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事迹作文素材
【篇一:马云素材】
马云
他是谁?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
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
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美国《福布斯》杂志2000年对他的评价
中国第一大互联网站创办人,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
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充满传奇色彩的网路狂人,化名“风清扬”
的金庸迷。。。。。。
★素材与话题:
事例一:
从13岁就开始对英文有兴趣,但马云却是考了3次大学,才考上杭
州师范大学英语系。当年为了练好英文,每天下课后他就自己跑到
杭州西湖畔的五星级宾馆对着老外说:“我想学英文,我带你游市区
观光,我教你中文,你教我英文,”苦练8年才有今天。(坚持、恒
心、积累、合作共赢)
事例二:
1995年,杭州电视节目做测试,到马路上去撬窨盖,看有没有人站
出来。那天唯一站出来的青年,就是当时默默无闻的马云!他骑车
来回绕了好几圈,找不到警察,就指着他们说“给我抬回去”,一边
跨在车上随时准备开溜。真是既有正义感又有策略!
(正义感、策略)
事例三:
说话幽默机智的马云,在香港上市前夕,受邀到台演讲。一上台就
自我消遣许多人认得他,正是因为他「长得丑」,其实马云流利的
口才,才是他极具个人魅力的关键之一。(不能只关注外表)
事例四:
许多人好奇,他从未放洋留学,为何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好英语?更
有人好奇,完全不懂得技术,一开始甚至连计算机、网络也一窍不
通的马云,为什么创办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站?他回答:就是从自
己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成功的开始)
事例五:
见过太多聪明但无法坚持到最后的年轻人,他认为,和太聪明的员
工共事是很痛苦的,他要的不是精英,“而是一群平凡人,做非凡的
事。”
如同马云的妙喻:“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
份人死在明天晚上。”从创业最初5年一直留到现在的员工,他们从
不认为自己很能干,但留下的人现在都成了百万富翁。
当年一起爬上长城发誓,要共同创办出一个让全世界中国人都感到
骄傲的公司的“十八
罗汉”,也都坚持到现在没有一人选择离开。
(正确定位、坚持、抉择)
事例六:
他大学考了三次,才因英语成绩突出递补进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
他大学毕业后,应聘过30份工作,全部被拒绝;他想当警察,和5
个同学一起去,4个录取,只有他没有被录取;他在杭州第一个五星
级宾馆开业的时候去应聘服务员,也没有被录取;他和24个人一起
应聘杭州肯德基工作人员,23个人被录取,没有被录取的那个还是
他。
童年时代身形瘦小,看似营养不良,但爱打架斗殴。学习成绩除英
语优秀外,其他课目一塌糊涂。18岁第一次高考,数学1分,自然
榜上无名;19岁第二次高考,数学19分,再次名落孙山;20岁第
三次高考,仅达大专分数线,后幸运递补进杭师院英语系。
24岁,大学教书;31岁,第一次创业;33岁,第二次创业;35岁
第三次创业——创建阿里巴巴;37岁,创业成功——阿里巴巴进入
赢利期;41岁,30亿美元身价居“2005胡润it财富榜”第四位,阿
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
(心存希望、乐观、坚持)
事例七:
马云和他的英语班
马云当时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他和他爱人张英原是杭
州师范学院英语系的同学,之后又分配到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同
一个英语教研室。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在杭州高校中排名很靠后,但
马云夫妇却都是杭州高校的“十佳英语教师”。
1994年1月,马云利用青年会沿马路的两间房办起了“海博翻译社”,
“海博”是英文“希望”的音译。不管马云再怎么努力,我们再怎么帮
马云在校内外做宣传,依旧改变不了翻译社生意惨淡的命运。但马
云一直坚持着。
这次的创业,和创立海博翻译社不同,马云放弃了当时被大家看成
金饭碗的大学教师工作,辞职下海了。我记得他告诉我说,在他打
算辞职的时候,本来还挺犹豫的。后来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在校
园里遇到了系主任。系主任骑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两把刚从
菜市场买回来的菜。他叫住马云,语重心长地劝他好好干英语教师
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我看着他的样子,突然明白,如果继续在学
校待下去,他的现在就是我将来的前途了!于是,马云迅速地辞职
了。
(勇气、创新、坚持、是金子总会发光)事例八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
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
开始认识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
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
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
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
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
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
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勇于创新、善于
发现)
事例九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
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
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
原路,一样的道理。”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择而
叫好。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
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
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梦想、行动)
事例十: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
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
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这段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他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
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
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经历的重要性)
11、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网站注册成立一
个月后,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便立即到账。马云用这
笔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这
个时期,也正是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
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的时候。彼时,12个人的高管团
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注重人才)
★马云语录:
1、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最后,我们还是
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
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
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
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不放弃今天把
握现在)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
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
两秒钟。
2、那些私下忠告我们,指出我们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3、我生平最高兴的,就是我答应帮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仅是
完成了,而且比他们要求的做得更好,当完成这些信诺时,那种兴
奋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信守诺言)
4、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个兔子,
一会儿抓那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
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
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5、发令枪一响,你是没时间看你的对手是怎么跑的。只有明天是
我们的竞争对手。
6、在我看来有三种人,生意人:创造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企业家:为社会承担责任。企业家应该为社会创造环境。企业家必
须要有创新的精神。(承担责任)
7、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
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
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
(忧患意识、防微杜渐)
8、永远要相信边上的人比你聪明。(谦虚、学无止境)
不管你拥有多少资源,永远把对手想得强大一点。
★马云事迹给我们的启示:
⒈要有目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目标有多高,成就有多高。
做人要有一个目标,并始终对自己要充满希望。
⒉要有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是自己看自己的样子;魅力,是
别人看你的样子.
⒊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兴奋剂。
⒋要有方法。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方法在成功的关
键.再聪明,再有势力的人如果方法错了,也只能失败.
⒌要有毅力。因为流泪没有用创业者没有退路的最大的失败就是放
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
后天的太阳创业者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要懂得把痛苦当作快乐去欣
赏去体味你才会有成功.
⒍要自律。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打败缺点,拓展优点,
才能走向辉煌。
⒎要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业精于勤。勤奋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
石。成功很简单,天天做一点。
⒏要创新。是创新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没有创新,我们会依旧
生活在刀耕火种的年代.爱迪生一生卓越的成就并非侥幸,而是他百
折不挠、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成果。
⒐要乐观。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快乐是一天,不快乐是一天,为何
不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呢?快乐在一种心态,而不在于生活本身。
⒑要养成好习惯。播种愿望,收获思想;播种思想,收获信念;播种信
念,收获行
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如果大家能做到这十点,你离成功已经很近,成功的鲜花迟早要属
于你。
【篇二:(语文)高三语文素材人物:马云】
高三语文素材人物:马云
【篇三:写作素材:马云的三次高考】
写作素材:马云的三次高考
成名之后的马云从不回避失败,相反还总喜欢拿当年三次高考自我
调侃说“可以帮助成绩不好的人找回信心”。
马云最头疼的,莫过于数学。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
全军败北。他垂头丧气,准备去做临时工。他和又高又帅的表弟去
一家宾馆应聘,结果宾馆录用了表弟,而他却遭到拒绝。
之后马云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后来通过父亲的关系,马云到
《山海经》、《东海》、《江南》社蹬三轮车送书。他踩着三轮车
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过火车渠道发
到其他地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浙江舞蹈家协会,为协会主席抄写文件。
就是在舞蹈家协会,他第一次读到了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这本
书的出现,也许就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吧!这本书犹如一个引导者,
它在很短的时间里改变了马云的思想,进而改变了马云的未来人生
之路。
从故事中,马云暗暗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却
往往只有几步。就在那一刻,马云开始下定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
那年的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
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在第二次高考中眷顾马云。这一次,马云的数
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
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但马云
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
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每周日,马云为了
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
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前三天,一直失望于马云数学成绩的余老师对马云
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
字倒着写。”
这可把马云惹恼了。马云在余老师话语落下的第三天准时参加了他
一生中的第三次高考。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
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
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
学考了79分。
79分的成绩在别人眼中也算可怜,但是按马云的话说,“是运用了
独门武功才过去的”。那时候他把每种题型都背了一遍。
不过即使是马云破天荒地数学考了79分,但依然没有上大学本科分
数的“资本”——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
自助者天助。或许是马云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上帝,大学连考三
年的马云由于对专业招生不满,历经辛苦之后终于跌跌撞撞、摇摇
晃晃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被调配进入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小
便宜。
也不知那位余老师与马云打那个赌究竟是出于善意的鞭策还是对马
云的“傻”实在忍无可忍,不过这一次马云真的走出了泥沼,走向了
通往大学的光明之路。杜辉明摘自《武汉晨报》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6:4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421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阿里巴巴素材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阿里巴巴素材库.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