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男,汉族,1950年2月生,山东乳山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中文名王伟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0年2月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性别男
出生地山东乳山
人物履历1967.11-1978.02,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9团战士、会计、文书、团政治处干事、连指导员、团党委委员;
1978.02-1982.02,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党支部书记;
1982.02-1984.12,中央党校理论部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1984.12-1985.09,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1985.09-1987.12,中央党校理论部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1987.12-1992.08,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副教授、室主任(期间,1991.01-1992.08挂职河北省秦皇岛市委副书记);
1992.08-1993.08,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1992.10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07被评为教授;
1993.08-1994.02,中央党校教务部常务副主任;
1994.02-1995.01,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教务部常务副主任;
1995.01-1997.03,中央党校校委委员、教务部主任,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7.03-1998.02,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秘书长;
1998.02-2007.12,中央党校副校长;
2007.12-2011.07,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
2011.07-2013.04,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
2013.04-2017.05,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2017.05-2018.03,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
2018.0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1]
担任职务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党的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主要有:《社会矛盾论》、《利益论》、《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本问题》、《王伟光自选集》、《王伟光论文辑》、《党校工作规律研究》、《王伟光讲习录》、《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编的著作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概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
学术成果独著、合著1.《社会主义矛盾、动力与改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
2.《社会生活方式论》(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3.《政治体制改革论纲》(合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4.《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
5.《经济利益、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层反思》,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年2月
6.《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6月
7.《效率·公平·和谐——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8.《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1月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11.《王伟光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7年8月
12.《王伟光讲习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11月
13.《王伟光论文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8月14.《党校工作规律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
15.《党校工作规律研究(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9月
16.《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
17.《社会矛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
18.《校园十年建设纪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1月
著作1.《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6月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2月
4.《科学发展观概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5.《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译著1.《历史与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
2.《西方政治思想概论》,求实出版社,1984年5月
论文1.《马克思论人的本质和他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85年第3期
2.《关于哲学的主体和主体性》,载《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3.《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形态演变规律》,载《光明日报》1990年5月7日(《新华文摘》1990年第7期转载)
4.《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载《求是》2001年第13期
5.《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三个解放》,载《光明日报》2001年8月28日
6.《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载《光明日报》2001年9月3日
7.《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载《紫光阁》2003年第12期
8.《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载《亚洲论坛》2003年第11期
9.《永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载《求是》2004年第3期
10.《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载《求是》2004年第11期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载《半月谈》2005年第4期
1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求是》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13.《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尽力结合起来》,载《求是》2005年第21期
14.《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更好地兼顾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2006年第4期
1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认识成果》,载《求是》2007年第2期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南》,载《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7.《论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贡献》,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18.《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9.《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发展道路》,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20.《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9期
21.《旗帜、道路、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22.《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重读<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
23.《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载《求是》2009年第5期
24.《改革开放30年反腐倡廉理论的创新发展》,载《中国监察》2009年第2期
25.《全面理解、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26.《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载《人民日报》2010年9月28日
27.《国际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载《求是》2010年第21期
2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29.《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多做贡献——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体会》,载《紫光阁》2011年第8期
30.《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载《学术探索》2011年第8期
31.《论邓小平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0期
32.《王伟光: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载《学术界》2012年第1期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载《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12期
34.《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载《求是》2013年第3期
35.《论坚持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载《党建》2013年第8期
3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2015年9月23日,求是杂志社旗下的《红旗文稿》刊发
报道、评价1.《相互切磋 教学相长——王伟光老师与部分学员共同探讨社会主义真谛》,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情况反映》1989年4月29日第14期
2.《党校培养的第一个博士——介绍中央党校青年学者王伟光》,中共中央党校《党校科研信息》1989年6月30日第69期
3.《王伟光学术成果简介》,《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
4.《让哲学融入生命——走近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教授》,《中国作家·纪实》2007年第12期
5.《王伟光:一个学者型的领导干部》,《中华儿女》2008年第9期
6.《聚焦中国问题,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境界——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哲学动态》2010年第1期
7.《加强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 占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传播制高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报刊出版馆网库名优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16日
8.《王伟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和政策选择》,《人民日报》2014年1月22日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7:5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18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伟光(政协第十三届全国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伟光(政协第十三届全国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