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山西省临汾市辖县)

更新时间:2024-11-16 13:29:41 阅读: 评论:0

隰县(山西省临汾市辖县)

隰县 (山西省临汾市辖县) 次浏览 | 2022.08.10 17:39:0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隰县山西省临汾市辖县

隰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晋西吕梁山南麓,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县政府驻龙泉镇。东临汾西,西连永和,南与蒲县、大宁接壤,北与石楼、交口毗邻,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52公里,总面积1415.3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隰县常住人口为91394人。

隰县文物古迹三十余处。以城西明代建筑“小西天”最为著名。隰县土特产金梨,以个大、汁多、营养丰富而闻名全省。隰县属于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山西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中文名

隰县

别名

隰州

行政区划代码

141031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临汾市

地理位置

山西省西南部

下辖地区

辖3镇、5乡共384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龙泉镇

电话区号

0357

邮政区码

041300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小西天、七里脚石窟、大观楼

机场

临汾乔李机场

火车站

隰县站

车牌代码

晋L

地区生产总值

16.76亿元(2018年)

人口

91394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面积

1415.3km²

方言

晋语-吕梁片-隰州小片-隰县话

历史沿革

汉,置蒲子县。

北魏,于今县境置南吐京郡、北平昌县,后废。太和十二年(488),置汾州,孝昌年间废,北周,复置。保定初年,于今县境置大宁县。大象元年(579),于今县城北18千米长寿村置长寿县,于县置龙泉郡。

隋开皇年间,大宁县治徙今大宁县境。四年(584),改汾州为西汾州。五年,废龙泉郡,改西汾州为隰州。十八年,改长寿县为隰川县,徙治今县城北1千米,属隰州。大业三年(607),改隰州为龙泉郡。

唐武德元年(618),复为隰州,天宝元年(742),改大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隰州,县俱属之。

金天会六年(1128),改南隰州,天德三年(1151),复为隰州。兴定五年(1221),于今县城南30千米午城镇置仵城县,属隰州。

元,废仵城县。至正年间,隰川县废入隰州,隶晋宁路。后复置隰川县,

明洪武二年(1369),废。

清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

民国初年(1912年),废州,改置隰县,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9年,置分区,属晋南区行署。后废隰县分区,县属临汾专区。

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与大宁县合并为隰宁县,后又与永和、蒲县、石楼合并为吕梁县。

1961年,复置隰县,属晋南专区。

1967年,属晋南地区。

1970年,属临汾地区。

2000年,属地级临汾市。

行政区划

2001年,撤销北庄乡,并入城关镇,更名为龙泉镇;撤销水堤乡,并入午城镇;撤销后嫣乡,并入刁家峪乡,更名为阳头升乡;撤销冯家乡,并入下李乡;撤销朱家乡,并入城南乡。区划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5个乡:龙泉镇、午城镇、黄土镇、阳头升乡、寨子乡、陡坡乡、下李乡、城南乡。县政府驻龙泉镇。

2021年5月6日,撤销陡坡乡,并入寨子乡。

全县辖3个镇、5个乡:龙泉镇、午城镇、黄土镇、阳头升乡、寨子乡、陡坡乡、下李乡、城南乡。县政府驻龙泉镇东大街21号。[2]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隰县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吕梁山大背斜中轴部,地跨东经110°55′~111°15′,北纬36°30′~36°55′。东临汾西,西连永和,南与蒲县、大宁接壤,北与石楼、交口毗邻,东西宽45千米,南北长52千米,总面积1415.3平方千米。

地形

隰县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境内垣面高阔残缺,沟壑纵横交错,山峦连绵,丘陵起伏。隰县主要有三川、七垣、八大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大部分在950米至1300米之间,最高处黄土镇紫荆山1955米,最低处午城镇上胡城村770米。

气候

隰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5℃,年平均降水量450~550毫米,年平均日照2740.9小时,无霜期平均150~160天。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隰县共有土地2120900.7亩,其中农用地1107883.3亩,含耕地385074.2亩(基本农田206734.5亩)、林地511422.4亩、园地94845.8亩、牧草地116540.9亩;建设用地38419.6亩;未利用地943324.3亩。

矿产资源

隰县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石英岩状砂岩、耐火粘土、花岗石等。其中煤分布较广,在黄土镇谙正村一带、寨子一带及午城镇一带曾做过不同程度的煤炭勘查工作,埋藏有2号主焦煤;全县大部分区域分布有煤层气勘查区,勘查工作正在进行,尚未形成资源储量报告;白云岩矿在黄土镇大坪北东厚度平均在112.7米左右,预测资源储量约5600万吨;石灰岩矿在境内下李乡上均庄水泥(溶剂)用灰岩预测资源储量4360万吨,黄土镇谙正东沟、西沟电石灰岩预测资源储量约1500万吨;石英岩状砂岩在黄土镇谙正东沟中质量较好,预测资源储量112.5万吨;耐火粘土属硬质耐火粘土矿,预测资源储量约24万吨;花岗石主要分布于上庄—紫峪—玉泉寺—黑圪塔—石马沟一带,面积约20余平方公里,预测资源储量约5000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隰县境内已发现陆栖动物66种。其中,鸟类32种,哺乳动物16种,爬行动物5种,两栖类2种,节肢动物10种,环节动物1种。大型动物有金钱豹、梅花鹿、野猪、黄羊等。在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褐马鸡、梅花鹿;二类保护动物有金钱豹等;三类保护动物有猫头鹰等。

隰县边缘为森林草原地带,中部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带,天然林主要树种有:油松、白皮松、侧柏等;人工林主要树种有:油松、刺槐、杨树、五角枫等;灌木林主要树种有:山桃、山杏、沙棘、刺梅、连翘、丁香等;经济林有:苹果、梨、核桃、葡萄、杏、海棠等,有禾本科114种,豆科90种,蔷薇科35种,菊科47种,其他植物145种,共474种。药用植物分布较广,有甘草、枸杞、桔梗、柴胡、生地、远志、菌陈等。[3]

林业资源

隰县林草面积143.8万亩,其中林地面积90.98万亩,草地面积52.82万亩,在林地中,有林地33.56万亩,灌木林地面积5.75万亩,其他林地面积51.67万亩。

人口

2009年末,隰县总人口为103014人,比2008年末增加607人。2009全年隰县出生人口1310人,出生率为12.75‰;死亡人口703人,死亡率为6.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1‰。

隰县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根据(山西省)临汾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hongheiku)显示隰县常住人口为91394人。[4]

政治

代县长:梁少杰

经济综述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05.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4亿元,增长4.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第二产业增加值645.6亿元,增长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9%;第三产业增加值746.2亿元,增长1.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6%。[5]

第一产业

2009年,隰县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725公顷,比2008年增加285公顷,增长1.3%。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721公顷,比2008年增加32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39公顷,减少2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67公顷,减少3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4722公顷,增加202公顷;谷子种植面积1947公顷,增加147公顷;薯类(折粮)种植面积1095公顷,减少85公顷。

2009年,隰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7495吨,比2008年增加5926吨,增产14.3%。其中:玉米38684吨,比2008年增产13.5%;谷子3033吨,比2008年增产28.4%;薯类2908吨,比2008年增产1.8%。

2009年,隰县大牲畜存栏3316头,比2008年增长2.8%;生猪存栏13333头,比2008年增长6.3%;羊存栏32971只,比2008年下降26.7%。肉类总产量2017吨,比2008年下降14.1%。其中,猪肉产量1388吨,比2008年下降14.9%;牛肉产量99吨,比2008年下降61.5%;羊肉产量411吨,比2008年增长6.8%;禽蛋产量1242吨,比2008年增长5.5%;奶类产量343吨,比2008年增长32.9%。

2009年,隰县完成造林合格面积7607公顷,比2008年下降56.9%。其中,防护林6134公顷,经济林1293公顷。2009年末林木绿化率35.5%,比2008年同比上涨2.58%。

2020年2月26日,山西省隰县隰县玉露香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二产业

2009年,隰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23万元,比2008年下降5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15万元,比2008年下降54.4%,其中股份制企业下降48.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比2008年下降27.0%,重工业比2008年下降55.2%。

2009年,隰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2008年下降53.0%;饮料制造业比2008年下降27.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2008年下降95.2%,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11850吨,软饮料产量1177吨,水泥熟料690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254万元,比2008年下降48.7%;实现利税482万元,比2008年下降81.3%;实现利润-329万元,比2008年下降136.7%。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329万元。

2009年,隰县全年隰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938万元,比2008年增长48.5%。

第三产业

2009年,隰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16万元,比2008年增长22.0%。分地域看,县消费品零售额34486万元,比2008年增长22.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3530万元,比2008年增长21.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2641万元,比2008年增长21.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77万元,比2008年增长45.3%;其他行业零售额2198万元,比2008年增长10.0%。2009年,隰县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量1656万元,比2008年增长41.5%。

2009年,隰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00万人次,比2008年下降20.2%。实现旅游收入22.0万元,比2008年下降18.6%。

2009年,隰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588万元,比2009年初增加15722万元,比2008年增长17.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636万元,比2008年增长10.3%;人均存款7829元,比2008年增长9.2%。各项贷款余额43332万元,比2009年初增加9199万元,比2008年增长27.0%。全年累计现金收入371348万元,现金支出373877万元。

交通运输

209国道纵贯隰县南北,境内长52千米;省道汾(西)永(和)线横穿东西,境内长60千米,临(汾)大(宁)线与209国道相接,境内长3.6千米。县乡公路115千米,乡村公路480千米。

2009年,隰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986万元,比2008年增长7.2%。2009年末,隰县公路通车里程703千米,比2008年增加13千米。其中,国道48千米,省道67千米,县道144千米,乡道226千米,村道218千米。

社会事业教育

2009年,隰县高考达二本分数线以上共48人,达线率为10.3%,比2008年同比增长92%,居全市山区县第四。中考达600分以上共87人,优秀率达6.4%,在全市山区县排名第二。2009年内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有6名学生刷新6个项目的县级纪录,3名初中生达三级运动员水平。积极参加了临汾市第三届中小学艺术节活动,并有28名学生获奖。2009全年上级到位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776.7万元,免费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科书35480人次,资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2348人次,共27万元。2009年内共规划改造10所校舍,改造面积7690平米,总投资768万元。同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一是撤并农村较小规模学校,二是调整了县城学校布局。2009年末,隰县共有普通中学9所(农村2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共有小学78所;幼儿园26所。2009全年普通中学共招生2174人,其中高中415人;在校中学生6535人,其中高中1137人;毕业中学生2131人,其中高中326人。隰县小学招生1579人,在校小学生11426人,毕业小学生1175人。

文体

截至2009年,隰县有文化馆1座,公共图书馆1座,广播电视台1座。隰县有线电视用户10000户,覆盖率为45.0%。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2009年春节、元宵广场文化活动、组织举办了“隰州杯”四地市围棋邀请赛,隰县3名选手分获友情组第一名和成年组并列第六名的好成绩。组织参加了全市举办的“千村百镇”农民篮球赛,举办了首届“金融杯”羽毛球公开赛,有70名选手参赛。通过农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2009到年底隰县共有文化活动场地70余块,占地91000平方米,人均0.91平米。2009年末,隰县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比2008年提高0.35平方米,增长36.8%。

卫生

截至2009年,隰县有卫生机构1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隰县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35张,卫生技术人员52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师188人,注册护士141人,药剂人员13人,检验人员2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55人。隰县8个乡(镇)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71957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2%。

社会保障

截至2009年,隰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155人,比2008年末增加4453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001人,增加9976人(其中城镇职工9406人,城镇居民859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467人,与2008年持平;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02人,比2008年增加120人。2009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7868万元,总支出6308万元。2009年末隰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12人。3236名城镇居民和5208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风景名胜

玉泉寺

玉泉寺,雄峙于隰县陡坡乡环珠村以北紫荆山脚,交通便利,新修通寺公路直达寺门。

玉泉寺,三面群山环抱,山势如曲椅,寺院居其中,山坡松柏成影,极远眺望山势如佛形(弥勒佛),玉泉寺就是镶嵌在佛主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站于寺前,左右观望,玉泉寺又像座落于展翅腾飞的凤凰之腹,玉泉寺择幽而建号为“圣地”。由于寺旁潺潺细流绕寺而过,“玉泉寺”寺名由此而来,相传古泉为温泉,又名“暖水洼寺”。[6]

隰县风光

小西天

小西天原名千佛庵,位于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创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三面环山,庵前临河,古木参天,清流涓涓,凤凰山土崖如削,小西天耸立山顶。

紫荆山风景区

紫荆山位于吕梁山脉南麓,海拔1530米,北起石口黄崖山,山峰挺峙,中贯玉林山建有玉泉寺,紫荆山物产丰富,草茂林密。

著名人物

隰县有马逢和、钱以垲、李婷龄、李呈祥、曹瑛、孟佩杰、来虎平、解绍亮、冯廷记、宿全保等著名人物。

近代:李崞龄(1872年-1947年),字峙如,山西盂县泥河村人,清末优贡。辛亥革命前为潞安书院院长。民国8年(1919)年任隰县知事。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隰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7]

2020年10月,隰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10:5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2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隰县(山西省临汾市辖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隰县(山西省临汾市辖县).pdf

标签:临汾市   隰县   山西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