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
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
一、引进对象
符合公司专业发展方向,提高公司科技创新的科技领才和技术骨干,作
为公司重点技术项目的负责人、研究团队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技术带头人
等。
二、引进标准
1、领军型人才引进标准
根据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引进人才基本标准为:一般应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岁,引进后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6个月,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
者;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具有海外
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急需紧缺的其他高
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同时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掌握相关领域核心技术,或承担过与公司所需技术相关的重大项目,具有较
强的产品开发或技术创新能力;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或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重大科
研成果;
3、具有一流研究水平,近5年在国际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具有重要影响的学
术论文;
4、曾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层管理职位,熟悉相关领域和国际规则,有卓越的
经营管理能力。
5、熟悉电网企业基本业务,能够带动和促进本专业领域发展
6、具有开阔的战略视野、较强的前瞻和预见能力,能敏锐把握本学科领域国家
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在相应学科和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
力和带动力
7、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有效组织队伍承担重大科技
任务,组织、推动和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
2、技术骨干引进标准
一般应在海外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不超过55岁,引进后每年在国
内工作不少于6个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
者;
2.在国际同类企业担任中级及以上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3.在电力技术及相关领域,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
4.承担过与公司业务领域相关的重大项目;
5.在公司相关业务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科研成果或掌
握关键技术;
6.具有较强的研究水平,在国际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与公司业务领域相
关的学术论文;
7.曾在国际知名或同类企业担任中层及以上管理职位,熟悉相关领域和国
际规则,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8.公司急需的其他人才。
三、引进渠道
1、依托海外人脉关系引才
在公司范围内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
息库和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依托企业中海外人脉资源,建立“海外人才
名录”,发挥公司广大职工的自身优势,架起与海外留学组织和海外高层次人才
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增进相互情感交流,建立长期、稳固联系,并通过师生
关系、同乡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组织海外人士开展荐才引才活动。
2、搭建创新平台引才
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把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等作为承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
3、利用国际猎头公司引才
西方国家的猎头公司是适应世界人才流动应运而生的产物。一些专业的猎
头公司掌握大量的人才资源,有规范的运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西
方发达国家,90%以上的大企业是利用猎头公司来择取高级人才的,企业中70%
以上的高级人才是通过猎头公司来调整工作的。猎头公司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既挖走我国内人才,又可向同内输送人才,只要我们掌握得好,可以为我所用。
我们要解放思想,敢于利用国际猎头公司作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中介渠道。
4、优化政策环境引才
帮助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子女教育、配偶工作、医疗保健和住房等
实际问题,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5、以高端国际会议为平台,直接引才
公司可充分利用国际会议加强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沟通交流。通过国际会
议公司一方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全面展示公司强大的综合实力,吸引海外高层
次人才参观咨询,另一方面,加大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
技术水平和科研进展,为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打下基础。
6、以海外技术研发机构为平台,跟踪锁定核心技术人才
公司在有条件和实力的情况下设立海外研究中心,以此建立与国际交流合
作的窗口,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国外为公司服务提供平台。海外研究中心能够
发挥跟踪了解对手动态、吸收行业前沿技术、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作用。通
过研究中心,还可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密切的联系渠道,了解和掌握了一批
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动态信息,增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引进程序
1、专项办综合有关地方和部门的意见,汇总形成人才引进目录和年度工
作计划,报工作小组审定后发布执行。
2、用人单位物色拟引进人选,进行接洽并达成初步引进意向后,向牵头
组织单位申报。
3、牵头组织单位组织专家对申报人选进行评审,提出建议并报专项办。
4、专项办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工作小组审批。经工作小组批准的引
进人才名单,由专项办通知有关部门落实相关特殊政策。
5、用人单位根据批复意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与引进人才签订工作合
同,办理引进手续。
项目的进展及科研费用的支配,提高其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5、契约式管理
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签订契约合同,在合同中规定要达到的工作结果,及形
成成果的时间,但并不注重科研的过程,即不限定人才工作的方式、地点,消
除规章制度对人才的限制。
6、职业生涯规划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担任公司中级以上领导职务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根据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的实际需要,也可聘请引进人才担任重大专项课题、子
课题技术负责人等,参与重大专项的管理工作,或根据需要为引进人才组建专
门的研究机构。
四、评价
1、考核组织
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评估组织由公司领导、技术专家、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
成
2、考核方法
对引进人才的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年度考核,即在聘期内每年年底的常规性考核。对引进人才的常规性考核
纳入职工年度考核体系,按照考核程序,结合合同中规定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
责,对引进人才在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进度、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考核
并形成意见,考核结果报人才工作办公室备案。聘期考核,分为中期考核和期
终考核。
3、考核指标
引进的科技领才按照公司科技领才考核指标进行考核,技术骨干
按照技术专家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4、考核结果的应用
作为续聘或解聘、奖励、职位晋升、培育等的依据
五、激励
1、物质激励
参照引进人才回国(来华)前的收入水平,同时考虑应为其支付的住房补
贴、子女教育补贴、配偶生活费补贴等因素,协商确定引进人才的薪酬福利标
准。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补贴、配偶生活费补贴可参照下列标准执行:
(1)住房问题,可提供一套120平米左右、便于生活和工作的住房,或给予相
应水平的租房补贴。对购买住房的,可按150平米的面积标准,参照当地政府
公布的市场平均房价,提供总房款50%的贷款,根据工作年限可相应减免贷款,
工作满10年以上的可免除还款。
(2)配偶一同回国(来华)并愿意在国内就业的,尽可能安排配偶的工作;暂
无法安排或不愿工作的,按2倍于当地人均工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
(3)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并参照当地国际学校的学费标准给予子女教育补
贴。对不参加国内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可参照在职
人员的水平标准为引进人才购买相应的商业保险;对搬家的,报销搬迁费。对
未搬家的,每年报销2次往返探亲机票;用人单位每引进一名符合本办法规定
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公司按单位人均工资的3-5倍增加工资总额计划;属于国
家“千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公司协助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特定生活待遇。
(4)对不参加国内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可参照在职
人员的水平标准为引进人才购买相应的商业保险。对搬家的,报销搬迁费。对
未搬家的,每年报销2次往返探亲机票。
(5)属于国家“千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公司协助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特定
生活待遇。
(6)薪酬由双方协商确定,并保证不低于引进人才在国外的收入水平
(7)为每位引进人才提供20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自主确定研究方向,组
建团队,并自主使用研究经费
2、事业激励
(1)职位晋升
充分利用公司重大科研项目,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并按岗位
职责要求,根据人才的能力水平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并优先聘任到
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对符合条件的正高级科技人员予以长期聘任,为引进人
才打造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
(2)帮助参评政府奖励
根据引进人才的具体情况,可推荐其参加国内各种学术组织,参加中国科
学院院士(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各类政府奖励评选。
(3)帮助组建科研团队
所有的引进人才必须充当学科带头人组建团队,或作为学术骨干加入团队。
引进领才同时,将现有同研究方向的,尚未形成技术优势的青年技术人员
通过引导的方式纳入团队中,采取建设研究中心或者实验室的方式整合资源,
形成创新团队。
引进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根据需要,在科研自主权、人事管理权和经
费支配权等方面为其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在规定范围内,有权决定科研经费的
使用,包括用于人力成本投入;有权对项目研究内容或技术路线提出调整意见;
有权选用团队成员。
(4)知识产权
引进人才在公司工作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
制度,确定其权益归属,引进人才有保守公司商业机密,遵守竟业限制等法律
规定的义务
3、精神激励
(1)颁发特聘专家证书
(2)对科技创新工作由突出贡献的颁发荣誉证书
(3)提供培训、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观交流的机会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9:5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471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引进人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引进人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