来源之一。法律的产生源于道德规范,并且主要是吸纳了调整社会
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可以说,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第二,道德是法治的价值取向。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价值目标是一
致的,良好的道德规范的目标就是惩恶扬善、伸张正义,而法律正是以
国家强制力来实现上述目标,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道义的要求。
因此,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整个参照系数。第三,道德是执法的基础。
法律规范不可能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确地把握
立法宗旨,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证据采集方面
的权力,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更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第四,道德
是守法的基础。大多数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权
利是现代法治的核心,如何将法定权利兑现成为现实权利取决于公民
的自觉和自愿意识;与权利意识相对应的义务意识,也是公民的自觉和
自愿意识相关联。这种自觉和自愿意识便属于道德的范畴。第五,德
治是法治的有益补充,道德可以解决法律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一般
来说,法律只是规定人的行为正当性的最低标准。但是人的许多行为
是无法通过法律来规定的。因此,只有通过道德来调节人们的这部分
行为。
另一方面,以德治国需要以依法治国为保障。由于道德现象本身的
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就使得社会道德总是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矛盾的
混乱中。要使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道德及
其反映人民共同利益要求的道德,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接受和普及,就
必须要有一种强制性的力量作为推广和普及的手段。法制就是这样一
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法制的实施总是把与之相应的主要道德规范和道
德原则,直接用法律规范的形式给以确认或吸收,从而以法律的手段使
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在社会上得到推广和普及。同时,法制的实施总
是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来禁止和打击与其道德精神不一致的“恶”的行
为,从而“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总是能够把识别好与
坏、是与非的标准显著地昭示给广大人民,起到提高人民道德认识水
平的明显作用;能够通过法律条文的广泛宣传和实施,充分体现其规
范、协调、指导、教育、惩戒等社会功能,从而促进道德规范的养成、
道德意识的觉醒、道德理想的实现。尤其是在出现道德评价失当,价
值取向紊乱,道德教育扭曲变形,道德生活不甚理想的状况下,要强化
道德风气、树立道德精神,更是需要发挥法制这个硬约束机制的作用。
因此,法制的实施不仅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支柱和巨大推动力量,而且是
加强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4:5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849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德治与法治的关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德治与法治的关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