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五年制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具有传承人类文化成果、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
律的价值,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
系。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初中历史课程是传授历史学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
普及历史常识是课程的基本任务,基础性和综合性是其基本的特点。
在学校教育中,历史课程不仅以其知识的综合性为其他课程的饿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以
其思想性和人文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17、18世纪,许多教育先驱者都强调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对提高人的基本素养的价
值。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强调指出:“熟悉历史是整个人生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因
素,是他终身的眼目。
二、课程教学目标
五年制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在基础历史学习的基础上,一是向学生传授世界历史
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基本了解与掌握中外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
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进行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五年制学生提高其懂史、思考、理
解、鉴赏和表达能力,为学好各专业的其他课程,为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历
史基础的一门理论实践指导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原始社会
【教学目的】
课程中文名称:历史开课单位:基础部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计划学时:32学分数:4
课程代码:0301033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先修课程:考核性质考查
适用专业:五年制
了解原始社会
使学生掌握原始社会的劳动生产和婚俗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不同时期的代表猿人名称
难点是不同时期的代表猿人名称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原始人类
一、猿人代表
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二、先民的传说
炎帝和黄帝
第二节氏族公社
一、氏族公社的形成
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二、尧舜大禹的禅让制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二章奴隶社会
【教学目的】
了解奴隶社会的发展背景
使学生了解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努力社会的社会制度
难点是井田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夏商周
一、王朝的更替
夏商周
二、武王伐纣
西周的简历和井田制
第二节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
二、经济的发展
水利和手工业、商业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三章战国秦汉
【教学目的】
了解战国秦汉
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封建的形成
掌握秦汉的建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秦的统一战争
难点是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教学内容】
第一节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二、统一措施
经济文化军事思想政治
第二节汉武帝
一、文景之治
三十税一轻徭薄赋
二、汉武帝大一统
政治思想经济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
【教学目的】
魏晋南北朝
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
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三国的形成
一、官渡之战
曹操和袁绍
二、赤壁之战
曹操和孙刘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二节西晋的统一与东晋的建立
一、民族融合和社会大分裂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江南的开发
技术和劳动力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五章隋唐朝
【教学目的】
了解隋唐朝
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
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是隋初经济的繁荣
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隋灭陈统一全国大运河的开凿
一、繁盛一时的隋唐
开皇之治大运河的修造
二、隋末农民起义和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内容
第二节唐的繁荣和衰落
一、开元盛世
唐玄宗在位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
二、科举制
对于中国深远的影响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六章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
【教学目的】
1.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
脉络。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
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2.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
发展情况。
3.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1.民族融合
2.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3.“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
难点是澶渊之盟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概述
一、名族政权的并立时代
檀渊之盟
二、宋和辽夏和议
对于和议的认识
第二节南宋的灭亡蒙古的征服战争
一、南宋的灭亡
岳飞抗金和蒙古的兴起
二、元朝的建立
忽必烈的改革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七章明清朝
【教学目的】
掌握明清时期的重要制度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掌握明清王朝的君主制度的加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是八股取士
【教学内容】
第一节“靖难之役”与迁都北京
一、明朝的建立
政治监察和文教思想的变化
二、靖难之役
明成祖迁都北京
三、八股文
第二节清朝的统治
一、闭关锁国的政策
原因过程和影响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影响和意义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八章半殖民地半封建开始
【教学目的】
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开始
掌握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鸦片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难点是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原因双方和结果
二、战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和根本原因
第二节南京条约
一、南京条约的内容
割地和赔款
二、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九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形成
【教学目的】
掌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形成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
斗争等史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难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爆发的成因
列强为进一步扩大在华的利益
二、过程和结果
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第二节太平天国运动
一、性质
一场反抗清王朝农民起义运动
二、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运动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十章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教学目的】
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辛亥革命的爆发
一、历史背景
资产阶级的发展
二、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武昌起义
第二节中国民国的建立
一、成立的背景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的建立
二、性质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十一章共产党创立和国民革命
【教学目的】
了解共产党创立和国民革命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难点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工人运动和马克思思想的传播
二、中共一大
标志着共产党的成立
第二节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一、国民大革命的背景
推翻三大军阀统治
二、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十一章土地革命时期
【教学目的】
了解土地革命时期
了解土地革命的形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难点是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一、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是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二节红军长征
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开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二、长征的胜利
甘肃会宁四大主力会师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十二章抗日战争时期
【教学目的】
掌握抗日战争时期的背景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暴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抗日战争的过程
难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利益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日军攻占沈阳
二、共产党发表告全国同胞书
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第二节抗日战争的相持和胜利
一、七七卢沟桥事变著名战役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二、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5日日本投降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十三章解放战争时期
【教学目的】
了解解放战争时期
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重庆谈判
难点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全面内战的爆发
一、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国民党的阴谋
二、内战的爆发
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三大战役
辽沈平津淮海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二、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十四章中国当代史部分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当代史部分
了解新中国建设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难点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生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时期
一、三大改造的完成
步入社会主义时期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改革开放
一、粉碎四人帮
结束长达10年之久的文革
二、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学时分配
序号内容理论学时实训学时合计
1原始社会2
2奴隶社会2
3战国秦汉2
4魏晋南北朝2
5隋唐2
6五代宋辽夏金元2
7明清2
8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开始2
9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2
10共产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2
11土地革命时期2
12抗日战争时期2
13解放战争时期2
14中国当代史部分2
15机动2
16复习2
总学时16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分配比例
本课程的考核时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考核的整体性中突显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和现实中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考核与评价时,应跟踪记录
学生完成实训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评价学生在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出勤作业提问或实验
10%30%0%
40%60%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
1、建议使用教材:
《中国历史》徐玲主编,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14年1月第2版
2、主要参考资料:
《世界通史》徐寒主编中国书店出版社
七、编写和审定情况:
大纲执笔人
(编写负责人)
编写时间
(年月)
审核人
(教研室主任)
审阅时间
(年月)
大纲审定人
(二级院负责人)
审定时间
(年月)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8:3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400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曹操简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曹操简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