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郢书燕说

更新时间:2025-02-24 09:26:16 阅读: 评论:0

中孝介花海-国际旅游岛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小学生观察日记)

诗词中有一种郢书燕说带来的感动

不想搬砖,也不想做饭,扯点闲天。刚才读了会儿韦庄,联想到

诗歌中有一种郢书燕说的感动,还挺有趣的。

我读本科时,学诗词文学的那个课程接受的主要是莫砺锋先生和

叶嘉莹先生的体系,我也就用这两位学者讲的韦庄举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莫砺锋先生讲他上世纪去哈佛的时候,有一次听到

人家的教授在讲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

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ipad忘记锁屏密码怎么办 十里堤。”

哈佛的教授说,这首诗里最好的地方是“crow”(或者是

“raven”?我不记得了。反正大约是乌鸦,后面姑且说“crow”)

这个词。这个“crow”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也是死亡的象征,而韦庄在

江南时,眼睁着看着自己忠诚的大唐灭亡了,crow的丧歌已经唱响,

可是台城柳却仍然很美。你想欣赏美景,无奈有个crow在提醒你国家

灭亡的痛苦;你想伤心,那眼前海参不适合哪些人群吃 的美景就会扎眼,好痛苦好纠结呀……

教授侃侃而谈一节课,是不是乍听起来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可

唯一的问题是这首诗里好像没有crow这个词。所以莫先生下课就去找

那个教授讲理。教授不服,拿出了自己当宝贝珍藏已久的盗版《唐诗

三百首》。莫老师接过来一看,上面确实把“鸟空啼”的“鸟”印成

了“乌”……

那个“乌”显然印错了,因为那里应该放仄声字,“乌”是平声,

喜欢写格律诗的中学同学也能一读就发现明显不顺嘴,于是书商只好

拿去骗老外。而且莫老师认为那首诗妙就妙在“鸟”字上。整首诗是

用恒长的自然景物来对照短暂的历史王朝(无论是已经变成历史的六

朝还是正在变成历史的唐朝),体现自己的痛苦。

莫老师讲这个故事,本来是想告诉大家要重视盗版书的危害,不

过有个小问题是,那个美国教授根据在咱们看来很荒谬的盗版书,居

然也享受到了审美的感动。

误解可不止是外国人会有。还说韦庄的作品。我非常尊敬的叶嘉

莹先生讲的韦庄《菩萨蛮》五首,是我极受启发的一段课。她讲的内

容早已出书,个人强烈建议感兴趣的人都去看一看。

其中的第四首末句,叫作“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组竹笛怎么吹 词讲

到这里的大意是韦庄从洛阳流落到江南,再从江南流落到西蜀,看包子的制作 似

位极人臣热热闹闹,可他支持的国家灭亡了,他怀念的家乡回不去了,

他珍视的青春结束了,他喜欢的妹子大概再也见不到了,现在不得不

多喝一些酒,不要去想“明朝事”,这时他“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

何?”

叶先生说,她小时候不喜欢这句,因为笑就应该“哈哈”笑,

“呵呵”听着很假。(为什么假?为什么近年来大多数人也不喜欢

“呵呵”了?我在这篇文章里从语言学角度做过介绍。

/s/PAAVNeh6HimyYXVgr_YNXA)后来

她年龄大了一点认真读词,觉得“呵呵”写得太棒了,因为词句到了

这里已经如此沉痛悲凉,韦庄已经是在借酒浇愁逃避现实,他有什么

可好“哈哈”的?“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呵呵”

把强笑的感觉写活了,真是佳作!

叶先生的解读比那个美国教授深刻多了,总体来说也靠谱多了,

可是她在这里的理解也有问题。因为“呵呵”在中古时代的发音就相

当于现在的“哈哈”。“呵”是中古歌韵的,这个韵我知道的几乎所

有历史语言学家都认为中古时期读a。现代汉语本来也有“呵呵大笑”

这个词,直到十几年前还挺常见,其实就是古人写的“哈哈大笑”在

文字层面的留存。

所以说,韦庄想写的就是“哈哈”。他是在一段深沉的伤感中,

强塞了几句热闹且充满欢笑的句子,通过这种突兀去表达“极宴娱心

意,戚戚何所迫?”的伤感。叶先生不小心用小孩百日宴 了现代人对词语的撒野读后感 理解,

却读出了另一种深刻的感动。

当然,我这不是黑叶先生。我们不是古人,也见不到古人,再怎

么读古书,语感也没法达到古人的地步,只有不读古书才可能不犯错

误。其实类似的误读到处都是,我只是刚好在读韦庄,想起这些故事

而已。

别人的例子更多了,比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的

《人间词话》喜欢对这句得不得了,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可能至今还有很多文学老师在这么讲。我是学训诂的,其实在我们专

业看,“闹”就是中古口语中“浓”的意思,宋祁就按照当时的口语

习惯随口一说,或者最多双关了一下。不过若没有王国维的误解,大乳晕 这

首词的味道反而减少了一点。

误解反而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相当于买了假货却意外好用。

从上世纪“新批评”派文学理论来说,这种现象是很好解释的。新批

评派认为,文学文本写完就脱离了作者。我感动我的,你虽然是作者

却也完全管不着。现在大家一般觉得新批评派过于极端,但它对后人

的启发是长远而深刻的。

虽然好解释,但我突然想到韦庄那俩例子还是觉得好玩,所以写

下来算是休息。现在去做饭吧。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9:33: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1367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郢书燕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郢书燕说.pdf

标签:郢书燕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