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马功劳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成语解释]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
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典故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
事,而必汗马之劳。”
[近义词]丰功伟绩、劳苦功高
[反义词]一事无成
[成语举例]将俺丞相汗马功劳一旦忘了,
贬在济南府闲住。(元王实甫《丽堂春》第四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褒义,形容战功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汗,不能读作“hn”。
[成语辨形]汗,不能写作“汉”或“悍”。
[成语辨析高中几点上课 ]汗马功劳和“丰功伟绩”;都
指功劳。不同在于:“丰功伟绩”指伟大的功劳和成就;仅用于赞颂
少数对人民ppt播放视频 有巨大贡献的人;不用于自己;汗马功劳仅指功劳;各种
场合都可以用;一般人也都能用;包括自己。
[英文翻译]one'scontributionsin
work
[成语谜面]马功
[成语故事]古时作战多用马。战马疾驰疆
场,冲锋陷阵,每战都要出很多汗。战斗次数越多,战况越激烈,出
汗当然也越多。因此,形容有战功,就叫“汗马”。
《韩非子五蠹》就有“汗马之劳”的说法。《战国策魏策》
也有:“张仪说楚曰:‘不费汗马之劳,不费十日。而拒扞关’。”(扞,
扞关,地名。)
《史记晋世家》叙述春秋时晋文公的一段故事时,也说过“汗
马之劳”的话。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所以又称公子重
耳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他曾流亡国外达十九年之久,后来回国做了国君,而且称霸一时。
当他回国之初,即位为晋文公时,对于随从他流亡的人员,一一论功
行赏。有个小臣名叫介之推,没有提出自己有什么功劳,也不求赏赐,
躲到深山里隐居起来了。另一个小臣名叫壶叙,见三次行赏都没有他
的份儿,便对晋文公说:“君行三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晋文公当
即把行赏的标准向他说明:“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
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箭矢炮石)之难,汗马之劳,
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我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
且及子。”
《史记萧相国世家》和《汉书萧何传》也有一段有关“党的思想报告 汗马
之劳”的故事。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始终
帮着他,筹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最可靠的得关于家国情怀的作文 力助手。秦亡以后,
刘邦又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萧何便担任相国。刘邦认
为论功劳应以萧何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为“酂侯”(酂,县名,今
湖北光化县),食邑八千户。但是其余功臣多不服,他们说:“我们拼
死拼命,多的经过百余战,少的也打过几十仗,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
只会耍笔杆、发议论,根本没上过战场,封赏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什
么道理?”刘邦问道:“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大家同声回答:“知
道。”再问道:“那么你们知道猎狗吗?”又是同声回答:“知道。”刘
邦于是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住处、
去向,让狗去追杀的,却是人(‘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发踪指示
者人五香驴肉 也’)。你们只会追杀,不过是‘功狗’而已,至于萧何,能‘发
踪指示’,他才是‘功人’。而且你们多数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两三
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难得了,可是萧何,他叫全家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参
加了我们的军队,跟着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劳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
大家听了,便谁也不吭气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2:4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1422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丰功伟绩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丰功伟绩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