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古代经典故事

更新时间:2025-02-26 06:23:42 阅读: 评论:0

汕头南澳-拌饭的做法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超轻粘土作品)

经典古代民间故事精选【四篇】

经典古代民间故事精选【篇一】

很久以前,有一年腊月,有位姓张的财主到厢房的佛堂上香,

忽然发现供桌底下的布帘在瑟瑟地抖动着,张财主觉得有些纳闷,

定睛一看,原来是布帘的后面,有一只穿着破旧单鞋的人脚在哆

嗦。张财主明白了,有小偷藏在里面。他定了定神,对着供桌底

下说道:大兄弟,出来吧,里面怪冷的,咱哥俩到上房喝两盅去。

躲在供桌底下的小偷只好出来了。原来,这小偷姓李,原本

是邻村的一个老实本份的庄稼汉子,只因老婆常年生病,家里又

有一大堆小孩子,日子过的很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眼看

到了大年根,家里又揭不开锅了,看着可怜巴巴的孩子们,老李

咬了咬牙,动了邪念,就想到财主家偷点儿东西,好给孩子老婆

过年。趁天黑,他偷偷溜进张财主家的院里,却不敢进正房,一

转身进了厢房,打算从供桌上拿些馒头果品之类的供品。不成想,

还没动手,却被张财主发现了。

这可把老李吓得够呛,浑身哆嗦着给张财主跪下了。张财主

赶忙弯腰扶起他:起来,起来,这大冷的天,你穿的又这么单薄,

咱到上房喝几盅,暖和暖和,边吃边唠。

老李只好硬着头皮跟随张财主来到上房,张财主把老李请到

炕上,让家里人下厨,一会的功夫,摆上一桌好酒好菜款待老李。

吃完饭后,张财主又让家人给他准备了一些米面肉菜,又拿出一

些银子,让他带回家去过年。老李带着一肚子愧疚和感激,千恩

万谢地告辞回家了。

就这样,老李一家的孩子老婆一起过了个快快乐乐的好年。

大年一过,老李就用张财主送给他的银子做本钱,做起了走村串

户的小买卖。由于他老实本份,货真价实,不坑不骗,童叟无欺,

买卖干的越来越红火,这样一来,家里的日子也好过多了。也有

钱给老婆请大夫看病吃药,这病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老李的日子好过了,他的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张财主对他的恩

德,他知道,如果不是张财主宽宏大量,乐善好施,他老李一家

也不是过上好日子。为表感激之情,他时常买些时鲜果品给张财

主家送去。可是张财主从来不收,说,老李呀,你的心意我明白,

你起早贪黑的赚点钱也不易,我什么都不缺,你好好把你自己的

日子过好了就行了。

老李也是个知恩重义的人,面对着张财主的婉言谢绝,他只

好利用每次起大早赶集前的功夫,把礼品偷偷地张财主放在大门

口,然后悄悄地离去。常常是张财主的家人早起一开门,就见一

堆时鲜果品之类的礼物放在那里。这张财主一猜就知道是李老汉

送的,于是,干脆收下了,可转过来,他就三番五次地给老李捎

这捎那,就这么着,俩人的交情越来越厚。

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到了年根腊月。这天一大早,天还

没亮,老李就起来了。因为今天他不光要去赶集卖货,他还有一

件在他看来很重要的事儿要办。前些日子,他托在关外做生意的

刘掌柜买来一棵贵重的百年老参,他要在今天早上悄悄地放在张

财主的大门外,算是对恩人的一个报答。老李推着独轮小货车,

摸着黑儿,来到张财主家门前。他从怀里掏出裹着老人参的小包,

刚想往大门口放,猛然发现:大门前躺着一个人。老李吓了一大

跳,他揉揉眼,仔细观瞧:是个冻死在外边的叫花子。老李心想:

谁这么缺德呀,把个死人放到恩人家大门上,这不明显是要坑人

吗?这老李也不敢多想,赶紧上前儿弯腰背起那具死尸就跑,一口

气跑出有一里多地,老李实在跑不动了,才把死尸给扔了,然后

又赶紧折回来,把那个装着百年老参的袋子放在大门口,这才推

起小货车赶大集去了。

第二年的大年初一,老李来到张财主家拜年。一阵寒暄之后,

张财主唠起本村东头有个王姓财主家年前被人在大门外扔了个冻

死的叫花子,结果摊上了人命官司,爷几个全被县衙门抓去了,

连年都没过好。这村里人都说这是报应,因为这家父子平日欺人

太甚,积怨太多。老李听了,笑了笑,也没说啥儿。

又过去了有一个多月,老李正在家中预备盖新房,找上门来

了。他说:“兄弟!你替我免了这么大灾,到现在你还瞒着我!”

老李还在装傻充愣:“我没干啥事呀!”

张财主说:“你还不说实话?我们村王财主出事那天一大早,

我在大门外捡着了一个百年老参的袋子。细一看,门口有两行脚

印,直奔村东头去了。门前还留下两行小车轱辘印儿。我一想,

准是你来过又走了。今年大初一,你上我家拜年,我跟你提起这

事儿,你也不言声儿,我这心里就犯了嘀咕。昨天在家门口碰上

了从关外回来过年的孙掌柜,听他说了你托他买参的事儿,我就

拿出那棵捡来的参让他看,他认出来,这就是你买的那棵。兄弟!

你……”张财主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

事情到这个地步,老李也只好实话实说。最后,张财主出钱

帮老李盖了一处新宅院,俩人结拜成了真正的好哥们儿。

经典古代民间故事精选【篇二】

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将他的儿子刘馀从

淮南迁到曲阜,封为鲁王,史称恭王。鲁恭王好治宫室,传说在

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忽然听到天上似有金石丝竹之声,有

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从墙里面发现了《尚书》、《礼》、《论语》、《孝

经》等书,一共几十篇。这些经典是用蝌蚪文写成的,不同于当

时经师们所保存的用隶书书写的经典,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孔壁

古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十

六篇。历代的古文经学家认为这是可信的,直到清代的今文经学

家魏源、龚自珍、康有为才怀疑是伪造的,但也拿不出确凿的证

据。

“孔壁古文”是什么时候进入孔壁的呢?据说是秦始皇焚书坑

儒的时候,孔子九代孙孔鲋认为“秦非吾友,……吾将藏之,以

待其求”,就将这些经典偷藏在孔子故宅墙壁内,自己就到嵩山隐

居去了。孔鲋到死也没有把它们取出,但“竹简不随秦火冷”,这

些经典终于保存下来。

为了纪念孔鲋藏书,金代就在孔庙的孔子故宅内修建了殿堂。

因传说拆墙取书时天上有金石丝竹之声,故取名为“金丝堂”。明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苏州知府况钟凯曾捐款重建。明弘治十

三年(公元1500年)重修孔庙时将近四堂迁往孔庙西路,在原址建

起了诗礼堂。后来在诗礼堂后又建了“鲁壁”,纪念孔鲋藏书。

鲁壁藏书是历代文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宋代文学家王禹在鲁

壁铭并序中说:“文籍不可以久废,亦受之以兴,……其废也,赖

斯壁而藏之,其兴也,自斯壁而发之”。将文化复兴归功于鲁壁,

清乾隆皇帝也写诗赞颂:“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是”。

鲁壁藏书确实保护了中国的文化典籍,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

经典古代民间故事精选【篇三】

许多年以前,在黄果树瀑布的山坡上,住着一个种庄稼的老

汉和他的妻子。老两口年纪都有六十多岁了,他们无儿无女,并

且一年到头做活路,从来没歇过一天气,但日子总是过得很清苦。

老两口想到终日辛劳还得不到温饱的生活,常常愁眉不展,相对

叹气。

老汉从年轻力壮来到这里时起,就自己砍树子,割茅草,搭

了一间草房,一家人孤单单地住着。他在屋前屋后种上了一百棵

黄果树,许多年来,这些树子已经长大成林,团团围绕着他那间

矮小的草房。老汉没事时就坐在房门口抽叶子烟,他的门正好对

着前面飞泻而下的大瀑布。

这瀑布原来没有什么名称。它有十来丈宽,从三四十丈高的

悬岩上直往下冲,轰隆隆的声音无日无夜地震响着,水沫象牛毛

细雨一样,飞到几里路外。早晨,当太阳照着瀑布时,便现出五

颜六色的彩虹。晚上,当月亮照着瀑布下面的深潭时,潭里又会

射出闪闪的霞光。老汉就是这样每天早晚观赏着瀑布的奇景。除

了种庄稼,便看看黄果树,度着他的岁月。

有一年,老汉种的一百棵黄果树不知怎的竟和往年大不相同。

这一年,每一棵黄果树开的花都比往年繁多,而且又大朵,香风

在几里路以外都闻得到。老汉夫妻俩非常高兴,他计算着今年的

黄果一定比往年的收成多。当然罗!卖得的钱也要多得多。老汉每

想到收入会增多,总笑得咧开衔着叶子烟杆的嘴,对他的妻子重

复着已不知说过好多遍的话:“老伴,等黄果卖得钱时,你那烂襟

襟的衣服也该换一件新的了。”他的妻子也跟着重复那句说了不上

一次的话:“你也可以到场上去买几斤肉来打个牙祭了。”

黄果花谢了以后,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汉每天这棵树看看,

那棵树看看,看来看去看了十多天,总不见有棵树结个黄果米米。

这时老汉又是难过,又是失望,他话也不想说,饭也吃不下,只

是一袋又一袋地抽着叶子烟。但是,有一天下午,当他象打瞌睡

一样地在家闷坐时,他的妻子忽然在门外惊喜地叫起来:“快来看

啊,黄果!”老汉象被针锥着屁股,一蹦跳起来,揉着眼睛就朝门

外跑。这时他的妻子抱着一捆刚捡来的柴,正仰头向一棵黄果树

上看。

“你看,好大一个黄果!”他的妻子指着树上说。

“咦,稀奇,我怎么从没看见?”老汉看准了在树叶丛中真的

结着一个黄果,奇怪地说:“这个黄果有点怪,花谢才十几天,它

就长得比熟透了的还大。”

“再找找看还有没有。”他的妻子放下手中的柴说。

于是,两人一棵树又一棵树地找起来,一百棵树都被他们仔

细找过了,但是除了这个黄果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黄果来。

“不要找了。”老汉对还想找一遍的妻子说:“穷人的命总是

苦的,再找也找不出。”

几天以后,老汉家来了一个稀有的客人,他是听见关于黄果

的传说以后特地从几百里以外赶来的。这客人不过三十来岁,瘦

长的个子活象个痨病鬼,但他的两只眼睛却闪着奇异的光。有认

识他的人,都叫他识宝的陕老,而老汉却是从来不认识他的。陕

老一到老汉家,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老人家,你的黄果卖不卖?”

“黄果往年倒多,你买几百斤都有,只是今年年成不好,总

共只结了一个。”

“我就是要买这个。”陕老说。

“这是做种的,我还不卖呢。”老汉随口答道。

“卖吧,我有的是钱嘛。”陕老用诱惑的眼光看着老汉说。

“有的是钱?你能出多少?”老汉怀疑地问。

“二百两银子怎样?”

“二百两?”老汉的心“咚”的一跳,他虽然曾看过一些散碎

的银子,但二百两究竟是多少,他还不大清楚,想来一定是多上

加多的银子吧!他一想到这个“多”字,以为陕老是在和他说着玩,

但看陕老的脸色却又一本正经,并不象在欺骗。

“二百两你是不是嫌少了?”陕老说,“那就这样吧,我给你

一千两,这就是定钱。”陕老从随身携带的口袋里拿出一个五十两

的银锭递给老汉。

“不,不。”老汉看着白生生的那么大一锭银子,不知怎么说

才好。

“一千两不少了,你收下吧。”陕老把银锭硬塞到老汉的手中,

老汉这时真是有点糊里糊涂了。他的妻子象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

说:“卖就卖吧,等我去摘来。”

“不要忙,不要忙。”陕老连忙阻止说,“这个黄果现在不要,

我的银子也不够。”

“那么你什么时候才要呢?”老汉问。

陕老先走到树下看一会,又扳起指头算了一番,然后说道:“再

过一百天,足足的一百天,我来取黄果。但是你们要记住,在这

一百天内,不管白天晚上,你们都要守着这个黄果,不准人来摸,

也不能给鸟兽吃……。”

“放心!”老汉插嘴说,“我这里一年半载也难得有一个人来。

怕鸟兽吃,只要编个笼子罩住就行了。”

“不,不能罩住,要随它长。”陕老说,“你们必须日日夜夜

守着,一点也疏忽不得,不然,到时候我就买不成你们的黄果了。”

“为什么呢?”老汉问。

“你答应不给别人说,我就讲。”

“我和我的老伴敢赌咒,就是三岁小娃儿也不给他讲。”老汉

拍着胸口,老实地说。

“这——个——黄——果——是——个——宝!”陕老压低声

音,对着老汉的耳朵轻轻地说。其实,他就大喊几声也没人听见,

因为门对面瀑布的声音很大,老汉的家又是孤零零地住在山坡上,

一个左邻右舍都没有。

“它有什么用处呢?”老汉追问一句。

“唔,这个……”以后再说吧!”陕老不愿多讲一个字,老汉

也不好再问,他点着头听完陕老的嘱咐后,就看着他走了。

从此以后,老汉夫妻俩每天轮流着守在这棵黄果树下,就是

在晚上,他们的眼睛也不敢闭一闭。在老汉的怀里,那锭沉甸甸

的五十两的大元宝,使他忘记了疲劳;当他一想起“一千两”这个

难以想象的大数目的,他总是取出那个元宝来抚摸一番。

看看一百天快到了,老汉夫妻俩也被弄得精疲力竭,快生病

了。守到九十九天时,老汉再也支持不住,他那刻苦耐劳的腰杆

弯得象个龙虾,一双发红的眼睛只是想闭下。他想:“已经守了九

十九天,黄果也已经熟透顶了,差一天不守也不要紧了。”但是他

又想:“要是差这一天不守,被鸟兽吃了岂不前功尽弃?”老汉想

了又想,最后决定摘回家放着,以防意外。

第二天,陕老果然如期来了。他没有带银子,只背来一捆丝

线打的绳梯。他一进门就问:“老人家,黄果长得怎样?”

“熟透了,昨天我已经把它摘下来了。”

“摘下来了?”陕老吃惊地问,“让我看看。”

老汉将黄果捧出来,这个世间少有的黄果又香又大,大得象

南瓜。陕老看了一阵后,叹口气说:“可惜差这一天,力气就不足

了。”

“说来说去,这个黄果有什么用哟?”老汉问。

陕老用手指着对面的瀑布,对老汉说:“这个瀑布下面的深潭,

是一个聚宝坑,有人知道潭里面金银珠宝很多,就是没法子去拿。

这个黄果就是打开深潭的钥匙,可惜还差一天你就把它摘下来了,

恐怕力气还没长足,打不开了。不过我们可以去试试。”陕老说完

就抱起黄果,背着绳梯,走到瀑布下边的深潭边。老汉夫妻俩帮

着他把绳梯捆在潭边大石上。捆好后,陕老两手捧起黄果朝潭中

央一丢,稀奇古怪的事情即刻发生了:上面轰隆隆流着的瀑布突

然静止不流,下面的深潭也一下子干巴巴的。老汉夫妻伸头向潭

内一望,只见黄的白的发着亮光的金子银子、珍珠宝石,象石头

砂子一样堆满潭底,中间还夹着不少的大小铁箱。陕老满面喜色

地将绳梯甩进潭里,抱着它一溜滑到潭底,他在潭底非常迅速地

把黄果捡来挟着,立即又提了一口小铁箱慌忙沿着绳梯爬上来。

正当他爬到一半时,陡然间,天崩地裂似的一声巨响,吓得老汉

夫妻目瞪口呆。原来上面的瀑布非常凶猛地冲下来,下面的深潭

也在一眨眼之间就涨满了水。等老汉神志清醒时,他们面前除了

那架绳梯,再也看不见陕老的踪影。

老汉摇着头,叹了一口气,从怀里拿出那锭已被摸得发亮的

银子,毫不犹豫地丢进深潭中,回头对妻子说:“这不是我们庄稼

人应得的东西,留着它是一点用处也没得的。”

从这以后,这个瀑布就被人叫做黄果树瀑布。虽然人们知道

瀑布下面的深潭里,至今仍然堆满金银财宝,可是人们再也找不

到打开它的钥匙了。

经典古代民间故事精选【篇四】

武松在离景阳冈不远的酒店里,喝下了十八碗酒,倒提着哨

棒,脚步不稳地正想向景阳冈走去。店家追出来喊道:“走不得!

走不得!最近冈上有只老虎,已经伤害了二三十条人命。”武松听

了,笑了笑说:“你休来吓我,便真个有,我也不怕!”

武松乘着酒兴,大步走到景阳冈下,看见一棵大树,刮去了

一块树皮,上面写着两行字:“最近景阳冈出现了老虎,凡是来往

行人,在中午时分成群结队过冈。”武松看了,笑着说:“这准是

酒店老板吓人的玩意儿,好让人们到他酒店住宿。我怕什么!”于

是,对告示置之不理,依旧拖着哨棒走上山冈。

走不到半里路,看见一座破庙。庙门上贴着一张县衙门的布

告。武松看了这才相信有虎。他本想转身回去,但犹豫了一会儿,

还是自言自语:“怕什么!既然来了,倒要上去看看。”

这时候正是初冬,昼短夜长,天很快就黑了。武松一路上并

没有发现什么,又喃喃自语:“明明是人们自己害怕,不敢上山,

哪里有什么老虎!”

武松走了一阵,觉得酒力发作,浑身燥热,便一手把胸前的

衣服敞开,直朝乱树林子走去。他看见一块十分光滑的大青石,

板索性把哨棒放在一旁,正想要躺下入睡,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

接着“扑”的一声,从乱石丛林后面跳出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来。

武松不由“哎呀”一声,连忙从青石板上翻身下来,拿起了哨棒,

闪在一旁。那老虎又饥又渴,两只前爪在地上轻轻一按,朝着武

松纵身扑来。武松吃了一惊,出了一身冷汗,酒也醒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老虎扑过来,只一闪,就闪在老虎

背后。老虎往背后看人是很困难的,于是便把前爪搭在地上,腰

身一掀,掀了起来。武松又一闪,闪在一边。老虎没有掀着武松,

大吼一声,就像半空里打了个霹雳,震得地动山摇。接着它倒竖

起铁棒似的尾巴一扫,武松急忙又闪在另一旁。原来老虎伤人,

就是这一扑、一掀、一扫;这三下子不成,气焰也就减了大半。

那老虎没扫着武松,又大吼一声,一兜扑了过来。武松见那

老虎转回身扑来,于是双手挥起哨棒,用尽全身力气,从半空中

劈下来。只听见“啪”的一声响,竟把一根手臂般粗大的树枝劈

了下。来原来武松打得慌了,没打着老虎,却打在枯树上,那条

哨棒折成了两截,只剩半截拿在手里。老虎更急了,咆哮着,张

开大口又扑过来。武松一跳,退了十几步远。那老虎两只前爪正

好落在武松跟前。武松索性把手里的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手就

势抓住老虎的头皮使劲往地上按。老虎拼命挣扎,武松用脚朝老

虎脸上、眼睛乱踢。老虎疼得吼叫着,身子底下扒起两堆黄土,

扒成了一个坑。武松把老虎的嘴按到黄土坑里,又乱踢了一阵子。

那老虎已没多大气力了。这时,武松左手紧紧地按住老虎,右手

举起铁锤般的拳头,用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六七十拳,老虎

眼里、嘴里、鼻子里、耳朵里都喷出鲜血来,只剩下了一口气,

再也动弹不得了。

武松担心老虎不死,找到那根断了的哨棒,又打了一阵。眼

看老虎连气都没有了,这才扔了哨棒,过冈去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20:5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225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代经典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代经典故事.pdf

上一篇:期中总结
下一篇:今年春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