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一个县级市,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呼伦贝尔市北部,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东以鄂伦春自治旗为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接壤,南连牙克石市,北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呼中区。
中文名根河市
外文名Genhe
所属地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面积20012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根河镇、满归镇等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
火车站根河站
别称额尔古纳左旗
行政类别县级市
地方方言东北官话
简介根河市,原名额尔古纳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市的北部,东以鄂伦春自治旗为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接壤,南连牙克石市,北接黑龙江省漠河县,塔河县。根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部的旗市之一,也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级市。根河市境内最北的城镇为满归镇。
历史沿革根河市早期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长廊,根河市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岩画及早期北方游猎民族祭祀遗址,可以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曾经在大兴安岭森林中生活的北方游猎民族的历史印迹。
战国、秦代为东胡驻地汉代为匈奴左贤王庭辖地;三国、两晋南北朝为鲜卑部落联盟东部辖地;隋唐时期为蒙兀室韦部落驻地;金代为扎答兰部和弘吉剌部驻地。
这也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唯一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居住地。17世纪中叶,使鹿鄂温克人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流域的勒拿河一带游猎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一直在大兴安岭根河市境内游猎迁徙、放养驯鹿。
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使鹿文化、游猎文化、萨满文化、桦树皮文化,凝结了森林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早期文化的历史,触摸见证了中国北方原始文化的脉络。
中国与北极圈文化交流的窗口,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是中国唯一放养驯鹿的族群。生活在这里的鄂温克人遵循“敬畏自然而遵从自然”的理念也正是北极圈文化的核心理念。
内蒙古唯一的纯林业城市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旗县市20世纪50年代,国家作出开发大兴安岭的决定,大批林区开发建设者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中国冷极根河,顶风冒雪,战天斗地,形成了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
随着林区的开发建设,根河市逐渐兴起并累计为国家提供6300多万立方米的木材,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根河市是大兴安岭的生态核心区,把生态立市作为第一项工作重点,绿色生态产业将成为根河市最大的产业。在执行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总体规划过程中,正以文化的视角、产业的思维来重新审视这片沃土。
刷新传统的森工文化、发掘神秘的使鹿文化、整理古老的游猎文化、彰显鲜活的生态文化、开发独有的冷极文化、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努力实现文化软实力增强,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成功转型。以其华丽的姿容和优越的生态价值,屹立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北部边疆。三国、两晋时期,大兴安岭东西皆为鲜卑人的辖区和势力范围。
北朝时期,大兴安岭以东分布着乌洛侯等室韦诸部。
太平真君4年,北魏朝廷根据乌洛侯人的报告派中书侍郎李敞到“祖庙石室”祭祖,并在石室刻有“祝文”(该“祝文”由呼伦贝尔盟文物所米文平等人于1980年7月30日发现)。
“祖庙石室”后来被称为嘎仙洞,嘎仙洞距根河境域直线距离仅100公里。证明此地区为拓跋鲜卑始祖长期栖息之地。
隋朝时,突厥逐步衰落,东北部的室韦、靺鞨各民族尚未形成强大的实力与之抗衡,他们也都被中原地区的古老文明和隋朝的强大所吸引。于是,派人员朝贡,请求册封。隋朝在边远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予以管理,呼伦贝尔地区为室韦民族领地。
此时,室韦曾派使臣两次朝贡,室韦酋长于大业年间曾随同突厥启民可汗在现呼和浩特北部的启民牙帐中拜见了隋炀帝。室韦分为5个部落,即北室韦、南室韦、钵室韦、大室韦、深末怛室韦。根河流域生活着深末怛室韦部落。
唐时期,在室韦地区设室韦都督府,并任命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为都督。室韦分为20余部,居住额尔古纳河沿岸者为西室韦、大室韦、蒙兀室韦。蒙兀室韦,生活在大兴安岭北麓、额尔古纳河下游以东地区,即主要游牧于今额尔古纳市、根河市境内。
朝廷在东北设立“平卢节度使”,以军事实力控制局势,边疆稳定,经济得以发展。此时,室韦诸部与唐朝关系更加密切。今嫩江流域及大兴安岭内外均纳入唐朝版图。
7至8世纪,大兴安岭以西地区曾先后被突厥人和回纥人占领过,为突厥汗国和回纥东部边地。
9世纪末和10世纪初,岭西地区逐渐成为乌古敌烈及塔塔儿人的驻地,大兴安岭岭东地区成为契丹人的势力范围。
辽朝(907~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辽朝原名契丹,后改称“辽”。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后改国号为“大辽”。
983年改为“契丹”,1066年改为“大辽”。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归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管辖,大兴安岭岭西归乌古敌烈统军司管辖。
金代,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归蒲与路管辖,大兴安岭岭西地区归东北路招讨司所辖。
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大兴安岭岭西为其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三弟贴木哥斡赤斤及德薛禅家族的封地;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后来也逐渐成为贴木哥斡赤斤的封地。今黑山头镇古城遗址即拙赤哈萨尔故都。
元代初期,呼伦贝尔地区仍为诸王封地。1288年至乃颜、哈丹叛乱平定后,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划入中书行省泰宁路、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和黑水府达达路,大兴安岭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
明朝建立后,北元(蒙古汗国)退守蒙古草原,并以察哈尔部为宗主部继续统治蒙古草原,呼伦贝尔为北元东境。1439~1454年,迁徙到呼伦贝尔的为蒙古族阿鲁科尔沁、四子、乌拉特、茂明安四部。大兴安岭东麓为阿鲁科尔沁部牧地,其余三部牧地在大兴安岭以西直至尼布楚的广阔草原上。
十五世纪初,明朝在边境地区设置都司、卫所进行控制。呼伦贝尔地区由奴尔干都司下设的一些卫所管辖。岭东由布尔哈卫、阿伦卫等管辖,岭西由斡难河卫、坚河卫、哈刺孩卫及海刺儿千户所管辖,根河地区为坚河卫管辖。
1616年,后金建立。1630年和1633年,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阿鲁科尔沁、乌拉特、四子、茂明安部先后归服后金。1635年前后,按照后金政权的指令,生活在大兴安岭岭西地区的乌拉特、四子、茂明安三部陆续向西南迁移至乌兰察布草原,阿鲁科尔沁部前往赤峰市。
顺治年间(1644—1661年),沙俄军队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世代居住在那里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人民被迫迁至黑龙江南岸的嫩江流域居住。他们在诺敏河、阿伦河、音河、雅鲁河、绰尔河、济沁河流域从事简单农业和渔猎生产。为了加强管理,康熙年间,清政府将达斡尔人编为3个“扎兰”,将鄂温克人编为5个“阿巴”,直属清中央政府藩院。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政府在嫩江西岸宜卧奇后屯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设副都统总管。《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确定额尔古纳河东岸属中国,西岸属俄国。
雍正五年(1727年),沿额尔古纳河设置18座卡伦,管理边务和内政。雍正年间设呼伦贝尔副都统府。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吉拉林设治局,管理境内行政、边务事宜,1912年废。
1920年,设室韦县和奇乾设治局。
1921年,奇乾设治局改奇乾县。
1930年,室韦县府由吉拉林迁至河坞(今苏沁乡)。
1932年12月,“满洲国”民政部将室韦、奇乾二县划归伪兴安北省管辖。
1933年1月1日,“满洲国”取消室韦县和奇乾县,改为办事处。同年7月12日,将原室韦县境划为额尔古纳左翼旗(习称东额旗),旗公署设于奈勒穆图(今三河镇);将原奇乾县境划为额尔古纳右翼旗(习称西额旗),旗公署设于吉儒穆图(今奇乾乡)。
1945年8月9日,伪满政权垮台。8月10日,苏联红军进驻三河街并成立了维持会。
1946年,经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批准,成立了额尔古纳左翼旗公署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公署。1947年11月,中国共产党派呼伦贝尔工作团进驻三河街。
1948年2月16日,经内蒙古自治政府批准,将额尔古纳左、右翼两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旗政府设在三河街(今额尔古纳市三河镇)。
随着大兴安岭林区开发,根河镇、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金河镇、牛耳河镇于1955~1959年相继成立,1961年8月以前由喜桂图旗代管。1961年8月,额尔古纳旗政府迁至根河镇,接收了原喜桂图旗代管的根河、好里堡、得耳布尔、金河、牛耳河5个镇和阿龙山、满归2个地区。
1966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旗,设额尔古纳右旗和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左旗政府设在根河镇。
1969年8月1日,额尔古纳左旗随同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1979年7月1日,额尔古纳左旗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94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左旗,设立根河市。[1]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呼伦贝尔市北部,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东以鄂伦春自治旗为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接壤,南连牙克石市,北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呼中区。南北直线距离最长240.4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198.8公里,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
气候
根河市气候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季风性气候的某些特征,特点是寒冷湿润,冬长夏短,春秋相连,无霜期平均为90天。境内遍布永冻层,个别地段3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
水文
根河市境内河流众多,纵横交错。河长在2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7条。
其中:二级支流2条,三级支流23条,四级支流12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大河流2条;流域面积1000至5000平方公里的中等河流2条,其余流域面积均为1000平方公里以下小河流。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水蚀作用强烈,河谷较多,河网发育,缺乏形成湖泊的自然条件,湖水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只有1个。
地形地貌
大兴安岭山地构成了根河地貌的总体。纵观根河总体地形地貌,东北高、西南低。静岭是激流河与根河、得耳布尔河的分水岭,岭南和岭北的地势趋向不同。
在静岭以南的根河流域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根河上游河源附近平顶山海拔1451米,沿根河河谷向西南至斯捷帕尼哈山海拔1174米,相对高差277米,根河顺应其地势呈东北-西南流向,出境后则向西流;静岭以北沿激流河谷至满归镇呈狭长“高山盆地”态势,地势南高北低。
自激流河左上源金河河源静岭附近海拔1252米,向北沿激流河谷至满归镇海拔降至1110米,相对高差150米左右,激流河流向大致呈南-北流向,出根河境后转向西南流。
根河海拔高度多在700至1300米,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峰奥科里堆山位于激流河东侧阿龙山境内,海拔1530米,也是大兴安岭北部最高峰。
其次较高山峰有位于西北部与额尔古纳市交界处的阿拉齐山,海拔1421米;位于东南部的平顶山,海拔1451米。根河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00余座,其特点是山脉绵缓,山顶平坦,各山顶之间高差不大。
从根河总体地形地势看,具有古老的准平地面与浑圆形山体的特征。一般比较平缓,河网发育,河谷开阔,相对高差在100~300米,地势起伏相对较缓。
自然资源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成矿带和得耳布干成矿带交汇处,是得耳布干成矿带核心区,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铁、银、钼、铜、铀等10余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莹石、大理石、珍珠岩、石墨、冰洲岩、白云石矿等。截至2013年,根河市矿产普查勘探尚处于初始阶段,初步掌握铅锌储量约为2000万吨,石灰石和白云石储量约为1.7亿吨。
林业资源
根河市林木资源丰富,是国家和自治区木材主要产区,森林覆盖率91.7%,森林面积174.5万公顷,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阔叶树白桦和山杨等。
生物资源
根河市有“天然药库”之称,野生植物资源3000多种,中草药420种,野生浆果30多种,天然菌类114种。药用植物储量大、分布广、质量好。野果有8科20属30种,主要有越桔、笃斯越桔、山荆子、稠李等。野生动物有中华泥沙鸭、白鹤、马鹿、棕熊等60余种受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
行政区划根河市1966年,额尔古纳左旗建立后,管辖根河镇、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金河镇、牛耳河镇和满归鄂温克族乡。
1968年,建阿龙山镇、满归镇,满归镇与满归鄂温克族乡合一。
1973年,满归镇与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分设,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政府迁至距满归镇区北部17.5公里处的敖鲁古雅。
1994年4月28日,成立根河市,行政区划仍为原额尔古纳左旗行政区划。根河市下设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金河镇、牛耳河镇、阿龙山镇、满归镇、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和中央路街道办事处、河西街道办事处、森工路街道办事处。乡镇、街道办事处辖112个居民委员会,811个居民小组。
2001年6月6日,撤消根河市牛耳河镇,牛耳河镇职能整体并入金河镇,划并后金河镇土地面积5353平方公里。根河市下设5个镇1个乡3个办事处。
2003年2月8日,变更根河市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面积及名称。河西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由原3.2平方公里,调整为2.4平方公里;原中央路街道办事处更名为河东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由1.98平方公里调整为2.0平方公里;原森工路街道办事处更名为森工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由5.0平方公里调整为5.8平方公里。
2003年12月29日,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根据自治区民政厅文件批复,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整体向南迁至三车间,原行政区域面积1096平方公里划归满归镇,满归镇总面积变为3072.81平方公里。
好里堡镇南部1767.2平方公里土地并入迁址后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作为新乡址的行政区划面积。好里堡镇面积调整为4563.76平方公里。敖乡行政区划界线为:北以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金河镇三镇界线交汇点静岭以西为起点,静岭以南为全线终点。
2006年5月23日,根河市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将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分别变更为好里堡街道办事处、得耳布尔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后,全市辖3镇1乡和5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金河镇、阿龙山镇、满归镇、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好里堡办事处、得耳布尔办事处、河东办事处、河西办事处、森工办事处。
人口民族人口
2005年根河总人口167228人,比上年下降1.1%。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5.05%和6.98%;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93%。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5:100.0。
2011年末根河总人口157308人,比上年减少2403人,下降1.5%;出生人口514人,比上年减少102人,人口出生率下降为3.24%;死亡人口1303人,比上年增加33人,人口死亡率提高为8.22‰;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4.98%。
民族
2011年,根河有17个民族,包括汉、蒙古、回、藏、苗、彝、壮、朝鲜、满、土、锡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民族。其中鄂温克民族主要分布在敖鲁古雅乡。
2011年,少数民族人口18834人,比上年减少286人,其中,蒙古族9605人,比上年减少284人;回族3035人,比上年减少136人;满族3980人,比上年增加179人;达斡尔族964人,比上年增加19人;朝鲜族448人,比上年减少61人;鄂温克族463人,比上年减少5人。
经济综述
2011年根河生产总值完成31273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9766万元,同比增长5.5%;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3617万元,同比增长12.9%;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9348万元,同比增长10.4%。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7:26.7:44.6,根河人均生产总值19731元,同比增长11.3%。
第一产业
2011年根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46546.7万元,同比增长15.9%;其增加值完成89766万元,同比增长5.5%。
2011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849公顷,比上年增加18公顷,同比增长0.6%。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34公顷,比上年增加265公顷,同比增长16.9%;经济作物油料播种面积699公顷,比上年减少394公顷,同比下降36.0%;蔬菜播种面积149公顷,比上年增加30公顷,同比增长25.2%。全2011年食总产量为5589吨,比上年增加629吨,同比增长12.7%;经济作物产量903吨,比上年减少795吨,同比下降47.0%;蔬菜产量4235吨,比上年增加345吨,同比增长8.9%。
2011年根河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为23551头(只),比上年减少2386头(只),同比下降9.2%;全根河历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18404头(只),比上年增加1331头(只),同比增长7.8%;奶类产量1338吨,比上年减少621吨,同比下降31.7%;肉类总产量2908吨,比上年增加143吨,同比增长5.2%;禽蛋产量661吨,比上年减少90吨,同比下降12.0%。
第二产业
2011年,根河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74547万元,同比增长14.5%。根河1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6729.5万元,同比增长27.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产值23452.9万元,同比增长55.8%,重工业实现产值113276.6万元,同比增长22.5%。轻、重工业比重为17.2:82.8(总体为10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产值10026.0万元,同比增长8.1%,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126703.5万元,同比增长29.0%。
第三产业
2011年根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仍据主导地位,2011年实现零售额108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86.4%;其次为住宿餐饮业,2011年实现零售额17070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6%。
根河个体工商户5817户,比上年增加533户,同比增长10.1%;从业人员13658人,比上年增长70.8%;注册资金10874.66万元,比上年增长22.2%。私营企业175户,比上年增加19户,同比增长12.2%;从业人员6002人,比上年下降5.0%;注册资金33227.7万元,比上年增长20.8%。
社会教育事业
2011年末根河有普通中学校8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高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所。2011年普通中学毕业生2112人,比上年下降7.0%;招生数1697人,比上年增长1.7%;在校生4961人,比上年下降10.9%。拥有教职工数1207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人。
年末根河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毕业生25人,招生11人,在校生36人,拥有教职工数57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
根河拥有小学校7所,小学毕业生907人,比上年下降15.0%;小学招生468人,比上年下降18.2%;小学在校生3945人,比上年下降13.1%,拥有教职工数1185人,其中:专职教师791人。
年末根河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数1416人,比上年下降11.7%,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拥有教职工数273人,其中:专任教师162人。根河共拥有教职工27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68人。
科技事业
2011年根河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一项,申报自治区项目两项,申报呼伦贝尔市项目一个。
年内根河《天然林下有机黑木耳开发科技示范与推广》、《蓝莓优良品种选育及育种研究》和《科技平台建设》三个项目分别被纳入国家、自治区和呼伦贝尔科技计划项目中,争取项目资金55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根河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组织各类文艺演出141场。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5个,年末电影放映单位1个,2011年电影放映累计400场。
根河拥有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和差转台6座;有线电视用户1.35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85.81%;广播人口覆盖率90.28%。共有熟皮子技艺、鹿哨制作技艺、口弦琴制作技艺三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自治区级保护名录。
医疗事业
2011年根河医疗卫生机构共有78个(含个体诊所),其中:综合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卫生院6个,门诊部7个,疾病防治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站)5个,采供血机构1个,个体诊所48个。年末根河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31张,人员数13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2人。
体育事业
2011年根河共有体育场馆14个,2011年共举办各类体育比赛10次。
在各类体育比赛中根河再创佳绩。在全区第四届中学生速滑锦标赛中根河荣获女子1000米第一名、500米第四名的成绩;在呼伦贝尔市“春茗杯”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取得男团第一、女团第二的成绩;成功举办了呼伦贝尔市第三届乒乓俱乐部联赛,在比赛中获得男团第二、女团第三的成绩。
旅游景区根河主要景观区有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3A)、奥科里堆山、犴玛自然保护区、平顶山原始森林旅游区、景观路原始森林景观区、乌力库玛森林风景区、约安里观鸟区、鹿鸣山风景区、碧波山风景区、激流河河谷、姑子庙景观区等。
文化习俗根河市斯特若衣查节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6月10日。
历史上,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移居到额尔古纳河对岸的普克罗夫村才过这个节日。以后改在珠尔干屯的阿巴河旁。每年过节前的六七天,召开鄂温克猎民大会,由各氏族的头人汇报本氏族的人员及狩猎情况。
节日期间,人们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交换猎品,有的氏族之间还会联姻,很多安达喜欢这时候来到阿巴河边,用马队带来枪支,子弹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等待猎民换取。有的时候,乌力楞与乌力楞之间,也会进行猎品交换,比如驯鹿少的部落,会用自己的猎品换取驯鹿多的部落的驯鹿。
瑟宾节
瑟宾节,是鄂温克旗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意为欢乐和祥和。生活在大森林的鄂温克猎民,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生存,努力创造欢乐祥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了振奋精神,鼓舞斗志,逐渐形成了一些集会活动的形式,如"瑟宾节"就是其中的一个。
鄂温克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是生活在大森林的鄂温克猎民。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结合部,历史上,生活在森林中以打猎为生的鄂温克人,生活条件极其严酷,但是生活不可能总是处在悲哀和痛苦中。
于是,他们努力创造欢乐祥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他们在民族的集会中互相鼓励,他们围着篝火欢歌起舞,于是就有了"瑟宾节"这样的狂欢节。 每逢"瑟宾节",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纯朴的猎人们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还举行盛大宴会。宴会结束后,猎人们继续跳舞,欢乐至第二天黎明。
鄂温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这里,游人们一起参加篝火晚会,一起祭祀神灵。如果说大部分民间节日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生活的理想,那么瑟宾节就专门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欢乐的狂欢节。人们尽情高歌,尽情起舞,只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激情和快乐。
在森林与草原之间,既有心旷神怡的草原风光,又有松涛激荡的樟子松林,还有飞鸟嬉戏的湿地保护区,众多湖泊如同繁星分布在草原上,大自然的丰富与美好,在鄂温克旗充分展现出来。[2]
驯鹿文化节
驯鹿文化节是敖鲁古雅乡独有节日,每年6月举行,主要内容包括在"驯鹿王"评比活动,民族服饰表演;青年猎民搭建撮罗子和锯木头比赛。
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乡是中国唯一的使鹿部落,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2003年,他们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大山,搬迁至根河市近郊的新址,开始融入现代生活。2005年,当地政府在敖鲁古雅猎民乡举行了首届"使鹿部落文化节"。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13:02: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37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根河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县级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根河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县级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