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
编者按:本辑所编内容,由于来源于不同文章,有少部分词语或
成语重复。为了保持文章的完整性,编者没有做调整。特此说明。
媒体最易误用的词语辨析
1.“望其项背”追得上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与成语有关的题目难倒了不少学
生。题目是这样的:“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
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很多
学生看到这道题时一头雾水,考完之后查了词典才明白自己判断错了。
“望其项背”出自清代汪琬的《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
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意思是
说,其言论很精彩,后代文人不能超越。但是,单是“望其项背”就
能表示出别人无法超越吗?
从“望其项背”这个词本身来看,“项”是“颈项”,而“背”,就
是“脊背”的意思。既然能够看得到对方的颈项和脊背,那么就肯定
离得不是很远。比如摩托车拉力赛上,后边的运动员如果能看到对方,
那么距离就很近;相反,如果连前边的人都看不到,那就相距很远了。
所以,“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说还可以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
赶得上或比得上。上述高考语文卷子上那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成都
五牛队实力很强,别的甲B球队无法相比”,但用上了“望其项背”后,
表达的意思却成了“别的甲B球队可以赶得上”了,这当然跟句子原
来的意思相悖。
需要注意的是,“望其项背”这个词一般多用为否定意义的句子,
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项背”。如果
使用者不小心的话,很容易把这个词用反的。例如:“尤文图斯夺
冠几乎已经成为传统了。像AC米兰、国际米兰及罗马这些球队,只能
望其项背。”
2.“叹为观止”是赞叹
新浪网在2005年10月份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国民党一
百年来因为坚持独裁导致衰落的历史事实。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也出
现了错用词语的失误。比如在介绍到国民党因为独裁导致贪污成风时,
作者写道:“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贪污腐败,使国民党民心尽失。”这
句话中,“叹为观止”显然用错了。
“叹为观止”一词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出自吴国公子季
札之口。
季札出使鲁国时,观赏鲁国音乐舞蹈,对各种舞乐作出了不同评
价。当他看到跳《韶箭》舞时,断定这是最后一个节目,并由衷地赞
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思是舞乐好到了极点,
我们就看到这里吧。后来人们就用“观止”一词来赞叹所看到的事物
尽善尽美,好到没有更好的地步,是褒义词。
如今,“叹为观止”这个词语用错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把这个成
语理解为“到了极点”,当贬义词用,显然不妥当。上文中那个句子,
就是因为这样而产生错误的。再举一个类似的错句:“为了骗取扶贫资
金,这些村干部居然使出了各种办法,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一种错误用法是,没有区分主语是人还是物。如果主语是人,
就要用“叹为观止”;如果主语是物,就要用“令人叹为观止”或者是
“让人叹为观止”。错误的例句如:“她的舞蹈动作优雅,表现力强,
叹为观止。”
3.“明日”黄花非“昨日”
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总会发现“昨日黄花”一词。比如:“同
仁堂的百年盛誉会否成为昨日黄花?”又如:“美网球迷爱红颜昨日
黄花遭冷落”。还有:“多彩台历走俏挂历已是昨日黄花”。不由得纳
闷,明明是“明日黄花”,怎么变成了“昨日黄花”了?
所谓“明日黄花”,出自北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
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说,重阳节过后,金黄的菊花便
将枯谢凋败,到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除此之外,苏东坡
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中又用了一次:“万事到头都是梦,
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同样一句话,苏大学士用了两次,可见他对
这句话比较满意。后来,人们就把“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
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就称:“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
那么,既然这句话很多人知道,为什么还会有人犯错呢?莫非仅
仅是按照日常生活知识来判定,觉得“昨日”比“今日”更能表示“过
时”的意思?我们不如再把问题的本质转回苏轼所作的诗词本身。从
逻辑上讲,菊花今天开得很好,但是明天和后天会不会没有变化?花
期再长,花儿终究是要凋败的;而过了今日才是明日,花当然会随着
时间推移而变得不鲜艳了。
其实,苏轼在诗词中反复用“明日黄花蝶也愁”,他的意思是:看
到菊花那样,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菊花一样已经过时了,这实际上是表
达了一种迟暮不遇的心态。了解了这点,也许就很容易记住“明日黄
花”了。
5.“不刊之论”不能改
因为每个汉字都含有多个不同的意义,所以使用时候一定要多加
注意,切忌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有则征稿启事是这样写的:“为提高本
刊的整体质量,为读者奉献更好的精神食粮。从即日起,面向广大读
者征集哲理散文。请读者朋友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论。”
这则启事中,“不刊之论”显然是用错了。
实际上,这“不刊之论”的“刊”字,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
思。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报刊,自然也就没有“刊登”这回事。正确
的解释是,“刊”当“删削”或“修改”讲。
何以“刊”字为“删削”或“修改”?这还得从竹简木牍的使用
说起。古人在竹简、木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误需要修改
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刊”。
“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说文解字》说:“刊,多也。”既然
多了,自然就要消除。
因为竹简木牍都要反复使用,可以把旧文削去,重写新文,这个
过程就称“刊削”。
所以,这个“刊”字就兼有“写”与“删”两种意思。而重要的
文字才能称为“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起先只能用于帝王
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
格甚高、褒义强烈。汉代扬雄《答刘歆书》中写道:“是悬诸日月,不
刊之书也。”意思是说,你的书是可与日月争辉,不容删减一字的大作!
后来,“不刊之论”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所以,仅依“刊”字的今义,就将“不刊”指为“不刊载”,将“不
刊之论”说成是“不能刊载的言论”,那就完全错了。
6.“不足为训”非准则
在没有对“不足为训”作解释前,我们先看以下两个句子:第一
句,“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过就这一点小失误,影响不了
大局,不足为训。”第二句,“明明知道现在是火灾危险期,可他们却
不足为训,居然在林区偷偷抽烟。”
上述两句话中的“不足为训”都用错了,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这个
词的准确意思。“不足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一,
其中有一句话:“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在“不足为训”这个词语中,最关键的是“训”字,“训”在这里
不作“教训”解释,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如此,很容易断定
“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可是,上面的句子都
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跟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许慎的《说文解字》给“训”字作了完整的解释。训,从言、从
川。本意作“说教”解,意思是用嘉言教导人之意,故从言。又以“川”
本作“水流贯穿”解,有疏导水流使其通畅之意,认为“训”是能教
人通于义礼的“说教”。
“训”字的义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典法曰训。如《诗经.大
雅》:“古训者,故旧之道,故为先王之遗典也。”第二种,教诫曰训。
如《齐书.颜之推传》:“之推撰家训二十篇,行于世。”第三种,道物
状貌,说事义理之文曰训。如《史记集解.序》:“具列异同,兼述训
解。”第四种,解说、训诂曰训。如《曾国藩家书》:“吾观汉魏文人,
有两端最不可及,一曰训诂精确,二曰声调铿锵。”第五种,告诫曰训。
如《扑满赋》:“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第六种,训练,是指
养成其善良习性,锻炼其体魄、智能,使之品性端方、技艺精专。另
外,“训”字还作“顺”、“驯”的通假字。
如果了解了“训”的各种含义,“不足为训”这个词就好理解了。
7.“不负众望”再度夺魁?
有位记者,写了一篇新闻,题目为《青工代表队不负众望再度夺
魁》。可是,报社总编大笔一挥,将“不负众望”改为“不孚众望”。
结果报纸一发行,挑错电话就响个不停,原来“孚”与“负”字意思
正相反。这本是笑谈,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
这两个成语经常被人们混用,原因就在于没有理解“负”、“孚”这两
个字的意思。
先说“负”。“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辜负,对不起。“不
负”就是“不辜负”之意。曹操曾有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
天下人负我。”意思是说,曹操宁愿辜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辜负他。
而“孚”字的原意为“信用”。《诗经.大雅.下武》中有“永言配命,
成王之孚”一句,即是此意。后来又引申为“为人所信服”,如《曹刿
论战》中就有“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很明显,两个字的意思根本不
相同。
要表达“不辜负人们的期望”这样的意思时,“不负众望”和“深
孚众望”就成了同义词。不过,虽然意义比较接近,但是两者相比起
来,还是“深孚众望”的程度更深一点。至于“不孚众望”这个词,
则是人们根据“不负众望”与“深孚众望”这两个词,重新组合的一
个新成语,意思当然与前两者不一样。
根据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明白“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是两
个意义截然不同的词语:“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
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这两个成语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
却截然相反。
突然想起,在《书法报》创刊二十周年的题贺作品中,有“一以
贯之,不孚众望”之句。想来也是不加区分,错用了。
11.“犯而不校”是宽容
“非典”肆虐时期,有部分大学生不顾禁令,私自回家,后来被
学校开除了。针对这件事,有位专栏作家歪解过“犯而不校”这个词:
犯了错误,擅自行动,就不能再回到学校了,是为犯而不“校”(“校”
念去声)。同时他还举了个例句:我上学的时候,有两个男女同学因非
法同居被开除,犯而不“校”了。
作者文章写得很好,当然对这个词他也是很了解的,不然不会“歪
批”,更不会用这个词造句子。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还在文章后面列出
了成语的意思:“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
较。”作者还列举了出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
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可见作者是很负责任的。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者无礼,不去计较很多,这是一种宽容的心态。
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
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
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则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
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
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一点也
不生气:“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
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就告诉狄仁杰:
“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正因为娄师德宽容待人,所以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
12.“长袖善舞”不跳舞
水袖是演员戏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衬衣的衣袖。
一般戏曲服装上的水袖,长度仅为五十多厘米。作为主要表演手段时
所运用的,是特制的长袖,一般长约一米,宽六十余厘米。在欣赏戏
剧时,往往看到演员们常运用以大幅度的形体动作,配合着冲袖、甩
袖、翻袖、转袖等功法,完成了一个个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借以表达
愤怒、忙乱和激动等不同的感情。在戏曲中的许多剧种里,不管是京
剧、豫剧、越剧等等,演员水袖功夫如何,往往代表着其表演水平。
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戏曲演员精湛的水袖表演称之为“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
钱善贾”。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
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司马迁
在《史记》中,写范雎、蔡泽两人的传记时曾引用过这个词语。因为
两人都是极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所以他们取得了秦王的信任。
在战国时代,辩士并不少,但像这两人一样能相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
卿、相的也不多见。所以,司马迁评论道,韩非子说的“长袖善舞,
多钱善贾”,确是有理!意思是说,范雎和蔡泽两人就像舞蹈者有更美
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辩才。对这
两人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的行为有所讽刺。
而在一些报刊上,很多文章运用“长袖善舞”,都忽略了其中包含
的贬义。比如:“问题是,纵使石油外交长袖善舞,在诸多地区取得合
作开发等方面的突破,在国际石油政治的挤压之下总量也依然有限。”
(《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0月13日)另外还有“货币政策如何长
袖善舞”等标题,都是误用。
13.“捉刀”“捉笔”意不同
现实生活中,时常有人为了考试能顺利通过,就找人替考。这种
现象是严重的作弊行为,当然会引起大众批评。有人评论:“自己考不
过,就找别人捉笔,实在可耻!”批评得很对,但是,这里的“捉笔”
却用错了,这是不清楚“捉刀”和“捉笔”的意思,把两者弄混了。
“捉刀”一词出自《世说新语.容止》。说的是曹操有个名叫崔琰
的武官,字季,长得仪表堂堂,胸前长须飘飘,更显威武不凡,连曹
操都常认为自己相貌远不如他。有一次,匈奴派来的使者要见曹操。
曹操为了让外国使者见而敬畏,就叫崔琰冒充他代为接见。接见时,
崔琰穿戴魏王的衣帽,比平时更有精神。曹操自己却持着刀,毕恭毕
敬地站在崔琰的坐榻旁,扮作侍卫,一旁观察匈奴使者。接见过后,
曹操想知道匈奴使者的反应,便派人去暗暗打听。使者说:“魏王固然
仪表出众,可是那个床头捉刀人,看来倒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这个故事后经演变,人们便称代人作文为“捉刀”。如请人代写文
章,就叫“请人捉刀”;而替人作文的人,叫“捉刀人”。
而“捉笔”一词就很常见了。“捉”即“握住”、“拿住”之意;“捉
笔”的意思就是提笔、执笔了,并没有“替别人写作”的意思。(如果
要想表达找人替写文章的话,可以改为“找人捉笔”。)例如:“崔永元:
匆匆走上长征路,捉笔题词频出错。”再如:“美国国会法律顾问办公
室是众议院起草议案的重要工作机构,担负着众议院绝大部分议案的
起草工作,因而被称为‘议案的捉笔人’。”
这两个词其实很好区分,只要记住“捉刀”有“替”的意思,而“捉
笔”则没有此意,就可以了。
14.“七月流火”非天热
2005年7月,在一次欢迎仪式上,某大学校长致辞道:“七月流火,
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此言一出,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网友们
纷纷议论。
的确,公历7月正是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的日子。这句“七月流
火”猛一看上去确实像是在形容盛夏炽热的气温,再比作迎客的热情,
也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然而,致辞的校长恐怕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让很多人的脸热得
发烫。因为,此“七月”并非盛夏的七月,“流火”也不是在说似火的
骄阳。
那么,“七月流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中,七月并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
当于八九月份。“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大火星则是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
的一颗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
红色的光亮。“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边落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
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
空的西边,也就是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所以,
“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17.夜色如何算“阑珊”
如今,媒体常常误解误用成语,造成了不良影响,其直接后果是
混淆大众的判断。“阑珊”一词的错用,是一个典型。
前年春节,为了烘托气氛,某省一家地市级电视台就拿城市夜景
来做节目,并且把文字报道贴到网上。网页上,展示了该市灯光璀璨、
雍容华美的除夕夜景,的确很美。报道的标题为《灯火阑珊不夜城》。
作者怀着美好的意愿,原本想更深地感染读者,却把“灯火阑珊”这
个经典词语用错在了标题中。除此之外,还曾经在报纸上见过诸如“五
一长假期间,游客们意兴阑珊”之类的句子,在电视上听那些主持人
说“现在整个城市夜色阑珊,市民们在广场上尽兴地游玩”等话语。
实际上,这些句子都误用了“阑珊”一词。
“阑珊”共有五种含义。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
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二是形容
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
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是表示“残、将尽”,
如“春意阑珊”,意思指春天渐去渐远。四是指“凌乱、歪斜”,如“字
阑珊,模糊断续”,表达的意思是字迹凌乱。五是指“困窘、艰难”,
如“近况阑珊”,意思指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从这些解释来看:
“阑珊”没有一种义项可以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
尤为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阑珊”二字为零落之意,辛弃疾词中“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元夕灯会的高潮已过,灯火零落,游人稀
疏,而相约的人还在等着他,可有些人聚会时偏偏要拿“灯火阑珊”
来形容聚会气氛很好,实在是错得离谱。
20.不耻下问向谁问
在听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突然听到他说:“要取得好成绩,
一定要勤思好学、不耻下问。因为没有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很
难理解。”猛一听没什么,可一想问题就出来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因向比自己学问
低的人请教为耻”,其中,“耻”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
为可耻”;而“不耻”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在“不耻下问”中使用。按
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上述那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就是要“多
问老师”。但是作为学生,无论成绩再好,问老师也不能算是“不耻下
问”。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
段话。这段话有个背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
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
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
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敏而好学,不
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
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
他的谥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
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明明是
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用错了也不知道。
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
又何谈“不耻下问”呢?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21.曾几何时为几时
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诗中说:“尔
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
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
“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王安石《祭盛
侍郎文》)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赵彦
端《新荷叶》)
如今,“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是也容易用错。
如下面两句话就误用了“曾几何时”。
①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②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播放萨达姆被捕的电视画面促使伊拉克抵抗
武装放下武器,曾几何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指责伊拉克方面
播放被俘美军士兵的电视画面违反了《日内瓦公约》。
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
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
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曾
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2.因何故炙手可热
曾经见到过一篇题为《“汉钞”收藏炙手可热》的新闻,里面有句
话是这样的:“湖北省钱币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湖北地方的货币,尤以
‘汉钞’最具代表性,如今它是炙手可热的收藏品。”这句话中,“炙
手可热”是明显用错了。
“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
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关于这个成语,也有历史渊
源。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
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
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
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一时间,
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公元753年,杨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诗人杜
甫对杨家兄妹这种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写
出了著名的《丽人行》一诗,诗中说:“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
相嗔。”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意思是,杨家权重
位高,没有人能与之相比;千万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发怒。
宋代李清照《逸句》诗:“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
现代作家沙汀在《淘金记》中说:“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
红人,而且目空一切。”所用“炙手可热”含义都与杜甫诗中表达的意
思相同。
因而,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媒体扩大其使用
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
23.“登堂入室”臻佳境
“登堂入室”一词出自《论语·先进》,其原文为:“子曰:‘由之
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
也!’”
还是先解释一下上面那几句话。子路姓仲名由,又称季路,是孔
门弟子之一。子路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轻率粗莽,性情真
挚,事亲至孝,长于政治。先后在鲁、卫二国为官,后随孔子游学于
列国。孔子对子路十分喜爱,常责之以正其行。一日,子路弹瑟,孔
子闻其琴音,满含肃杀之气,颇不祥和,遂责怪他:“子由弹瑟,不合
雅颂,怎么会出自我的门下?”其他学徒听到孔子这样训子路,都误
认为孔子不喜欢子路,就对子路很不恭敬。孔子得知这情况后说:“子
路的学问已经大有所成,但是未臻佳境。就像人们从外面进来,登上
厅堂,但是还没有入内室一样。”
“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
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
中就用了这个词:“乘其爱看之时,急觅传奇之有情节、小说之无破绽
者,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登堂入室’之明师
也。”
现在,“登堂入室”经常见诸报刊和网络,不过误用错用的情况也
很多。首先,“登堂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
该是物。例如,“‘挂靠’经营:让大批假药‘登堂入室’”一句中,“药
品”是不能够登堂入室的。
其次,人们往往会把“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
为“从大厅进入内室”。例如,“他接到导师的电话,驱车赶往导师家
里,登堂入室。”这种用法,也是欠妥的。
24.“罄竹难书”记罪行
据报道,某日,陈水扁到台湾海滩捡拾垃圾。在煞有介事地捡满
一袋垃圾后,陈水扁发表感言,他说:“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
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
的成功故事。”陈水扁贬词褒用已令人汗不敢出,孰料,后面还有更可
笑的事情。为了替主子挽回点面子,充任台湾“教育部长”的杜正胜
在接受质询时,对于罄竹难书作了如下“精彩”的解释:“罄是用尽,
竹就是竹片,是在纸张发明前的书写工具,难是难以,书就是书写,
翻成今天现在的话,就是用尽所有的纸也写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实
在太多。”如果说陈水扁错用成语已是失误,而杜正胜的曲意回护则简
直是指鹿为马。
一般认为,罄竹难书是个贬义词。意为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
拿来书写,也难以写尽。根据约定俗成,在汉语语境之中,这个词常
常用来形容灾乱异象极多,无法一一记载。
罄竹难书出自《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
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也有相近的说法:“南
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旧唐书·李密传》也用过相同的意思:“罄南
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世因此以“罄竹难书”
形容人的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因此,单纯从字面意思来说,杜正胜对于“罄竹难书”的解释当
然不算太错,但结合千年的汉语传统,这样的解释却是失之千里。
25.万人空巷“坑”万人
1997年高考语文题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
时,几乎是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相
当多的考生几乎不假思索,就作出了肯定判断,结果统统为此丢了3
分。宝贵的3分,对某些考生来说,也许因此上不成了大学!不禁令
人喟叹:这“万人空巷”真是“坑”了万人!
关于“万人空巷”成语的最早例证,一般都引自苏东坡的《八月
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之四:“天
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夜点凉。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从东坡诗来看,“万人空巷”指的是为了看钱塘大潮,当时的杭州城内
各个里巷内的人,全部都走空的盛况,即“倾城而出”的意思。学生
们把这样一个形容词理解为人人都在家里呆着,南辕北辙,该扣分,
但这能怪万千学子吗?
对于“万人空巷”,我们先看一下词典的解释。
《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
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而《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
解释为——“指众多的人都出来了,致使小巷都空了”;《汉语成语考
释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街道空荡荡的”,
《辞海》则释作“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
上述词典,都把“巷”释作“街巷”或“街道”。其实这是误解。
26.“梅开二度”实在冤
在旧书摊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健康的读物。在这些低级读物中,
常常会引用一些诗句或者是成语,来代替难以启齿的内容,让这些诗
句或成语蒙受了不白之冤。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梅开二度”这个词语。这个原本“清白”
的词语,因为在那些书刊中多用于男女之事,表示男女一夜之间再度
欢好,很少在雅致场合中使用。
“梅开二度”之所以遭受不白之冤,在于忽视了这个词背后的一
段伤心故事。“梅开二度”来自一出戏曲《二度梅》,其中的主人公梅
良玉的父亲被奸臣陷害,他侥幸被人救出并送到其父好友陈日升家寄
居。陈日升视梅良玉如同己出,常带他在自己花园的梅树前拜祭故友。
梅良玉也不辜负其厚爱,发誓要苦读诗书,决心考取功名,出人头地,
将来好为父报仇。
一日,盛开的梅花被夜晚的风雨吹打得凋谢了。陈日升带着梅良
玉诚恳地再拜,祈求让梅花重开。诚心感动了天地,结果真的满园芬
芳,梅开二度!这是个吉兆,梅良玉最终学成进京,中了状元,还和
陈日升的女儿结为琴瑟之好。
如此可见,“梅开二度”原本表达的意思是好事再现,并没有不健
康的义项,更没有“男女再度欢好”的意思。看来,这些庸俗用法实
在是冤枉了这个“清白”的词语。
下面词语是媒体经常用错的,网络上也经常用错,甚至主持人和
一些语文老师也能用错。看看自己有没有用错。
(10)豆蔻年华
⑧“这些女当初在豆蔻年华就干起了列车押运。”
“豆蔻年华”语出杜牧七言绝句《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
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这首诗是赠给一位十三岁多一点儿的雏妓的,用
“二月初”的豆蔻花形容她。豆蔻春末开花,“二月初”正含苞待放。
“豆蔻年华”只能比喻十三四岁的女子,用来比喻女列车员不是说我
们国家使用童工吗。
⑴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是成语,语出宋玉《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这句成语用自然现象比喻由于自身存在弱点,病菌、流言才得以乘隙
而入。白居易在《初病风》中也说:“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
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空穴易来风”
本意是“这事有点影子”,如今却被用作“空穴来风”,意思正好相反,
“空穴来风”的准确含意是事出有因的意思呢!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
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
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
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所以,以“空穴来
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
有来头,则比较恰当。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
连用。
①“说她对丈夫不忠,大概不是乱讲。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丈
夫不在时她浓妆艳抹迎客送客,不是迹象?”
但是,一些人引用这句成语时,常错误地比喻“没有根据的谣言”。
《现汉》也作了自相矛盾的释义:“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
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⑼首当其冲
⑥“在扑灭森林大火战斗中,解放军战士又一次首当其冲。”
⑦“农民赖泽民首当其冲,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缫丝厂。”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好职工福利问题。
冲:冲要。首当其冲:处在冲要位置,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不是“冲在前面”或“敢为人先”。出自:《汉书·五行志下》:“郑当
其冲,不能修德。”显然是把这个词简单理解为“首先”了。
20、不知所云: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
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
简直不知所云。【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是指听话人
听不懂。】出自《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擒获孟获,解除了
后顾之忧后,便决定出师伐魏。他给刘禅写了道奏章,从刘备不幸早
逝说起,说自己在军败的危难关头接受任命,再三劝告刘禅要“亲贤臣,
远小人”,采纳有益的建议。最后他说:“今天我要出师远征,面对这张
奏章泪流满面,不知该说些什么”。”临表涕零,不知所云。”《三国志·蜀
志·诸葛亮传》作“不知所言”和《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顾瞻门馆,
惭恋交会;伏纸流涕,‘不知所云’。本为谦词,谓自己思绪紊乱,不知
道说了些什么。今天泛指言语混乱或空洞[1]。
粉墨登场
【错误用法】有报纸上说:幼儿园的小朋友粉墨登场。
显然是把这个词当作是化妆以后上台表演了。
【正确用法】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
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出自:臧懋循《元
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虽然我们也可以创造词语,但是对约定俗
称的成语或者词语还是规范一些的好。万万不可在已经固定词义的词
语上添加其他含义,这样我们的汉语就乱套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10:04: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8&id=122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不负众望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不负众望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