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别意与之谁短长

更新时间:2025-01-10 10:09:59 阅读: 评论:0

如何说课-武汉周边旅游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远程桌面无法连接)

古典诗歌中的问句与意境

课程目标及简介:意境是古典诗歌的核心范畴,问句是古典诗歌的常见表达

形式。从问句中的奇问角度,对意境进行分析,以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而从这种分析中,又能看出中国人诗心深处永恒的焦虑。本课程从古典诗词的奇

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这种分

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

期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古

诗词鉴赏能力。

导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除了反问和设问

之外,另外有种奇问句,它对古诗意境有很奇特的艺术表现力。本文从古典诗歌

中的奇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

这种分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

一、典诗歌中无疑而问的问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根据问话者的本意

是否在问句之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其中,一类不在其中。

1、问话者的本意在问句中的,是反问句。列如:

(1)、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生年不满百》)

(2)、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曹丕《杂诗》)

⑶、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燕歌行》)

⑷、我几时离这绣罗帷?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狂客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

着俺那人儿啼。(曾瑞《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

鹃》)

反问“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内容的修辞方式。”①或用肯定的形式来

表达否定的意,或者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义。采用问句的形式,主要在

于使诗歌的语言更富于变化,避免直露,同时加强或强调说写者的本意。

2、问话者的本意不在问句中,有两种,即设问和奇问。

1)、设问

(1)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卖炭所得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

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張可久《中

吕山羊坡闺思》)

(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身如飘絮,气若游

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

月半明时。(徐再思《又调摘桂令春情》)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即“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

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做出回答”。②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读者积极思考。在读

者看到问句,思维展开之后,马上又给出答案,让思维集中到答案上,从而达到

强调作者本意的目的。设问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引起思考之后,更进一步强调

本意,让情感更有力地打动人心。

注释:①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

②史尘封《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

2)奇问

说话者的本意不在本句中的问句是奇问句,如: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吴士文在《修辞格论析》一书中对奇问这样论述:“奇问是对提出来的奇特问题,

无须也无法回答……奇问句并不要求别人回答,甚至连说写者自己也不想回答,

或回答不出。它问得虽奇,但并不荒唐,而且使人感到颇富情趣,古代诗词中就

不乏这样的‘奇问’”。

下面主要讨论奇问是怎样造成诗意境界,对诗的意境有用什么样的作用等问

题。

二、奇问与诗歌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范畴。关于意境,我们采用一种“广义”的说法,

即“它是特定形象与它所触发的全部艺术想象(包括幻想和联想)的总和。当人

们从特定的艺术形象想到生活,由静态想到动态,由形体想到丰富的神韵,或由

神韵想到不同情景下的形体……就会发出某种意境。”①“从审美心理结构而言,

意境则是一种既包含形象、符号(艺术实境),又包含着深远的‘象外之虚’(想

象中呈现的艺术虚境,包含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审美范畴,他的本质特征就在

于由‘实’而‘虚’,由‘定’导向‘不定’,然后循环往复地虚实相生。”②

也就是说,有意境,必定要有艺术想象(包括幻想和联想);诗歌要有意境,也

一定要能触发人的艺术想象,让人在“特定形象”的基础上,融情其中。所谓的

“情景交融而又有无穷的回味”,也就在情景交融的同时,强调了在情景交融的

“实境”基础上,能让“人”融入其中,产生具有无穷回味的“虚境”。

而奇问,说写者在“特定形象”的“实境”的基础上,问而不答――或因为

根本答不出――都能让人融入其中,给听读留下再创造的留白空间,使人产生许

多联想和想象,回味无穷。因此,对诗歌意境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1、有些奇问,在“特定形象”的“实境”的基础上,把人的艺术想象引向

遥远空渺的历史时空,让“虚境”在奇问中变得空渺而幽远。

(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張

若虚《春江花月夜》)在春江伴月望潮,视线由地面移向空中,之后聚焦到月亮

上。把人的注意也引向了空渺浩洁的月空。春江、潮水、芳甸、花林、流霜、白

沙、孤月,这多种意想的并置,构成了叠象美,本身就能触发人有关人生的种种

联想。然而,诗人更发奇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把“人”

的艺术想象引向空渺的历史时空。谁在江边最先看见了月亮?月亮又在什么时候

最先照到了人?对人与月的双重追问,是人在历史时空中对自己的追问,是对人

生命起源和生命价值的追寻。在这种追寻中,深隐着人类共有的生命渺小感和历

史悲怆感。奇问之后的“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情感深处,更

是对这种人生不常、生命短暂的忧思的强化。江月江畔年年同,而人却一代一代

更换,如江畔流水一样。一去不返,消失在苍茫的历史深渊。奇问引发的艺术想

象饱含着多么深重的人生感悟和生命情怀!

(2)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楝里归白云,窗外落辉红。古石何年卧?枯木

几春空?(阴坚《开善寺》)同样,在例(2)中,在山顶眺望,“登临情不极”,

而且莺随树,花逐风,云归楝里,辉落窗外,构成一副生动和谐的夕照图。之后

的“古石何年卧?枯木几春空?”却给人一种

注释:①②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P21

苍凉感。在前面所看到的实境基础之上,这一奇问,让人在观赏美景时,更面

对人生的无常,把人世本来的“不确定”“投”了出来。面对投来的奇问,让人

不能不融入到登高而望的情景中去体悟人生、体悟生命。随着对古石枯木的追寻,

让人思绪万千回味无穷,人自己的情感和人生经历也融入其中。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时归年?(杜甫《绝句》)

例(3)是杜甫晚年的诗。杜甫晚年长期漂泊异乡,一年一年都盼望能够回家,

与家人团聚。然而,一春又一春的期盼都在春与秋的轮回中破灭。好一个“江碧

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碧山青,鸟白花红,春意分外浓。今春,再面对无限

春光,却长问一句“何日是归年?”在心中涌起希望的同时,又涌出了过去希望

破灭的哀伤。来路艰辛,前路也茫茫。面对整个人生历程,思前想后,哀痛连连。

喜景衬哀情,奇问在这里对诗歌意境的营造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成为构成意境的

有机成分。

此外,“何日是归年?”也让思乡的游子在为杜甫的哀痛而哀痛时,更引起

对自己人生历程中酸甜苦辣的追思,本来就不平静的心湖,又投入了这么一个巨

大的石头,又怎能不让人心潮涌动,浮想翩翩。

这些奇问,都在此时思前想后,引人怀旧而情悲,让人思后而情伤。它们都

具有这样的的诱发作用:让读者在为诗中的“特定艺术形象”思前想后而悲伤的

同时,不自觉地融入自己地情感,由他人想到自己,从而在追忆和展望中,悲他

人之悲,乐他人之乐,也悲自己之悲,乐自己之乐。它们,都能让人不自觉地投

入自己的“打量、感叹、沉思”并且,“用人的生命力量开辟出一种独特的文化

时空”。

2、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奇问都具有这种诱发追思的的作用。有些奇问,独具

一种情感或情景再现作用,能充分地表达出种种情感或情境,并能鲜明地传达给

读者,烙印在人心中。具体有以下两种:

1)、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给人一种具体的可感的形象或情景。

(1)、风吹酒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

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留别》)

别意本是无形无状很难尽情表达的,而李白一句奇问,把别意转换在流水上,

化抽象为形象。流水本无穷无尽,“我的别意和流水相比,谁短谁长?”这样一

问,表达出诗人对友人无穷无尽的象“东流水”一样的别意,同时更把这无穷无

尽的别意导入了人心中,使得流水有别情,别情胜流水,全诗意境呼之而出。

(2)、拓夫滩上闻新雁,离袖掩盈盈。此恨无穷,远如江水,东去几时平?

(张先《少年游》)

同样列(2)中,恨也无形,是抽象的一种情感,但词中把恨比作江水,最后

加上一句,东去几时平?更把心中的恨在望江水东去的时候,融入江水,随江水

东去,久久不能平静。诗味也随着江水一起,幽远幽长。如果没有“东去几时平”

的奇问,前面的比喻便只停留在“实境”之上,而不能由实而虚,虚实相生,让

诗歌意境横生。

(3)、不合临池起画楼,断烟疏雨叶飕飕。谁能细数垂杨叶?一点垂杨一点

愁。

(方树《杨柳枝》)

列(3)同样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但又不可尽数的垂杨叶。垂杨叶本不可数,

愁自然也无尽。“谁能细数垂杨叶?”一句,“谁能”有一种一一确定之后又一

一否定的过程,且这里藏着一种细数垂杨叶的假想,使密密匝匝、摇曳交缠的柳

叶附上缠绵无尽的愁情。如果把“谁能数得垂杨叶”改为“无谁能数垂杨叶”,

意义也差不多,但仅仅用“无谁”就完全否定了,没有这种一一否定的过程,且

诗句也显得直露,情感力度减弱,意境自然大失。

2)把事物拟人化,这种比拟中显出痴傻,更显出浓浓深情,让人深悟痴情。

(1)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元好问《迈陂塘》)

例(1)中,“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莲根有丝多少,莲心为谁

而苦,这种常人根本就不可能问出的问题,看似一种痴傻,一种无知,但正是在

这种痴傻这种无知中,一个痴迷的询问者形象突兀在眼前。莲根有丝人有思,莲

心苦而人心更苦;在把莲根莲心比拟成人来询问时,就是把人的内心情感转嫁给

莲根莲心的一种渲泻。情思多而愁心苦,愁苦而至痴傻的形象,再用这种比拟的

手法,外化成莲根本有之丝和莲心本有之苦,这种苦与思,在莲与人的转移融合

中倍增。而这思与苦,又都为了谁?这种问,能在痴问的画面中呈现出无穷的真

情,引发无尽的回味。如果不用奇问而用一般问句:“不知莲根有丝多少,莲心

为谁苦?”就不能把这种痴傻的一往深情呈现出来,让读者产生更大的共鸣。

(2)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驰骤?(晁补之《水龙吟》)

(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

坚《清平乐》)

例(2)例(3)中,问春归何处,且如此匆匆。春天的来去本是自然规律,

谁也不知它有什么去处,但诗人却追问春天,把春拟人化。春,为什么就留不住

呢?就是去了,走了,又在什么地方呢?多想“唤取归来同住”。这种追问春的

痴情,正是对春深深眷恋和挚爱,展示出一个个深情的痴问者形象,这形象让人

顿生一段真情。在审美体验中,奇问也然让人在“特定形象”的基础上,融情其

中。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

3)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徐祯卿《在武昌作》)

4)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家铉翁《寄江南故

人》)

5)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程垓(《雨中划令》)

综上所述,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范畴,它由“‘笔落便定’的特定形象

与‘触则无穷’的象外象或象外意”①构成,因而“具有特定形象的直接性,确

定性,可感性(笔落便定),又具有想象的流动性,开阔性,深刻性(触则无穷)”

②。奇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它能让人融情其中,诱发人

的想象与联想,因而,对诗歌意境的形成和强化又独特的艺术作用。从奇问出发

来反观古诗意境,由小见大。更能折射出古诗意境的幽远,同时,体现出蕴藏在

中国人诗心深处的追思、焦虑以及审美追求,体现出“人”共有的对生命的追寻

和执着,也体现出人企图通过超越语言和天地万象而达到天地人交辉、真善美融

归的心灵的救赎。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5:3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655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别意与之谁短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别意与之谁短长.pdf

上一篇:个性签名设计
下一篇:后记范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