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球公开赛(U.S.Open)是每年度第4项也是最后一项网球大满贯赛事,通常在美国纽约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赛事共分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五项。
并且也有青少年组的比赛。自1978年开始赛事在纽约USTA国家网球中心举行。男、女单打的冠军都可获得高达3,700,000美元的奖金。
202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于2021年8月30日至9月12日在纽约举行,且迎来“满额”的现场观众。
中文名美国网球公开赛
外文名U.S.Open
举办地点美国纽约
比赛时间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
比赛级别大满贯赛事
场地类型室外硬地
奖金US$54,000,000
历届回顾196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6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6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6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6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2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2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7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6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8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199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6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0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1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2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202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
美国网球公开赛一共包含了五个单项,即男子单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值得一提的是混合双打是二十世纪初叶时由男子单打表演项目演变而来的。第一届美国男子网球锦标赛于1881年8月在美国罗得岛的纽波特的娱乐场(Newport Casino)举行,当时只有美国国家网球协会的会员才可以参加,从那时起纽波特作为网球中心连续举办了34年的网球赛。
男子双打的比赛在前7年(1881—86)是与男子单打一起进行的,事实上美国网球锦标赛即美国网球公开赛在历史上曾九次在不同地点举办,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网球协会的国家网球中心。
1887年,也就是男子锦标赛作为每年一次的赛事规范的6年后,第一届官方组织的美国女子单打锦标赛在费城的板球俱乐部举行,1889年女子双打也成为这项比赛的一个项目。在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所有五个单项中,女子单打的比赛场地是最稳定的一个——只在三个地点举办过:费城,西边网球俱乐部和美国网球中心。
全美混和双打锦标赛官方的正式开始时间为1892年,当时是与女子单打和双打一同进行的。直到1921年,混双与美国网球锦标赛的男子双打一同进行。
从1968年开始,在纽约森林山举行的集美国五项主要网球锦标赛为一体的美国网球锦标赛被列为正式公开赛。那一年的总奖金为10万美元,共有96名男选手和63名女选手参加了男子和女子项目的比赛。(混双在1968年没有列为比赛项目。)
美国公开赛的影响虽比不上温布尔登,却高于澳大利亚、甚至法国公开赛。每年一届,通常在8-9月间。开始名为“全美冠军赛”,那只是由业余选手参赛的一项锦标赛。经过组委会的不懈努力,美网才从业余赛事发展到世界上奖金最丰厚的大满贯赛事。每年的夏天在美国国家网球中心进行的美国网球公开赛都能吸引超过50万的球迷到现场观看。
美国网球公开赛历届冠军公开赛时代以来,约翰·麦肯罗曾于1979-1981年取得过三连冠的纪录,伦德尔自1985至1987年取得三连冠的纪录,桑普拉斯曾在这里取得过五次冠军,但只有费德勒,他是自1924年比尔·蒂尔凳之后首位在美网取得五连冠的男子选手。
公开赛时代以来,“冰美人”克里斯·埃弗特,这位美国名将曾经取得过四连冠(1975、1976、1977、1978),并以六次冠军傲视群芳,德国女皇史蒂芬·格拉芙也曾五次夺冠,威廉姆斯姐妹自1999年至2014年这15年间共获得八次冠军,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
单打冠军
年份 | 冠军 | 亚军 |
2020 | 多米尼克·蒂姆(奥地利) | 亚历山大·兹维列夫(德国) |
2019 |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 丹尼尔·梅德韦杰夫(俄罗斯) |
2018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 胡安·马丁·德尔波特罗(阿根廷) |
2017 |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 凯文·安德森(南非) |
2016 |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瑞士)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
2015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 罗杰·费德勒(瑞士) |
2014 | 马林·西里奇(克罗地亚) | 锦织圭(日本) |
2013 |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
2012 | 安迪·穆雷(英国)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
2011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
2010 | 拉菲尔·纳达尔(西班牙)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
2009 | 胡安·马丁·德尔波特罗(阿根廷) | 罗杰·费德勒(瑞士) |
2008 | 罗杰·费德勒(瑞士) | 安迪·穆雷(英国) |
2007 | 罗杰·费德勒(瑞士)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
2006 | 罗杰·费德勒(瑞士) | 安迪·罗迪克(美国) |
2005 | 罗杰·费德勒(瑞士) | 安德烈·阿加西(美国) |
2004 | 罗杰·费德勒(瑞士) | 莱顿·休伊特(澳大利亚) |
2003 | 安迪·罗迪克(美国) |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西班牙) |
2002 |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 安德烈·阿加西(美国) |
2001 | 莱顿·休伊特(澳大利亚) |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
2000 | 马拉特·萨芬(俄罗斯) |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
1999 | 安德烈·阿加西(美国) | 托德·马丁(美国) |
1998 | 帕特里克·拉夫特(澳大利亚) | 马克·菲利普西斯(澳大利亚) |
1997 | 帕特里克·拉夫特(澳大利亚) | 格雷格·拉斯德斯基(英国) |
1996 |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 张德培(美国) |
1995 |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 安德烈·阿加西(美国) |
1994 | 安德烈·阿加西(美国) | 米夏埃尔·施蒂希(德国) |
1993 |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 塞德里克·皮奥林(法国) |
1992 |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
1991 |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 吉姆·考瑞尔(美国) |
1990 | 皮特·桑普拉斯(美国) | 安德烈·阿加西(美国) |
1989 | 鲍里斯·贝克尔(西德) |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
1988 | 马茨·维兰德(瑞典) |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
1987 |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 马茨·维兰德(瑞典) |
1986 |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 米罗斯拉夫·梅西尔(捷克斯洛伐克) |
1985 |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 约翰·麦肯罗(美国) |
1984 | 约翰·麦肯罗(美国) |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
1983 | 吉米·康纳斯(美国) |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
1982 | 吉米·康纳斯(美国) | 伊万·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
1981 | 约翰·麦肯罗(美国) | 比约·博格(瑞典) |
1980 | 约翰·麦肯罗(美国) | 比约·博格(瑞典) |
1979 | 约翰·麦肯罗(美国) | 维塔斯‧古库拉提斯(美国) |
1978 | 吉米·康纳斯(美国) | 比约·博格(瑞典) |
1977 | 圭勒莫·维拉斯(阿根廷) | 吉米·康纳斯(美国) |
1976 | 吉米·康纳斯(美国) | 比约·博格(瑞典) |
1975 | 曼努埃尔·奥兰特斯(西班牙) | 吉米·康纳斯(美国) |
1974 | 吉米·康纳斯(美国) | 肯·罗斯威尔(澳大利亚) |
1973 | 约翰·纽康姆(澳大利亚) | 扬·科德斯(捷克斯洛伐克) |
1972 | 伊利耶·纳斯塔塞(罗马尼亚) | 阿瑟·阿什(美国) |
1971 | 斯坦·史密斯(美国) | 扬·科德斯(捷克斯洛伐克) |
1970 | 肯·罗斯威尔(澳大利亚) | 托尼·罗切(澳大利亚) |
1969 | 罗德·拉沃尔(澳大利亚) | 托尼·罗切(澳大利亚) |
1968 | 阿瑟·阿什(美国) | 汤姆·欧克(荷兰) |
年份 | 冠军 | 亚军 |
2020 | 大坂直美(日本) |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白俄罗斯) |
2019 | 安德莱斯库(加拿大)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2018 | 大坂直美(日本)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2017 | 斯隆·斯蒂芬斯(美国) | 麦迪逊·凯斯(美国) |
2016 | 安立奎·科贝尔(德国) | 卡洛琳娜·普利斯科娃(捷克) |
2015 | 弗拉维娅·佩内塔(意大利) | 罗贝塔·文奇(意大利) |
2014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卡洛琳·沃兹尼亚奇(丹麦) |
2013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白俄罗斯) |
2012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白俄罗斯) |
2011 | 萨曼莎·斯托瑟(澳大利亚)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2010 | 吉姆·克里斯特尔斯(比利时) | 薇拉·兹沃纳列娃(俄罗斯) |
2009 | 吉姆·克里斯特尔斯(比利时) | 卡洛琳·沃兹尼亚奇(丹麦) |
2008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耶莱娜·扬科维奇(塞尔维亚) |
2007 | 贾斯汀·海宁(比利时) | 斯沃特拉娜·库兹涅佐娃(俄罗斯) |
2006 | 玛利亚·莎拉波娃(俄罗斯) | 贾斯汀·海宁(比利时) |
2005 | 吉姆·克里斯特尔斯(比利时) | 玛丽·皮尔斯(法国) |
2004 | 斯沃特拉娜·库兹涅佐娃(俄罗斯) | 伊琳娜·德门蒂耶娃(俄罗斯) |
2003 | 贾斯汀·海宁(比利时) | 吉姆·克里斯特尔斯(比利时) |
2002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
2001 |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2000 |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 林德茜·达文波特(美国) |
1999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 玛蒂娜·辛吉斯(瑞士) |
1998 | 林德茜·达文波特(美国) | 玛蒂娜·辛吉斯(瑞士) |
1997 | 玛蒂娜·辛吉斯(瑞士) |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
1996 |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 莫妮卡·塞莱斯(美国) |
1995 |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 莫妮卡·塞莱斯(美国) |
1994 | 阿兰特查·桑切斯·维卡里奥(西班牙) |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
1993 | 施特菲·格拉芙(德国) | 海伦娜·苏科娃(捷克) |
1992 | 莫妮卡·塞莱斯(南斯拉夫) | 阿兰特查·桑切斯·维卡里奥(西班牙) |
1991 | 莫妮卡·塞莱斯(南斯拉夫) |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
1990 | 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阿根廷) | 施特菲·格拉芙(西德) |
1989 | 施特菲·格拉芙(西德) |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
1988 | 施特菲·格拉芙(西德) | 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阿根廷) |
1987 |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 施特菲·格拉芙(西德) |
1986 |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 海伦娜·苏科娃(捷克) |
1985 |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
1984 |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1983 |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1982 |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
1981 | 翠西·奥斯汀(美国) |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
1980 |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
1979 | 翠西·奥斯汀(美国) |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1978 |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帕姆·施里弗(美国) |
1977 |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温蒂·端布尔(澳大利亚) |
1976 |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伊文·古拉贡(澳大利亚) |
1975 |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伊文·古拉贡(澳大利亚) |
1974 | 比利·简·金(美国) | 伊文·古拉贡(澳大利亚) |
1973 |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 伊文·古拉贡(澳大利亚) |
1972 | 比利·简·金(美国) | 凯莉·麦尔维尔·里德(澳大利亚) |
1971 | 比利·简·金(美国) | 罗斯玛丽·卡萨尔斯(美国) |
1970 |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 罗斯玛丽·卡萨尔斯(美国) |
1969 |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 南希·里奇(美国) |
1968 | 弗吉尼亚·韦德(英国) | 比利·简·金(美国) |
年份 | 男双冠军 | 女双冠军 |
2020年 | 安特·帕维奇/布鲁诺·苏亚雷斯 | 西格蒙德/兹沃娜列娃 |
2019年 | 卡巴尔/法拉赫 | 莫藤斯/萨巴伦卡 |
2018年 | 迈克·布莱恩/索克 | 巴蒂/范德维格 |
2017年 | 杰米·穆雷/索阿雷斯 | 辛吉斯/詹咏然 |
2016年 | 杰米·穆雷/索阿雷斯 | 马泰克/萨法洛娃 |
2015年 | 赫伯特/马胡 | 辛吉斯/米尔扎 |
2014年 |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莱恩 | 马卡洛娃/维斯尼娜 |
2013年 | 佩亚/索阿雷斯 | 赫拉德卡/赫拉瓦科娃 |
2012年 |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莱恩 | 埃拉尼/文奇 |
2011年 | 梅尔泽/佩特斯奇纳尔 | 胡贝尔/雷蒙德 |
2010年 |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莱恩 | 金久慈/舍夫多娃 |
2009年 | 德卢西/佩斯 | 小威廉姆斯/大威廉姆斯 |
2008年 |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莱恩 | 布莱克/胡贝尔 |
2007年 | 阿斯皮林/诺尔 | 德切/萨芬娜 |
2006年 | 佩斯/达姆 | 德切/兹沃娜列娃 |
2005年 |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莱恩 | 雷蒙德/斯托瑟 |
2004年 | 诺乐斯/内斯特尔 | 帕斯奎尔/苏亚雷斯 |
2003年 | 伍德布里奇/比约克曼 | 苏亚雷兹/帕斯奎尔 |
2002年 | 布帕蒂/米尔尼 | 帕斯奎尔/苏亚雷兹 |
2001年 | 维恩·布莱克/凯文·乌里耶特 | 利萨·雷蒙德/伦尼·斯塔布斯 |
2000年 | 休伊特/米纳伊 | 杉山爱/哈拉德·德库吉斯 |
1999年 | 拉瑞弗/澳布里恩 | 小威廉姆斯/大威廉姆斯 |
1998年 | 斯多勒/苏科 | 辛吉斯/诺沃特娜 |
1997年 | 卡费尼科夫/范斯克 | 达文波特/诺沃特娜 |
1996年 | 马克·伍德夫得/泰德·伍得布里奇 | 费尔南德斯/兹弗列瓦 |
1995年 | 马克·伍德夫得/泰德·伍得布里奇 | 费尔南德斯/兹弗列瓦 |
1994年 | 埃尔廷夫/哈慧斯 | 诺沃特纳/桑切斯 |
1993年 | 弗莱奇/里奇 | 桑切斯/海勒纳·苏克瓦 |
1992年 | 格莱博/来诺伯克 | 费尔南德斯/兹弗列瓦 |
1991年 | 弗兹格莱德/加里德 | 谢利弗/兹弗列瓦 |
1990年 | 埃德克/维瑟 | 费尔南德斯/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
1989年 | 琼·麦科恩鲁/马克·伍得弗德 | 曼德林克瓦/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
1988年 | 卡塞尔/艾米利奥·桑切斯 | 费尔南德斯/罗宾·怀特 |
1987年 | 史蒂弗·埃德伯格/安德鲁·加瑞德 | 谢利弗/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
1986年 | 高麦斯/斯佛金诺维奇 | 谢利弗/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
1985年 | 肯·弗莱奇/罗伯特·斯古索 | 考德/海勒纳·苏克瓦 |
1984年 | 琼·费兹格莱德/托马斯·斯密德 | 谢利弗/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
1983年 | 麦科恩鲁/皮特·弗莱明 | 谢利弗/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
1982年 | 凯文·科伦/史蒂芬·丹顿 | 卡塞尔/腾布尔 |
1981年 | 麦科恩鲁/皮特·弗莱明 | 史密斯/凯西·乔丹 |
1980年 | 罗伯特·卢兹/史密斯 | 简·金/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
1979年 | 麦科恩鲁/皮特·弗莱明 | 斯多夫/腾布尔 |
1978年 | 罗伯特·卢兹/史密斯 | 简·金/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
1977年 | 罗伯·何维特/麦克米兰 | 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贝迪·西多弗 |
1976年 | 马蒂·雷森/汤姆·澳克 | 波索夫/克劳斯 |
1975年 | 吉米·科纳斯/埃里·纳斯塔斯 | 史密斯·卡特/瓦德 |
1974年 | 罗伯特·卢兹/斯坦·史密斯 | 卡塞尔/简·金 |
1973年 | 戴维森/琼·纽科比 | 史密斯·卡特/瓦德 |
1972年 | 科里弗·达塞德尔/容戈·泰勒 | 弗朗西斯克·杜尔/贝迪·西多弗 |
1971年 | 琼·纽科比/容戈·泰勒 | 卡塞尔/戴尔顿 |
1970年 | 皮瑞尔·巴斯/皮里克 | 史密斯·库特/戴尔顿 |
1969年 | 罗斯维尔/弗莱德·斯托勒 | 弗朗西斯克·杜尔/哈德 |
1968年 | 罗伯特·卢兹/史密斯 | 马利亚·布诺/史密斯·库特 |
年份 | 混双冠军 |
2020年 | 未设 |
2019年 | 马泰克/杰米·穆雷 |
2018年 | 马泰克/杰米·穆雷 |
2017年 | 杰米·穆雷/辛吉斯 |
2016年 | 西格蒙德/安特·帕维奇 |
2015年 | 辛吉斯/佩斯 |
2014年 | 米尔扎/索阿雷斯 |
2013年 | 赫拉瓦科娃/米尔尼 |
2012年 | 马卡洛娃/苏亚雷斯 |
2011年 | 奥丁/索科 |
2010年 | 胡贝尔/布莱恩 |
2009年 | 古里克森/帕洛特 |
2008年 | 布莱克/佩斯 |
2007年 | 阿扎伦卡/米尔尼 |
2006年 | 纳芙拉蒂洛娃/布赖恩搭 |
2005年 | 汉图楚娃/布帕蒂 |
2004年 | 兹沃纳列娃/布莱恩 |
2003年 | 鲍勃·布赖恩/斯莱伯尼克 |
2002年 | 布里扬/雷蒙德 |
2001年 | 斯塔布斯/伍德布里奇 |
2000年 | 桑切斯/帕尔莫 |
1999年 | 杉山爱/布帕蒂 |
1998年 | 塞莱纳·威廉姆斯/迈克斯·米亚 |
1997年 | 博尔高弗/里奇 |
1996年 | 莉萨·罗曼德/高博斯 |
1995年 | 玛克格斯/马特·罗克那 |
1994年 | 高波兹/里那奇 |
1993年 | 苏克娃/伍德布里奇 |
1992年 | 波维斯/伍德弗德 |
1991年 | 博尔高弗/奈金森 |
1990年 | 斯蜜尔/伍德布里奇 |
1989年 | 怀特/坎努 |
1988年 | 诺沃特娜/波弗 |
1987年 | 纳芙娜蒂诺娃/桑奇兹 |
1986年 | 里格/卡斯尔 |
1985年 | 纳芙娜蒂诺娃/格斯德特 |
1984年 | 曼莉娃/格尔克森 |
1983年 | 塞斯/弗特兹高兰德 |
1982年 | 史密斯/塞伦 |
1981年 | 史密斯/塞伦 |
1980年 | 特波尔/罗森 |
1979年 | 斯蒂文森/汉维特 |
1978年 | 斯多芬/米克米兰 |
1977年 | 斯多芬/米克米兰 |
1976年 | 金/飞利浦·多奈特 |
1975年 | 卡斯罗斯/斯多克顿 |
1974年 | 特格顿/穆斯特 |
1973年 | 金/戴维森 |
1972年 | 史密斯·考特/罗森 |
1971年 | 金/戴维森 |
1970年 | 史密斯·考特/罗森 |
1969年 | 史密斯·考特/罗森 |
总冠军数量最多的男子球员 | 比尔·蒂尔登(美国) | 16次 |
总冠军数量最多的女子球员 | 玛格里特·奥斯本·杜邦(美国) | 25次 |
单打冠军数量最多的男子球员 | 理查德·希尔斯、威廉姆·拉那德、比尔·蒂尔登(美国) | 7次 |
单打冠军数量最多的女子球员 | 摩拉·莫洛里(美国) | 8次 |
蝉联冠军数量最多的男子球员 | 理查德·希尔斯(美国) | 7次 |
蝉联冠军数量最多的女子球员 | 摩拉·莫洛里、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 4次 |
双打冠军数量最多的男子球员 | 比尔·蒂尔登(美国) | 5次 |
双打冠军数量最多的女子球员 | 玛格里特奥斯本·杜邦(美国) | 13次 |
美国公开赛的首届比赛,是于1881年在罗得岛新港举行,当时只是国内赛事,而且只有男子单打,通常在八至九月间举行,以后每年一届。后来为了追求更多的娱乐因素,才增加了女单,男双,女双,混双四个项目。女子比赛始于1887年。1968年起美网正式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设有5个单项的比赛,是每年四大公开赛中最后举行的大赛。1915年起移至纽约林山进行比赛,1970年改名为全美公开赛。美网历史上第一个男单冠军被纽波特俱乐部的卡西诺获得,当时只有在美国国家网球联合会注册的俱乐部才有资格参加美网赛。
美国网球公开赛起初是由二项不同的赛事而来:男子赛事和女子赛事。第一届的比赛(仅男子比赛)于1881年8月首次于 Rhode Island 的 Newport Casino举办,赛事名称为U.S.National Singles Championship,只有属于美国国家草地网球协会(United States National Lawn Tennis Association)会员的俱乐部能获准参加比赛。
1900年U.S. National Men's Doubles Championship首次举办。比赛分别在美国东、西部举行,以角逐出最佳的队伍(地区冠军)。而后这些队伍将参加play-off,获胜者将可和卫冕冠军进行比赛。
在男子赛事举办了6年之后,第一届U.S.Women's National Singles Championship于1887年在Philadelphia Cricket Club举行,之后又于1889年举办了U.S.Women's National Doubles Championship。首次的U.S.Mixed Doubles Championship也伴随着女子单打和双打而展开。
1968年「开放年代」开始时,上述五项赛事合并成为“美国公开赛”,比赛于纽约市Forest Hills的West Side Tennis Club举行。从1968年开始,这项赛事开放给所有的职业选手参加。当年有96名男子选手和63名女子选手参赛,总奖金为100,000美元。1978年,比赛场地从Forest Hills移至现今位于Flushing Meadows的场地(USTA国家网球中心)。
美国网球公开赛比赛球场主要球场为有23,000个座位的阿瑟·阿什球场(Arthur Ashe Stadium),以1968年赢得男子单打冠军著名非洲裔美国网球选手阿瑟·阿什命名。阿瑟·阿什在1993年死于艾滋病,原因为他在接受心脏手术时因输血而感染的。2号球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球场(Louis Armstrong Stadium),在阿瑟·阿什球场落成前为主要球场。所有球场均为硬地球场,这也使得美国公开赛的比赛球速总是非常地快。
美国公开赛有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是仅有的大满贯赛事在大部分球场设有照明设备。这意味着电视转播能够延伸到晚上的黄金时段以增加收视率。甚至因此女单决赛由星期六下午移至晚上,就是为了能有更好的收视率。
在2005年,美国公开赛和所有的美国公开赛系列赛的球场都采用蓝色内场和绿色外场以显示同一性,并为了更容易看清楚球。这项改变使得球员和观众都有了各式各样的反应。很多球员说,蓝色的场地并不能使球看得更清晰。
2016年起,斥资1亿5千万美金、面积为270,400平方英尺(约合25120平方米)的阿瑟阿什球场顶棚将正式投入使用,从而能确保美网的中央球场赛事不会再因为下雨而无法进行。当下雨的时候,顶棚只需要不到6分钟就能完全闭合,而制冷系统会立刻启动,保证场内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比赛奖金美国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社会,因此,它的职业网球商业化程度绝不亚于职业拳击。获美国男、女单打冠军者均可得190万美元。而总奖金是"四大公开赛"中最高的,奖金总额高达600多万美元。由于美国网球赛的地位和高额奖金,以及中速硬地场地,吸引众多好手参加。据世界网球杂志统计,1989年美国公开赛涉及的金钱往来总额高达1亿美元。
美国网球协会31日公布了2013年度美国网球公开赛奖金额度,相比2012年,各个级别奖金将均有大幅度提升。本届赛事的总奖金为3430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35%,其中男、女单打冠军将分别舀走260万美元,相比2012年的190万美元增加了70万美元。单打亚军选手将得到130万美元,四强选手将得到65万美元,八强选手将得到32·5万美元,即便首轮被淘汰出局,选手依然可以拿到32000美元的奖金。与此同时,2012年双打选手的奖金也比上一年提高了13%。
随着选手们增加奖金的呼声越来越高,2013年度的四大满贯赛事奖金均较2012年有大幅度的提升,如温网单打冠军奖金就从2012年的175万美元上升到了2013年的240万美元。
夺冠排名下表列出了公开赛时代(Open Era)以来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和女子单打夺冠次数排名。
姓名 | 次数 | 年份 |
罗杰·费德勒 | 5 | 2004、2005、2006、2007、2008 |
桑普拉斯 | 5 | 1990、1993、1995、1996、2002 |
康纳斯 | 5 | 1974、1976、1978、1982、1983 |
麦肯罗 | 4 | 1979、1980、1981、1984 |
纳达尔 | 4 | 2010、2013、2017、2019 |
德约科维奇 | 3 | 2011、2015、2018 |
伦德尔 | 3 | 1985、1986、1987 |
姓名 | 次数 | 年份 |
克里斯·埃弗特 | 6 | 1975、1976、1977、1978、1980、1982 |
塞雷娜·威廉姆斯 | 6 | 1999、2002、2008、2012、2013、2014 |
格拉芙 | 5 | 1988、1989、1993、1995、1996 |
纳芙拉蒂诺娃 | 4 | 1983、1984、1986、1987 |
克里斯特尔斯 | 3 | 2005、2009、2010 |
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 | 3 | 1969、1970、1973 |
比利·简·金 | 3 | 1971、1972、1974 |
2004年中国选手彭帅、李惠芝闯入美网女双八强,最终止步于1/4决赛。
2005年中国选手郑洁、晏紫闯入美网女双八强,最终止步于1/4决赛。
2006年中国选手郑洁、晏紫再次闯入美网女双八强,但最终止步于1/4决赛。
2008年中国选手郑洁、晏紫第三次闯入美网女双八强,但最终止步于1/4决赛。
2009年中国选手李娜闯入美网女单八强,虽然最终止步于1/4决赛,但是创造了中国网球的历史,成为中国首位闯入美网女单八强的选手。
2010年中国选手郑洁搭档詹咏然闯入美网女双四强,虽然最终止步于半决赛,但是郑洁创造了中国网球的历史,成为中国首位闯入美网女双四强的选手。
2012年中国选手彭帅搭档利斯基闯入美网女双八强,但最终止步于1/4决赛。
2012年中国选手张帅闯入美网女双八强,虽然最终止步于1/4决赛,但是张帅创造了个人大满贯双打成绩最佳纪录(2012美网女双八强)的历史。
2013年中国选手李娜闯入美网女单四强,虽然最终止步于半决赛,但是又创造了中国网球历史,成为中国乃至全亚洲首位闯入美网女单四强的选手。
2013年中国选手李娜获得了美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颁出的女选手体育道德风尚奖(Sportsmanship Awards)。
2013年中国选手郑洁搭档米尔扎闯入美网女双四强,但最终止步于半决赛。
2013年中国选手彭帅搭档谢淑薇闯入美网女双八强,但最终止步于1/4决赛。
2014年中国选手彭帅闯入美网女单四强,虽然最终止步于半决赛,但是彭帅创造了个人大满贯单打成绩最佳纪录(2014美网女单四强)的历史,同时又是中国第二位闯入大满贯美网女单四强的选手。
2017年青少组中国小将吴易昺以6-4/6-4战胜赛会头号种子、阿根廷人盖勒,夺得冠军。这是中国球员首次在大满贯青少年赛获得单打冠军,而前一天吴易昺搭档中国台北选手许育修已经拿下双打冠军,他也成为了美网青少年赛会历史上第三位双冠王。此外,中国台北选手詹咏然搭档辛吉斯获得女双冠军。另外,在女子青少年组,中国小将王曦雨也搭档波斯科维奇获得女双亚军。
2019年中国选手王蔷、张帅、郑赛赛、王雅繁依靠排名直接进入正赛。
2021年9月8日,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双展开1/4决赛争夺。赛会14号种子张帅/斯托瑟延续良好状态,以6-2/6-3直落两盘淘汰10号种子多勒海德/桑德斯,两人并肩拿下女双9连胜,时隔三年在法拉盛公园再度闯入女双半决赛。[1]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9:4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25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美国网球公开赛(在美国纽约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美国网球公开赛(在美国纽约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