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是乡村籍工人(乡籍工)。
中文名进城务工人员
外文名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定义危险系数较高的体力劳动
性质从村镇进城市打工的人员
属于弱势群体
词目释义所谓“进城务工人员”,实际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
习近平强调,将来我国也还会有三四亿人生活在农村,所以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应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引导人们注重修养品德、保持良知、增强爱心,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习近平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为群众排忧解难。[1]
社会总量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本地进城务工人员10574万人,增加290万人,增长2.8%。2010年以来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持续回落(详见下图)。
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0、0.5、1.5和0.5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个百分点。近三年本地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增速也在逐年回落,但增长速度快于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长速度。
按输出地分,东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10664万人,比上年增加210万人,增长2.0%,东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38.9%;中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9446万人,比上年增加111万人,增长1.2%,中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34.5%;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180万人,增长2.5%,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26.6%。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中部地区高出0.5和1.3个百分点。
2016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884万人,增长0.4%;本地进城务工人员10863万人,增长2.7%。
2017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934万人,增长0.3%;本地进城务工人员11237万人,增长3.4%。
历史状况中国大陆的民工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才渐渐出现的。从全国来看,最开始的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以建筑业为主,接着就是制造业。改革开放以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的规模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流动迁徙的形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跨地区流动,随着沿海地区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的不足,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大量短期甚至长期迁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人口流动也称为“民工潮”;另外一类流动则是农民就近流动到快速发展的本地城镇。
社会现状
据有关方面测算,2005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估计1.5亿人。进城务工人员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沿海地区各个生产领域的产业工人均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进城务工人员的提法从1990年代作为术语开始频繁出现,在此以前最常见的提法为民工。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原因,进城务工人员是中国大陆城市最底层的阶层,许多人处于非常艰难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逐步采取措施,以统一城乡户籍制度,这将从根本上达成进城务工人员的公平就业和待遇。
子女受教育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没有城市户口,导致其入学困难。即使入学,也容易受到当地人的歧视,视其子女掠夺了当地人的教育资源。最终结果是: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人口的矛盾上升。
医疗
一些农村打工者没有参保意识,在发生工伤或疾病时,不能享受医疗保险,加重了自身负担。
权益
由于中国大陆现状是人口众多,就业问题成为头痛的问题,城市本身存在大量失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加上城乡二元体制的分割,直至2005年为止,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仍旧没有任何保障,由此引发的进城务工人员问题自19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这一庞大的群体学者将其划为边缘人、弱势群体,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没有养老保险、也没有医疗保险,因工致伤、致残和致死的事故的基本人权都没有保障,甚至诸多黑心的企业、雇主恶意克扣、拖欠和拒付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并已酿成社会问题。民间涌现诸多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斗士,媒体开始广泛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问题,政府开始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问题。
2005年2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并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手册》。温家宝担任总理以后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开始整治恶意拖欠工资的雇主,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推出了《关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若干意见》。
缓解冲突南京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免费体检
南京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免费参加健康体检工作2012年12月19日启动,约17万已经领取了市民卡的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都可以就近到南京市内40家定点医院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记者了解到,南京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待遇都有所提高,在一年内,门诊看病800元以内的报销比例在50%到60%,住院80%以上可以报销,大病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最高支付限额由15万元提高到29万元。
社会待遇大连市进城务工人员达92万人。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就进城务工人员最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详细规划,分步落实。大连给予每位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待遇,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变成了新市民。
在大连,不论是图书馆还是文化馆,都向进城务工人员免费开放。夏季的每个周末,大连还在进城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安排露天电影、广场演出,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连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入学率达到100%,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允许填报公办普通高中和公费统招志愿。大连中小学在校学生中超过两成是“外来娃”。
从2012年开始,大连采取全民培训、免费培训,将农村劳动力和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免费培训对象,针对大连急需的20多个工种进行免费培训。
习近平强调,将来我国也还会有三四亿人生活在农村,所以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应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引导人们注重修养品德、保持良知、增强爱心,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习近平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为群众排忧解难。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8:1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1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进城务工人员(从事危险系数较高的体力劳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进城务工人员(从事危险系数较高的体力劳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