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春满乡村

更新时间:2025-02-25 09:37:25 阅读: 评论:0

桑葚的作用与功效-肉末炸酱面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范长生)

谈美丽乡村建设

1、推动每个行政村达到“十个一”目标,即一名义务宣传

员、一个道德评议会、一支志愿服务队、一批文明示范户、

一部村规民约、一组家风家训、一支农民文艺演出队、一个

文体活动小广场或舞台、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

一个身边好人榜。

2、广泛开展村史编撰和文化墙建设,把村史乡情、名人乡

贤等通过村史馆、文化墙进行展示,努力打造“留得住乡情、

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

3、在村居规划上体现风貌美。在村容村貌上体现整洁美。

在乡村氛围上体现内涵美。

4、培育“三爱五讲”新型农民(爱党、爱国、爱家乡,讲

法治、讲道德、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建设“四美”

家园(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生活美)。

5、只有把群众思想道德的“里子”和村容村貌的“面子”

同步推进,才能在优美的环境中培育出群众身边的、活生生

的正能量。

6、以点带面、以面推点,次第开花、春色满园。

7、突出“建”,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突出“治”,

解决“脏乱差”的问题。突出“防”,解决生态保护的问题。

8、在统筹上坚持“四个纳入”,即纳入“十个全覆盖”工

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扶贫攻坚工作、纳入

实绩考核,在自觉践行“把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实现了

“协调发展”与“共享发展”。另一方面,在推动上实现

“三个统一”。一是统一规划布局,对所辖苏木乡镇、嘎查

村进行全面摸底,按照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捷、生活

环境优美的要求分类推进,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二

是统一功能设计,按照“三个美起来”的总目标,聚焦基础

设施、产业转型、文化发展、社会保障、基层组织“五位一

体”,确定“综合性”功能定位,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发展。三是统一落实责任,成立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

小组,启动“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倒排工期,压实责任。

9、“十个一”建设(每个村配备一名宣传委员,成立一个

道德评议会、一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评选一批星级文明户

和文明农民,提炼一套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建设一个小舞

台、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一个善行义举四德榜、

一个道德讲堂,开展一项“勤俭持家、致富圆梦”主题活动)。

10、乡风文明“五提倡、五反对”(提倡勤俭持家,反对奢

侈浪费;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娱乐,反

对酗酒赌博;提倡孝老爱亲,反对薄养厚葬;提倡村邻和睦,

反对邻里纠纷)。

11、在充分尊重和保护现有农村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

业业

态和生态本底的前提下,尽量“不砍树、不填塘、不占田、

不拆房”,从点、线、面推进,抓好居民点、自然村和风情

小镇建设。

12、按照“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

互动、全社会参与”的思路,发挥文明生态村的优势和特色,

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3、以传统文化为底色,以古今乡贤为榜样,以文化乐园为

阵地,移风易俗倡文明、破除陋习树新风,让田野乡村劲吹

文明风。

14、把乡贤“请出来”。成立四级乡贤组织,挖掘“古土”

乡贤,传颂“古圣贤”典故;寻找“在土”乡贤,讲好“新

乡贤”故事;请回“离土”乡贤,引导他们反哺桑梓。二是

把乡贤“展出来”。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在县城设立

“乡贤文化展示厅”、在乡镇设立“乡贤文化广场”、在乡

村设立“乡贤文化长廊”、在学校设立“乡贤文化墙”等,

把“乡贤故事”印在墙上、刻在心上。三是把乡贤“传开

来”。组织开展乡贤文化“四进”活动:进厅堂,突出家庭

这个社会细胞,涵养重德家风;进课堂,突出青少年这个特

殊群体,培育崇文学风;进讲堂,突出党员干部这个“关键

少数”,引导清明政风;进礼堂,突出广大群众这个最大公

约数,淳化质朴民风,切实让乡贤文化润泽乡间邻里。

15、大力推进以“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为主体的农民文化乐

园试点,达到“建成一个乐园、传承一方文化、幸福一批群

众”的目标。

16、让“建起来”的文化乐园“转起来”,

让农民群众“乐起来”。

17、把群众“请进门”服务,把文化“送上门”服务,把图

书“敞开门”服务。

18、广范围“评”。全方位“赞”。多途径“帮”。

19、集中治理“零容忍”。村规民约“硬约束”。良俗引

导“自觉行”。

20、“一个主题行动”美化人居环境。“十大最美人物”树

立价值导向。“百个最美家庭”带动家风建设。“千名草根

乡贤”引领农村风气。“万名骨干志愿者”助力乡村发展。

21、组织“最美”系列评选,用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

观,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22、发现“最美人物”。褒扬“善行义举”。倡导“好人

好报”。

23、以家风促校风。以家风淳乡风。以家风净行风。以家风

正党风。

24、让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让乡贤事迹垂范乡里。让乡贤力

量造福乡邻。

25、增强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增强乡贤文化的带动力。增强

宗祠文化的吸引力。增强群众文化的凝聚力。

26、因地制宜兴产业。因需施策强家业。因势利导促创业。

27、村庄创建只是塑造了一个个“盆景”,让盆景移苗入地、

变成花园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28

、村庄当“主角”,“标准化”树起美丽标尺。政府抓“主

导”,“一体化”筑起美丽网络。群众是“主体”,“内涵

化”塑造美丽心灵。

29、美丽乡村不仅需要环境整洁“外在美”,更加需要文明

尚德“内在美”。

30、“一评”就是评选文明家庭,“二立”就是立标立榜,

“三育”就是家训育人、村规育民、文化育村。

31、“典型评树”促文明。“乡风传承”润文明。“道德锤

炼”育文明。“协调发展”树文明。

32、文明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力量。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23:1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231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满乡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满乡村.pdf

上一篇:安全教案大班
下一篇:写景色的作文
标签:春满乡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