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鱼,一种鱼芒科的淡水卵生濒危鱼类。为中、底层鱼,属于洄游鱼。由于成吉思汗鱼游速很快,并且体型强悍,所以在饲养的时候混养方面需要注意,并且需要大体的水族箱来饲养。如果混养体型差距很大的鱼,会被成吉思汗鱼吞食。
拉丁学名Pangasius sanitwong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辐鳍鱼纲
亚纲新鳍亚纲
目鲇形目
科鱼芒科
属鱼芒属
种长丝鱼芒
分布区域亚洲的湄南河与湄公河流域
保护级别极危
中文学名成吉思汗鱼
中文别名长丝巨鲇
形态特征体延长,头部以后稍侧扁。背鳍起点以前稍向吻端下斜,起点以后较平直。腹部圆。头小,稍平扁。吻短而钝宽。眼侧位,眼缘游离,眼间隔宽阔。鼻孔2对,前对近吻端,后对位于口角前上方,二者相隔一定距离。口宽大,上颌略突出于下颌。须2对,颌须始于口角上侧,其长大于眼径,末端伸过眼后缘;颏须短小。上颌齿带连续,无中缝;下颌齿带不连续,有中缝;犁骨和腭骨齿带连成整块。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
背鳍硬刺后缘具弱锯齿,末端延长成丝,起点前于胸鳍末端垂直上方。脂鳍短小,其长约等于眼径。臀鳍基长,外缘凹入。胸鳍镰刀状,硬刺后缘有弱锯齿,末端延长成丝。腹鳍起点约位背鳍后端的垂直下方。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等长,叶端尖。
体被光滑皮肤,侧线完全而明显。
体背部褐色,体侧下半部及腹部银白色;背鳍、胸鳍和尾鳍具褐色带,其边缘色浅;腹鳍、臀鳍色浅。[1]
基本特征英文名:Giant pangasius。
繁殖方式:卵生。
食物来源: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也吃动物的尸体。
体长:有记录的最大体长达到3米,一般可超过半米。
分布:亚洲的湄南河及湄公河流域。
生存威胁:在其原产为重要的食用鱼,正在遭受过度捕捞、栖息地丧失及污染的威胁。
保护现状:极危。
生态习性习性:栖息于较大的淡水河流中,为河川洄游性鱼类。
体形特征:显着地特征为高高的背鳍(背鳍第一棘条特别长)。体型强悍,游速很快,嘴很宽大,需要大水体来饲养。混养需注意,体型悬殊的会被之吞食。
食性:肉食性。
水温:22-28℃。
Ph值:5.0-7.5。
护理:饲养方法与蓝鲨基本一样,比蓝鲨大胆很多。喜食小鱼、小虾,也可以喂人工饲料。体质强壮,不易得病。
混养:可与龙鱼,巨骨舌鱼,狗仔鲸,铅笔等大型鱼混养。此鱼性凶猛,不宜与小型鱼和温性鱼混养。
区别蓝鲨蓝鲨,我们这里又叫虎头鲨,虎鲨。野外的蓝鲨能长到1米,但是现在似乎很少看见那么大的个体,不知道是人工繁殖改良的原因还是因为水体过小。
蓝鲨的主要特征是鱼体深蓝,白色条状相间,头吻部相对汗鲨较窄小,各鳍相对较小,没有拉丝,易神经质,易惊,鱼尾有些下垂,在蓝鲨缓慢
游动的时候或者完全放松的时候会把尾巴略略下垂慢慢游或者原地游。蓝鲨还有白化黄金体。
成吉思汗鲨,鱼体黑色,鱼腹呈白色,从水面上放看成吉思汗的脑袋要宽大些,吻部也很宽大,成吉思汗的背鳍又高又直,而且背鳍的那支鳍骨很粗大,飘逸,胸鳍,腹鳍,背鳍都有明显的拉丝(漂翅)。
成吉思汗鲨的尾鳍一般是不会下垂的,是直挺挺的。成吉思汗鲨在受惊的时候尾巴和体色会变浅色。
还有就是蓝鲨通常只能吞食体形比自身小的食物,成吉思汗鲨可不是,容的下口的都吃,容不下口的也要试试。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13:2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38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成吉思汗鱼(辐鳍鱼纲鲇形目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成吉思汗鱼(辐鳍鱼纲鲇形目动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