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狐(学名:Otocyon megalotis)有蝙蝠翅膀一样的耳朵,最长可达14厘米。实际上,其种名“megalotis”源自希腊词“mega”和“otus”,意即大耳。一双大耳朵在沟通交流、寻找食物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皮毛色彩淡黄至深蜜色不等,具体颜色取决于年龄和发现区域。鼻口比其他狐狸大,呈灰黑色,两侧末梢灰白色。高尖齿,可快速高效咀嚼昆虫食物,以助消化。
中文名大耳狐
拉丁学名Otocyon megalotis
别名蝠耳狐、好望角狐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食肉目
亚目裂脚亚目
科犬科
亚科狐亚科
属大耳狐属
种大耳狐
亚种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Desmarest,1822年
英文名Bat-eared fox
外形特征大耳狐之名源自它们一对巨大的耳朵,耳长114-135毫米,体毛多为棕褐色,喉咙和腹部为灰白色,耳外沿像戴着棕熊样的“面罩”,小腿、爪、尾尖呈黑色,除一对大耳朵之外,其独特的齿列也有别于其他狐类,大耳狐有46-50枚牙齿,多于其他异齿型有胎盘的哺乳动物。
其他犬类不超过两颗上臼齿和三颗下臼齿,大耳狐至少有三颗上臼齿和四颗下臼齿,下颌有一大块阶梯状的二腹肌突出,便于快速咀嚼昆虫。成年狐头体长46-66厘米,体重3.0-5.3公斤。四肢较短。
生活习性栖息于干旱草原和热带稀树草原,偏好短草区域。居住在自建或其他动物留下的洞穴中。洞穴一般存在多个入口和兽窝,以及长达数米的隧道。
塞伦盖蒂平原,大耳狐85%的活动发生在夜晚,在南非,它们冬季白天、夏季傍晚出洞活动。塞伦盖蒂平原的研究发现,大耳狐家庭独占的领地范围大致为0.25-1.5平方公里,以尿液标记领土边界。每个家庭包括一对父母和它们的后代,一同觅食休息,相互间常躺卧触碰,互理毛发,彼此嬉戏护助。在南非,大耳狐的家庭领地广泛重叠,很少或根本没有领土标志,有时数百米内聚集2-3个洞穴,种群密度可达10只/平方千米,可能与当地适宜的土壤或植被有关。大耳狐的群居生活有助于多捕获白蚁、增强猎食探测,为后代通过模仿学习什么能吃,以及如何捕食提供机会。
幼狐间的玩耍和脱逃行为有相似之处,因为,成年狐的示范行为常显逃避而不是打斗。
大耳狐的食谱主要包括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偶有小型啮齿动物、蜥蜴、禽蛋、雏鸟和植物;白蚁、蜉金龟占食物来源的80%。地面食草的白蚁会被路过的大耳狐吃掉。它们从这些昆虫的体液中获取大量水分。大耳狐常出现在大型食草动物如角马、斑马和水牛的周围,用一双大耳朵探听甲虫幼虫的动静。一般独自觅食,在昆虫丰富的地方,大耳狐也会大量聚集。实际上,群体觅食比同时同地的单独觅食能捕获更多的白蚁。
地理分布非洲特有物种,有两个亚群,一种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并延伸至其他国家,如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另一种分布在南非、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安哥拉、博茨瓦纳、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索马里、南非、苏丹、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
繁殖性状单配制动物,每年繁育一次,初生幼兽9天后睁开双眼,17天后走出洞穴,刚出生的幼兽复盖着稀疏的灰色绒毛,4-5周后,皮毛颜色变化与成体一致。幼兽哺乳期15周,而后跟随父母外出觅食,完全发育成熟需5-6个月。长成后分散交配。雄狐守护、喂食以及和幼狐玩耍的时间甚至超过雌狐。圈养大耳狐寿命为13年零9个月。
种群威胁天敌有豺狼和老鹰,日间猎食的猛禽是最大的威胁。
常见的保护区在非洲南部和东部。南非的干旱地区和农场罕有保护场区,在那里,它们偶尔被伤害。局部栖息地的种群数量多寡取决于降雨量、食物供应、孕育期和疾病。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物种(LC)。
繁殖大耳狐的交配有选择性,为不错过配种机会,需要人为地进行多向选择,并避免近亲交配。大耳狐分娩时要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惊动和惊吓,这时因为在分娩时一旦失去安全感,将会吃掉幼仔,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产前准备
北极大耳狐多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之间产仔,一般孕期平均为53天(49~56天),所以根据初配记录一般在怀孕45天开始为孕狐准备产仔箱,中国北方地区还应在产箱内准备好柔软较长的垫草,以防仔狐产后受冻而死。
(二)临产护理
1.母狐多在产前2天有临产表现,如拨毛、叼草铺窝,临产的前一顿采食量下降、甚至不采食。这时应做好产前准备,水瓶加满清洁水,对个别母性不强的母狐、初产狐或有食仔癖的母狐,应加淡盐水,以防产后口渴吞食仔狐。
2.大耳狐生产时间,大多集中在夜间,尤其是黎明时分最多,分娩过程多数持续2~3个小时,也有的1~6个小时。产仔时饲养员都应该密切注意母狐的动态,既不要随便打开产箱观看,又不能长时间不管,应在避免母狐直视的地方静听母仔动静。如听到不时有仔狐健康响亮的叫声,母狐呆在产箱内比较安静,这说明产仔顺利。
如果听到仔狐尖锐的鸣叫,母狐在产箱内或笼内烦燥不安,反复出入产箱,这种母狐很有可能有食仔癖,应该马上察看产箱内状况,如果还有仔狐活着,马上把仔狐拿出来,找其它产期比较接近的母狐代哺。代养仔狐需用代养母狐的垫毛、垫草或粪尿擦拭,半小时后,等被代养仔狐沾染了养母的气味后便可轻轻把仔狐放入窝中,注意动作要轻稳,不可太过张扬,以防母狐受惊。
3.对已有临产征兆又迟迟听不到仔狐叫声的难产母狐,应做及时处理。这种母狐反复出入产箱,并不断回顾腹部,起卧不安,有痛苦挣扎状,甚至鸣叫不断,这时应及时打开产箱,根据情况及时找技术人员汇报,以便适时采取人工助产或剖腹产。
(三)产后护理
1.对顺产母狐,因为产后胎衣胎粪都由母狐吃掉,所以产后1~3天采食量很小,有的甚至绝食,饲养员每天只要听到仔狐响亮叫声就说明母仔健壮,不必为采食量担心。但应注意的是,无论母狐采食与否,都应保持笼内常有食物,并且保证食物新鲜卫生,直到正常采食为止。
2.产后3天母狐采食量开始有所增加,这时多半在无人安静时快速采食,之后马上回到产箱内护理仔狐。此时应在饲料中加消炎药,预防乳房炎的发生。以提高仔狐成活率。可投喂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一天2次,连用3天。
3.注意观察母狐及仔狐,看是否有脐带互相缠绕或脐带绕在母狐尾巴上等异常情况,如有,可及时处理,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如发现仔狐掉出铁笼外,或仔狐在铁笼内而母狐不知道叼到窝内,这时饲养员可戴上干净手套把仔狐轻轻放入窝内。
4.如发现母狐采食量突然下降,并且鸣叫不安,在铁笼中时间较长,这时应该打开产箱观察仔狐,这种情况下多半是仔狐已经死亡,应做相应处理。
5.如发现母狐嘴里叼着仔狐不放,频频出入产箱,并有恐惧感,这是母狐受到惊吓所致。此时应将母狐关闭在产箱内,并保持环境安静,一般情况下2个小时后母狐便可恢复正常。
6.对于窝产仔数过多的,可找产期较接近,母性较好,采食量大,泌乳多的母狐代哺,方法如前所述。
形成原因大耳朵狐狸耳朵之所以大是根据它们生存的环境需要所形成的,这种大耳朵的狐狸,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比较干燥酷热的沙漠当中,因此大耳朵有着良好的降温作用,除此之外,两只张开的大耳朵不仅可以有效的散热,还可以有效的判断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以便这种狐狸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如果是猎物的话,就尽快的捕食猎物。在日常生活中大而活是依靠额外的植物进行补充体内的水分,因此即便是在缺水的沙漠中,也会很容易的生存。[1]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8:3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21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耳狐(犬科大耳狐属哺乳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耳狐(犬科大耳狐属哺乳动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