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有关黄河的歌曲

更新时间:2025-03-29 20:42:47 阅读: 评论:0

电脑查找快捷键-理财故事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怎样选择奶粉)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1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是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

件制作,文件大小为26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

度为级。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2

【主题的确定】

本课题的选择是从学习《黄河颂》一文后的教学反思中引发的,当时虽然在课

前布置了让学生课余时间自行收集有关黄河资料的任务,但在课堂上问及黄河的军

事、政治、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时,很少有学生对祖国的母亲河──黄河有深入了

解的,同学们在交流中都认为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一方面,黄河是中华民

族文明的发源地,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学生对此有一定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

对周边环境的反思,同学们也认识到了解黄河、关注黄河的现实意义,最后经过班

级讨论,确定了“走近黄河,关注黄河”这一主题。

【活动目标的确定】

1、活动总目标:

⑴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⑵了解黄河的地理环境。

⑶学会欣赏有关黄河的乐曲。

⑷深入理解黄河精神的内涵。

⑸了解、关注黄河的现状,反思环保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情感目标:

⑴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新发现有喜悦感和成就感,在活

动中感受合作、交流的乐趣。

⑵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

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⑶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为祖国及家乡的环保献计献策的激

情。

3、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⑵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

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⑶初步培养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技巧,并逐步培养社交能力。

⑷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

【确立活动小组】

课题确定后,为了活动能很好地组织开展,根据初一⑹班学生都是住校生的特

点,在征求学生的意见后,以寝室为单位,将六个寝室编为六个小组:

第一组:1502寝室丁宏喜、冯钟等8人

第二组:1504寝室余豪、刘章等8人

第三组:1505寝室陈咏波、唐小康等8人

第四组:1507寝室周荣超、姜晶等8人

第五组:2510寝室廖珍桢、李纤等8人

第六组:2511寝室陶珊、熊敏等8人

【活动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查询、积累资料

1、活动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问老师等方法了解有关黄河方面的'知识,同时观察周边环

境,采访本地的社区居民、农民了解麻城的环境状况。

活动地点:城镇、学校图书馆(室)、电脑房(上网查询)、音乐教师办公

室、城镇社区、村庄等地方

2、活动流程:

⑴各小组到城镇、学校图书馆(室)、电脑房搜集、摘录与黄河有关的知

识;

①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②摘录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

③收集下载有关黄河的歌曲、民瑶;

④搜集有关黄河的地质、地理、人文资料以及生态环境的现状。

⑵第二小组的余豪等8位同学利用放假的时间仔细观察了麻城市主要河道流

域的环境现状,有的还取了水样,交给化学老师化验;

地点时间河流水质市中心05.3.15护城河很差郊区05.3.21

举水河一般浮桥河镇浮桥河水库05.3.27较好

我们的体会:离城镇居民区越近的河流水质就越差,水质的好坏与人的行为有

很大关联。

⑶第三小组陈咏波、唐小康等8名同学到市环境局找到了有关专家,进行了

短暂的采访,了解本地的水环境现状,寻求对策。(他们设计了一组采访题目,认

真作好了记载,写好了采访日记)

①我们麻城市有哪些主要的河流?

②这些河流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以前呢?

③影响这些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④对于这些河流生态环境的变化,市委市政府及环保局采取过哪些措施?效

果如何?

⑷第五小组的廖珍桢、李纤等8名同学在音乐室欣赏了《黄河大合唱》(V

CD)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保卫黄河》等,还学唱了《黄水谣》等乐章。

二、第二阶级:合作探究、整理成形、活动策划

1、活动目标:

⑴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理能力。

⑵学会合作与交流。

⑶学会设计、策划一场活动。

2、活动流程:

⑴以寝室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成文字形式,

并初步设计、策划好各自活动的过程。

(包括个人的练习、活动场所的布置、服装、道具、主持人、评委的选定等)

①第一小组负责整理大家搜集的有关黄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

等,并设计主持一场“走近黄河”的故事会。

②第四小组负责整理大家收集的有关黄河的古今诗词,并设计主持一场“啊!

黄河,母亲河”的诗歌朗诵会。

③第五小组负责整理在家搜集、下载的有关黄河的歌曲、民谣,并设计主持

一场“歌唱黄河”的文艺演出。

④第六小组负责分析整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并将有知识制设成竞赛题,并

设计主持一场“爱我黄河”知识竞赛活动。

⑵各小组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进行以“黄河”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⑶各组整理研究成果,并撰写体会文章。

三、第三阶段:互相交流、成果展示

1、活动目标:

⑴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

⑵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对研究成果有成功感、自信心。

⑶培养学生较强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2、活动流程:

⑴各小组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

①“走近黄河”故事会。

②“啊,黄河,母亲河”诗词朗诵会。

③“歌唱黄河”文艺演出。

④“爱我黄河”知识竞赛。

⑵拟定方案,进行社区宣传,寻找麻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①将收集到的资料(水质检测报告、调查报告、采访记录等)写成文章投到

校广播台作一次专题栏目。

②制作卡片、手抄报,分小组深入社区、公共场所宣传环保知识,让更多的

市民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③设计公益广告,呼吁人们爱护黄河,重视环境保护。

④给市长写一封信,希望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小插曲】

1、小组活动与班级活动配合密切:

课题确立以后,大家就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活动该怎样开展,从哪些方面

着手,到哪里搜集资料,大家各抒己见,由于小组分得多,工作分得细,各小组的

目的都非常明确,所以各小组的活动计划都制定得有条理,且操作性强,这为活动

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各小组是以寝室为单位,各寝室长每隔3天将

本组的活动进度报知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统一安排、调度,这样就保证了小组的

活动与班级活动协调一致。

由于课时较为紧张,在教学时除了花一课时用来分工、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明

确目的,写好策划,三课时用来展示、评价活动成果外,其余活动都化整为零在课

外让学生组织开展;知识竞赛题目制设好以后,以黑板报的形式将题目展示出来,

让同学们了解既丰富了大家的课余时间,同时也使知识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

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意识得以强化,分工合作的能力

得到增强,同时在信息的搜集交流、整理过程中,同学们也注意到了各学科知识的

交叉运用与整合,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促进了各科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知识竞赛场面热烈:

由于知识竞赛的题目来源于各小组收集、整理的资料,同时第六小组将题目制

设出来后又及时将题目以黑板报的形式展示出来,所以同学们都有一定的了解,他

们回答时不看任何资料,有百分之九十七的题目学生都回答正确,哪一个同学一旦

出现错误,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起来更正,场面异常激烈。

【知识竞赛部分题目】

⑴黄河的年纪大概有多少岁?

(50~60万年)

⑵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

(第二大河)

⑶黄河的流域面积是多少?

(75万平方千米)

⑷黄河流经几个省?

(9个)

⑸人类最早在黄河流域活动是什么时候?

(旧石器时代)

⑹黄河发源地在哪?

(青藏高原马颜喀拉山北麓)

⑺黄河是什么地区重要的水源?

(西北和华北地区)

⑻黄河船上的船工把船叫做什么?

(珍)

⑼“信天游”又称什么?

(“顺天游”“小曲子”)

⑽《黄河大合唱》是由谁作曲的?

(聂耳)

⑾《黄河大合唱》是由谁作词的?

(张光年)

⑿黄河流域第一大奇观是什么?

(壶口瀑布)

⒀乌梁素梅的前身是黄河的?

(古道)

⒁黄河曾改道多少次?

(26次)

⒂黄河流域上有几个石窟?

(7分)

⒃黄河流域最平凡的灾害是什么?

(水灾、旱灾)

⒄黄河三门峡位于哪里?

(小浪底大坝上游204米处黄河最窄处)

⒅黄河从上空看是什么字?

(几字)

⒆黄河是怎样得名的?

(因含沙最大、水色浊黄而得名)

⒇与黄河齐名的世界四大流域中,其它三个流域是:

(幼发拉底、底格里斯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

【教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整合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它有助于拓展学生的

知识视野,尤其是社会视野,让学生形成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良好习惯,并将自

己的学习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习动力。这次活动后,学生们都意识到各科

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积累本上不再只摘录文学常识,只要是以前没见过的知识都摘

录了下来,同时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利益的关联性,并自觉

将这种意识转化到讲究个人卫生,爱护公共卫生中来,教室、寝室卫生状况有了明

显好转。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适时、正确的指导是搞

好活动的前题,比如学生第一次外出调查、采访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也不知

道从何下手,很多资料都忽视了,没有及时记载,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指导,

让学生制定一个调查表,确定需要调查哪些东西,采访时先拟好潜台词及问题,让

学生在活动中能围绕主题抓关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

搞好活动的关键,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

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订好计划,

在展示过程中,我放手将各活动的主导权交与学生,结果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气

氛非常活跃。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活动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

等都得到了提高,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综合性活动课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对语文课的兴趣也空前高涨,因此我认为学校、家庭应该为综合性活动课

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各科教师也应积极配合指导,只有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

力才会有根本性的提升。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1、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一)课外阶段→(二)课内阶段

活动

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时

安排

(一)

课外阶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申报阶段: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

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黄河

颂》第二课时后15分钟

收集阶段: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星期五、六

整理阶段: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

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两

个课外活动

(二)

课内阶段(作品展示、口头汇报)汇报阶段: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

作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性学习工作课内一课时

展示阶段: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一个读报时间

竞赛阶段:选派代表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

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

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课内30分钟

感悟阶段: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课内10分

2、“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

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主题项目项目内容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

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2:21: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172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有关黄河的歌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有关黄河的歌曲.pdf

上一篇:新春祝福短信
下一篇:暑假生活作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