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杂诗

更新时间:2025-02-24 06:02:29 阅读: 评论:0

农历腊月二十三-电脑内存怎么扩大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赛人)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杂诗 王维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
和分享。
《杂诗》简练而形象地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的感情,抒发了主人
公对故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思念。下面一起来赏读一下吧。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参考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
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
文学分享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
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
味浓郁,栩栩如生。
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
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
乡之情。
但是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可能还在于它其实还有另一种情绪在,
或者说,诗歌包含了几种情绪的缠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可以是一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游戏性问答。回答者大概会很自信,会说:
当然,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但是诗人当然知道,问哪些问题,对
方会对答如流。诗人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偏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
一问不知对方可能回答得出?如果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那么便是
相当于自问儿童歌 自答,明知故问。花开不开不因人事,只因气候季节,是
一种自然规律。到了时候就会按期开放,这还用问吗?可是诗人就这
么问了,那么回答者如何回答?无非两种答案:开了,或者未开。但
直愣愣地回答,会多么无趣呀。
想必,现实生活中的对方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回答。而是会愣在那
儿,傻半天。如果那样,就中了诗人的妙计,引发一场大笑。
因为,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倚窗前的寒梅开不开并不是其国防教育总结
真正的关心所在。多少诗歌读者在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说什么诗
人对于梅花的欣赏、关心在此可见一斑。这真是不懂艺术,不懂诗歌,
把诗歌读肤浅了!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之事?难道生活中
文学分享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的人说话,从来都是心口如一?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时候,都是心口不
一造成的。
远离家乡的人,对于家乡的了解总是停留在离开家乡的时刻。
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世事的变动就越大越多,而有的人事世事变动
会令游子高兴,但是也肯定有些世事变动会让人失落或痛苦。这是每
一个离乡背井的人的常识。正因为此,诗人才不敢直接提问那些人事
世事,而是首先提问一个毫不危初级瑜伽学习 险的话题。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
诗人都会承喝什么茶补肾 受得住。而且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出乎意外,回答者可能一
时摸不着头脑,甚至可能真的没有留意到梅花,那样,诗人还会得到
想得到的恶作剧般的快感。
这种快感其实大半是诗人早已预料到的,是诗人计划中应得的心
理享受。但是这种提问的效果是暂时性的,因为远离家乡的游子接下
来必然要直面来自家乡的人事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诗歌要让我们真
正领略的是,我们要从这一问题的设计来体会诗人内心的复杂性。
人为什么面对来自家乡的人首先提出的竟是这样的问题?是诗人害怕
听到来自家乡的某种不利的世事变迁,以此采用这样一种提问,以便
推迟片刻,好让自己的心理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读者自然可以根据
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作多种猜想。而这正是唐诗最为令人叹服的地
方,那就是,伟大的唐诗所留的空白,总是那种能够提供给读者最为
丰富的想象空间。
就这样诗歌让我们几乎聆听到了诗人内心的激烈跳动。体味了到
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于是诗歌在有了欢快的显性结构的同
文学分享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时,下面又隐藏着更为冲突、复杂、深沉的深层结构。只是这个深层
结构有多深,都留在无边无际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读者自己去建
构。
诗歌的空白、深层结构的建构,不是任意的。诗歌虽然到此为止,
接下来诗人与对方的交谈内容为何,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经历去填充。
但是无论如何填充,这个欢快的表层结构,都对深层结构的填充想象
起着界定性作用。
因为既然诗人会如此诚惶诚恐,拐弯抹角地面对家乡人,那么他
一定是对来自家乡的人事、世事的变迁不太乐观,也由此表明这个人
一定有一番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其家庭、家乡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否
则,他干吗不急着把自己最想问、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时刻提出来?
只有一个心地单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或毛丫头片子,才会有话直
说。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如果真的只关心窗前形容绿的成语 的寒梅,对其他了无兴
趣,那么这个人就太绝情绝义了。正因为诗人对家乡的人事世事深深
地关心,才会极度害怕其中发生一些令人意外或者不堪忍受的事情。
但他又是极其纯净的人,所以才会在紧张之余,去试图超越这种紧张。
由此我们欣赏到的正是一个举重若轻,一个经历虽丰富但心地却依然
纯净的成熟者的情致。
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
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
也就跃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
心态的人生风范。
文学分享 竞选班干部演讲稿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王维《杂诗》翻译赏析
2.王维《杂诗三首》赏析
3.王维古诗《杂诗三首(选一)
4.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5.唐诗王维《杂诗》赏析
6.王维杂诗翻译
7.王维杂诗教案
8.《杂诗》王维
9.王维《杂诗》三首诗意赏析
10.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赏析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文学分享

紫檀树-暴躁的反义词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13:4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1547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杂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杂诗.pdf

下一篇:疲惫
标签:杂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