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一)
一、背景及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年)》明确提出要加快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动数字化校内
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进展规
划(**年)》把数字校内建设列为重要工作。数字校内建设已成为国
家教育信息化整体推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探究,我省中学校校在数字校内建设和应用方面已经有
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一批可资借鉴的阅历和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
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典型。为了引领中学校数字校内建设与应用,开展
“百所数字校内示范校建设项目”,对于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实现教
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目标
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和应
用效果好的学校,通过试验探究,形成百所省内国内领先、应用创新、
成效显著的数字校内示范校,引领数字校内的建设与进展。
三、建设思路
1、以构建一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为目标
借鉴国外基础教育建设阅历,构建国内一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
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进展中的革命作用,全面支持高质量的
2/10
基础教育系统建设。
2、以对信息社会教育形态的讨论为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猛烈变革,继工业社会之后的信
息社会正在形成。与之相应,建立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系统日趋重要。
为构建面对信息社会的教育系统,在相关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分
析、设计,科学合理地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教育教学模式改
革。
3、试验先行,重点突破。在先行试验的基础上,经过探究形成数
字校内示范校,为全面提升我省数字校内建设和应用水平供应阅历和
示范。示范学校要不断提升数字校内建设和应用的水平和效果,着眼
同学将来进展的需求,开展前沿技术、新兴产品的试验和应用,讨论
其对学校教育、师生进展、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变革等,形成新的突破。
4、活动推动,应用创新。围绕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组织开展多
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提升项目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校长领导力,
促进老师的专业进展,培育同学的创新实践力量,推动数字校内的常
态化应用和创新应用。
四、试验内容
1、利用先进技术,前瞻建设数字校内环境
(1)完善数字校内的基础设施。在校内网络全接入、全掩盖的基
础上,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数字校内的基础设
施;创设网络环境,推动共性化学习和随时随地的学习;重视面对同
学进展的信息化学习设施和体验设施的建设;重视基于新技术的应用。
3/10
(2)整合并完善数字校内的资源建设。整合各种优质数字教育资
源,加强学习资源设计与建设,开展能够满意不同同学学习爱好的选
修课资源、校本教育资源的建设和适合同学共性化学习的资源建设。
(3)整合并完善数字校内应用系统。在进一步完善办公、学校管
理、家校互联系统、网络社区等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支撑和应用系统
的规划与建设,关注同学电子成长档案与教学过程评价系统建设,整
合和开发支持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共性化学习等方面的数字校内
应用系统。
2、加强数字校内的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1)加强数字校内环境下的网络学习、虚拟试验及各种生活体验,
探究高水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各有特色的信息技
术教育。
(2)加强数字校内教学系统的全面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
模式、内容和方法,推动数字校内环境下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
关心同学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进一步提高
同学的信息素养、实践力量和创新精神。
(3)加强数字校内教育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学校教育管理信息
化水平,强化教育管理决策的数字化,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校内文化,
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学校办学水平。
(4)开展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老师专业进展讨论。开展基于网络
协作平台的区域老师学习共同体讨论、基于网络协作平台的城乡老师
互助讨论、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老师互助讨论、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
4/10
泛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基于手持移动设备教学模式创新讨论、基
于手持移动设备的校本课程建设讨论,等等。
(5)开展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同学进展讨论。开展基于手持移动
设备的讨论性学习讨论、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学科学习讨论、基于手
持移动设备的学伴互助讨论、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心理辅导讨论、基
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学习困难同学教育救济机制讨论、基于手持移动设
备的同学学习效果评价讨论,等等。
3、加强教育、教学创新,创新教育、教学型态
(1)推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创新,鼓
舞中学校学校、老师开展各类教学创新活动,建立并完善新型的教育、
教学型态。
(2)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间协同教育系统的应用,发挥
数字校内在校际协作、家校协作、远程协作等方面的作用。
4、探究并形成数字校内建设和应用的投入和保障机制
数字校内建设要结合自身的进展实际,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探究
形成建设经费投入和日常经费保障的机制,关注数字校内专业队伍建
设、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平安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可
持续进展。
五、申报与确认
在各州市条件具备的学校中遴选,评审通过的学校要与省电化教育
馆签署相关讨论、管理协议,开展数字校内试验示范的讨论,参与省
电化教育馆组织的各种并接受指导。
5/10
1、项目学校的基本条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能够把数字校内示范校建设与本校整体进展规
划紧密结合;
具有良好的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基础,已实现校内网络全接入、全
掩盖;终端设备能满意教学和管理的常态化应用要求;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实现常态化应用,并在当地具有较好的影
响力;
具有很好的可持续进展潜力,有专项经费支持和人力等条件保障;
学校自愿,并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和充分支持。
2、项目学校的确认
市州电化教育馆(站)推举,省电化教育馆组织专家评审,省电化
教育馆审批确认。
3、示范校确认
在试验讨论的基础上,评估验收优秀的学校确认为数字校内示范校。
六、组织与保障
1、项目的组织管理
省电化教育馆成立“湖北省百所数字校内示范校建设项目”领导小
组和“湖北省百所数字校内示范校建设项目”专家组,负责项目实施方
案等的拟定、项目学校的评估和指导,相关市州电教机构参加项目的
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保障项目的有序进行。
项目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内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
6/10
2、项目学校的队伍建设
省电化教育馆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组织项目学校校长、教
育信息技术特地人员及老师的培训,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养
优良的数字校内建设与应用的老师讨论队伍。省电化教育馆供应包括
远程在线支持、询问服务、网上培训等在线的信息化应用服务。
项目学校要乐观参加培训活动,并结合本校的实际,通过应用提升
队伍的水平。
3、加强数字校内的应用
省电化教育馆将依据项目学校的实际,组织开展数字校内的应用活
动。通过活动,促进数字校内的创新应用。
项目学校要乐观参加有关数字校内的应用活动,并结合本单位的实
际,建立数字校内应用的评估制度,提高数字校内的应用效率和效果。
4、加强项目学校的管理与协作
构建项目学校的网络管理与沟通平台,实现专家询问指导、成果沟
通和资源共享,提高项目学校的协作讨论和整体实施的效率、质量。
项目学校通过该平台进行与研讨,总结和宣扬本单位在数字校内建
设过程中的成果与阅历。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二)
一、目标任务
通过三个月的研修活动,引导参训老师进一步系统学习教育教学新
理念,拓展学科专业学问,提高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力量及对青年
老师的指导力量,促进参训老师在实施、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更
7/10
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二、组织管理
(一)置换培训院校主要职责
置换培训院校要成立置换培训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
负责人牵头,教务、财务、有关教学院系、培训、后勤保障等部门负
责人为成员,负责置换培训顶岗实习工作的总体规划、宏观管理与协
调。
负责制定顶岗实习规划及管理方法,选派师范专业优秀同学到农村
中学校顶岗实习,督促实习生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虚心向实习学校
老师学习,努力完成教学实习任务;加强实习纪律和平安教育;协调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实习学校做好实习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平安工
作;组织顶岗实习生实习考核和成果评定。
细心设计培训课程,按要求遴选培训师资担当培训教学任务,制定
参训老师研修学习管理制度,提高研修项目的质量;加强对参训老师
的学习、生活和组织纪律等方面的管理,为参训老师供应学习和生活
服务保障;强化平安责任,开展平安教育,保障参训学员学习期间的
人身与财产平安;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经费开支管理方法,加强项目
经费的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经费的效益。
(二)参训老师所在县(市、区)职责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参训老师的选派;并分学科指定专
人帮助参训老师的管理;负责参训老师来回交通平安,供应必要的经
费支持;根据与培训院校协议支配好实习生的实习活动,供应食宿便
8/10
利。提倡和鼓舞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中学校校为顶岗实习生供应优质
实习条件与适当的生活补助。
三、课程设置
根据360学时的总课时设置如下课程:
(一)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研修(120课时)
1、现代教育理念:学习和争论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观点,现代教
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区分,怎样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
实践等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特色:学习和争论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核心理念、详细目标、主要特色和新课程与老师专业进展的关系。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进展规划纲要》的解读:理解和把握《纲
要》精神实质,剖析教育热点问题——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公正,
教育公正的内涵、不同层面的教育公正、义务教育均衡进展与教育公
正等
4、老师成长与老师专业进展:老师成长的动力、阶段、过程和影
响因素以及老师专业进展的内涵、意义和历史进程。
5、修养概论:师德修养的内涵、形成过程和师德修养在教书育人
中的重要作用。
6、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对重要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解读,
重点解读《老师法》和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7、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的涵义、特征、层次和不同的教学设计
观以及教学反思的涵义、过程、成分和方法。
9/10
8、师生健康心态与心理调适:开展老师职业倦怠感和同学心理问
题方面的学问专题讲座。
9、教育科学讨论方法:教育科学讨论的对象、类别和方法,教育
科学讨论的选题、设计与实施,如何开展教育调查讨论、教育试验讨
论和教育行动讨论。
10、与同学工作:班主任职责,班级管理与活动设计,留守同学教
育,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气整合与家庭教育指导。
(二)学科领域学习与研修(120课时)
依据不同学科设置教育教学内容,重点为“如何教”的条件性学问。
在课程设置上,应转变以学科课程为主要培训内容的方式,树立“去
课程化”的教学理念,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如何教”的条件性学问
上,依据参训老师的学段和学科,确定相应的研修内容。
(三)实践性教学与老师实践才智提升(120课时)
1、组织参训老师分别到相关的学校进行学习与研修,通过观摩、
听课、沟通、考察和座谈等方式向优秀的中学校老师学习,充分发挥
中学校优秀老师在项目实施中的作用。
2、组织参训老师相互开展研讨、评课和说课竞赛等活动。
3、对参训老师进行教学技能训练。
4、组织优秀中学校老师为参训老师作学科教学示范与专题讲座。
四、考核评价
1、原则。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分类考评的原则,
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10/10
2、对象和主体。考评对象为各项目基地院校。考评主体为省教育
厅、财政厅。同时各项目院校要做好自评工作,并接受和协作做好上
级部门的考核评价工作。
3、内容和方法。考评内容包括业务考评和财务考评。业务考评主
要包括对项目整体实施方案、参训老师集中研修实施过程、组织管理
保障措施、培训效果、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资源建设、承办院校老
师教育改革状况等;财务考评主要包括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和信息质
量等。
考评实行承办单位自评、专家实地考评和网络匿名考评相结合。详
细包括:收集和分析学员及学员单位对培训效果的反馈看法,听取项
目负责人的,查验反映项目实施过程和绩效的各种文献、资料和效果,
问卷调查和召开参训学员座谈会等。
4、结果和运用。考评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评
结束后,将准时反馈考评看法,项目担当单位应准时总结阅历,对考
评中发觉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准时提交整改报告。对考评
不合格的项目单位调整后续培训方案或取消项目担当资格,对严峻违
反有关规定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赐予通报批判并追究责任。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4:2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58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建设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建设方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