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唐诗名句)

更新时间:2025-02-23 08:34:16 阅读: 评论:0

海上生明月(唐诗名句

海上生明月 (唐诗名句) 次浏览 | 2022.09.03 09:36:41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海上生明月唐诗名句

海上生明月是一句诗句,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这首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结构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抒发作者对亲人的想念。

出 处

《望月怀远》

作 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释义

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

作品原文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写这首望月怀远的时候,张九龄独在异乡荆州。明月升起,同时升起的是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起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2]

诗句出处

“海上生明月”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678—740)的五律诗歌《望月怀远》,这首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结构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

诗句解释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

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诗文评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文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作者简介张九龄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1]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11:1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30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海上生明月(唐诗名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海上生明月(唐诗名句).pdf

标签:名句   唐诗   海上   明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